“奮不顧身”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奮勇向前,不顧個人安危。
這個成語來源于《漢書.司馬遷傳》,然仆觀其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儉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
李陵,字少卿,是漢武帝時的著名大將,很受漢武帝信用,任命他為騎都尉,率軍抵御匈奴的入侵。李陵擅長騎射,又懂得兵法,當時很得朝廷信任。
不料,李陵在和匈奴的戰(zhàn)斗中,由于寡不敵從,無奈投降了匈奴。
聽說李陵投降,漢武帝很是生氣,認為李陵辱沒了自己對他的信任,朝中大臣也都紛紛指責李陵沒有骨氣。
只有太史令司馬遷不這樣認為,他說:“我和李陵一向沒什么交情,但我見他為人很講義氣,孝順父母,友愛兵士。他常常想奮不顧身地解救國家的災難,所以,我認為李陵這次在領兵不到五千的情況下,與數(shù)萬名敵兵對陣,最后由于傷亡慘重,彈盡糧絕,歸路被切斷,才被迫投降,是情有可原的。而且我還認為,他這次投降,并非貪生,而是想等待以后有利的時機再來報答國家?!?/p>
司馬遷說得在情在理,但漢武帝卻認為他是替李陵辯護,是非不分,將他關進了監(jiān)獄,施行“腐刑”。
以后,漢武帝還殺了李陵全家。李陵知道后很是痛心,于是在匈奴娶妻成家,至死不回故土,未能實現(xiàn)他奮不顧身、為國捐軀的愿望。
奮不顧身的意思是:奮勇向前,不考慮個人安危。
當選 “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的事跡:
吳錦泉--高節(jié)卓不群
【人物事跡】
2010年8月9日,吳錦泉收聽廣播時得知甘肅舟曲發(fā)生特大泥石流災害,將磨刀掙來的硬幣湊上1000元錢送給紅十字會捐給災區(qū)。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發(fā)生7.0級地震,吳錦泉得知此消息后,將兩年來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掙下的1966.2元辛苦錢,通過紅十字會捐給災區(qū)。
自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累計捐款37000多元錢。吳錦泉,江蘇省南通市港閘區(qū)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過八旬,僅靠磨刀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兩口還住在三間破舊的瓦房里,但他關心社會,為村里修橋補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兒,將自己的辛苦錢毫無保留地捐獻出來。
張寶艷,秦艷友––陽春布德澤
【人物事跡】
1992年,兒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讓張寶艷、秦艷友夫婦體會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們開始關注尋親信息,并嘗試為丟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幫助。2007年,夫婦二人建起“寶貝回家尋子網(wǎng)”,幫助家長們尋找孩子。為了運營好網(wǎng)站,張寶艷辭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職志愿者。
2009年,張寶艷提出的“關于建立打擊拐賣兒童DNA數(shù)據(jù)庫的建議”得到公安部采納,DNA數(shù)據(jù)庫為偵破案件、幫被拐兒童準確找到親人,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持。成立8年來,“寶貝回家尋子網(wǎng)”不斷壯大,志愿者發(fā)展到15萬多人,遍布全國各地,成為照亮寶貝回家路的一支中堅力量。
目前,“寶貝回家”尋子網(wǎng)是唯一與公安部打拐辦合作的全國性尋子網(wǎng)站,截至2015年11月,“寶貝回家”志愿者協(xié)會幫助超過1200個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尋找到親人。
郎平--雄心志四海
【人物事跡】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女排決賽,中美巔峰對決,身高1米84的中國女排主攻手郎平擊潰了美國女排的防線,幫助中國女排登上了冠軍的寶座,賽后誕生了一個流行詞——“鐵榔頭”。
“鐵榔頭”郎平兩次在中國女排最困難的時期,主動接下了中國女排主帥這個“星球上壓力最大的職業(yè)”: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際,她毅然歸國,擔任女排主帥,累倒在工作當中;第二次是2012年中國女排倫敦奧運會被日本隊淘汰,2013年同年齡隊友陳招娣撒手人寰,這一系列的悲痛觸動了郎平內心深處的女排情結,于是她冒著“一世英名可能毀于一旦”的風險再次走馬上任,僅僅一年半時間,郎平就帶領中國隊于2014年時隔16年重返世錦賽決賽舞臺,最終奪得亞軍,并于2015年重奪世界杯冠軍。3
0年來,從擔任主攻手時的“五連冠”到任教練率中國女排重返世界之巔,“鐵榔頭”似乎已經是奇跡的代名詞。
屠呦呦--春草鹿呦呦
【人物事跡】
2015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開創(chuàng)性地從中草藥中分離出青蒿素應用于瘧疾治療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yī)學獎。這是在中國本土進行的科學研究首次獲得諾貝爾獎。1968年,中藥研究所開始抗瘧中藥研究,39歲的屠呦呦擔任該項目的組長。
經過兩年的研究對象篩選,并受到中國古代藥典《肘后備急方》的啟發(fā),項目組將重點放在了對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敗了190次之后,項目組終于通過低溫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來的反復試驗中得出了青蒿素對瘧疾抑制率達到100%的結果。
在沒有先進實驗設備、科研條件艱苦的情況下,屠呦呦帶領著團隊攻堅克難,面對失敗不退縮,終于勝利完成科研任務。青蒿素問世44年來,共使超過600萬人逃離瘧疾的魔掌。未來,屠呦呦希望通過研究,讓青蒿素應用于更多地方,為更多人帶來福音。
閻肅--弦歌感人腸
【人物事跡】
《敢問路在何方》《我愛祖國的藍天》《唱臉譜》《團結就是力量》……這些被置于藝術殿堂寶座的藝術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學家、詞作家、劇作家閻肅之手。1950年,20歲的閻肅來到西南青年文工團,并于195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式成為一名文藝兵。
自那時起,閻肅就常常跑基層,慰問廣大官兵,把官兵們的生活點滴作為自己的創(chuàng)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連隊的馬扎上完成的。為了創(chuàng)作歌劇《江姐》,閻肅來到重慶渣滓洞體驗生活,反銬雙手,戴上腳鐐,并坐上老虎凳來真實感受當年共產黨員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
2016年2月12日與世長辭,閻肅的夫人說,昏迷期間,閻肅只有聽到自己寫的歌時才有反應,甚至會流淚。在閻肅心中,他的作品里飽含著的對兵、對民的深情,正是他內心最真實的寫照,即使昏迷,也依舊共鳴不絕。他永遠是一個兵,一個人民的優(yōu)秀子弟兵。
徐立平--大國多良材
【人物事跡】
徐立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高級技師。自1987年入廠以來,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fā)動機的火藥進行微整形。在火藥上動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燒爆炸。
目前,火藥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藥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決定導彈的精準射程。0.5毫米是固體發(fā)動機藥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藥藥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
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徐立平還自己設計發(fā)明了20多種藥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
由于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藥,以及火藥中毒后遺癥,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發(fā)也掉了大半。28年來,他冒著巨大的危險雕刻火藥,被人們譽為“大國工匠”。
莫振高--化作光明燭
【人物事跡】
莫振高,學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長爸爸”,是廣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長。都安是全國貧困縣,這個大山里的瑤鄉(xiāng),有著眾多因貧困上不起學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將“讓瑤鄉(xiāng)兒女走向世界”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任教三十多年來跑遍每一位貧困生的家,將了解的情況一一記錄在冊,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資資助了近300名學生,圓了他們的大學夢。
然而,自己的工資畢竟只是杯水車薪。面對數(shù)量眾多的貧困學生,這位從未向別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緣”之路。他利用休息時間,來到全國各地的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做演講、做動員,只為通過社會力量,幫助更多的瑤鄉(xiāng)兒女走出大山。
就這樣,莫振高一共籌集了3000多萬元善款,讓1.8萬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因積勞成疾,莫振高于2015年3月9日突發(fā)心臟病去世?!澳职帧钡摹盎墶敝犯淖兞藬?shù)以萬計貧困孩子的命運,現(xiàn)在他已桃李滿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官東--天下英雄氣
【人物事跡】
2015年6月1日,“東方之星”號客輪在長江中游湖北監(jiān)利水域翻沉。官東主動請纓加入海軍工程大學搶險救援分隊。6月2日抵達救援現(xiàn)場后,他第一個跳入水中,面對水流湍急、能見度極低的雙重考驗,官東首先在船艙內發(fā)現(xiàn)朱紅美老人,他一邊耐心安撫老人的情緒,一邊幫她穿戴好裝具,最終成功將其救出,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還者。1
4時15分,官東再次下水,在機艙部位找到了船員陳書涵。面對體力嚴重透支,陷入絕望的陳書涵,官東毫不猶豫地將自己的裝備給了陳書涵,自己冒著生命危險僅靠輕潛裝具支撐。
撤退時,他身上的信號繩被纏住,危急之下,官東割斷信號繩,與水面徹底失聯(lián)。官東在黑漆漆的艙內摸索近20分鐘,終于找到出艙口,怎料,一個暗流瞬間將他卷入深水區(qū),而此時,裝具里的氧氣即將耗盡,官東果斷丟掉所有裝具,憋著一口氣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過快,剛出水的官東雙眼通紅、鼻孔流血。面對大家的贊許,這個帥氣的90后小伙兒,沒有多言。因為在他看來,這是軍人應有的擔當。
買買提江·吾買爾-- 盛德表一鄉(xiāng)
【人物事跡】
買買提江·吾買爾是新疆伊犁地區(qū)布力開村村支部書記,維吾爾族。3歲時,吾買爾的父親就過世了,第二年母親也改嫁了。就這樣,吾買爾是吃著村里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漢族等各族人家的百家飯長大的,也由此對鄉(xiāng)親們產生了化都化不開的濃濃感情。
當上村支書之后,吾買爾把“不讓一個人受窮,不讓一個人掉隊”作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帶領村民奔小康。在布力開村,各族群眾和諧相處,從沒有紅過臉,更沒有出現(xiàn)過民族歧視。吾買爾說,只有民族團結經濟才能發(fā)展。
如今,布力開村已成為全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截止到2015年底,布力開村1120戶村民全都蓋起了有網(wǎng)有電話的新房,鋪上了總長42公里的柏油路,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買上了小汽車。在民族團結的大道上,布力開村實實在在享受到了團結帶來的生產力。
王寬--君子抱仁義
【人物事跡】
鄭州戲曲圈里有這樣一位老藝術家:臺上兢兢業(yè)業(yè)唱好戲,臺下盡心盡力做善事,戲迷們夸他是德藝雙馨的好人,他就是74歲的王寬。1998年退休后,王寬夫婦陸續(xù)收養(yǎng)了6名老家的孤兒。為了供養(yǎng)這些孩子吃飯穿衣、讀書學藝,王寬決定放下自己國家一級演員的身段,去茶樓賣唱,這一唱就是7年。
起初,他的“上臺率”并不高,每晚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個小時。但王寬依舊堅持每天騎著自行車,一家一家茶館地跑,常常晚上六七點就去了茶館,等到天亮才回家。后來為了能夠讓更多人點他的戲,王寬又學起了川劇變臉。
如今,王寬夫婦苦心撫養(yǎng)的幾個孩子都已長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兩口卻還在堅持資助老家的孩子。他們最大的愿望就是辦起一個孤兒藝校,發(fā)揮自己的特長和余熱,讓這些孩子學到一技之長。王寬老師用他的行動向大家傳達愛的意義。
拓展資料: 《感動中國》 是中央電視臺打造的一個精神品牌欄目,由新聞中心社會專題部活動直播組承辦,每年元宵節(jié)前后推出,已經連續(xù)舉辦多年,通過多種投票方式選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動的人物和團隊,主持人自開播以來由白巖松&敬一丹擔任。
《感動中國》節(jié)目向全國觀眾推出了許多人物,其中有徐本禹、高耀潔、田世國、叢飛、王順友等來自民間的杰出人士,有成龍、濮存昕、劉翔、姚明等光彩耀人的明星,也有季羨林、鐘南山、袁隆平、桂希恩、黃伯云這樣的睿智學者,更有張榮鎖、魏青剛、洪戰(zhàn)輝、黃久生、王鋒這樣的普通百姓,還有鄭培民、梁雨潤、牛玉儒、楊業(yè)功、劉金國、劉躍進這樣的黨政高官。每個人物身上都有一種讓觀眾感到心靈震撼的精神力量?!陡袆又袊繁幻襟w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
大事記載
2002年10月:中央電視臺啟動“感動中國2002年度人物”評選活動。這也是國內媒體第一次以“感動中國”為主題評選年度人物。
2003年3月:中宣部新聞局閱評組對“感動中國”評選活動及頒獎晚會給予了高度評價,并要求把“感動中國”作為一個品牌持續(xù)地堅持下去。
2003年3月:《感動中國2002年度人物》一書出版發(fā)行。
2003年7月3日:三峽百萬移民獲得的“感動中國”獎杯和證書入三峽博物館永久收藏。
《感動中國》主題曲《感動》,原唱韓紅,歌詞如下:
用第一抹光線的純凈,為世界畫一雙眼睛
用第一朵花開的聲音,為世界唱一首歌曲
用所有春天的消息,為你寫下傳奇
用初次看見你時我的眼睛,流下幸福的淚滴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恒
讓第一個水滴的透明,留在你最深的心里
讓第一屢微風的清新,成為你最深的記憶
用所有夜晚的月光,陪你迎來黎明
用第一次想你時我的心情,寫下祝福的話語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轉動
感動你我,感動中國,這世界有愛才永恒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推選標準
我們對“年度人物”的定義是:人物事件發(fā)生在本年度,或者人物在本年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本次活動以“感動公眾、感動中國”為主題,推選人物須具備以下一種或幾種特點。
為推動社會進步、時代發(fā)展做出杰出貢獻,獲得重大榮譽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在各行各業(yè)具有杰出貢獻或重大表現(xiàn),國家級重大項目主要貢獻者;
愛崗敬業(yè),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跡;
以個人的力量,為社會公平正義、人類生存環(huán)境作出突出貢獻;
個人的經歷或行為,代表了社會發(fā)展方向、社會價值觀取向及時代精神;個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現(xiàn)特別感人,體現(xiàn)中國傳統(tǒng)美德和良好社會風尚。
“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推選辦法
請推委推選出認為合適的候選人物,并寫明推舉理由以及他們的事跡材料。
組委會搜集一些人物資料,作為組委會的推薦人選,推委可以在組委會搜集的推薦人選中投票,推舉出認為合適的候選人物,并填寫推舉理由。
組委會將根據(jù)推委會的推選情況,再經公眾投票和最終評議,確定“十大人物”。
參考鏈接:百度百科-感動中國
中國革命斗爭中涌現(xiàn)出的英雄數(shù)不勝數(shù),不知你需要什么時期或者是什么展現(xiàn)上的革命英雄,輯錄部分革命英雄以供參考。
一、偉大的共產主義戰(zhàn)士、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楷?!卒h
雷鋒做好事常不留名,所以他一生做過多少好事已經無法統(tǒng)計。1962年8月15日雷鋒逝世后,毛澤東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劉少奇題詞:“學習雷鋒同志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朱德題詞:“學習雷鋒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周恩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憎愛分明的階級立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斗志?!贝撕螅珖貏e是青少年當中掀起了向雷鋒學習的熱潮。每年3月5日便成了全民學雷鋒的日子。雷鋒精神主要歸納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共產主義精神、螺絲釘精神、公而忘私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干一行愛一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現(xiàn)在,雷鋒精神已成為“做好事”的代名詞,并漂洋過海成為世界人民的楷模。
二、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劉胡蘭
1946年秋天,國民黨大舉進攻陜甘寧邊區(qū),中共文水縣委根據(jù)上級指示,決定留少數(shù)干部組織“敵后武工隊”,劉胡蘭覺得自己年齡小易于隱蔽請求留下來堅持斗爭。不料敵人突然襲擊云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劉胡蘭昂首挺胸大義凜然,敵人故意在她面前用鍘刀連鍘幾個人,她依然鐵骨錚錚,向著氣勢洶洶的敵人怒吼一聲:“我咋個死法?”然后坦然躺在刀座上,慘遭敵人殺害。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
三、重于泰山的革命戰(zhàn)士——張思德
張思德,四川儀隴人,中共中央警備團戰(zhàn)士,1944年9月5日在陜北安塞縣山中燒炭,因炭窯崩塌為掩護戰(zhàn)友而犧牲。9月8日,毛主席親自參加了他的追悼會并專門撰寫了紀年文章《為人民服務》,對張思德給予了極高評價,文章說,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中國古時候有個文學家叫司馬遷的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睘槿嗣窭娑溃捅忍┥竭€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張思德同志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還要重的。
四、為了新中國炸掉敵人碉堡的——董存瑞
1948年 5月,在解放隆化的戰(zhàn)役中,董存瑞帶領戰(zhàn)友接連炸毀了敵人3個炮樓5個地堡。正當總攻沖鋒號吹響的時候,突然迎面的橋上敵人暗藏的碉堡射出了一竄竄火舌,阻擋了解放軍的沖鋒道路。為了減少戰(zhàn)友傷亡,在找不到炸藥支撐點的情況下,董存瑞在橋下毅然舉起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年僅19歲。犧牲時董存瑞高喊:同志們,為了新中國的勝利,沖??!
五、用身體堵住敵人槍眼的——黃繼光
黃繼光,1952年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同年10月在朝鮮江原道金化郡上甘嶺戰(zhàn)役奪取某高地的戰(zhàn)斗中,擔任爆破任務。在手雷擲完后,毅然用胸膛堵住敵人地堡的機槍射孔,為保證部隊攻克高地而壯烈犧牲,被追授“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英雄”稱號。
六、嚴守紀律為國捐軀的——邱少云
邱少云,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秋季戰(zhàn)術反擊戰(zhàn)中擔任潛伏任務,敵人發(fā)射的一顆燃燒彈正落在離他不到2米的地方,四散飛迸的火苗慢慢燒到了他的身上,此時,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條水溝,只要向后一滾,身上的烈火就可熄滅。但為了不暴露部隊的行動意圖,也為了戰(zhàn)友們的生命安全及整個戰(zhàn)斗的勝利,他嚴守潛伏紀律,在烈火燒身時,咬緊牙關,強忍劇痛,堅定地趴在地下,一聲不吭,巋然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燃燒了30多分鐘,最后壯烈犧牲,死時手指頭已全部插入地下。邱少云用自己年輕的生命贏得了戰(zhàn)役的勝利。
七、堅守陣地出色完成阻擊任務的——楊根思
楊根思,江蘇泰興人。1944年參加新四軍,曾多次立功受獎,曾兩次被評為戰(zhàn)斗模范,1950年光榮出席了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會議。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他率領全排戰(zhàn)士先后多次打退敵人在飛機、大炮掩護下的8次瘋狂進攻。當美軍發(fā)起第9次進攻時,楊根思抱起最后一個5公斤重的炸藥包,毅然沖入敵群,與40多個敵人同歸于盡,用自己的血肉之軀保住了陣地,完成了切斷敵人退路的阻擊任務。戰(zhàn)后被追授特級戰(zhàn)斗英雄稱號,并將他生前所在連命名為“楊根思連”。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授予楊根思“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一級國旗勛章、金星獎章。朝鮮政府還在他犧牲的地方建立了“楊根思英雄紀念碑”。
八、國際主義戰(zhàn)士——羅盛教
羅盛教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wèi)國號召,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zhàn),任某部偵察連文書。1952年1月2日晨,一個名叫崔瑩的朝鮮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羅盛教聽到喊聲,冒著-20℃的嚴寒,縱身跳入冰窟幾次把崔瑩托出水面,又跌入水中。最后拼盡最后氣力,把崔瑩頂出水面,而自己卻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羅盛教一級國旗勛章和一級戰(zhàn)士榮譽勛章,并將其獻身的櫟沼河改名為羅盛教河,崔瑩的家鄉(xiāng)也改名為羅盛教村,安葬他的佛體洞山改名為羅盛教山,并在山上建立了羅盛教紀念亭和羅盛教紀念碑。碑上鐫刻著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主席金日成的題詞: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
九、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王杰
王杰,山東金鄉(xiāng)縣人。1965年7月14日,王杰在輔導江蘇邳州張樓公社民兵投彈演習時,一民兵將拉了弦的手榴彈投到了人群中,危急關頭,王杰用身體撲了過去,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的生命被挽救了,王杰卻獻出了23歲的年輕生命。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朱德、董必武等為他題了詞。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部隊為“王杰部隊”、其所在班為“王杰班”。
十、勇攔驚馬保護人民生命安全的——歐陽海
歐陽海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班長,1963年11月18日,隨軍野營訓練,路過京廣鐵路時,一匹馬受到呼嘯而來火車的驚嚇,突然躥上鐵路,在即將與火車相撞的危急時刻,歐陽海奮不顧身將馬推出鐵路,避免了列車出軌事故,保障了旅客安全,自己卻壯烈犧牲。
(1)張自忠,國民革命軍33集團軍總司令,率部多次于日軍血戰(zhàn),曾取得過喜封口,臨沂,隨棗的戰(zhàn)役的勝利.后在棗宜會戰(zhàn)中殉國.
(2)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和大部隊撤退阻擊樹倍與己的日軍,最后彈盡糧絕,全部跳下山崖.
(3)林則徐,禁煙運動,壯我中華.
(4)李宗仁,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抗戰(zhàn)時期任第五戰(zhàn)區(qū)司令長官,組織徐州會戰(zhàn),冬季攻勢,棗宜會戰(zhàn)等正面戰(zhàn)場的重大戰(zhàn)役,取得過臺兒莊大捷.有效的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
岳飛(1103——1142),字鵬舉,出生于北宋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縣)的一戶佃農家里,青年時代,正遇上金女真貴族對宋發(fā)動大規(guī)模掠奪戰(zhàn)爭。他親眼目睹北宋滅亡前后的慘痛史實,和當時中原淪陷區(qū)的人民呼吸相通,有堅決抗擊女真貴族民族壓迫,收復故土,統(tǒng)一祖國的強烈愿望和要求。
北宋末年,深受民族壓迫的漢族、契丹族、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仇怨金國,深入骨髓”,紛紛自動組織起來反抗。
從十二世紀二十年代起,黃河南北、兩淮之間,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抗金民族戰(zhàn)爭。岳飛和抗金名將宗澤、韓世忠等一道,站在抗金斗爭的最前線??墒?,腐敗的北宋統(tǒng)治集團,采取妥協(xié)、投降的政策,1127年(靖康二年),徽宗趙佶、欽宗趙桓被擄走后,繼而接位的南宋小朝廷的頭目趙構,同樣是個投降派。他偏安于江南一地,沉醉于歌舞逸樂之中,沒有真正組織抗金民族戰(zhàn)爭并把它進行到底的決心和打算,所不同的是一面信用秦檜等投降派,通過他們出面進行一系列議和投降活動;一面則利用宗澤、岳飛、韓世忠等抗戰(zhàn)派,抵擋金軍的凌厲攻勢,以保住他的皇帝寶座和積累屈膝求和的資本。到了十二世紀二十年代中期,東自江淮、西至陜西一線的宋、金雙方對峙的軍事分界線形成后,趙構、秦檜統(tǒng)治集團,實際上已經成了南宋抗金斗爭最大絆腳石;反過來,岳飛、韓世忠等抗戰(zhàn)派,則成了趙構、秦檜投降派活動的最大障礙。南宋朝廷內部抗戰(zhàn)派與投降派的斗爭,日趨尖銳。
岳飛堅決反對議和,主張抗戰(zhàn)到底,置個人榮辱安危于度外,對趙構、秦檜的投降活動進行堅決斗爭。1139年(紹興九年),岳飛在鄂州(今湖北武昌)聽說宋金和議將達成,立即上書表示反對,申言“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并直接抨擊了“相國”秦檜出謀劃策、用心不良的投降活動,使“秦檜銜之(抱恨)”。和議達成后,高宗趙構得意忘形,頒下大赦詔書,對文武大臣大加爵賞??墒牵t書下了三次,岳飛都加以拒絕,不受開府儀同三司(一品官銜)的爵賞和三千五百戶食邑的封賜。他在辭謝中,痛切地表示反對議和:“今日之事,可危而不可安,可憂而不可賀。”并再次表示收復中原的決心,“愿定謀于全勝,期收地于兩河,唾手燕云,終欲復仇而報國?!边@無異于給宋高宗當頭潑了冷水,從而更使趙構、秦檜懷恨在心?!暗里w不顧個人得失,堅持抗戰(zhàn)到底的立場,率領軍隊,聯(lián)絡北方義軍,卓有成效地從事抗金戰(zhàn)爭,籌劃收復中原、統(tǒng)一祖國,成為全國抗金民族戰(zhàn)爭中的有力支柱。
1139年(紹興九年)夏,金兀術撕毀紹興和議,傾巢而出;再度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對宋戰(zhàn)爭。在東、西兩線軍取得對金大捷的形勢下,岳飛揮兵從長江中游挺進,實施銳不可擋的反擊”,他一直準備著的施展收復中原抱負的時機到來了。
岳家軍進入中原后,受到中原人民、忠義民兵的熱烈歡迎。這年七月,岳飛親率一支輕騎駐守河南郾城,和金兀術一萬五千精騎發(fā)生激戰(zhàn)。岳飛親率將土,向敵陣突擊,大破金軍“鐵浮圖”(侍衛(wèi)親兵)和“拐子馬”(左右兩翼鉗攻的騎兵),把金兀術打得大敗。岳飛部將楊再興,單騎闖入敵陣,想活捉金兀術,可措沒有找到,手殺敵人數(shù)百,身被幾十處創(chuàng)傷,豪勇無比。岳家軍將士具有“守死無去”的戰(zhàn)斗作風,敵人以排山倒海的大力,也不能把岳家軍陣容搖動。郾城大捷后,岳飛乘勝向朱仙鎮(zhèn)進軍(離金軍大本營汴京僅四十五里),金兀術集合了十萬大軍抵擋,又被岳飛打得落花流水。岳飛這次北伐中原,一口氣收復了潁昌、蔡州、陳州、鄭州、郾城、朱仙鎮(zhèn)、消滅了金軍有生力量,金軍全軍軍心動搖,金兀術連夜準備從開封撤逃。南宋抗金斗爭有了根本的轉機,再向前跨出一步,淪陷十多年的中原。就可望收復了。岳飛興奮地對大將們說:“直抵黃龍府,與諸君痛飲爾!(破掉酒戒慶祝)”而金軍則發(fā)出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哀嘆。
但是,外敵難以撼動的岳家軍,卻遭到了南宋朝廷內部投降派的摧殘。就在這抗金戰(zhàn)爭取得輝煌勝利的時刻,甘心充當兒皇帝的高宗趙構,因擔心一旦中原收復,金人放回他的哥哥欽宗,他就保不住皇位,而急切地希望與金入議和。金人安插在南宋朝廷里竊取了宰相高位的內奸秦檢,也抓住高宗這個難言的心病大肆活動,破壞岳飛的抗戰(zhàn)。他們狼狽為奸,密謀制訂了全線撤軍、葬送抗金大好形勢的罪惡計劃。他們首先命令東西兩線收兵,造成岳家軍孤軍突出的不利態(tài)勢后;即以“孤軍不可久留”為名,連下十二道金牌(紅漆金字木牌),急令岳飛“措置班師”。在要末“班師”、要末“喪師”的不利形勢下,岳飛明知這是權臣用事的亂命;但為了保存抗金實力,不得不忍痛班師。岳飛憤慨地說;“十年之功,廢于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社稽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岳飛的抗金英勇斗爭,至此被迫中斷。 岳家軍班師時,久久渴望王師北定中原的父老兄弟,攔道慟哭。岳飛為了保護老百姓的生命財產,故意揚言明日渡河,嚇得金兀術連夜棄城北竄,準備北渡黃河,使岳飛得以從容地組織河南大批人民群眾南遷到襄漢一帶,才撤離中原。這時,有一個無恥的書生,騎馬追上金兀術扣馬而諫:“太子(兀術)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兵且退矣!……自古沒有權臣在內,而大將能立功于外者”,金兀術這才又整軍回到開封,并以不費吹灰之力,又把中原土地奪了回去。
岳飛一回到臨安,立即陷入秦檜、張俊等人布置的羅網(wǎng)。1141年(紹興十一年),他遭誣告“謀反”,被關進了臨安大理寺(原址在今杭州小車橋附近)。監(jiān)察御史萬候*(音末期屑)親自刑審、拷打,逼供岳飛。與此同時,宋金政府之間,正加緊策劃第二次和議,雙方都視抗戰(zhàn)派為眼中釘,金兀術甚至兇相畢露地寫信給秦檜:“必殺岳飛而后可和?!痹趦韧鈨晒蓯簞萘A擊下,岳飛正氣凜然,光明正大,忠心報國。從他身上,秦檜一伙找不到任何“反叛朝廷的證據(jù),但岳飛卻仍于紹興十一年農歷除夕夜,被趙構“特賜死”,殺害于臨安大理寺內,年僅三十九歲。岳飛部將張憲、兒子岳云亦被腰斬于市門。岳飛父子及張憲死于奸臣昏君之手,激起了抗金軍隊和老百姓的強烈憤怒,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秦檜支吾其詞“其事體莫須有(也許有)?!表n世忠當場駁斥:“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民族英雄岳飛,就在“莫須有”的罪名下,含冤而死。臨死前,他在供狀上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個大字。這是悲憤的呼喊!
岳飛雖然被殺害了,但他的精忠報國的業(yè)績是不可磨滅的。正是他,表達了被壓迫民族的要求,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堅持了抗金的正義斗爭,并知道愛護人民的抗金力量,聯(lián)合抗金軍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中國人民免遭金統(tǒng)治者的蹂躪,從而保住了高度發(fā)展的中國封建經濟和文化,并使之得以繼續(xù)向前發(fā)展。岳飛不愧是我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
=================================
二戰(zhàn)空中豪杰陳瑞鈿
1997年10月4日,美國空軍歷史博物館所屬的美國空軍戰(zhàn)斗英雄館舉行儀式,表彰了美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第一位空戰(zhàn)英雄。出人意料的是他竟是一位華裔,此人就是二戰(zhàn)空中豪杰陳瑞鈿。顯然,對陳瑞鈿來說,此項殊榮遲到了幾十年。
美國空軍歷史博物館,位于美國德克薩斯州米德蘭(Midland),它收藏有美國各種飛機300余架。其下屬的美國空軍戰(zhàn)斗英雄館,專門收集和展出美國空戰(zhàn)英雄的事跡。但入選該館的空戰(zhàn)英雄,必須具有擊落5架以上敵機的戰(zhàn)績,經該博物館顧問委員會評選之后,才能被授予空戰(zhàn)英雄(ACE)的頭銜。顧問委員會則由現(xiàn)役和退役的美國空軍參謀長、軍事專家、航空專家組成,其中還有一名已退休的英國空軍元帥,共120人。
在今年紀念“七.七盧溝橋事變”和“八.一四抗日空戰(zhàn)大捷”的日子里,美國輿論界就陳瑞鈿榮獲空戰(zhàn)英雄一事,進行了廣泛的宣傳,并對其英雄事跡和坎坷人生進行了介紹。例如象美國的《世界日報》、《國際日報》、《星島日報》、美國有線電視軍事頻道等。1998年8月14日版《國際日報》撰文稱他是“中國戰(zhàn)鷹”、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美國第一位空戰(zhàn)英雄”;《世界日報》在刊登他在廣東空軍的戎裝照時,稱他是“中美共同的空戰(zhàn)英雄”、“永遠令人景仰”。這在美國社會,尤其是在華僑同胞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
戰(zhàn)功卓著1932年,年僅19歲的陳瑞鈿懷著滿腔熱血,返回祖國。1937年“八一三事變”的第二天,他便參加了震驚中外的“八一四”空戰(zhàn)。兩天后,他駕駛美制“霍克”雙翼戰(zhàn)斗機,擊落了日本的“三菱”轟炸機,首開了自己擊落敵機的紀錄。在1937年至1939年間,他共擊落敵機六架,并協(xié)助僚機擊落敵機三架。在空戰(zhàn)中,他驍勇奮戰(zhàn),敢打敢沖,其座機曾三度被敵機擊落,但都跳傘成功幸運生還。其中有一次,當他的座機被擊中后,他奮不顧身駕機直沖敵機,將其撞毀。他自己則是在座機失去一個機翼的情況下成功跳傘生還的。另一次是在1939年秋任空軍副大隊長的陳瑞鈿,曾兩度率機掩護蘇聯(lián)援華空軍轟炸昆侖關一帶的敵占區(qū)。在12月27日邕寧附近上空的戰(zhàn)斗中,中方參戰(zhàn)的3架飛機與日本10多架戰(zhàn)斗機遭遇,經過長達1小時的激烈空戰(zhàn),中方共擊落了3架敵機。在戰(zhàn)斗中,陳瑞鈿的座機油箱不幸被敵機擊中起火,自己全身也著了火。他帶火跳傘,為借助高速氣流吹滅身上的火焰,他跳傘后并未及時開傘,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直到快著陸時才開傘,雖然跳傘成功,但面部和全身上下仍被大面積燒傷。他的英雄事跡當時被廣為傳頌,被譽為“中國戰(zhàn)鷹”(Chima's Warhawk),同時還被編成美國英語課外讀物《中國戰(zhàn)鷹》出版。美國于1946年發(fā)行的《真正英雄的真實漫畫故事》(RealHeroes,True Stories in Comics)系列叢書,在當年3-4月出版的第13期,以《真正英雄的動人故事》(Thrilling Stories abourReal People)為題,介紹了他的抗日戰(zhàn)績和不平凡的經歷。為紀念他1937年以相對落后的雙翼霍克戰(zhàn)斗機擊落日本先進的三菱九六式單翼轟炸機的戰(zhàn)果,美國著名畫家羅伊·格林內爾(Roy Grinnell)還專門作畫表現(xiàn)了當時激烈的空戰(zhàn)場面。據(jù)說,好萊塢一電影公司還有意將他的事跡搬上銀幕。去年10月4日,美國空軍博物館將他評選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美國最早的空戰(zhàn)英雄,也在情理之中。在表彰儀式上,他被稱為“美國第一位二次大戰(zhàn)的空戰(zhàn)英雄”。
經歷坎坷陳瑞鈿,祖籍廣東省臺山縣大江村,父親是華裔母親是秘魯人。1913年,陳瑞鈿出生于美國俄勒崗州的波特蘭市,早年就有志于飛行事業(yè),所以在高中時期,就靠打工掙錢來學習飛行。在日本入侵中國時他就取得了美國的飛行執(zhí)照。1932年“九一八”事件發(fā)生后,波特蘭市華人決定派遣志愿軍回國參加抗日空戰(zhàn),當時陳瑞鈿已從當?shù)厝A人創(chuàng)辦的美洲航空學校畢業(yè),他便志愿與來自俄勒崗州、華盛頓州、加利弗尼亞州的13位愛國青年一道參加了志愿軍,其中還有一位女青年。
陳瑞鈿一行乘船首先抵達上海,但竟未被國民黨中央軍收留,當年11月,他便輾轉到廣州陳濟棠麾下,參加了廣東空軍,不久便分配在廣東空軍第六飛行隊,軍銜少尉。1935年,他被派往德國學習戰(zhàn)斗機飛行和戰(zhàn)術回國后晉升為中尉。1936年7月,因陳濟棠投歸南京政府,廣東空軍隨之被中央收編,陳瑞鈿則被分配在杭州筧橋中央航校任戰(zhàn)斗機飛行教官。同年10月任駐廣東空軍第3大隊17中隊中隊長。
1938年夏升任少校中隊長。
1939年又升任第3大隊副大隊長。
自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以后,到1939年12月27日的昆侖關戰(zhàn)斗他在華東、華南、中南地區(qū)執(zhí)行過多次截擊、護航等任務,參加過著名的杭州筧橋大捷、武漢大空戰(zhàn)和南京保衛(wèi)戰(zhàn)等重大戰(zhàn)役。陳瑞鈿在昆侖關戰(zhàn)斗中,因座機油箱起火被嚴重燒傷以后,因交通不便,整整用了三天才被送往柳州醫(yī)院,當時面部傷口已感染發(fā)炎。由于當?shù)蒯t(yī)療條件較差,不能得到很好治療,以后又輾轉香港、衡陽,最后經飛虎隊的陳納德將軍和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女士的幫助,才于1940年返回美國就醫(yī)。在美國,他的面部雖然經過五年的整容治療但并不成功。他不顧面部已扭曲變形,于1945年初又返回祖國,在駝峰航線執(zhí)行空運任務,繼續(xù)為抗日貢獻力量。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則轉任中國航空公司飛行員。1949年夏天,他回到波特蘭市并于1952年在當?shù)匾患亦]局從事信件整理、分發(fā)工作,直至1983年退休。1997年9月3日不幸病逝,享年84歲。
陳瑞鈿前后有三位夫人。第一位是愛國華僑伍月梅,是孫中山先生革命政府外交官員伍遷芳之女。她是在廣東讀書時與陳瑞鈿認識的。在一次日本飛機夜襲柳州時,為救丈夫,她撲伏在丈夫身上不幸被彈片擊中遇難陳瑞鈿與伍月梅育有2男。開始第二位是他在美國紐約的五年治療過程中認識的一位護士小姐,美國人弗朗西斯·梅爾道克(FrancisMurdock)。1945年,由于陳瑞鈿出院后又返回祖國抗日,所以他們從此分手。兩人育有一女。
第三位夫人叫楊瑞芝,是上海人。她是在中國航空公司作地勤服務工作時與他認識的,于1948年結婚。他們育有一個男孩,現(xiàn)為美國國務院駐新加坡的一名外交官。
陳瑞鈿現(xiàn)共有子女4人、孫子10人,曾孫1人。
名列榜首
陳瑞鈿的英雄事跡和坎坷經歷極大地震動了另一位美國空戰(zhàn)英雄,他就是肯恩·杰恩斯特(KenJernstbt)。
肯恩·杰恩斯特是美國空軍志愿援華飛虎隊飛行員,他在退伍以后曾擔任俄勒崗州參議員30多年。在二次大戰(zhàn)期間對日作戰(zhàn)中,他取得了摧毀12架敵機的輝煌戰(zhàn)績(空中擊落日機5架,擊毀地面日機7架)。因此,他早就獲得了美國空戰(zhàn)英雄(ACE)的頭銜。
在陳瑞鈿1940年乘機返美就醫(yī)時,他也搭乘同一架飛機,兩人因此相識。他自己雖然已功成名就,但當他了解了陳瑞鈿作戰(zhàn)英勇無畏、戰(zhàn)功卓著和不幸遭遇后,深為感動。他認為,陳瑞鈿無疑是美國二戰(zhàn)的第一位空戰(zhàn)英雄,為此他長期以來一直為陳瑞鈿在空戰(zhàn)英雄榜上無名打抱不平,并竭力向空軍博物館顧問委員會推舉陳瑞鈿入選空戰(zhàn)英雄榜。
但是,顧問委員會認為,美國正式對日宣戰(zhàn)是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以后,而陳瑞鈿在1940年已返回美國就醫(yī),而且,當時陳瑞鈿參加的不是美國空軍,而是廣東空軍,所以遲遲不能認定。
其實,長期以來,國民黨空軍的態(tài)度也很令人失望:首先,把懷著以航空報效祖國到上海投軍的陳瑞鈿拒之門外就不應該;其次,對有如此戰(zhàn)功的陳瑞鈿不宣傳、不表彰,原因是陳不是嫡系中央軍而是廣東空軍。前臺灣空軍總司令賴名湯上將在談及此事時,就曾說:陳瑞鈿是陳濟棠的廣東派系軍隊,非屬中央軍,雖打下多架日機,但不算數(shù)。真是荒謬!
經肯恩·杰恩斯特堅持不懈地奔走、游說,顧問委員會終于以陳瑞鈿是打擊同樣的敵人,美國空軍飛虎隊早在美國對日本宣戰(zhàn)之前就已在中國戰(zhàn)場與日作戰(zhàn),陳瑞鈿本人也是美國公民為理由,接受了杰恩斯特的推薦在評選過程中,杰恩斯特也極力堅持陳瑞鈿才是第一位擊落日本飛機的美國英雄。因此,陳瑞鈿的名字才在1997年刻在了美國空軍戰(zhàn)斗英雄館的英雄榜上,正式被評選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美國的第一位空戰(zhàn)英雄。此次與他同時被評選列入《美國空軍戰(zhàn)斗英雄名人錄》的還有另外七位美國空軍英雄。
陳瑞鈿是在生前得知這一消息的,原打算親自到場參加表彰儀式,不幸的是,就在舉行儀式的前一個月零一天與世長辭了,而由他17歲的孫子代他出席了這次盛會。
陳瑞鈿的英雄事跡和不幸遭遇,在美國社會引起了很大反響,美國華人和新聞媒體更是關注。新聞界除廣為宣傳報道外,美國有線電視軍事頻道還準備將他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拍攝成專集,并有意將當時返回祖國參加抗日戰(zhàn)爭的空戰(zhàn)英雄們拍攝成系列專題片。為此,他們特地委托美國硅谷專家葉晨暉博士幫助尋找、收集有關陳瑞鈿生前的資料,特別是面部毀容前的照片,以及其它英雄的資料。
葉晨暉先生對空戰(zhàn)歷史頗有研究,去年他曾經通過華文媒體(見本刊1997年6月號《巴伯的在華奇遇》一文),并經過湖南有關部門的多方努力,終于在今年初找到了曾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救過美國空戰(zhàn)英雄巴伯的兩個恩人。巴伯在那次遇險獲救之前,曾駕機擊落了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的座機(見本刊1997年6月號《誰擊落山本該水落石出了》一文)。
徵集陳瑞鈿生前資料的消息通過新聞媒體披露以后,不少熱心讀者紛紛提供線索,葉晨暉先生很快就找到了現(xiàn)居住在波特蘭市的陳瑞鈿少校的遺孀楊瑞芝女士,并有幸見到了她珍藏的陳瑞鈿初入廣東空軍時的英俊戎裝照,以及《中國戰(zhàn)鷹》一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diangu/1585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負荊請罪人物故事
下一篇: 分道揚鑣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