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綜合瀏覽區(qū) >> 歷史人物

      謝靈運

      佚名 2023-06-05 21:03:19

      謝靈運

      謝靈運(385~433)東晉和南朝宋時代的詩人

      ,漢族。是南北朝時代與陸機齊名的詩人
      。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
      。因從小寄養(yǎng)在錢塘杜家,故乳名為客兒
      ,世稱謝客。又因他是謝玄之孫
      ,晉時襲封康樂公,故又稱謝康樂
      ,墓葬于今江西省萬載縣。

      首位山水詩人謝靈運的人生悲劇:不知收斂而被殺

      南北朝時期的謝靈運(385年—433年)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山水詩人

      。他留下的野曠沙岸凈,天高秋月明等名句
      ,刻畫生動
      ,貼切自然,處處顯示著這位先驅不朽的文學功業(yè)
      。但謝靈運給后人留下同樣深刻記憶的,還有他的傲慢與偏激
      ,以及悲劇的人生。

      站錯了隊伍

      東晉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
      ,謝靈運出生于會稽郡(今浙江紹興)。他所在的謝氏家族
      ,是東晉南朝的第一流士族。在東晉百余年的歷史上
      ,謝氏與瑯邪王氏、譙國桓氏
      、潁川庾氏四大家族一起,輔佐皇族司馬氏
      ,左右著這個偏安江南的政權。謝靈運的重叔祖謝安
      、祖父謝玄曾于淝水之戰(zhàn)中打敗來犯的北方軍隊,使南北對峙的局面得以維持。

      出生在這樣一個地位顯赫的家族

      ,謝靈運自然具有不同于常人的光環(huán)。他博覽群書
      ,文筆之優(yōu)美在江南一帶沒有人能超越。祖父
      、父親都去世后,謝靈運的叔叔
      、謝氏家族的大家長謝混特別照顧他
      。18歲,謝靈運就承襲了家族爵位
      ,被封為康樂公。

      這位才氣過人的世家子弟在當時可是流行的風向標:他喜歡騎在名貴的馬上

      ,穿著華麗的衣服招搖過市,而且他對衣服的款式非常在意
      ,往往琢磨之后進行改進,衣著打扮總是讓一批貴族子弟瘋狂模仿

      謝靈運出生的年代,正好是東晉國勢衰微的末年

      ,外敵強大,國內將領也不安分
      ,想爭天下?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靵y中,下級軍官出身的劉裕越來越強大
      ,以謝混為代表的謝氏家族卻站在了劉裕的敵人、北府軍將領劉毅一邊

      東晉安帝義熙八年(412年)9月,謝混被劉裕殺害

      。次月,劉毅兵敗自殺
      。隨后,謝靈運的仕途生活便充滿了厄運
      。先是家中生變,以致謝靈運擅殺門生
      。據說這個所謂的門生
      ,是謝靈運的家奴桂興
      。謝靈運心愛的小妾和桂興不知怎么走到了一起
      ,心高氣傲的謝靈運一忿之下
      ,就把桂興殺了。本來在那個門閥至上的年代
      ,殺一個家奴算不上什么,但寒門出身的劉裕存心想折名門世家的威風
      ,直接以此為由
      ,把謝靈運罷免了。

      接著

      ,劉裕提拔了一批新貴。作為曾經的敵對勢力
      ,謝氏家族當然不會得到重用,謝靈運的封爵由康樂公降為康樂侯
      。從情理上來說,此時的謝靈運應該謹小慎微
      ,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他是一個自視甚高又性格偏激的人
      ,認為自己沒有受到重視,心理不免嚴重失衡
      ,常常大發(fā)牢騷。

      因為政治上不得志

      ,謝靈運索性游山玩水
      ,他被排擠到永嘉(今浙江溫州)當太守時,肆意游遨
      ,遍歷諸縣
      。秀麗的永嘉山水,激發(fā)了謝靈運巨大的創(chuàng)作熱情
      ,他寫下《登池上樓》、《登江中孤嶼》等諸多名作
      。但即使生活如此瀟灑,謝靈運還是覺得牽絆太多
      ,第二年秋天,他干脆回故鄉(xiāng)會稽郡始寧縣過起了隱居生活

      開創(chuàng)一個詩歌流派

      東漢魏晉以來,社會上隱逸風氣大盛
      ,與此同時,山水也成為人們重要的審美對象
      。在這樣的時代風氣下,謝靈運對山水和隱逸生活情有獨鐘
      ,當然,這也與謝氏家族隱逸傳統(tǒng)的影響有關
      。謝靈運的重叔祖謝安曾高臥東山,隱居10年
      ,直到世人發(fā)出謝安不肯出,將如蒼生何
      !的感慨,才在40歲時出仕
      。謝安晚年退出政壇以后,又去過自己的隱居生活
      ,謝靈運在《述祖德詩》其二中這樣稱贊道:賢相謝世運,遠圖因事止
      。高揖七州外
      ,拂衣五湖里。

      謝靈運的父祖都葬在會稽始寧縣

      ,故鄉(xiāng)有田宅園林。謝靈運回去以后
      ,進一步擴充土地,并興造石壁精舍等新的建筑
      ,與當?shù)氐碾[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縱放為娛
      ,有終焉之志。

      最讓謝靈運高興的是

      ,他在隱居生活中創(chuàng)作的詩文一傳到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就有洛陽紙貴的影響力
      ,文人無論貴賤,莫不抄寫
      ,遠近欽慕,名動京師
      。謝靈運的主要成就在山水詩,從他開始
      ,山水詩才真正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流派。

      值得一提的是

      ,謝靈運山水詩所取得的成就,與佛教的影響密不可分
      。自后漢以來,佛教傳播甚廣
      ,興造寺塔,翻譯經卷
      ,在南北分裂的動亂年代里,佛教迅速占據了中國人的思想空間
      。而佛經廣闊的想象力與深邃的思辨性,也一下子吸引了當時的一批著名學者和文人
      ,謝靈運就是其中之一。他撰寫《金剛經注》
      ,與僧人竺道生一起修訂北涼僧人曇無讖所譯的40卷本《大般涅經》,而且與佛教中的名流如廬山慧遠禪師等保持密切的關系
      。此外,謝靈運很可能還是中國最早學習梵文的學者
      ,他寫過一部專門的梵文研究著述《十四音訓敘》。

      文帝劉義隆即位后

      ,很欣賞謝靈運的才華,征他為秘書監(jiān)
      。但謝靈運的境遇并沒有根本轉變,文帝對他仍然是以文義見接
      ,每侍上宴,談賞而已
      。而名氣遠不如謝靈運的人,都得到了提拔和重用
      ,謝靈運更加不平,干脆稱病不朝
      。他的性格缺陷,在早年擅殺門生一事就已顯露端倪
      ,此時更無所顧忌
      ,常常私自出游,十數(shù)日不歸
      ,既不報告,也不請假
      。但文帝對謝靈運還是很寬容的,讓他自己上表
      ,賜假回鄉(xiāng)。但回到會稽的謝靈運依然故我
      ,游樂無度,夜以繼日
      ,被御史中丞傅隆所奏,終于遭到徹底罷免

      以為是山賊

      免官之后的謝靈運,生活愈加放縱
      ,常常率領家奴門生數(shù)百人登山游玩。他甚至專門發(fā)明了一種登山時穿的鞋子
      ,鞋底安有兩個木齒,可根據路況拆卸
      ,后世稱之為謝公屐。

      如果僅僅是結伴出游

      ,搞點小發(fā)明,也就罷了
      ,可謝靈運并不是一個普通的游客,他處處喜歡講排場
      ,所到之處
      ,總是鑿山挖湖
      ,大興土木
      ,造成的社會影響很不好,對地方 *** 而言更是一種驚擾
      。有一次,他率領著隨從幾百人
      ,從始寧縣的南山伐木開道,直至臨海
      。臨海太守王聽到報告
      ,大吃一驚,以為是山賊來襲
      ,嚴陣以待,后來知道是謝靈運在率隊游玩
      ,才松下一口氣。

      與那些權貴相比

      ,謝靈運是政治上的弱勢群體,但是當他對待老百姓這樣一群真正的弱勢群體時
      ,卻很少有同情心
      ,甚至還侵害百姓利益
      。會稽城的東面有一個回踵湖,水草豐茂
      、魚蝦眾多,老百姓都賴以為生
      ,謝靈運卻上表要求將湖水放掉,變?yōu)樽约旱乃教?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文帝命令州郡履行,但會稽的孟太守顧及百姓利益
      ,堅決不給
      。謝靈運既然得不到回踵湖,又求始寧縣的(音同批黃)湖
      ,孟太守同樣沒有給他。謝靈運于是逢人便說孟太守的壞話

      考慮到他與孟太守之間的矛盾,文帝將謝靈運調到了江西

      。但換了地方的謝靈運根本沒有悔改之意,所作所為和之前如出一轍
      。種種不端被人檢舉揭發(fā)后,臨川司徒劉義康派人前去收押謝靈運
      。面對緊張的形勢,謝靈運先下手為強
      ,不但武裝拒捕,還發(fā)兵叛逃
      。他作詩曰: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
      。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
      。這首詩里,謝靈運將自己與反抗暴秦的張良
      、魯仲連相比,具有很強的造反色彩
      。這本是殺頭的重罪
      ,但謝靈運被捕獲后
      ,在文帝的堅持下免于一死,被發(fā)配廣州

      元嘉十年(433年)冬天

      ,又有一樁牽涉謝靈運的舊案被揭發(fā)出來。這一次
      ,文帝沒有再包容謝靈運,命令在廣州處決他

      生于貴族之家的謝靈運,富貴榮華唾手可得

      ,對于他個人而言究竟是幸運還是不幸?很難說得清
      ,要看他自己如何把握?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善x靈運是一個不知足的人
      !經濟的富足對他來說不夠
      ,生活的清閑也不夠
      ,一定的政治地位和明星般的文學影響力仍然不夠,加上他傲慢
      、偏激的性格,最終造成了悲劇
      。他學過佛,喜歡游歷山水并擅于刻畫山水
      ,但這些對謝靈運的心靈似乎沒有太多的滋潤。以文帝為代表的當權者已經對他很寬容
      ,可是他根本不領情
      ,依然故我
      ,最終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謝靈運簡介 謝靈運介紹

      1

      、謝靈運(385年-433年)
      ,原名公義,字靈運
      ,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兒
      ,世稱謝客,陳郡陽夏縣(今河南太康)人
      ,生于會稽郡始寧縣(今浙江上虞),出身陳郡謝氏
      。南北朝時期詩人、佛學家
      、旅行家。

      2
      、晉安帝元興二年(403年),謝靈運繼承了祖父的爵位
      ,被封為康樂公。義熙元年(405年)
      ,出任大司馬司馬德文的行參軍。此后任撫軍將軍記室參軍
      、太尉參軍等職
      。劉宋代晉后
      ,降封康樂侯,歷任永嘉太守
      、秘書監(jiān)、臨川內史
      ,元嘉十年(433年)
      ,被宋文帝劉義隆以“叛逆”罪名殺害
      ,年僅四十九歲


      3、謝靈運少即好學
      ,博覽群書,工詩善文
      。其詩與顏延之齊名,并稱“顏謝”
      ,是第一位全力創(chuàng)作山水詩的詩人,他還兼通史學
      ,擅書法,曾翻譯外來佛經
      ,并奉詔撰《晉書》。明人輯有《謝康樂集》

      謝靈運:高門廣戶
      ,芝蘭玉樹
      ,終為塵土

      中國人一般把歷史悠久

      、聲名顯赫的家族稱為“名門望族”。詩人謝靈運就出身在一個頂級名門望族——陳郡謝氏


      他的門第究竟有多高峻
      、多顯貴呢
      ?這要從著名的“淝水之戰(zhàn)”說起。

      公元383年
      ,前秦揮師南下欲吞并東晉,兩軍決戰(zhàn)于淝水(今安徽壽縣)
      。危急時刻
      ,宰相謝安坐鎮(zhèn)京師,他的弟弟謝石
      、侄兒謝玄、兒子謝琰都在前線領軍作戰(zhàn)
      。最終,東晉以八萬兵力
      ,大破前秦八十萬大軍。

      在淝水之戰(zhàn)中
      ,謝氏一門四人扮演了絕對的主角,因赫赫功勛而同日封公
      ,一時榮光無限。自此役后
      ,陳郡謝氏就成為東晉門閥士族的領袖,只有瑯琊王氏堪與比肩


      “王謝”的名望
      ,在當時是連皇室都比不上的
      。政權更替
      ,皇族遭戮
      ,王謝之族卻累朝累世公卿顯貴
      ,不僅出政治家、軍事家
      ,而且出文學家、藝術家——人物之多
      ,影響之巨
      ,令人欽羨。從東晉到梁朝兩百多年間
      ,謝氏十二代見于史傳的竟有100多人。

      據《世說新語》記載
      ,有一次,謝安問子侄:“以我們家的門楣
      ,何需過問政事,那為什么總要把你們培養(yǎng)成優(yōu)秀子弟呢
      ?”謝玄回答說:“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庭階耳
      。”(就好比芝蘭玉樹
      ,總想使它們生長在自家的庭院中啊。)而謝靈運
      ,就是謝家庭院里最俊秀挺拔的那一株


      他的祖父即謝玄
      ,東晉車騎將軍。他的父親謝瑍(huàn)26歲英年早逝
      ,未見有名
      。他的母親劉氏則大有來頭
      ,是書圣王羲之的外孫女


      謝靈運承繼了王謝兩族的血脈
      ,因襲了康樂公的爵位
      ,而且在少年時代就才華橫溢,“文章之美
      ,江左莫逮”
      。因此,謝靈運的驕傲
      ,也就可以理解了。他曾經說:

      這話聽來像是在夸曹植
      ,實際上是在夸他自己啊。

      讀到這兒
      ,你可能要問了:寫一個詩人,不說他的生平
      ,也不說他的詩文,卻花了這么多筆墨介紹他的家世背景
      、來歷出身,為什么呢


      因為對謝靈運而言
      ,他的門第
      ,就是解碼他曲折命運的鑰匙。

      他領受了家族賦予的無上榮耀
      ,也就注定要在布滿旋渦和暗礁的政治洪流中載浮載沉。他擁有了家族遺傳的過人天賦
      ,也就養(yǎng)成了狂放倨傲、我行我素的性格
      ,為后來的悲劇命運早早埋下了伏筆


      謝靈運出仕之時
      ,大將劉裕已把持了東晉朝政。劉裕出身低微
      ,家境貧苦,對謝氏這樣的豪門本就有所忌憚。而謝靈運又是高傲輕狂的名士
      ,聲名遠播,為人所忌
      ,更不可能被委以重任。所以
      ,他空懷一腔抱負,卻只能任參軍、侍郎等虛職。

      無奈,謝靈運把精力都放在游山水
      、營園林等風雅之事上。他甚至專門設計了一款登山鞋:一種“上山則去前齒
      ,下山去其后齒”的木屐,人稱“謝公屐”


      后世的李白是謝靈運的鐵粉,他曾有“腳著謝公屐
      ,身登青云梯”的詩句,對偶像充滿了仰慕向往之情
      。然而,李白只看到了謝公游山玩水的瀟灑
      ,卻沒有看到謝公游山玩水的無奈。

      公元420年
      ,劉裕代東晉自立,建立劉宋
      。謝靈運被降爵為康樂侯
      ,“朝廷唯以文義處之
      ,不以應實相許”。不受重用的謝靈運
      ,心中憤懣不平。他與劉裕的次子劉義真交好
      ,把輔佐明主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劉義真身上。

      然而
      ,政局變化遠遠出乎他的意料。劉裕死后
      ,長子劉義符即位
      ,是為宋少帝
      。權臣徐羨之等掌握朝政,將謝靈運排擠出京


      謝靈運遭遇沉重打擊,出任永嘉(今浙江溫州)太守
      ,憂愁煩悶
      ,纏綿病榻
      。第二年早春,他登樓臨眺
      ,寫下了《登池上樓》一詩
      ,流露出歸隱之意


      然而,他的出仕或歸隱
      ,都不單單是個人選擇
      ,而是牽涉整個家族的命運
      。所以,他既不能像虬龍一樣安然潛伏
      ,又不能像飛鴻一樣聲震四方
      ,陷于進退兩難之間。

      在這首詩里
      ,謝靈運用寥寥幾筆,描畫了早春的美景:

      池塘邊春草新生
      ,青翠而鮮嫩,柳枝上有剛剛遷徙來的鳥兒在鳴唱
      。久病初愈的謝靈運,被這平常的景色觸動了
      ,自然而然地得了這兩句詩,竟成了千古傳頌的寫景名句


      到任永嘉不足一年,謝靈運就稱病返鄉(xiāng)
      ,隱居在會稽始寧
      。從永嘉到會稽
      ,他淡薄政事,寄情山水
      ,用細膩生動的筆觸描摹各地自然風光
      。在《石壁精舍還湖中作》里
      ,他寫道:

      詩句里的輕松曠達只是表象。謝靈運的苦悶無處投遞
      ,只能把山水清暉當作釋放情緒的出口。

      正當謝靈運流連山水間
      ,政壇上風云驟起
      。宋少帝即位后游戲無度
      ,不理政事。公元424年
      ,徐羨之等發(fā)動政變廢掉了宋少帝
      ,處死劉裕次子劉義真,迎立三子劉義隆
      ,是為宋文帝


      宋文帝登基后,并沒有對擁立有功的徐羨之等人感恩戴德
      ,而是大力鏟除這些震主之臣
      。在這次風云變幻中
      ,謝靈運的族弟,仕途順遂的謝晦
      ,也被處死了
      。這令謝靈運大受震動
      ,愈發(fā)對政治感到灰心失望。

      宋文帝看重謝靈運的文才
      ,任用他為秘書監(jiān),命其修撰《晉書》
      。而謝靈運對劉宋朝廷的輕視和不滿
      ,卻表現(xiàn)得越來越明顯:在京時
      ,他消極怠工,擅離職守
      ,縱情冶游
      ;被放歸后
      ,他屢次擾民,開山決湖
      ,激怒會稽太守
      ;任臨川內史時
      ,他依然故我
      ,荒廢政事,遨游山水


      司徒劉義康(宋文帝的弟弟)派人捉拿他,他竟興兵拒捕
      ,犯下死罪,還寫出了“韓亡子房奮
      ,秦帝魯連恥”的反詩,把劉宋比作暴秦
      ,流露出懷念東晉之意。宋文帝愛其才
      ,仍然不忍殺他
      ,判他流放廣州


      公元433年,謝靈運流徙廣州途中
      ,密謀使人劫救自己
      ,終于惹惱了宋文帝
      。他因“叛逆”罪名被處死,終年四十九歲


      謝靈運是個矛盾體


      他的門第和才華
      ,使他從一開始就調高了自我期望值。他渴望著像祖輩一樣施展抱負


      然而,他的門第和才華
      ,又使他從一開始就受限于放誕狂傲的性格
      ,備受猜忌
      ,不堪大用


      若以理解和同情的眼光觀其一生,會發(fā)現(xiàn):“高門廣戶
      ,芝蘭玉樹”既是上天恩賜他的禮物,也是他終生無法擺脫的詛咒


      他汲汲于功名,卻終生不得其門而入
      。他寄情于山水
      ,無心而為之的山水詩卻成為了他的標簽


      在他化為塵土一千多年后
      ,歷史書上記載著的,也許是他最不在意的一句話:

      謝靈運是文學家
      ,也是旅行家
      。他開創(chuàng)了中國文學史上的山水詩派
      ,被稱為“山水詩鼻祖”。

      推薦閱讀:

      鮑照:1500多年前
      ,那個慨嘆“階層固化”的詩人

      謝朓: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謝朓與謝靈運的關系

      謝朓與謝靈運是親戚關系

      ,謝靈運是東晉名將謝玄的嫡孫
      ,謝眺的關系相對遠一些
      ,是謝安的哥哥的后人,謝玄是謝安之侄
      ,從血緣上來看
      ,謝靈運算是謝眺的族叔

      謝朓(464年—499年),字玄暉
      ,齋號高齋
      ,陳郡陽夏縣(今河南省太康縣)人,南齊詩人
      ,出身陳郡謝氏,與“大謝”謝靈運同族
      ,世稱“小謝”。南齊建元四年(482年)“解褐入仕”
      ,為豫章王蕭嶷太尉行參軍。永明五年(487年)
      ,從竟陵王蕭子良西邸之游,初任其功曹
      、文學
      ,為“竟陵八友”之一
      。謝朓曾與沈約等共創(chuàng)“永明體”。今存詩二百余首
      ,長于五言詩
      ,多描寫自然景物
      ,間亦直抒懷抱
      ,詩風清新秀麗
      ,圓美流轉,善于發(fā)端
      ,時有佳句
      ;又平仄協(xié)調
      ,對偶工整,對唐代律詩
      、絕句的形成有重要影響
      。有集已佚。后人輯有《謝宣城集》

      謝靈運(385年~433年),名公義
      ,字靈運,小名客兒
      ,陳郡陽夏縣(今河南省太康縣)人,東晉至劉宋時期大臣
      、佛學家
      、旅行家
      ,山水詩派鼻祖
      ,秘書郎謝瑍之子
      ,母為王羲之的外孫女劉氏
      。晉安帝元興二年(403年)
      ,襲封康樂縣公
      。起家大司馬(司馬德文)參軍
      ,歷任撫軍(劉毅)記室參軍
      、太尉(劉裕)參軍
      、中書黃門侍郎等職
      。劉宋建立后,降封康樂縣侯
      ,歷任散騎常侍
      ,太子左衛(wèi)率
      、永嘉太守、秘書監(jiān)
      、臨川太守
      。宋文帝元嘉十年(433年),以“叛逆”罪處死
      ,時年四十九歲。謝靈運年少好學
      ,博覽群書,工詩善文
      。其詩與顏延之齊名
      ,并稱“顏謝”
      ,是第一位全力創(chuàng)作山水詩的詩人。兼通史學
      ,擅長書法
      ,翻譯佛經
      ,并奉詔撰寫《晉書》,輯有《謝康樂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0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秦觀
      秦觀秦觀(1049-1100),字少游
      ,一字太虛
      ,號淮海居士
      ,別號邗溝居士
      ;“蘇門四學士”之一
      。漢族
      ,揚州高郵(今屬江蘇)人
      。北宋文學家
      ,北宋詞人
      。秦觀
      ,北宋中后期著名詞人
      楊維禎
      楊維禎楊維禎(1296~1370年)
      ,元代。字廉夫
      ,號鐵崖、東維子
      。元文學家、書法家
      。原籍浙江諸暨。少年時
      ,其父筑樓于鐵崖山
      ,聚書數(shù)萬卷。他終日勤讀
      ,自號“鐵崖”。泰定三年(1326年)
      ,中進士
      ,任天臺縣尹
      呂侍中
      呂侍中生卒年
      、生平不詳
      。姓呂
      ,侍中可能是其官名
      。元代散曲作家
      。散曲作品僅存套曲【正宮六么令】1套
      鮮于必仁
      鮮于必仁鮮于必仁
      ,字去矜
      ,號苦齋,漁陽郡(治所在今天津薊縣)人
      皇甫冉
      皇甫冉皇甫冉(717--770):字茂政
      。約唐玄宗開元五年(公元717年)出生
      ,卒于唐代宗大歷五年(公元770年)
      ,潤州(今鎮(zhèn)江)丹陽人
      ,著名詩人
      。先世居甘肅涇州
      。天寶十五年進士
      崔國輔
      崔國輔楊柳映春江崔國輔,唐詩人
      。吳郡(今蘇州)人
      ,一說山陰(今浙江紹興)人
      。開元十四年(726)登進士第,歷官山陰尉
      、許昌令、集賢院直學士
      、禮部員外郎等職
      。崔國輔
      ,唐代詩人
      。生卒年
      夏葵
      夏葵夏葵
      ,生卒年不詳, 活動在1405—1435年前后
      。字廷暉,錢塘(今杭州)人
      ,夏芷弟
      。畫山水
      朱本
      李冠
      李冠[約公元一o一九年前后在世]字世英
      ,齊州歷城(今山東濟南)人
      。生卒年均不詳
      ,約宋真宗天禧中前后在世
      。與王樵、賈同齊名
      ;又與劉潛同時以文學稱京東。舉進士不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