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稚珪(447~501)南朝齊駢文家。一作孔珪
。字德璋。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劉宋時人事部·卷四十九 李昉
○交友三
《宋書》曰:晉安帝義熙初
又曰:何點,字子皙
王知腎露宋紀》曰:孔淳之隱居剡山
《齊春秋》曰:檀超
《齊書》曰:劉悛
又曰:柳世隆
又曰:劉善明素與崔思祖友善
又曰:孔稚珪
《梁書》曰:何遜
,字仲言,東郡郯人也。弱冠舉秀才,南鄉(xiāng)范云見其答策,大相稱賞,因結(jié)忘年交好。自是一文一詠,云輒嗟賞。又曰:張緬弟纘遷尚書吏部,河東裴子野曰:"張吏部有喉舌之任
。"子野性曠遠,自云年出三十又曰:蕭介,性高簡
又曰:高祖性不好聲色
,頗慕高名,與裴子野、劉顯、蕭子云、張纘及當時才秀為布衣交。何玄之《梁典》曰:劉許
,字彥度。與陳留阮籍、李緒申金蘭之契。筑室鐘阜之傍,共聽內(nèi)義,鉆尋奧典。《魏書》曰:夏侯尚
,字伯仁。有籌畫知略,文帝器之,為布衣之交。《后魏書》曰:眭夸,一名昶
,趙郡高邑人也。少與崔浩為莫逆之交。《北齊書》曰:崔瞻與趙郡李概為莫逆之交
。概將東還又曰:袁聿修歷任清華
,在郎署之日,值趙彥深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彥深后被沙汰停秩,門生藜藿,聿修猶以故情,存問往來。又曰:裴讞(魚列切
。)之,字士平。不妄交游,惟與隴西辛術、趙郡李繪、頓丘李構(gòu)、清河崔瞻為妄年之交。《后周書》曰:柳弘,字光道
又曰:張軌
又曰:黎景希
又曰:韋敻
《南史》曰:謝弘微性寬博,無喜慍
《北史》曰:盧懷仁,有行撿
《三十國春秋》曰:敦煌太守李暠(古老切。)表于段業(yè)
又曰:姚萇單騎度淮
又曰:王鎮(zhèn)惡隨宋高祖入關中
。初,鎮(zhèn)惡流寓崤澠,崤澠人李方厚待之《陳書》曰:江總聰敏
又曰:陸景文
,字叔辯。少有膽略,武勇,與陳武帝有布衣之舊。《隋書》曰:李密與楊玄感為刎頸之交
,尤好兵書,常皆在口。《唐書》曰:武德中玄敬為秘書郎,太宗召為天策府參軍
,兼直記室。薛收與玄敬俱為文學館學士。時房、杜等處心腹之寄,深相友托。玄敬畏于權勢,竟不之狎。如晦常云:"小記室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又曰:于休烈,河南人也
又曰:王琚
,懷州河內(nèi)人也。少孤而聰敏,有才略,好玄象合煉之學。神龍初,嘗謁駙馬王同皎,同皎甚器之。言及謀刺武三思事,琚義許之,與周璟、張仲之為忘年之友。又曰:蕭昕
,河南人也。開玄中,首舉博學弘詞,首嬸武縣主簿,后遷左拾遺。昕嘗與布衣張鎬友善,表薦之曰:"如鎬者,用之則為王者師,不用之則幽谷一叟爾。"玄宗擢鎬拾遺,后為將相。又曰:權皋
又曰:杜伏威,齊州章丘人也
。少為盜,與鄉(xiāng)人輔公祐為刎頸之交。公祏姑家公牧羊為業(yè),公祐數(shù)攘羊以饋之。又曰:楊憑
,字虛受。為左散騎。少負氣節(jié),與母弟凝、凌相愛,皆有名。重交游,與穆質(zhì)、許孟容又曰:朱敬則
又曰:劉黑闥
又曰:劉孝孫者,荊州人也
又曰:陸象先弟監(jiān)察御史景倩,吏部侍郎景融
又曰:楊纂,華州華陰縣人也
又曰:張道源嘗與友人客游
又曰:孔紹安,越州山陰人也
又曰:李密
,長安人也。父寬,隋上柱國、蒲山公。密開皇中襲父爵,年始弱冠。尚書令楊素見而奇之,謂其子玄感曰:"李密智計不窮,爾所不及,可與為友。"玄感遂傾心禮遇又曰:劉裔之
又曰:柳宗玄移柳州
上一章回目錄下一章
17
、謝眺《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