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公元?年至七二七年)字不詳,河南洛陽人。生年不詳,卒于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少知名。景云中(公元七一一年)為吏部員外郎。玄宗為太子遴選宮僚,以曾為舍人。太子數(shù)使釆女樂,就率更寺肄習(xí),曾諫阻之。俄擢中書舍人,以父嫌名不拜。徙諫議大夫知制誥。開元初,與蘇晉同掌制誥,皆以文辭稱,時稱“蘇、賈”。后坐事貶洋州刺史,歷虔、鄭州等刺史。終禮部侍郎。
唐玄宗時候為太子遴選太子舍人時,賈曾當(dāng)選,唐玄宗李隆基在早期的時候,重用賢良,虛心納諫,姚琮,宋璟是其得力幫手,開啟了開元盛世的局面,使唐朝達(dá)到鼎盛,一點都不遜色于唐太宗,在位后期愛楊貴妃,怠慢朝政,寵信奸臣李林甫、楊國忠等,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侫臣,發(fā)生長達(dá)八年的安史之亂,為此唐朝中衰。最后不得善終。在唐玄宗之前,朝政混亂,韋后執(zhí)權(quán),發(fā)動唐隆之變后,登基,撥亂反正,實在是功不可沒了!!
開元中,轉(zhuǎn)殿中侍御史,監(jiān)嶺南選。時市舶使、右威衛(wèi)中郎將周慶立造奇器以 進(jìn),澤上書曰:??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知見可欲而心必亂矣。慶立雕制詭 物,造作奇器,用浮巧為珍玩,以譎怪為異寶,乃治國之巨蠹,明王所宜嚴(yán)罰者也。 昔露臺無費,明君不忍;象箸非大,忠臣憤嘆。慶立求媚圣意,搖蕩上心。陛下信 而使之乎,是宣淫于天下;慶立矯而為之乎,是禁典之所無赦。陛下新即位,固宜 昭宣菲薄,廣示節(jié)儉,豈可以怪好示四方哉!?書奏,玄宗稱善。歷遷太子右庶子。 為鄭州刺史,未行,卒,贈兵部侍郎。
澤從祖范、奭。
范,貞觀中為侍御史,時吳王恪好田獵,范彈治之。太宗曰:?權(quán)萬紀(jì)不能輔 道恪,罪當(dāng)死。?范進(jìn)曰:?房玄齡事陛下,猶不能諫止畋獵,豈宜獨罪萬紀(jì)?? 帝怒,拂衣起。頃之,召謂曰:?何廷折我??范謝曰:?主圣則臣直,陛下仁明, 臣敢不盡愚??帝乃解。高宗時,歷尚書右丞、揚州大都督府長史。
奭字子邵。以父隋時使高麗卒焉,故往迎喪,號踴盡哀,為夷人所慕。貞觀中, 累遷中書舍人。外孫為皇后,遷中書侍郎,進(jìn)中書令。皇后挾媚道覺,罷為吏部尚 書。后廢,貶愛州刺史。許敬宗等構(gòu)奭通宮掖,謀行鴆毒,與褚遂良朋黨,罪大逆。 遣使殺之,沒其家,期以上親并流嶺表,奭房隸桂州為奴婢。
神龍初,乃復(fù)官爵,子孫親屬緣坐者悉免。開元初,澤兄渙為中書舍人,上言: ?臣從伯祖奭,去顯慶三年與褚遂良等五門同被譴戮,雖被原雪,而子孫殆盡,唯 曾孫無忝客籍龔州。陛下先天后詔書,嘗任宰相家并錄其后。況臣之伯祖無辜被誅, 今藁窆未還,后嗣僑處,愿許伯祖歸葬,孤孫北遷。?于是詔無忝護(hù)奭柩歸鄉(xiāng)里, 官給喪事。無忝后歷潭州都督。
馮元常,相州安陽人,其先蓋長樂信都著姓。曾祖子琮,北齊右仆射。叔祖慈 明,有文辭,仕隋為內(nèi)史舍人。奉詔討李密,為密將所縛,身數(shù)創(chuàng),密厚禮之,情 謂曰:?東都危蹙,我欲率四方賢豪建功業(yè),幸公同之。?慈明曰:?公家事先帝, 名在王室,乃挾玄感舉兵,亡命至今,復(fù)圖反噬,何耶??密囚之。俄為翟護(hù)所殺。 武德初,贈吏部尚書,謚壯武。
元常舉明經(jīng)及第,調(diào)浚儀尉。高宗時,擢累監(jiān)察御史、劍南道巡察使,興利除 害,蜀人順賴。歷尚書左丞。嘗密諫帝中宮權(quán)重,宜少抑,帝雖置其計,而內(nèi)然之, 由是為武后所惡。元常在職脩舉,識鑒澄遠(yuǎn),帝委遇特厚。及不豫,詔平章百司奏 事。武后擅朝,嵩陽令樊文進(jìn)瑞石,后暴石朝堂示百官。元常奏石妄偽,不可以示 群臣。后怒,出為隴州刺史。會天下岳牧集乾陵,后不欲元常得會,故道徙眉州刺 史。劍南有光火盜,夜掠人,晝伏山谷。元常喻以恩信,約悔過自新,賊相率脫甲 面縛。賊平,轉(zhuǎn)廣州都督,詔便驛走官。安南酋領(lǐng)李嗣仙殺都護(hù)劉延祐,劫州縣, 詔元常討之。率士卒航海,馳檄先示禍福,賊黨多降,元??v兵斬首惡而還。雖有 功,猶以拂旨見怨,不錄功。凡三徙,終不得至京師,卒為酷吏周興所陷,追赴都, 下獄死。
元常閨門雍睦,有禮法,雖小功喪不御私室。神龍中,旌其家,大署曰?忠臣 之門?。天下高其節(jié),凡名族皆愿通婚。
從弟元淑,及后時,歷清漳、浚儀、始平三縣令,右善去惡,人稱為神明。與 奴仆日一食,馬日一秣,所至不挈妻子,斥奉余以給貧窮?;蜃I其近名,元淑曰: ?吾性也,不為苦。?中宗降璽書勞勉,付狀史官。元淑約潔過于元常,然剛直不 及也。終祠部郎中。
蔣欽緒,萊州膠水人。頗工文辭,擢進(jìn)士第,累遷太常博士。中宗始親郊,國 子祭酒祝欽明建言,皇后應(yīng)亞獻(xiàn),欲以媚韋氏。天子疑之,詔禮官議。眾曲意阿徇, 欽緒獨抗言不可,諸儒壯其節(jié)。
歷吏部員外郎。始,韓琬為高郵主簿,使京師,自負(fù)其才,有不遇之言題客舍。 它日,欽緒見之,笑曰:?是子嘆后時耶??久之,琬舉賢良方正,欽緒擢其文異 等,因謂曰:?朋友之過免未??琬曰:?今日乃見君子之心。?其務(wù)薦引士類此。
欽緒精治道,馭吏整嚴(yán),雖銖秒罪不貸。出為華州長史。蕭至忠自晉州被召, 過欽緒,欽緒本姻家,因戒曰:?以君才不患不見用,患非分而求耳。?至忠竟及 禍。開元十三年,以御史中丞錄河南囚,宣尉百姓,振窮乏。徙吏部侍郎,歷汴、 魏二州刺史,卒。
性孤潔自守,唯與賈曾、郭利貞相友云。
子沇,亦專潔博學(xué),少有名。以孝廉授洛陽尉,遷監(jiān)察御史,與兄演、溶、弟 清俱為才吏,有名天寶間。始,河南尹韓朝宗、裴迥嘗委訊覆檢句,而處事平,剖 斷精允,群寮莫能望也。乾元中,歷陸渾、盩厔、咸陽、高陵四縣令,美政流行, 長老紀(jì)焉。郭子儀軍出其縣,敕麾下曰:?蔣沇,賢令,供億當(dāng)有素,得蔬飯足矣, 毋撓其清也!?遷長安令,以刑部郎中兼侍御史,領(lǐng)渭橋運出納使。
元載持政,守道士類不遷,沇以故滯郎位,不得調(diào)。常袞代相,聞士議恨沇屈, 故擢御史中丞、東都副留守。再遷大理卿,持法明審,號稱職。德宗出奉天,沇奔 行在,為賊所拘,欲誘署偽職,沇絕食不應(yīng)命,竄伏里中,不復(fù)見。京師平,乃出, 擢右散騎常侍。卒年七十四,贈工部尚書。
清,舉明經(jīng)中第,調(diào)鞏丞。東京留守李憕賢之,表為判官。與憕同死安祿山亂, 贈禮部侍郎。敬宗時,錄其孫鄅為伊闕令。初,清蒙難,以秩卑不及謚。太和初, 吏部郎中王高言之朝,追謚曰忠。
《新唐書》歐陽修、宋祁等
1、賈至(718—772)唐代文學(xué)家。字幼鄰(或麟、隣)。天寶初以校書郎為單父尉,與高適、獨孤及等交游。天寶末任中書舍人。安史亂起,隨玄宗奔四川。乾元元年(758年)春,出為汝州刺史,后貶岳州司馬,與李白相遇,有詩酬唱。代宗寶應(yīng)元年(762),復(fù)為中書舍人,官終散騎常侍。
2、賈至(718—772)字幼隣,河南洛陽人,賈曾之子。生于唐玄宗開元六年,卒于唐代宗大歷七年,年五十五歲。
3、擢明經(jīng)第,為單父尉。安祿山亂,從唐玄宗幸蜀,知制誥,歷中書舍人。時肅宗即位于靈武,玄宗令至作傳位冊文。至德中,將軍王去榮坐事當(dāng)誅,肅宗惜去榮材,詔貸死。至切諫,謂壞法當(dāng)誅。廣德初,為禮部侍郎,封信都縣伯。后封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卒,謚文。至著有文集三十卷,《唐才子傳》有其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1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姜晞
下一篇: 江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