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損
黃損
黃損字益之,五代時期連州(今廣東連縣)人,初隱居,少年時期為人慷慨有大志,有王佐之才,結(jié)交鄭谷(都官)、宋齊鄴(后相南唐)、桑維翰(后相后晉)等名士。在保安靜福山筑一室攻讀于期間,書室題額為“天衢吟嘯”。后梁龍德二年(公元922年)登進(jìn)士第,仕南漢劉龔為尚書左仆射(宰相),黃損與當(dāng)時的北方名士齊丘、桑維翰友善,經(jīng)常在一起談?wù)撎煜麓笫?,二人都“自以為不及”。曾獻(xiàn)十策,斥責(zé)權(quán)貴,為朝臣所忌。又極力反對劉龔建南薰殿。因之失龐,退居永州湖上,詩酒自娛,為騷人所宗。黃損還善于寫詩,與鄭谷、齊己等共定詩歌用韻為葫蘆、轆轤、進(jìn)退等格。黃損為人耿直、輕利重義,為民作了不少好事,曾捐資修筑高良(今連南三江鎮(zhèn))之邪陂,灌溉甚廣。黃損在還是一位極其神奇的歷史人物,其與唐僖宗時期揚(yáng)州第一名妓薛瓊瓊還有一段動人故事流傳于世。在馮夢龍的《醒世恒言》第三十二卷《黃秀才徼靈玉馬墜》也對黃損有生動的描述。著述甚多,兼及道法,詩集有“桂香集”,今存詩四首。有書壁詩:“一別人間歲月多,歸來人事已銷磨。惟有門前鑒池水,春風(fēng)不改舊時波?!?/p>
飛鳥游魚誰為師,一江山水映入簾 的意思及出處?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fù)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fù)何益?
2、 聽月詩
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
摩天咿啞冰輪轉(zhuǎn),搗藥叮咚玉杵鳴。
樂奏廣寒聲細(xì)細(xì),斧柯丹桂響叮叮。
偶然一陣香風(fēng)起,吹落嫦娥笑語聲。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dú)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tuán)團(tuán)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fēng)發(fā)。
??智锕?jié)至,涼飚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關(guān)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xì)w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月下獨(dú)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dú)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fēng)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zhuǎn)蓬行地遠(yuǎn),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yuǎn)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霜月 (李商隱)
初聞?wù)餮阋褵o蟬,
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嬋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fēng)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yīng)惆悵。
中秋月(晏殊)
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 此夕羈人獨(dú)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fēng)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陸龜蒙)
轉(zhuǎn)缺霜輸上轉(zhuǎn)遲 好風(fēng)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diào)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yīng)是嫦娥擲與人。
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yīng)費(fèi)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jié)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zhuǎn)山前,浪風(fēng)回豈復(fù)堅(jiān)。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中秋登樓望月 (宋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倪莊中秋(元好問)
強(qiáng)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蘇軾《水調(diào)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dá)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西江月》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秋夜月
當(dāng)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向尊前、閑暇里, 斂著眉兒長嘆。惹起舊愁無限。
《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宋 文天祥
照江疊節(jié),載畫舫之清冰;待月舉杯,呼芳樽于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風(fēng)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江山如畫,尚從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輪 嗣布。
[滿江紅]中秋寄遠(yuǎn) 宋 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jié)。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yīng)華發(fā)。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秋蕊香引
留不得。光陰催促,奈芳蘭歇,好花謝,惟頃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驗(yàn)前事端的。 風(fēng)月夜,幾處前蹤舊跡。忍思憶。這回望斷,永作終天隔。向仙島,歸冥路,兩無 消息。
宣清
殘?jiān)码鼥V,小宴闌珊,歸來輕寒凜凜。背銀〔钅工〕、孤館乍眠,擁重衾、醉魄猶 噤。永漏頻傳,前歡已去,離愁一枕。暗尋思、舊追游,神京風(fēng)物如錦。
念擲果朋儕,絕纓宴會,當(dāng)時曾痛飲。命舞燕翩翻,歌珠貫串,向玳筵前,盡是神 仙流品,至更闌、疏狂轉(zhuǎn)甚。更相將、鳳幃鴛寢。玉釵亂橫,任散盡高陽,這歡娛
長相思(京妓)
畫鼓喧街,蘭燈滿市,皎月初照嚴(yán)城。清都絳闕夜景,風(fēng)傳銀箭,露叆金莖 。巷陌縱橫。過平康款轡,緩聽歌聲。鳳燭熒熒。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羅綺叢中,認(rèn)得依稀舊日,雅態(tài)輕盈。嬌波艷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墻頭馬 上,漫遲留、難寫深誠。又豈知、名宦拘檢,年來減盡風(fēng)情。
望漢月
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暫歡會、依前離別。
小樓憑檻處,正是去年時節(jié)。千里清光又依舊,奈夜永、厭厭人絕。
鷓鴣天
吹破殘煙入夜風(fēng)。一軒明月上簾櫳。因驚路遠(yuǎn)人還遠(yuǎn),縱得心同寢未同。
情脈脈,意忡忡。碧云歸去認(rèn)無蹤。只應(yīng)曾向前生里,愛把鴛鴦兩處籠。
十二時(秋夜)
晚晴初,淡煙籠月,風(fēng)透蟾光如洗。覺翠帳、涼生秋思。漸入微寒天氣。敗葉敲窗 ,西風(fēng)滿院,睡不成還起。更漏咽、滴破憂心,萬感并生,都在離人愁耳。
天怎知、當(dāng)時一句,做得十分縈系。夜永有時,分明枕上,覷著孜孜地。燭暗時酒 醒,元來又是夢里。
睡覺來、披衣獨(dú)坐,萬種無□憀情意。怎得伊來,重諧云雨,再 整馀香被。祝告天發(fā)愿,從今永無拋棄。
行香子
天與秋光,轉(zhuǎn)轉(zhuǎn)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
漸一番風(fēng),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聞?wù)杪晸v,蛩聲細(xì),漏聲長。
[念奴嬌]中秋對月 明 文征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fēng)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云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云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zhuǎn)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fù)廣寒沈醉。
《秦淮看月記》 明 潘之恒
戊午中秋,登虎丘見月而思秦淮也。幾望及望,月色如晝,逢麗姬金、王兩姓,從千人中獨(dú)見而月不能為之奇。時善音者,皆集金陵,子夜聞之靡靡耳。至已未是日,則余居金陵已七見圓魄,靳一而將行,秦淮人之曰:"胡曩之不思,思而去之,是將又思。"乃發(fā)慨而止。上弦以來,猶吳咋也,幾及兩夕而忽若失之,則人或勝于吳,非人勝而情勝也。匝青溪夾岸競傳吳音,而閣中以真情勝者,則元女之珠獻(xiàn)彩女之簫,隨其孤調(diào)皆綠云之音,其為劇,如琵琶、明珠更為奇絕,余悔其聞之晚而娛耳淺也,應(yīng)為廢吳思,而胡以又之,令當(dāng)吳游,片石盡肯,可中易仄,劍池一勺,若海印發(fā)光矣。因擲筆空中,俄而云開月出,恍置身于虎丘間,因?yàn)楦柙唬骸拔抑假庠齐[,月中生兮風(fēng)中殞,忽如夢兮如醒,我又思兮瀛海,龍街光兮鳳舒彩,忽以游兮以嬉,愿千秋兮無改。"
王昌齡 駕幸溫泉日,嚴(yán)霜子月初。
薛瑩 花留身住越,月遞夢還秦。
楊牢 蝦蟆欲吃月,保護(hù)常教圓。
楊牢 心明外不察,月向懷中圓。
司空圖 晚妝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黃損 掃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
陳陶 蟬聲將月短,草色與秋長。
靈澈 海月生殘夜,江春入暮年。
瀵水神 夜月明皎皎,綠波空悠悠。
權(quán)龍褒 嚴(yán)霜白浩浩,明月赤團(tuán)團(tuán)。
陸扆 今秋已約天臺月。(《紀(jì)事》)
*** 一只箸,兩頭朱,五六月化為膽。
曹唐 簫聲欲盡月色苦,依舊漢家宮樹秋。
黃損 高齊日月方為道,動合乾坤始是心。
孟賓于 水國二親應(yīng)探榜,龍門三月又傷春。
沈彬 清占月中三峽水,麗偷云外十洲春。
志定 惟有樽前今夜月,當(dāng)時曾照墮樓人。
陳復(fù)休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樹寒梅發(fā)兩枝。
*** 放榜只應(yīng)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遲。
*** 但看來年二三月,柳條堪作打鐘槌。
*** 乾降精,坤應(yīng)靈。日月象,岳瀆形。
李煜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fēng)滿懷。(《詠扇》)
楊徽之 新霜染楓葉,皎月借蘆花。(《秋日》)
胡玢 輪中別有物,光外更無空。(《詠月》)
裴說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贈縣令》)
左偃 胡笳聞欲死,漢月望還生。(《昭君怨》)
翁宏 漏光殘井甃,缺影背山椒。(《詠曉月》)
魚玄機(jī) 明月照幽隙,清風(fēng)開短襟。(《獄中作》)
杜牧 半破前峰月。
*** 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王昌齡 駕幸溫泉日,嚴(yán)霜子月初。
薛瑩 花留身住越,月遞夢還秦。
楊牢 蝦蟆欲吃月,保護(hù)常教圓。
楊牢 心明外不察,月向懷中圓。
司空圖 晚妝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黃損 掃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
陳陶 蟬聲將月短,草色與秋長。
靈澈 海月生殘夜,江春入暮年。
瀵水神 夜月明皎皎,綠波空悠悠。
權(quán)龍褒 嚴(yán)霜白浩浩,明月赤團(tuán)團(tuán)。
陸扆 今秋已約天臺月。(《紀(jì)事》)
*** 一只箸,兩頭朱,五六月化為膽。
曹唐 簫聲欲盡月色苦,依舊漢家宮樹秋。
黃損 高齊日月方為道,動合乾坤始是心。
孟賓于 水國二親應(yīng)探榜,龍門三月又傷春。
沈彬 清占月中三峽水,麗偷云外十洲春。
志定 惟有樽前今夜月,當(dāng)時曾照墮樓人。
陳復(fù)休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樹寒梅發(fā)兩枝。
*** 放榜只應(yīng)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遲。
*** 但看來年二三月,柳條堪作打鐘槌。
*** 乾降精,坤應(yīng)靈。日月象,岳瀆形。
李煜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fēng)滿懷。(《詠扇》)
楊徽之 新霜染楓葉,皎月借蘆花。(《秋日》)
胡玢 輪中別有物,光外更無空。(《詠月》)
裴說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贈縣令》)
左偃 胡笳聞欲死,漢月望還生。(《昭君怨》)
翁宏 漏光殘井甃,缺影背山椒。(《詠曉月》)
魚玄機(jī) 明月照幽隙,清風(fēng)開短襟。(《獄中作》)
李嶠 三陽偏勝節(jié),七日最靈辰。行慶傳芳蟻,升高綴彩人。階前蓂候月,樓上雪驚春。今日銜天造,還疑上漢津。
李嶠 仙蹕九成臺,香筵萬壽杯。一旬初降雨,二月早聞雷。葉向朝隮密,花含宿潤開。幸承天澤豫,無使日光催。
李嶠 月宇臨丹地,云窗網(wǎng)碧紗。御筵陳桂醑,天酒酌榴花。水向浮橋直,城連禁苑斜。承恩恣歡賞,歸路滿煙霞。
李嶠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ㄍラ_粉席,云岫敞針樓。石類支機(jī)影,池似泛槎流。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李嶠 紫陌追隨日,青門相見時?;掠螐拇巳?,離別幾年期。芳桂尊中酒,幽蘭下調(diào)詞。他鄉(xiāng)有明月,千里照相思。
李嶠 濯龍春苑曙,翠鳳曉旗舒。野色開煙后,山光澹月馀。風(fēng)長笳響咽,川迥騎行疏。珠履陪仙駕,金聲振屬車。
李嶠 平生何以樂,斗酒夜相逢。曲中驚別緒,醉里失愁容。星月懸秋漢,風(fēng)霜入曙鐘。明日臨溝水,青山幾萬重。
李嶠 黃葉秋風(fēng)起,蒼葭曉露團(tuán)。鶴鳴初警候,雁上欲凌寒。月鏡如開匣,云纓似綴冠。清尊對旻序,高宴有馀歡。
李嶠 曲池朝下雁,幽砌夕吟蛩。葉徑蘭芳盡,花潭菊氣濃。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鐘。還當(dāng)明月夜,飛蓋遠(yuǎn)相從。
李嶠 白藏初送節(jié),玄律始迎冬。林枯黃葉盡,水耗綠池空。霜待臨庭月,寒隨入牖風(fēng)。別有歡娛地,歌舞應(yīng)絲桐。
李嶠 落日生蘋末,搖揚(yáng)遍遠(yuǎn)林。帶花疑鳳舞,向竹似龍吟。月動臨秋扇,松清入夜琴。若至蘭臺下,還拂楚王襟。
李嶠 滴瀝明花苑,葳蕤泫竹叢。玉垂丹棘上,珠湛綠荷中。夜警千年鶴,朝零七月風(fēng)。愿凝仙掌內(nèi),長奉未央宮。
李嶠 瑞雪驚千里,同云暗九霄。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逐舞花光動,臨歌扇影飄。大周天闕路,今日海神朝。
袁暉 二月韶光好,春風(fēng)香氣多。園中花巧笑,林里鳥能歌。有恨離琴瑟,無情著綺羅。更聽春燕語,妾亦不如他。
袁暉 三月春將盡,空房妾獨(dú)居。蛾眉愁自結(jié),鬢發(fā)沒情梳。□□□□□,□□□□□?!酢酢酢酢酰酢酢酢酢?。
袁暉 七月坐涼宵,金波滿麗譙。容華芳意改,枕席怨情饒。錦字沾愁淚,羅裙緩細(xì)腰。不如銀漢女,歲歲鵲成橋。
席豫 江汛春風(fēng)勢,山樓曙月輝。猿攀紫巖飲,鳥拂清潭飛。古樹崩沙岸,新苔覆石磯。津途賞無限,征客暫忘歸。
崔頌 優(yōu)閑表政清,林薄賞秋成。江上懸曉月,往來虧復(fù)盈。天云抗真意,郡閣晦高名。坐嘯應(yīng)無欲,寧辜濟(jì)物情。
包融 蕓閣朝來雪,飄飖正滿空。褰開明月下,校理落花中。色向懷鉛白,光因翰簡融。能令草玄者,回思入流風(fēng)。
殷遙 風(fēng)流與才思,俱似晉時人?;丛職w心促,江花入興新。云深滄海暮,柳暗白門春。共道官猶小,憐君孝養(yǎng)親。
殷遙 故人雖薄宦,往往涉清溪。鑿牖對山月,褰裳拂澗霓。游魚逆水上,宿鳥向風(fēng)棲。一見桃花發(fā),能令秦漢迷。
李憕 感夢通玄化,覃恩降紫宸。賜錢開漢府,分帛醉堯人。地隔朝宗慶,亭臨卜洛新。行看廣云雨,二月次東巡。
王灣 華月當(dāng)秋滿,朝英假興同。凈林新霽入,規(guī)院小涼通。碎影行筵里,搖花落酒中。消宵凝爽意,并此助文雄。
王灣 虛室有秦箏,箏新月復(fù)清。弦多弄委曲,柱促語分明。曉怨凝繁手,春嬌入曼聲。近來唯此樂,傳得美人情。
王泠然 古木臥平沙,摧殘歲月賒。有根橫水石,無葉拂煙霞。春至苔為葉,冬來雪作花。不逢星漢使,誰辨是靈槎。
張子容 無云天欲暮,輕鹢大江清。歸路煙中遠(yuǎn),回舟月上行。傍潭窺竹暗,出嶼見沙明。更值微風(fēng)起,乘流絲管聲。
張子容 臘月今知晦,流年此夕除。拾樵供歲火,帖牖作春書。柳覺東風(fēng)至,花疑小雪馀。忽逢雙鯉贈,言是上冰魚。
萬齊融 東南飛鳥處,言是故鄉(xiāng)天。江上風(fēng)花晚,君行定幾千。計(jì)程頻破月,數(shù)別屢開年。明歲潯陽水,相思寄采蓮。
邢巨 海岳三峰古,春皇二月寒。綠潭漁子釣,紅樹美人攀。弱蔓環(huán)沙嶼,飛花點(diǎn)石關(guān)。溪山游未厭,琴酌弄晴灣。
孫逖 圓潭寫流月,晴明涵萬象。仙翁何時還,綠水空蕩漾。涼哉草木腓,白露沾人衣。猶醉空山里,時聞笙鶴飛。
張喬 掛月棲云向楚林,取來全是為清音。誰知系在黃金索,翻畏侯家不敢吟。
張喬 東越相逢幾醉眠,滿樓明月鏡湖邊。別離吟斷西陵渡,楊柳秋風(fēng)兩岸蟬。
張喬 走月流煙疊樹西,聽來愁甚聽猿啼。幾時御水聲邊住,卻夢潺湲宿此溪。
張喬 山東令族玉無塵,裁剪煙花筆下春。不把瑤華借風(fēng)月,洛陽才子更何人。
張喬 離別河邊綰柳條,千山萬水玉人遙。月明記得相尋處,城鎖東風(fēng)十五橋。
曹唐 宮闕重重閉玉林,昆侖高辟彩云深。黃龍掉尾引郎去,使妾月明何處尋。
曹唐 洞里煙霞無歇時,洞中天地足金芝。月明朗朗溪頭樹,白發(fā)老人相對棋。
曹唐 月影悠悠秋樹明,露吹犀簟象床輕。嬪妃久立帳門外,暗笑夫人推酒聲。
曹唐 夜降西壇宴已終,花殘?jiān)麻快F朦朧。誰游八海門前過,空洞一聲風(fēng)雨中。
曹唐 忘卻教人鎖后宮,還丹失盡玉壺空。嫦娥若不偷靈藥,爭得長生在月中。
曹唐 旸谷先生下宴時,月光初冷紫瓊枝。凄清金石揭天地,事在世間人不知。
曹唐 酒盡香殘夜欲分,青童拜問紫陽君。月光悄悄笙歌遠(yuǎn),馬影龍聲歸五云。
曹唐 欲飲尊中云母漿,月明花里合笙簧。更教小奈將龍去,便向金壇取阮郎。
曹唐 碧瓦彤軒月殿開,九天花落瑞風(fēng)來。玉皇欲著紅龍袞,親喚金妃下手裁。
曹唐 方士飛軒駐碧霞,酒寒風(fēng)冷月初斜。不知誰唱?dú)w春曲,落盡溪頭白葛花。
曹唐 一百年中是一春,不教日月輒移輪。金鰲頭上蓬萊殿,唯有人間煉骨人。
曹唐 樹下星沉月欲高,前溪水影濕龍毛。洞天云冷玉花發(fā),公子盡披雙錦袍。
曹唐 洞里月明瓊樹風(fēng),畫簾青室影朦朧。香殘酒冷玉妃睡,不覺七真歸海中。
曹唐 青苑紅堂壓瑞云,月明閑宴九陽君。不知昨夜誰先醉,書破明霞八幅裙。
曹唐 溪影沉沙樹影清,人家皆踏五音行??蓱z三十六天路,星月滿空瓊草青。
曹唐 新授金書八素章,玉皇教妾主扶桑。與君一別三千歲,卻厭仙家日月長。
曹唐 桃花夾岸杳何之,花滿春山水去遲。三宿武陵溪上月,始知人世有秦時。
來鵠 山頭烽火水邊營,鬼哭人悲夜夜聲。唯有碧天無一事,日還西下月還明。
來鵠 弄萍隈荇思夷猶,掉尾揚(yáng)鬐逐慢流。應(yīng)怕碧巖巖下水,浮藤如線月如鉤。
來鵠 東風(fēng)漸急夕陽斜,一樹夭桃數(shù)日花。為惜紅芳今夜里,不知和月落誰家。
來鵠 月落空山聞數(shù)聲,此時孤館酒初醒。投人語若似伊淚,口畔血流應(yīng)始聽。
李山甫 終日堂前學(xué)畫眉,幾人曾道勝花枝。試看三月春殘后,門外青陰是阿誰。
李咸用 但見西陵慘明月,女妓無因更相悅。有虞曾不有遺言,滴盡湘妃眼中血。
李咸用 莫恃芙蓉開滿面,更有身輕似飛燕。不得團(tuán)圓長近君,珪月鈋時泣秋扇。
李咸用 北吹微微動旅情,不堪分手在平明。寒雞不待東方曙,喚起征人蹋月行。
······································
說行天下 是非常不錯的小說網(wǎng)站大全
快來一起分享吧~~~
關(guān)于紅日的詩句(20條詩句)
1. 關(guān)于紅日的詩句
關(guān)于紅日的詩句 1. 關(guān)于太陽的古詩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樂游原》
作者: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暮江吟》
作者: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崔灝 <;黃鶴樓>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白居易<;江南憶>
奉和圣制天長節(jié)賜宰臣歌應(yīng)制 王維
太陽升兮照萬方。
開閶闔兮臨玉堂。
儼冕旒兮垂衣裳。
金天凈兮麗三光。
彤庭曙兮延八荒。
德合天兮禮神遍。
靈芝生兮慶云見。
唐堯后兮稷契臣。
匝宇宙兮華胥人。
盡九服兮皆四鄰。
乾降瑞兮坤降珍。
絕 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 春風(fēng)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 沙暖睡鴛鴦。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樂游原》 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hù)在燕然。
2. 關(guān)于太陽的古詩
關(guān)于太陽的詩句古詩1. 溪云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
____許渾的《咸陽城東樓 / 咸陽城西樓晚眺 / 西門》2.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____李覯的《鄉(xiāng)思》3.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____王維的《使至塞上》4.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fēng)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____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5.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____劉禹錫的《竹枝詞二首·其一》6.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____白居易的《憶江南·江南好》7.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____朱熹的《春日》8.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____白居易的《暮江吟》9. 日暮蒼山遠(yuǎn),天寒白屋貧。____劉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0.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____李白的《望廬山瀑布》11.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____錢福的《明日歌》12. 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
____李紳的《古風(fēng)二首 / 憫農(nóng)二首》13.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____王之渙的《登鸛雀樓》14.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____李白的《送友人》15. 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____崔顥的《黃鶴樓 / 登黃鶴樓》16.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
____高適的《別董大二首》17.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____王灣的《次北固山下》18.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dú)w路。
____李清照的《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19. 閑云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____王勃的《滕王閣序》20.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diǎn)飛鴻影下。
____白樸的《天凈沙·秋》以上供參考。
3. 描寫紅日的詩句
1、午醉未醒紅日晚,黃昏簾幕無人卷?!兜麘倩āさ麘喧L慵春過半》宋代:蘇軾
譯文:紅日偏西,午醉未醒,光線漸暗,簾幕低垂,此情此景,使人感到情懶意慵,神倦魂銷。
2、枕上夢魂飛不去,覺來紅日又西斜,滿庭芳草襯殘花?!未赜^《浣溪沙·錦帳重重卷暮霞》
譯文:夢魂中也到不了所思念的人身邊,一覺醒來太陽開始西斜快要落山了,滿院的芳草襯托著殘花。
3、平沙落日大荒西,隴上明星高復(fù)低?!呜峨s曲歌辭·水調(diào)歌第一》
譯文:日落沙洲西邊,坡上明星從高慢慢地降下好看落日斜銜處,一片春嵐映半環(huán)。好看的夕陽已經(jīng)斜在半山腰,春風(fēng)拂來,似乎照亮了太陽的另半邊。
4、殘霞夕照西湖好,花塢蘋汀,十頃波平,野岸無人舟自橫。 西南月上浮云散,軒檻涼生。蓮芰香清。水面風(fēng)來酒面醒?!恫缮W印埾枷φ瘴骱谩匪未簹W陽修
譯文:西湖風(fēng)光好,你看那夕陽映著晚霞的暮色,岸上的花塢,長滿水草的小洲一片橙紅。寬廣的湖面波平似鏡,小船橫靠在那靜寂無人的岸邊。
浮云消散,西南方露出了明月。傍水的欄桿邊上涼風(fēng)習(xí)習(xí),帶來了陣陣蓮荷清香。這拂水的涼風(fēng),吹醒了游人的酒意。
5、雨后煙景綠,晴天散馀霞。東風(fēng)隨春歸,發(fā)我枝上花。 花落時欲暮,見此令人嗟?!堵淙諔浬街小诽拼豪畎?br>
譯文:雨后原野一片翠綠,煙景渺茫, 晴空里余霞像一幅幅綺錦。東風(fēng)跟隨春姑娘回來了,催開了我家的鮮花?,F(xiàn)在正是花落日暮的時候,怎么不讓人嗟嘆不止?
4. 有關(guān)月亮,太陽的詩句
月亮:王昌齡 【句】 駕幸溫泉日,嚴(yán)霜子月初.薛瑩 【句】 花留身住越,月遞夢還秦.楊牢 【句】 蝦蟆欲吃月,保護(hù)常教圓.楊牢 【句】 心明外不察,月向懷中圓.司空圖 【句】 晚妝留拜月,春睡更生香.黃損 【句】 掃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陳陶 【句】 蟬聲將月短,草色與秋長.靈澈 【句】 海月生殘夜,江春入暮年.瀵水神 【月夜吟】 夜月明皎皎,綠波空悠悠.權(quán)龍褒 【皇太子夏日賜宴詩】 嚴(yán)霜白浩浩,明月赤團(tuán)團(tuán).陸扆 【句】 今秋已約天臺月.(《紀(jì)事》)*** 【兩頭朱童謠】 一只箸,兩頭朱,五六月化為膽.曹唐 【句】 簫聲欲盡月色苦,依舊漢家宮樹秋.黃損 【句】 高齊日月方為道,動合乾坤始是心.孟賓于 【句】 水國二親應(yīng)探榜,龍門三月又傷春.沈彬 【句】 清占月中三峽水,麗偷云外十洲春.志定 【句】 惟有樽前今夜月,當(dāng)時曾照墮樓人.陳復(fù)休 【句】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樹寒梅發(fā)兩枝.*** 【南省北街人吟】 放榜只應(yīng)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遲.*** 【又遺鐘傳偈】 但看來年二三月,柳條堪作打鐘槌.*** 【景震劍文】 乾降精,坤應(yīng)靈.日月象,岳瀆形.李煜 【句】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fēng)滿懷.(《詠扇》)楊徽之 【句】 新霜染楓葉,皎月借蘆花.(《秋日》)胡玢 【句】 輪中別有物,光外更無空.(《詠月》)裴說 【句】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贈縣令》)左偃 【句】 胡笳聞欲死,漢月望還生.(《昭君怨》)翁宏 【句】 漏光殘井甃,缺影背山椒.(《詠曉月》)魚玄機(jī) 【句】 明月照幽隙,清風(fēng)開短襟.(《獄中作》)杜牧 【句】 半破前峰月.*** 【占年】 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王昌齡 【句】 駕幸溫泉日,嚴(yán)霜子月初.薛瑩 【句】 花留身住越,月遞夢還秦.楊牢 【句】 蝦蟆欲吃月,保護(hù)常教圓.楊牢 【句】 心明外不察,月向懷中圓.司空圖 【句】 晚妝留拜月,春睡更生香.黃損 【句】 掃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陳陶 【句】 蟬聲將月短,草色與秋長.靈澈 【句】 海月生殘夜,江春入暮年.瀵水神 【月夜吟】 夜月明皎皎,綠波空悠悠.權(quán)龍褒 【皇太子夏日賜宴詩】 嚴(yán)霜白浩浩,明月赤團(tuán)團(tuán).陸扆 【句】 今秋已約天臺月.(《紀(jì)事》)*** 【兩頭朱童謠】 一只箸,兩頭朱,五六月化為膽.曹唐 【句】 簫聲欲盡月色苦,依舊漢家宮樹秋.黃損 【句】 高齊日月方為道,動合乾坤始是心.孟賓于 【句】 水國二親應(yīng)探榜,龍門三月又傷春.沈彬 【句】 清占月中三峽水,麗偷云外十洲春.志定 【句】 惟有樽前今夜月,當(dāng)時曾照墮樓人.陳復(fù)休 【句】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樹寒梅發(fā)兩枝.*** 【南省北街人吟】 放榜只應(yīng)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遲.*** 【又遺鐘傳偈】 但看來年二三月,柳條堪作打鐘槌.*** 【景震劍文】 乾降精,坤應(yīng)靈.日月象,岳瀆形.李煜 【句】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fēng)滿懷.(《詠扇》)楊徽之 【句】 新霜染楓葉,皎月借蘆花.(《秋日》)胡玢 【句】 輪中別有物,光外更無空.(《詠月》)裴說 【句】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贈縣令》)左偃 【句】 胡笳聞欲死,漢月望還生.(《昭君怨》)翁宏 【句】 漏光殘井甃,缺影背山椒.(《詠曉月》)魚玄機(jī) 【句】 明月照幽隙,清風(fēng)開短襟.(《獄中作》)李嶠 【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yīng)制】 三陽偏勝節(jié),七日最靈辰.行慶傳芳蟻,升高綴彩人.階前蓂候月,樓上雪驚春.今日銜天造,還疑上漢津.李嶠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應(yīng)制】 仙蹕九成臺,香筵萬壽杯.一旬初降雨,二月早聞雷.葉向朝隮密,花含宿潤開.幸承天澤豫,無使日光催.李嶠 【甘露殿侍宴應(yīng)制】 月宇臨丹地,云窗網(wǎng)碧紗.御筵陳桂醑,天酒酌榴花.水向浮橋直,城連禁苑斜.承恩恣歡賞,歸路滿煙霞.李嶠 【同賦山居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花庭開粉席,云岫敞針樓.石類支機(jī)影,池似泛槎流.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李嶠 【送崔主簿赴滄州】 紫陌追隨日,青門相見時.宦游從此去,離別幾年期.芳桂尊中酒,幽蘭下調(diào)詞.他鄉(xiāng)有明月,千里照相思.李嶠 【和周記室從駕曉發(fā)合璧宮】 濯龍春苑曙,翠鳳曉旗舒.野色開煙后,山光澹月馀.風(fēng)長笳響咽,川迥騎行疏.珠履陪仙駕,金聲振屬車.李嶠 【餞駱?biāo)亩住?平生何以樂,斗酒夜相逢.曲中驚別緒,醉里失愁容.星月懸秋漢,風(fēng)霜入曙鐘.明日臨溝水,青山幾萬重.李嶠 【八月奉教作】 黃葉秋風(fēng)起,蒼葭曉露團(tuán).鶴鳴初警候,雁上欲凌寒.月鏡如開匣,云纓似綴冠.清尊對旻序,高宴有馀歡.李嶠 【九月奉教作】 曲池朝下雁,幽砌夕吟蛩.葉徑蘭芳盡,花潭菊氣濃.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鐘.還當(dāng)明月夜,飛蓋遠(yuǎn)相從.李嶠 【十月奉教作】 白藏初送節(jié),玄律始迎冬.林枯黃葉盡,水耗綠池空.霜待臨庭月,寒隨入牖風(fēng).別有歡娛地,歌舞應(yīng)絲桐.李嶠 【風(fēng)】 落日生蘋末,搖揚(yáng)遍遠(yuǎn)林.帶花疑鳳舞,向竹似龍吟.月動臨秋扇,松清入夜琴.若至蘭臺下,還拂楚王襟.李嶠 【露】 滴瀝明花苑,葳蕤泫竹叢.玉垂丹棘上,珠湛綠荷中.夜警千年鶴,朝零七月風(fēng).愿凝仙掌內(nèi),長奉未央宮.李嶠 【雪】 瑞雪驚千里,同云暗九霄.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逐舞花光動,臨歌扇影飄.大周天闕路,今日海神朝.袁暉 【二月閨情】 二月韶光好,春風(fēng)香氣多.園中花巧笑,林里鳥能歌.有恨離琴瑟,無情著綺羅.更聽春燕語,妾亦不如他.袁暉 【三月閨情】 三月春將盡,空房妾獨(dú)居.蛾眉愁自結(jié)。
5. 【關(guān)于太陽的詩句有哪些
花影作者:蘇軾 朝代:宋 體裁:七絕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歸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湖上作者:徐元杰 朝代:宋 體裁:七絕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風(fēng)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早春即事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體裁:五律 眼重朝眠足,頭輕宿酒醒. 陽光滿前戶,雪水半中庭.物變隨天氣,春生逐地形.北檐梅晚白,東岸柳先青.蔥壟抽羊角,松巢墮鶴翎.老來詩更拙,吟罷少人聽東郎山作者:曹鄴 朝代:唐 體裁:七絕 東郎屹立向東方,翹首朝朝候太陽.一片丹心存萬古,誰云坐處是遐荒?。
小關(guān)于火的詩句
1.有關(guān)火的詩句 1、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2、起來望南山,山火燒山田。
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
4、沙頭敲石火,燒竹照漁船。
5、落霞孤鶩齊飛,秋火共長天一色。
6、火米夏收畬稻早,海椒春放瘴花遲。
7、流螢漸收火,絡(luò)緯欲催機(jī)。爾時思錦字,持制行人衣。
《草》白居易: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
《楓橋夜泊》張繼: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元結(jié)《賊退示官吏并序》: 令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
李頎《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沈沈飛雪白。
韓愈《山石》:僧言古壁佛畫好,以火來照所見稀。
韓愈:《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
韓愈:《石鼓歌》: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護(hù)煩[扌為]呵。
牧童敲火牛礪角,誰復(fù)著手為摩挲?
高適:《燕歌行并序》: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李頎:《古從軍行》: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王維:《洛陽女兒行》:春窗曙滅九微火,九微片片飛花瑣。
杜甫:《春望》: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丹灶初開火,仙桃正發(fā)花。
祖詠:《望薊門》: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擁薊城。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淄”去三點(diǎn)水加草頭)。
李商隱:《隋宮》: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張祜:《題金陵渡》:潮落夜江斜月里,兩三星火是瓜州。
2.關(guān)于火的詩句 辛棄疾——《青玉案》
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問劉十九》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白居易 賦得古原上草送別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詩經(jīng)
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fù)水,長刀短笠去燒畬。---竹枝詞 劉禹錫
寒食后,酒醒卻咨磋。休將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東坡《望江南》
3.帶火的詩句有哪些 夜徑云俱黑,江船火獨(dú)明---杜甫 春夜喜雨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白居易 憶江南(江南好)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 春望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白居易《問劉十九》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白居易
賦得古原上草送別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詩經(jīng)
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fù)水,長刀短笠去燒畬。---竹枝詞 劉禹錫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 青玉案 元夕
寒食后,酒醒卻咨磋。休將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東坡《望江南》
4.求關(guān)于火的句子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不要因小失大。
. 多一分防火,少一分災(zāi)害。
. 有火就有光和熱,希望之火是不滅的
.這是十萬火急的事,不能再等了。
.三更燈火五更雞,努力趁年少。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隔岸觀火就好,千萬不要把自己卷入是非。
.南枝向火,北支寒。
.冷灰里爆出火來。
.他們的熱戀,就像是乾柴烈火。
.路見不平,也有向燈向火。
.接到一通電話后,他就火速赴約去了。
.他的修養(yǎng)不好,時常為了小事火冒三丈。
5.【關(guān)于火的詩句】 辛棄疾——《青玉案》東風(fēng)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zhuǎn),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問劉十九》白居易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白居易 賦得古原上草送別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詩經(jīng)山上層層桃李花,云間煙火是人家.銀釧金釵來負(fù)水,長刀短笠去燒畬.---竹枝詞 劉禹錫寒食后,酒醒卻咨磋.休將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蘇東坡《望江南》。
6.形容火焰的古詩詞 1. 塞下曲六首 (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wù)哿?,春色未曾看。曉?zhàn)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橫戈從百戰(zhàn),直為銜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何當(dāng)破月氏,然后方高枕。駿馬似風(fēng)飆,鳴鞭出渭橋。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功成畫麟閣,獨(dú)有霍嫖姚。白馬黃金塞,云砂繞夢思。那堪愁苦節(jié),遠(yuǎn)憶邊城兒。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無時獨(dú)不見,流淚空自知。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將軍分虎竹,戰(zhàn)士臥龍沙。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玉關(guān)殊未入,少婦莫長嗟。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云。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橫行負(fù)勇氣,一戰(zhàn)凈妖氛。
2. 出自薊北門行 (李白)
虜陣橫北荒,胡星耀精芒。羽書速驚電,烽火晝連光?;⒅窬冗吋?,戎車森已行。明主不安席,按劍心飛揚(yáng)。推轂出猛將,連旗登戰(zhàn)場。兵威沖絕幕,殺氣凌穹蒼。列卒赤山下,開營紫塞傍。孟冬風(fēng)沙緊,旌旗颯凋傷。畫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揮刃斬樓蘭,彎弓射賢王。單于一平蕩,種落自奔亡。收功報天子,行歌歸咸陽。
3. 北上行 (李白)
北上何所苦,北上緣太行。磴道盤且峻,巉巖凌穹蒼。馬足蹶側(cè)石,車輪摧高岡。沙塵接幽州,烽火連朔方。殺氣毒劍戟,嚴(yán)風(fēng)裂衣裳。奔鯨夾黃河,鑿齒屯洛陽。前行無歸日,返顧思舊鄉(xiāng)。慘戚冰雪里,悲號絕中腸。尺布不掩體,皮膚劇枯桑。汲水澗谷阻,采薪隴坂長。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草木不可餐,饑飲零露漿。嘆此北上苦,停驂為之傷。何日王道平,開顏睹天光。
7.說幾個關(guān)于月和火的詩句```名句`` 王昌齡 【句】 駕幸溫泉日,嚴(yán)霜子月初。
薛瑩 【句】 花留身住越,月遞夢還秦。 楊牢 【句】 蝦蟆欲吃月,保護(hù)常教圓。
楊牢 【句】 心明外不察,月向懷中圓。 司空圖 【句】 晚妝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黃損 【句】 掃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 陳陶 【句】 蟬聲將月短,草色與秋長。
靈澈 【句】 海月生殘夜,江春入暮年。 瀵水神 【月夜吟】 夜月明皎皎,綠波空悠悠。
權(quán)龍褒 【皇太子夏日賜宴詩】 嚴(yán)霜白浩浩,明月赤團(tuán)團(tuán)。 陸扆 【句】 今秋已約天臺月。
(《紀(jì)事》) *** 【兩頭朱童謠】 一只箸,兩頭朱,五六月化為膽。 曹唐 【句】 簫聲欲盡月色苦,依舊漢家宮樹秋。
黃損 【句】 高齊日月方為道,動合乾坤始是心。 孟賓于 【句】 水國二親應(yīng)探榜,龍門三月又傷春。
沈彬 【句】 清占月中三峽水,麗偷云外十洲春。 志定 【句】 惟有樽前今夜月,當(dāng)時曾照墮樓人。
陳復(fù)休 【句】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樹寒梅發(fā)兩枝。 *** 【南省北街人吟】 放榜只應(yīng)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遲。
*** 【又遺鐘傳偈】 但看來年二三月,柳條堪作打鐘槌。 *** 【景震劍文】 乾降精,坤應(yīng)靈。
日月象,岳瀆形。 李煜 【句】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fēng)滿懷。
(《詠扇》) 楊徽之 【句】 新霜染楓葉,皎月借蘆花。(《秋日》) 胡玢 【句】 輪中別有物,光外更無空。
(《詠月》) 裴說 【句】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贈縣令》) 左偃 【句】 胡笳聞欲死,漢月望還生。
(《昭君怨》) 翁宏 【句】 漏光殘井甃,缺影背山椒。(《詠曉月》) 魚玄機(jī) 【句】 明月照幽隙,清風(fēng)開短襟。
(《獄中作》) 杜牧 【句】 半破前峰月。 *** 【占年】 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王昌齡 【句】 駕幸溫泉日,嚴(yán)霜子月初。 薛瑩 【句】 花留身住越,月遞夢還秦。
楊牢 【句】 蝦蟆欲吃月,保護(hù)常教圓。 楊牢 【句】 心明外不察,月向懷中圓。
司空圖 【句】 晚妝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黃損 【句】 掃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
陳陶 【句】 蟬聲將月短,草色與秋長。 靈澈 【句】 海月生殘夜,江春入暮年。
瀵水神 【月夜吟】 夜月明皎皎,綠波空悠悠。 權(quán)龍褒 【皇太子夏日賜宴詩】 嚴(yán)霜白浩浩,明月赤團(tuán)團(tuán)。
陸扆 【句】 今秋已約天臺月。(《紀(jì)事》) *** 【兩頭朱童謠】 一只箸,兩頭朱,五六月化為膽。
曹唐 【句】 簫聲欲盡月色苦,依舊漢家宮樹秋。 黃損 【句】 高齊日月方為道,動合乾坤始是心。
孟賓于 【句】 水國二親應(yīng)探榜,龍門三月又傷春。 沈彬 【句】 清占月中三峽水,麗偷云外十洲春。
志定 【句】 惟有樽前今夜月,當(dāng)時曾照墮樓人。 陳復(fù)休 【句】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樹寒梅發(fā)兩枝。
*** 【南省北街人吟】 放榜只應(yīng)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遲。 *** 【又遺鐘傳偈】 但看來年二三月,柳條堪作打鐘槌。
*** 【景震劍文】 乾降精,坤應(yīng)靈。日月象,岳瀆形。
李煜 【句】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fēng)滿懷。(《詠扇》) 楊徽之 【句】 新霜染楓葉,皎月借蘆花。
(《秋日》) 胡玢 【句】 輪中別有物,光外更無空。(《詠月》) 裴說 【句】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
(《贈縣令》) 左偃 【句】 胡笳聞欲死,漢月望還生。(《昭君怨》) 翁宏 【句】 漏光殘井甃,缺影背山椒。
(《詠曉月》) 魚玄機(jī) 【句】 明月照幽隙,清風(fēng)開短襟。(《獄中作》) 李嶠 【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yīng)制】 三陽偏勝節(jié),七日最靈辰。
行慶傳芳蟻,升高綴彩人。階前蓂候月,樓上雪驚春。
今日銜天造,還疑上漢津。 李嶠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應(yīng)制】 仙蹕九成臺,香筵萬壽杯。
一旬初降雨,二月早聞雷。葉向朝隮密,花含宿潤開。
幸承天澤豫,無使日光催。 李嶠 【甘露殿侍宴應(yīng)制】 月宇臨丹地,云窗網(wǎng)碧紗。
御筵陳桂醑,天酒酌榴花。水向浮橋直,城連禁苑斜。
承恩恣歡賞,歸路滿煙霞。 李嶠 【同賦山居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開粉席,云岫敞針樓。石類支機(jī)影,池似泛槎流。
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李嶠 【送崔主簿赴滄州】 紫陌追隨日,青門相見時。
宦游從此去,離別幾年期。芳桂尊中酒,幽蘭下調(diào)詞。
他鄉(xiāng)有明月,千里照相思。 李嶠 【和周記室從駕曉發(fā)合璧宮】 濯龍春苑曙,翠鳳曉旗舒。
野色開煙后,山光澹月馀。風(fēng)長笳響咽,川迥騎行疏。
珠履陪仙駕,金聲振屬車。 李嶠 【餞駱?biāo)亩住?平生何以樂,斗酒夜相逢。
曲中驚別緒,醉里失愁容。星月懸秋漢,風(fēng)霜入曙鐘。
明日臨溝水,青山幾萬重。 李嶠 【八月奉教作】 黃葉秋風(fēng)起,蒼葭曉露團(tuán)。
鶴鳴初警候,雁上欲凌寒。月鏡如開匣,云纓似綴冠。
清尊對旻序,高宴有馀歡。 李嶠 【九月奉教作】 曲池朝下雁,幽砌夕吟蛩。
葉徑蘭芳盡,花潭菊氣濃。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鐘。
還當(dāng)明月夜,飛蓋遠(yuǎn)相從。 李嶠 【十月奉教作】 白藏初送節(jié),玄律始迎冬。
林枯黃葉盡,水耗綠池空。霜待臨庭月,寒隨入牖風(fēng)。
別有歡娛地,歌舞應(yīng)絲桐。 李嶠 【風(fēng)】 落日生蘋末,搖揚(yáng)遍遠(yuǎn)林。
帶花疑鳳舞,向竹似龍吟。月動臨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蘭臺下,還拂楚王襟。 李嶠 【露】 滴瀝明花苑,葳蕤泫竹叢。
玉垂丹棘上,珠湛綠荷中。夜警千年鶴,朝零七月風(fēng)。
愿凝仙掌內(nèi),長奉未央宮。 李嶠 【雪】 瑞雪驚千里,同云暗九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逐舞花光。
8.形容火爐的詩詞 形容火爐的詩詞:
1、《問劉十九》
唐代 白居易
原文: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譯文:
新釀的米酒,色綠香濃;小小紅泥爐,燒得殷紅。天快黑了,大雪將要來。能否共飲一杯?朋友!
2、《更漏子·玉爐香》
唐代 溫庭筠
原文: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譯文:
玉爐散發(fā)著爐香煙,紅色的蠟燭滴著燭淚,搖曳的光影映照出華麗屋宇的凄迷。她的蛾眉顏色已褪,鬢發(fā)也已零亂,漫漫長夜無法安眠,只覺枕被一片寒涼。
窗外的梧桐樹,正淋著三更的冷雨,也不管屋內(nèi)的她正為別離傷心。一滴一滴的雨點(diǎn),正凄厲地敲打著一葉一葉的梧桐,滴落在無人的石階上,一直到天明。
3、《虞美人·殘燈風(fēng)滅爐煙冷》
清代 納蘭性德
原文:
殘燈風(fēng)滅爐煙冷,相伴唯孤影。判教狼藉醉清樽,為問世間醒眼是何人。
難逢易散花間酒,飲罷空搔首。閑愁總付醉來眠,只恐醒時依舊到樽前。
譯文:
燈殘風(fēng)滅,香爐之煙也已經(jīng)變冷,相伴的只有自己孤單的身影。情愿喝得酩配大醉,借清酒來麻醉自己,問世間醒眼的是什么人。
相聚難離別易,唯又離別之時的酒宴,喝完之后獨(dú)自搔頭。閑愁總是交付喝醉來入眠,只害怕醒來時候自己依然在酒器面前。
4、《菩薩蠻·玉爐冰簟鴛鴦錦》
唐代 牛嶠
原文:
玉爐冰簟鴛鴦錦,粉融香汗流山枕。簾外轆轤聲,斂眉含笑驚。
柳陰輕漠漠,低鬢蟬釵落。須作一生拼,盡君今日歡。
譯文:
華貴的香爐旁,清涼的竹席上,鴛鴦錦被下蓋著一對情侶,像并枝的連理同眠共枕,脂粉和著香汗在枕上流淌。窗外響起轆轤的聲音,驚醒了溫柔鄉(xiāng)里的春夢一場,微整的眉間有幾分驚怨,含笑的相視里羞見晨光。
濃濃的柳蔭里,淡淡的晨霧迷迷茫茫,殘亂的縷縷鬢發(fā),好似青云飛掠過臉龐。蟬釵已簪不住飛亂的流云,三三兩兩地散落在枕上。她定是拼了一生的激情,才搏得郎君一宵歡暢。
5、《翻香令·金爐猶暖麝煤殘》
宋代 蘇軾
原文:
金爐猶暖麝煤殘。惜香更把寶釵翻。重聞處,余熏在,這一番、氣味勝從前。
背人偷蓋小蓬山。更將沈水暗同然。且圖得,氤氳久,為情深、嫌怕斷頭煙。
譯文:
香爐還是暖的,爐中的香燒的所剩不多了。愛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431343633惜香,哪怕剩的不多了。也要用寶釵把那點(diǎn)殘余未盡的香翻動,使它全部燃燒完畢。再嗅那里,余留的香還存在。
趁著別人不知道,把沉香木加進(jìn)香爐中,和燃燒著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燒,再偷偷地把香爐的蓋子蓋上,想讓香氣飄的更久一些。這么做因?yàn)閮扇烁星楹苌?,害怕香沒有燒完就會熄滅。
關(guān)于凄清寂靜意境的詩句
1. 關(guān)于月的凄清詩句
關(guān)于月的凄清詩句 1.描寫月光凄清的詩句,跪求
6.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7.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9.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10.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灑還獨(dú)傾――白居易〈琵琶行〉 13.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16.今宵灑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jiān)篓D―柳永《雨霖鈴》 17.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19.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姜夔《揚(yáng)州慢》 20.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
2.表現(xiàn)凄涼、蕭索氣氛的關(guān)于月的詩句
相思令
張先
蘋滿溪。柳繞堤。
相送行人溪水西。
回時隴月低。
煙霏霏。
風(fēng)凄凄。
重倚朱門聽馬嘶。
寒鷗相對飛。
張先詞作鑒賞
這是一首意境凄迷朦朧的送別詞。全詞以景語結(jié)情,熔情入景。詞中選取滿溪之
蘋繞堤之柳、低垂之月、霏霏之煙、凄凄之風(fēng)、寂寒之鷗等景象,營造出一個朦朧的
境界,有效地渲染、烘托出送者凄迷的心境。作者高超的藝術(shù)技巧,使得本詞獲得了
獨(dú)特的藝術(shù)魅力,送別詞中別具一格。
3.描寫月光凄清的詩句,
6.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7.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9.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10.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灑還獨(dú)傾――白居易〈琵琶行〉13.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16.今宵灑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jiān)篓D―柳永《雨霖鈴》17.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19.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姜夔《揚(yáng)州慢》20.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
4.關(guān)于月的詩句
自古以來,月是個永恒的母題,伴隨著人類的腳步,關(guān)注著蒼生的冷暖,千百年來一直成為文人墨客筆下所吟詠的對象,在此之中傾注了他們的愛恨情愁,寄托了他們的悲歡離合,展示了他們的人生坎坷。
月亮在中國文化中象征意義十分豐富。她是美麗的象征,創(chuàng)造了許多優(yōu)美的審美意境;同時,月亮也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她寄托了戀人間的相思,表達(dá)了人們對故鄉(xiāng)和親人朋友的懷念。
在失意者的筆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發(fā)了許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那高懸于天際的月亮,也引發(fā)了人們的哲理思考,因而成為永恒的象征。
當(dāng)我們遙望夜空,看見朗朗明月之時,心中總是引起無限遐想。我們自然會想到與月相關(guān)的詩句:“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詩經(jīng)·陳風(fēng)·月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張九齡《望月懷遠(yuǎn)》),“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靜夜思》),“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yīng)斷腸”(李商隱《月夕》)……關(guān)于寫月的詩,不勝枚舉。
這些詩詞雖然寫的是同一個物象——月亮,但是在不同的詩人筆下,其象征意義是各不相同的。作為一代詩圣的杜甫也有很多詠月的詩篇,這些詩篇伴隨著詩人坎坷悲壯的一生,訴說著詩人綿綿不盡的悲情。
本文將從杜甫的詩歌中摭取幾首寫月詩,分析其意象特征,并從中揭示杜甫的思想變化與月的關(guān)系。 杜甫一生歷經(jīng)坎坷,飽嘗生活的磨難,體味人世的悲辛。
在杜甫的詩作中,有許多描寫月的詩句,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jì),杜甫的詠月詩有一百多首,有很多妙語佳句,傳誦千古。在一向“沉郁頓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老杜筆下,那是一個天地肅穆、日昏月暗的月亮世界,一個情誼淳厚、綿綿不盡的瑤池仙境,一個悲愴掩泣、雄心不泯的夜空精靈。
其中有“楓林纖月落,衣露凈琴張”的恬靜優(yōu)美,也有“夜深經(jīng)戰(zhàn)場,寒月照白骨”的戰(zhàn)爭悲憤;有“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的拳拳忠心,也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的悠悠深情。杜甫的詠月詩,是杜甫一生經(jīng)歷的反映,折射出那個特定時代的種種風(fēng)貌,體現(xiàn)了一代詩哲的情感波瀾。
一、“中天懸明月,令嚴(yán)夜寂寥”——邊塞苦寒蒼涼悲壯 杜甫的月詩有很多是反映戰(zhàn)爭,關(guān)注“安史之亂”的,揭示了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災(zāi)難。杜甫的《前出塞九首》、《后出塞五首》及〈北征〉等都是這類的代表作。
“中天懸明月,令嚴(yán)夜寂寥”(〈后出塞五首〉其二)在那空曠寂寥的邊塞,明月高懸的深夜,本應(yīng)是人馬安歇,進(jìn)入甜美夢鄉(xiāng)之時。事實(shí)卻否,在胡笳的悲鳴聲中,在寂寥高掛的明月之下,在軍令嚴(yán)肅的氛圍里,士卒不敢放肆,不能懈怠,只能默然慘然,聽?wèi){戰(zhàn)爭的擺布,沒有絲毫的自由可享。
這樣低沉雄渾,意境疏闊的場景,使人如臨關(guān)塞,颯然一振?!侗闭鳌房梢哉f是杜甫“史詩”的典型代表。
全詩篇幅宏大,一百四十句,七百字,為杜甫五言古詩最長的一首;安史之亂、國破家亡、時代變換、個人命運(yùn)盡收詩中;全詩感情豐富復(fù)雜,思往昔、嘆現(xiàn)實(shí)、想未來,馳騁宏闊,被人稱為千古絕唱。其中“夜深經(jīng)戰(zhàn)場,寒月照白骨。
潼關(guān)百萬師,往者散何卒?”詩人深夜經(jīng)過嘶殺拼奪的戰(zhàn)場,在一彎凄清的寒月映照下,那累累白骨,正在訴說著一幕幕讓人心痛的悲劇,控訴著安史之亂帶給人民的不盡的災(zāi)難。筆調(diào)樸實(shí)而深沉,充滿著憂國憂民的情思,懷抱著國家復(fù)興的愿望,反映了當(dāng)時的政治形勢和社會現(xiàn)實(shí),從而表達(dá)了普通人民的憤懣情緒。
“暝色延山徑,高齋次水門。薄云巖際宿,孤月浪中翻。
鸛鶴追飛靜,豺狼得食喧。不眠憂戰(zhàn)伐,無力正乾坤。”
——(《宿江邊閣》) 杜甫始終關(guān)心著國家的興衰、人民的安危,他寫過許多不同情態(tài)下的不眠之夜,透過不眠時的所見所聞所思,抒發(fā)了他關(guān)心時事,關(guān)懷民生的壯闊情懷。那翻騰在波浪中的一片孤月,在鸛鶴爭飛、豺狼爭食的混戰(zhàn)中,更顯得凄寒,與末二句在不眠之際,詩人憂思重重,卻又無力回轉(zhuǎn)乾坤的悲愴之感相呼應(yīng),因此孤月不僅是單純的水月之景,同時也是詩人悲涼心境的寫照。
如上述反映凄涼邊塞的詩篇還有很多,“水靜樓陰直,山昏塞月斜。夜來歸鳥盡,啼殺后棲鴉。”
(《遣懷》)清人仇兆鰲在《杜詩詳注》說:“句句是詠景,句句是言情,說到酸心滲骨處,讀之令人欲涕?!?二、“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懷鄉(xiāng)思親情深意切 杜甫一生顛沛流離,漂泊不定,經(jīng)常遠(yuǎn)離故鄉(xiāng)遠(yuǎn)離親人,對于自己的家鄉(xiāng)、親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銘心。
這方面的代表作是《月夜》和《月夜憶舍弟》。自古以來,月亮是最基本的母性情結(jié),寄托了人們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誠所謂“明月千里寄相思”。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dú)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鬢濕,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杜甫《月夜》) 安史之亂爆發(fā)之后,杜甫把妻兒家室安置在鄜州,八月太子在靈武即位,消息傳來,杜甫一人從鄜州奔向靈武,希望投奔新帝有所作為,半途中卻被安史叛軍俘虜,押解到長安。詩人身居已經(jīng)淪陷的長安,心中牽掛鄜州的妻。
5.用月亮的詩句表達(dá)凄清的感情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白居易〈琵琶行〉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灑還獨(dú)傾――白居易〈琵琶行〉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李商隱《錦瑟》
今宵灑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jiān)篓D―柳永《雨霖鈴》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姜夔《揚(yáng)州慢》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蘇軾《江城子》
6.有關(guān)于月的詩句
1、明月皎夜光 明月皎夜光,促織鳴東壁。
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白露沾野草,時節(jié)忽復(fù)易。
秋蟬鳴樹間,玄鳥逝安適。 昔我同門友,高舉振六翮。
不念攜手好,棄我如遺跡。 南箕北有斗,牽牛不負(fù)軛。
良無盤石固,虛名復(fù)何益? 2、聽月詩 聽月樓頭接太清,依樓聽月最分明。 摩天咿啞冰輪轉(zhuǎn),搗藥叮咚玉杵鳴。
樂奏廣寒聲細(xì)細(xì),斧柯丹桂響叮叮。 偶然一陣香風(fēng)起,吹落嫦娥笑語聲。
3、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dú)彷徨,愁思當(dāng)告誰! 引領(lǐng)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4、怨歌行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 裁為合歡扇,團(tuán)團(tuán)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fēng)發(fā)。 常恐秋節(jié)至,涼飚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關(guān)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fēng)幾萬里,吹度玉門關(guān)。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zhàn)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xì)w多苦顏。
高樓當(dāng)此夜,嘆息未應(yīng)閑。 月下獨(dú)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dú)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 (李商隱) 云母屏風(fēng)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yīng)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zhuǎn)蓬行地遠(yuǎn),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shù)秋毫。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dá),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yuǎn)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霜月 (李商隱) 初聞?wù)餮阋褵o蟬, 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嬋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云風(fēng)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yīng)惆悵。 中秋月(晏殊) 十輪霜影轉(zhuǎn)庭梧 此夕羈人獨(dú)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zhuǎn)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fēng)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陸龜蒙) 轉(zhuǎn)缺霜輸上轉(zhuǎn)遲 好風(fēng)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diào)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yīng)是嫦娥擲與人。 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yīng)費(fèi)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jié)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zhuǎn)山前,浪風(fēng)回豈復(fù)堅(jiān)。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中秋登樓望月 (宋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倪莊中秋(元好問) 強(qiáng)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蘇軾《水調(diào)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dá)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yīng)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西江月》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
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臥少休。及覺已曉。
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風(fēng)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秋夜月 當(dāng)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
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向尊前、閑暇里, 斂著眉兒長嘆。
惹起舊愁無限。 《。
7.有關(guān)月的詩句
王昌齡 【句】 駕幸溫泉日,嚴(yán)霜子月初。
薛瑩 【句】 花留身住越,月遞夢還秦。 楊牢 【句】 蝦蟆欲吃月,保護(hù)常教圓。
楊牢 【句】 心明外不察,月向懷中圓。 司空圖 【句】 晚妝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黃損 【句】 掃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 陳陶 【句】 蟬聲將月短,草色與秋長。
靈澈 【句】 海月生殘夜,江春入暮年。 瀵水神 【月夜吟】 夜月明皎皎,綠波空悠悠。
權(quán)龍褒 【皇太子夏日賜宴詩】 嚴(yán)霜白浩浩,明月赤團(tuán)團(tuán)。 陸扆 【句】 今秋已約天臺月。
(《紀(jì)事》) *** 【兩頭朱童謠】 一只箸,兩頭朱,五六月化為膽。 曹唐 【句】 簫聲欲盡月色苦,依舊漢家宮樹秋。
黃損 【句】 高齊日月方為道,動合乾坤始是心。 孟賓于 【句】 水國二親應(yīng)探榜,龍門三月又傷春。
沈彬 【句】 清占月中三峽水,麗偷云外十洲春。 志定 【句】 惟有樽前今夜月,當(dāng)時曾照墮樓人。
陳復(fù)休 【句】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樹寒梅發(fā)兩枝。 *** 【南省北街人吟】 放榜只應(yīng)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遲。
*** 【又遺鐘傳偈】 但看來年二三月,柳條堪作打鐘槌。 *** 【景震劍文】 乾降精,坤應(yīng)靈。
日月象,岳瀆形。 李煜 【句】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fēng)滿懷。
(《詠扇》) 楊徽之 【句】 新霜染楓葉,皎月借蘆花。(《秋日》) 胡玢 【句】 輪中別有物,光外更無空。
(《詠月》) 裴說 【句】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贈縣令》) 左偃 【句】 胡笳聞欲死,漢月望還生。
(《昭君怨》) 翁宏 【句】 漏光殘井甃,缺影背山椒。(《詠曉月》) 魚玄機(jī) 【句】 明月照幽隙,清風(fēng)開短襟。
(《獄中作》) 杜牧 【句】 半破前峰月。 *** 【占年】 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
王昌齡 【句】 駕幸溫泉日,嚴(yán)霜子月初。 薛瑩 【句】 花留身住越,月遞夢還秦。
楊牢 【句】 蝦蟆欲吃月,保護(hù)常教圓。 楊牢 【句】 心明外不察,月向懷中圓。
司空圖 【句】 晚妝留拜月,春睡更生香。 黃損 【句】 掃地待明月,踏花迎野僧。
陳陶 【句】 蟬聲將月短,草色與秋長。 靈澈 【句】 海月生殘夜,江春入暮年。
瀵水神 【月夜吟】 夜月明皎皎,綠波空悠悠。 權(quán)龍褒 【皇太子夏日賜宴詩】 嚴(yán)霜白浩浩,明月赤團(tuán)團(tuán)。
陸扆 【句】 今秋已約天臺月。(《紀(jì)事》) *** 【兩頭朱童謠】 一只箸,兩頭朱,五六月化為膽。
曹唐 【句】 簫聲欲盡月色苦,依舊漢家宮樹秋。 黃損 【句】 高齊日月方為道,動合乾坤始是心。
孟賓于 【句】 水國二親應(yīng)探榜,龍門三月又傷春。 沈彬 【句】 清占月中三峽水,麗偷云外十洲春。
志定 【句】 惟有樽前今夜月,當(dāng)時曾照墮樓人。 陳復(fù)休 【句】 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樹寒梅發(fā)兩枝。
*** 【南省北街人吟】 放榜只應(yīng)三月暮,登科又校一年遲。 *** 【又遺鐘傳偈】 但看來年二三月,柳條堪作打鐘槌。
*** 【景震劍文】 乾降精,坤應(yīng)靈。日月象,岳瀆形。
李煜 【句】 揖讓月在手,動搖風(fēng)滿懷。(《詠扇》) 楊徽之 【句】 新霜染楓葉,皎月借蘆花。
(《秋日》) 胡玢 【句】 輪中別有物,光外更無空。(《詠月》) 裴說 【句】 三年清似水,六月冷如冰。
(《贈縣令》) 左偃 【句】 胡笳聞欲死,漢月望還生。(《昭君怨》) 翁宏 【句】 漏光殘井甃,缺影背山椒。
(《詠曉月》) 魚玄機(jī) 【句】 明月照幽隙,清風(fēng)開短襟。(《獄中作》) 李嶠 【奉和人日清暉閣宴群臣遇雪應(yīng)制】 三陽偏勝節(jié),七日最靈辰。
行慶傳芳蟻,升高綴彩人。階前蓂候月,樓上雪驚春。
今日銜天造,還疑上漢津。 李嶠 【奉和春日游苑喜雨應(yīng)制】 仙蹕九成臺,香筵萬壽杯。
一旬初降雨,二月早聞雷。葉向朝隮密,花含宿潤開。
幸承天澤豫,無使日光催。 李嶠 【甘露殿侍宴應(yīng)制】 月宇臨丹地,云窗網(wǎng)碧紗。
御筵陳桂醑,天酒酌榴花。水向浮橋直,城連禁苑斜。
承恩恣歡賞,歸路滿煙霞。 李嶠 【同賦山居七夕】 明月青山夜,高天白露秋。
花庭開粉席,云岫敞針樓。石類支機(jī)影,池似泛槎流。
暫驚河女鵲,終狎野人鷗。 李嶠 【送崔主簿赴滄州】 紫陌追隨日,青門相見時。
宦游從此去,離別幾年期。芳桂尊中酒,幽蘭下調(diào)詞。
他鄉(xiāng)有明月,千里照相思。 李嶠 【和周記室從駕曉發(fā)合璧宮】 濯龍春苑曙,翠鳳曉旗舒。
野色開煙后,山光澹月馀。風(fēng)長笳響咽,川迥騎行疏。
珠履陪仙駕,金聲振屬車。 李嶠 【餞駱?biāo)亩住?平生何以樂,斗酒夜相逢。
曲中驚別緒,醉里失愁容。星月懸秋漢,風(fēng)霜入曙鐘。
明日臨溝水,青山幾萬重。 李嶠 【八月奉教作】 黃葉秋風(fēng)起,蒼葭曉露團(tuán)。
鶴鳴初警候,雁上欲凌寒。月鏡如開匣,云纓似綴冠。
清尊對旻序,高宴有馀歡。 李嶠 【九月奉教作】 曲池朝下雁,幽砌夕吟蛩。
葉徑蘭芳盡,花潭菊氣濃。寒催四序律,霜度九秋鐘。
還當(dāng)明月夜,飛蓋遠(yuǎn)相從。 李嶠 【十月奉教作】 白藏初送節(jié),玄律始迎冬。
林枯黃葉盡,水耗綠池空。霜待臨庭月,寒隨入牖風(fēng)。
別有歡娛地,歌舞應(yīng)絲桐。 李嶠 【風(fēng)】 落日生蘋末,搖揚(yáng)遍遠(yuǎn)林。
帶花疑鳳舞,向竹似龍吟。月動臨秋扇,松清入夜琴。
若至蘭臺下,還拂楚王襟。 李嶠 【露】 滴瀝明花苑,葳蕤泫竹叢。
玉垂丹棘上,珠湛綠荷中。夜警千年鶴,朝零七月風(fēng)。
愿凝仙掌內(nèi),長奉未央宮。 李嶠 【雪】 瑞雪驚千里,同云暗九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逐舞花光。
8.有關(guān)于寫“月”的詩句
(明月:明月松間照(幽清明凈的自然美;向往自然美的情感);(清新秀麗,給人以愉悅美感。)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滄海月明珠有淚 (滄海月明泣淚成珠,以美景襯感傷之情)
冷月: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 (冷月即冷心,橋雖在,時已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見痛惜之情,傷今懷古之意躍然紙上)
秋月:春花秋月何時了;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暗示曲聲的感人)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dú)傾(寫謫居的郁悶心情,感慨)今年歡笑復(fù)明年,秋月春風(fēng)等閑度
夜月:又聞子規(guī)啼夜月 (哀愁,更覺蜀道之難)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殘?jiān)拢航裣菩押翁?,楊柳岸,曉風(fēng)殘?jiān)?(透別后心境的凄清冷落。曲折寫出作者的離情,細(xì)致深婉,被視為“婉約派”的代表人物)江月: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寫?zhàn)T別時的凄涼情景。“別”句借江邊月影烘托主客相對無言,黯然神傷的心情-月圓人不圓)
舊時月: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當(dāng)年從秦淮河?xùn)|邊升起的明月,如今仍多情地從城垛(女墻)后邊升起,照見這久已殘破的古城。有“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之意,融合著詩人故國蕭條,人生凄涼的深沉感傷。)
《峨眉山月歌》:峨嵋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作為蜀人,李白對故鄉(xiāng)峨嵋山的月懷有特別深厚的感情。此詩寫出了詩人與峨嵋山月,也可以說是故鄉(xiāng)的自然山水之間親密無間的感情。江上望月,月影隨人;峽行月隱,思念不絕。)
《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望、思于俯仰之間,凝縮的語言,凝縮了鄉(xiāng)思和鄉(xiāng)愁。)
《把酒問月》: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以濃郁的詩情道出,其中蘊(yùn)含著深刻的哲理)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黃滔
下一篇: 皇甫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