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公元七七五年左右至八三八年左右)字不詳,京兆杜陵人,如晦五世孫。父佐,官卑。元穎,貞元十六年登第,又擢宏詞,累官司勛員外。穆宗時,拜中書舍人。不閱歲,至宰相,再期,出為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太和中,貶循州司馬。元和中為左拾遺、右補闕,召入翰林,充學士。手筆敏速,憲宗稱之。吳元濟平,以書詔之勤,賜緋魚袋。轉司勛員外郎,知制誥。穆宗即位,召對思政殿,賜金紫,超拜中書舍人。其年冬,拜戶部侍郎承旨。長慶元年三月,以本官同平章事,加上柱國、建安男。元穎自穆宗登極,自補闕至侍郎,不周歲居輔相之地。辭臣速達,未有如元穎之比也。
【生平】
三年冬,帶平章事出鎮(zhèn)蜀州,穆宗御安福門臨餞。昭愍即位,童心多僻,務為奢侈,而元穎求蜀中珍異玩好之具,貢奉相繼,以固恩寵。以故箕斂刻削,工作無虛日,軍民嗟怨,流聞于朝。太和三年,南詔蠻攻陷戎、巂等州,徑犯成都。兵及城下,一無備擬,方率左右固牙城而已。蠻兵大掠蜀城玉帛、子女、工巧之具而去。是時,蠻三道而來,東道攻梓州,郭釗御之而退。時元穎幾陷,賴郭釗擊敗其眾,方還。蠻驅蜀人至大渡河,謂之曰;“此南吾境,放爾哭別鄉(xiāng)國?!睌?shù)萬士女,一時慟哭,風日為之慘凄。哭已,赴水而死者千余。怨毒之聲,累年不息。蠻首領泬顛遣人上表曰:“蠻軍比修職貢,遽敢侵邊?但杜元穎不恤三軍,令入蠻疆作賊;移文報彼,都不見信。故蜀部軍人,繼為鄉(xiāng)導,蓋蜀人怨苦之深,祈我此行,誅虐帥也。誅之不遂,無以慰蜀士之心,愿陛下誅之?!北O(jiān)軍小使張士謙至,備言元穎之咎。坐貶循州司馬,判官崔璜連州司馬,紇干臮郢州長史,盧并唐州司馬,皆以佐元穎無狀也。六年,卒于貶所。臨終,上表乞贈官,贈湖州刺史。有五題詩一卷,今存一首。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兩句話沒提到一個月字,卻寫出了絕美而帶著冷清的中秋月色
十五日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十五夜望月》全名是《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其實原詩詩題下還有注云?時會琴客?,就是在良辰佳節(jié)和友相聚,而非獨自懷遠。這是唐詩中寫月比較著名的一首,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情景交融,意味無窮。前兩句寫景,寫的就是中秋月色:皎潔的月之清輝灑在地上,地上一片白光;棲息的鵲鴉,冰冷的露水,微濕的桂花;這一系列意象,營造出了清冷、澄凈、素潔的意境。
作者王建簡介及此詩的寫作背景
王建(768?835),字仲初,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他曾?從軍走馬十三年?;?白發(fā)初為吏?,都46歲了才入仕,曾任昭應縣呈、太常寺丞等職,后出為陜州司馬,故世稱王司馬。其詩題材廣泛,生活氣息濃厚,對社會現(xiàn)實有所反映;他以宮詞知名,又擅樂府,和張籍齊名,被稱之為張王樂府。今存《王建詩集》、《王建詩》、《王司馬集》、《宮詞》一卷。
王建的朋友圈都是文學大咖:張籍、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楊巨源,時常飲酒作詩,往來唱和。這首詩寫于太和五年(827),王建任光州刺史,當?shù)赜性谕ピ豪锓N植桂樹的習慣,中秋之夜,聞香望月,遙寄情思。這里的?杜郎中?,指的是杜元穎,時任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周平章事。關于二人的友誼,沒有史料記載,但是王建還曾寫過《上杜元穎相公》?閑曹散吏無相識,猶記荊州拜謁初?,可見還是有交情的,至于深淺不得知。他的朋友韓愈也曾寫過《奉和杜相公太清宮紀事陳誠上李相公十六韻(杜元穎也)》,楊巨源也寫過《送杜郎中使君赴虔州》,可見都是圈里人。
這是一首投贈詩,專門賦詩給某個人。比如李白為了答謝汪倫的熱情款待和送別的情意而作的《贈汪倫》;劉禹錫為了表示和白居易初次見面惺惺相惜的好感而作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韋應物為了感懷時事兼具問候和期盼重逢的《寄李儋元錫》??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表達了作者對朋友的思念之情;但我覺得這開頭前兩句寫景凄清,后兩句抒懷含蓄,隱含望友提攜之意。當然,見仁見智。
營造出清冷澄凈素潔意境的景物
此詩意境清冷澄凈素潔,營造出這種意境的景物就在前兩句里:?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地白?,就是指月光照得地上白。自古以來,形容月光都是?皎潔?、?銀色?等,蘇軾《后赤壁賦》里有?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的句子;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更是把月光的白寫到了極致。皎潔的月光照在庭院,地上都是白色的,這是視覺。
?樹棲鴉?的?鴉?,詩詞里多表示衰敗荒涼之相:最著名的當是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莫屬;次之李白的?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又辛棄疾的?平岡細草鳴黃犢,昔日寒林點暮鴉?;再李清照的?棲鴉歸后,暮天聞角???不管是?昏鴉?、?寒鴉?、?暮鴉?、?棲鴉?,都有著說不出的悲涼意。本詩中?樹棲鴉?,黃昏時倦鳥歸巢,已至夜里,鴉已棲息,本來是看不到的,可能是月光明亮照得鴉驚復起,也可能是琴音打擾了鴉的昏睡,鴉們鳴叫過,給寧靜的夜里添了幾聲噪音。這是聽覺。
曖,子儀第六子。年十余歲,尚代宗第四女升平公主,時升平年亦與暖相類。大歷中,恩寵冠于戚里,歲時錫賚珍玩,不可勝紀。大歷十三年,有詔毀除白渠水支流碾硙,以妨民溉田。升平有脂粉硙兩輪,郭子儀私硙兩輪,所司未敢毀徹。公主見代宗訴之,帝謂公主曰:"吾行此詔,蓋為蒼生,爾豈不識我意耶?可為眾率先。"公主即日命毀。由是勢門碾硙八十余所,皆毀之。曖檢校左散騎常侍。建中末,公主坐事,留之禁中,曖亦不令出入。既而朱泚之亂,不知車駕幸奉天,為賊所逼,欲授偽官,曖辭以居喪被疾。既而與兄晞、弟曙及升平公主皆奔奉天,德宗喜,并釋前咎,待之如初,復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左散騎常侍。從駕至山南,改太常卿同正員。
貞元中,帝為皇孫廣陵郡王納曖女為妃。曖,貞元十六年七月卒,贈尚書左仆射。升平公主,元和五年十月薨,贈虢國大長公主,謚曰懿。廣陵王即位,為憲宗皇帝,妃生穆宗皇帝。元和十五年,穆宗即位,尊郭妃為皇太后,詔曰:"追遠飾終,先王令典。況積仁累義,事已顯于身前;祥會慶傳,福遂流于天下。式光盛德,爰舉徽章,尊尊親親,于是乎在。皇太后父贈尚書左仆射曖,克荷崇構,有勞王家,孝友本于生知,英華發(fā)于事任,實修一德,歷仕三朝。建中末年,屬有大難,畢力扈駕,忘軀即戎,忠貞之節(jié),國史明備。才高望洽,是膺沁水之祥;德厚流光,乃啟涂山之祚。肆予小子,獲纘大業(yè),未展定申之命,敢緣褒紀之恩,俾繼維師,用不縟禮??少浱怠?曖子釗、鏦、銛。
曙,代宗朝累歷司農(nóng)卿,居父憂。建中三年冬,舒王誼為淮西、山南諸大元帥,以曙檢校左庶子,為元帥府都押牙。京城亂,從幸山南,轉太府卿。隨駕還京,拜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貞元末卒。
釗,偉姿儀,身長七尺,方口豐下,沉默寡言。母升平長公主。代宗朝,釗為外孫,恩寵逾等,起家為太常寺奉禮郎。德宗朝,累官至太子右庶子。元和初,為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充左街使。九年十一月,檢校工部尚書,兼邠州刺史,充邠寧節(jié)度使。數(shù)歲,檢校戶部尚書,入為司農(nóng)卿。釗,大勛之后,姻聯(lián)戚里,而謙和接物,恭慎自持,居家臨民,無驕怠之色,無奢侈之失,士君子重之。十五年正月,憲宗寢疾彌旬,諸中貴人秉權者欲議廢立,紛紛未定。穆宗在東宮,心甚憂之,遣人問計于釗,釗曰:"殿下身為皇太子,但旦夕視膳,謹守以俟,又何慮乎!"迄今稱釗得元舅之體。
穆宗即位,冊皇太后南內(nèi),推崇外氏,以釗兼司農(nóng)卿。未幾,檢校戶部尚書,充河陽三城懷節(jié)度使。歲中,換河中尹、河中晉絳慈隰節(jié)度使。釗歷踐藩鎮(zhèn),以汾陽胄胤,材能選用,不獨憑椒房之勢,所蒞簡約不撓,其俗自理。敬宗即位,尊郭太后為太皇太后,征釗為兵部尚書,兼檢校尚書左仆射。明年,出為梓州刺史、劍南東川節(jié)度使。文宗即位,加司空。大和三年冬,南蠻陷巂州,遂寇西川,杜元穎失于控御,蠻軍陷成都府外城。朝廷未暇除帥,乃以釗兼領西川節(jié)度。蠻軍已寇樟州,諸道援軍未至,川軍寡弱,不可令戰(zhàn)。釗致書于蠻首領泬巔,責以侵寇之意,泬巔曰:"杜元穎不守疆埸,屢侵吾圉,以是修報也。"與釗修好而退。朝廷嘉之,授成都尹、劍南西川節(jié)度使。與南詔立約,疆陲不擾。以疾求代。四年,入為太常卿、檢校司徒。十二月,在道卒,詔贈司徒。子仲文、仲辭。
鏦,母升平長公主,大歷、貞元之間,恩禮冠諸主。順宗在東宮,以女德陽郡主尚鏦,時鏦與公主年未及冠,郡主尤為德宗之所鐘愛,故鏦之貴寵,焜?翟一時。順宗即位,改封德陽為漢陽公主。鏦累官至衛(wèi)尉卿、駙馬都尉,改殿中監(jiān)。穆宗即位,鏦為叔舅,改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兼御史大夫,充左街使。城南有汾陽王別墅,林泉之致,莫之與比,穆宗常游幸之,置酒極歡而罷,賜鏦甚厚。俄加檢校工部尚書,兼太子詹事,充閑廄宮苑使。從容貴位三十余年,而椒房之寵,國舅之恩,近代已來,無有其比。而鏦恭遜虔恪,不以富貴驕人,士無賢不肖,接之以禮,由是中外稱之。長慶二年十月卒,贈尚書左仆射,仍以其弟銛代鏦為太子詹事,充閑廄宮苑使。
仲文,大和末為殿中少監(jiān)。開成初,詔仲文襲父太原郡公,制上,給事中封敕奏曰:"伏準制書,贈司徒郭釗嫡男仲文襲封太原郡公者,臣近訪知郭釗妻沈氏,公主之女,代宗皇帝外孫,有男仲辭,已選尚主。仲文不合假冒,自稱嫡子。若仲文承嫡,即沈氏須黜居別室,仲辭不合配尚貴主。伏以郭仲文,尚父子儀之孫,太皇太后之侄,戚里勛門,無與儔比,婚姻嫡庶,朝野具知,奪宗之配,實玷風教。且仲文、仲辭既非同出,襲封尚主,不可并行。伏請付臺勘當。"詔曰:"以萬年縣尉仲辭襲封。"仲文落下,以太皇太后侄,不之罪。尋以仲辭為銀青光祿大夫、檢校中少監(jiān)、駙馬都尉,襲封太原郡公,尚饒陽公主。又仲辭兄詹事府丞仲恭,為銀青光祿大夫,尚金堂公主。
幼明,尚父子儀之母弟也。性謹愿無過,不工武藝,喜賓客飲宴,居家御眾,皆得其歡心。以子儀勛業(yè),累歷大卿監(jiān),大歷八年卒,贈太子太傅。
子昕,肅宗末為四鎮(zhèn)留后。自關、隴陷蕃,為虜所隔,其四鎮(zhèn)、北庭使額,李嗣業(yè)、荔非元禮皆遙領之。昕阻隔十五年,建中二年,與伊西北庭節(jié)度使李元忠俱遣使于朝,德宗嘉之。詔曰:"四鎮(zhèn)、二庭,統(tǒng)任西夏五十七蕃十姓部落,國朝以來,相次率職。自關、隴失守,東西阻絕,忠義之徒,泣血相守,慎固封略,奉尊朝法,皆候伯守將交修共理之所致也。伊西北庭節(jié)度使李元忠,可北庭大都護;四鎮(zhèn)節(jié)度留后郭昕,可安西大都護、四鎮(zhèn)節(jié)度使。其將吏已下敘官,可超七資。"
李元忠,本姓曹,名令忠,以功賜姓名。時昕使自回紇歷諸蕃部,方達于朝。又有袁光庭者,為伊州刺史,隴右諸郡皆陷,光庭堅守伊州,吐蕃攻之累年,兵盡食竭,光庭先刃其妻子,自焚而死。因昕使知之,贈工部尚書。
史臣曰:天寶之季,盜起幽陵,萬乘播遷,兩都覆沒。天祚土德,實生汾陽。自河朔班師,關西殄寇,身捍豺虎,手披荊榛。七八年間,其勤至矣,再造王室,勛高一代。及國威復振,群小肆讒,位重懇辭,失寵無怨。不幸危而邀君父,不挾憾以報仇讎,晏然效忠,有死無二,誠大雅君子,社稷純臣。自秦、漢已還,勛力之盛,無與倫比。而晞、曖于縗粗之中,拔身虎口,赴難奉天,可謂忠孝之門有嗣矣。
贊曰:猗歟汾陽,功扶昊蒼。秉仁蹈義,鐵心石腸。四朝靜亂,五福其昌。為臣之節(jié),敢告忠良。
《舊唐書》 後晉?劉昫等史籍選要
“歲歲中秋,今又中秋”指的是唐·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全詩四句二十八個字,以每兩句為一層意思,分別寫中秋月色和望月懷人的心情,展現(xiàn)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靜的中秋之夜的圖畫。此詩以寫景起,以抒情結,想象豐美,韻味無窮。
原文: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譯文:
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無聲無息打濕了院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是詩人在中秋佳節(jié)與朋友相聚時所作。詩題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可見是寄友人杜元穎的。原詩詩題下注云:“時會琴客”,說明佳節(jié)良友相聚,并非獨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3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杜秋娘
下一篇: 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