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可久(約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并稱“雙壁”,與張養(yǎng)浩合為“二張”。
人生坎坷,生平事跡不詳,浙江慶原路(路治今浙江寧波)人。曾多次做路吏這樣的下級官吏,后以路吏轉(zhuǎn)首領(lǐng)官(以上見曹楝亭本《錄鬼簿》)。錢惟善《江月松風(fēng)集》中有《送張小山之桐廬典史》詩,可知其又曾為桐廬典史。至正初年七十余,尚為昆山幕僚(見李祁《云陽集·跋賀元忠遺墨卷后》),至正八年(一三四八)猶在世。一生懷才不遇,時官時隱,曾漫游江南之名勝古跡,足跡遍及江蘇、浙江、安徽、湖南一帶,晚年隱居在杭州一帶。
塞鴻秋·春情原文: 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傷情燕足留紅線,惱人鸞影閑團扇。獸爐沉水煙,翠沼殘花片。一行寫入相思傳。
塞鴻秋·春情翻譯及注釋 翻譯 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秋千院,愁如云,恨似雨,布滿芙蓉般的臉面。寂寞傷心,深情在燕足上系紅線,對鏡照芳容,形影孤單好煩惱,百無聊賴搖團扇。看香爐里煙氣低沉,池塘中落花成片,這些景物都像一行行字句寫入了相思傳。
注釋 1燕足留紅線:曲出宋曾慥類說引《麗情集·燕女墳》:宋末 *** 姚玉京后夫敬瑜,敬瑜死后,玉京守志奉養(yǎng)公婆。常有雙燕筑巢于梁間。一日,其中一只被鷙鷹捉去,另一只孤飛悲鳴,停在玉京臂上,似要與她告別。玉京以紅線系燕尾,囑咐明年再來作伴,明年燕子果然來到,此后相伴六、七年。到玉京病死那年,燕子也飛到墳地悲鳴而死。2鸞影:據(jù)《異苑》,罽賓國王買得一鸞,三年不鳴。夫人曰:「嘗聞鸞見其類則鳴,何不懸鏡照之。」王從其言,鸞睹影悲鳴,沖霄一奮而絕。3獸爐:獸形的金屬香爐。4沉水煙:即沉水香,俗名沉香。一種名貴香料。5一行:當(dāng)即。
塞鴻秋·春情鑒賞 這是一首描寫女子對男子的相思之情的散曲,全曲含蓄但切情真意切。首句先描景渲染蕭條凄楚的氣氛,統(tǒng)領(lǐng)全曲的主色調(diào)。「芙蓉面」用得貼切形象,極言女子嬌好的容顏,含蓄而準確。把女子的容顏喻為芙蓉,更添西施般嬌柔之態(tài),極需人之呵護。
第二句藉以典故抒發(fā)對男子的思念之深切,含蓄而恰到好處地表達女子內(nèi)心深處欲迸發(fā)出來的情感。「燕足留紅線」取自宋曾慥類說引《麗情集·燕女墳》的典故感人至深,作者匠心獨運,反其意而用之,增添無奈、凄楚之感?!笎廊他[影閑閉扇」出自《異苑》中的罽賓國王與鸞的故事,類比見出女主人公抑郁難耐的心情,比平鋪直敘的哭訴更顯深刻而有力。
后兩句寄紛繁的花瓣及沉香之煙以相思,草草結(jié)束相思之曲,卻很好地把女子對男子的相思之意推向最高處。
全曲每句均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真切動人,含蓄深遠,是元曲中體現(xiàn)女子對男子之思的典范。
詩詞作品: 塞鴻秋·春情 詩詞作者:【 元代 】 張可久 詩詞歸類: 【寫人】、【相思】、【散曲】
小題1:這首元曲刻畫出一個懷才不遇的失意者形象。(2分)主人公終年為功名忙碌奔波,直至白發(fā)年邁,卻始終抑郁落拓、不能施展抱負。(3分)
小題2: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拔黠L(fēng)驛馬,落月書燈”,這兩句寫秋日景物,又有很強的概括性:表明自己一年到頭,一天到晚,都是這樣辛勤勞碌,但卻沒有結(jié)果。景物描寫營造出一派蕭索凄愴的氛圍,烘托出作者的傷心懷抱。②虛實結(jié)合?!拔黠L(fēng)驛馬,落月書燈”實寫秋景,“青天蜀道難”化用李白《蜀道難》詩句,形容自己求取功名的道路艱難,是虛筆。這四句虛實相生,極寫作者勞苦奔波卻又落寞、無人賞識的凄苦情狀。③用典?!搬烎~子陵,思莼季鷹。笑我飄零”,在富春江垂釣的嚴子陵,見秋風(fēng)起而思故鄉(xiāng)莼菜鱸魚膾的張季鷹,都是歷史上著名的“高士”。與他們相比,作者覺得自己熱衷功名卻落得潦倒失意,確實十分可笑。(每種手法3分,寫出兩種即可,答比喻、烘托、對照等,能自圓其說也可酌情給分。)
小題1: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鑒賞元曲中的人物形象。鑒賞人物形象,要抓住曲中的“西風(fēng)”、“落月”、“紅葉”、“冷”等這幾個意象。張可久是一個始終沉抑下僚、不能施展抱負的失意者,這首《普天樂·秋懷》就是他自覺歲月銷磨而功名難遂的悲嘆?!皟勺止γl看鏡,不饒人白發(fā)星星。”主人公為功名忙碌奔波,直至白發(fā)年邁而仍舊飄零,懷才不遇。
小題2:
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鑒賞元曲中的表現(xiàn)手法。詞曲中使用了多種表現(xiàn)手法: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西風(fēng)驛馬,落月書燈);②虛實結(jié)合(實寫秋景,求取功名的道路艱難,是虛筆);③用典(釣魚子陵,思莼季鷹);對比(曲子以“普天樂”為詞牌,以“秋懷”為題,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作者一種矛盾而彷徨的情緒)。答出手法,然后依據(jù)文本具體分析。
湘妃怨·次韻金陵懷古原文: 朝朝瓊樹 *** 花,步步金蓮潘麗華,龍蟠虎踞山如畫。傷心詩句多,危城落日寒鴉。鳳不至空臺上,燕飛來百姓家,恨滿天涯。
湘妃怨·次韻金陵懷古注釋 1朝朝瓊樹 *** 花:寫南朝事。朝朝:天天、每天。2步步金蓮潘麗華:寫 南北朝 時南齊東昏侯事。3龍蟠虎踞:形容金陵(今南京)地形的雄壯險要。4危城:指高高的城墻。5鳳不至空臺上:指鳳凰臺,在南京城西南角。6燕飛來百姓家:言東晉王、謝兩大貴族的豪華住宅,如今已變成百姓的住宅。
湘妃怨·次韻金陵懷古簡析 作者寫了陳后主、南齊東昏侯的荒淫 *** ,強調(diào)盡管金陵是「鐘皇龍蟠,石城虎踞」險要之地,也保不住統(tǒng)治者的衰亡?;实鄣膶m闕和貴族的府第,如今都是尋常百姓的茅舍。這就是歷史提供的借鑒。 詩詞作品: 湘妃怨·次韻金陵懷古 詩詞作者:【 元代 】 張可久 詩詞歸類: 【懷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60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張鳴善
下一篇: 張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