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草庵,生卒年、生平事跡不詳。元·鐘嗣成《錄鬼簿》稱其"陳草庵中丞",名列前輩名公之中。孫楷第《元曲家考略》以為陳草庵名英,曾任宣撫,延祐初拜河南省左丞。門巋繼考其人,名英,字彥卿,號草庵,析津(今北京)人。元代張養(yǎng)浩《云莊類稿》卷九《析津陳氏先塋墓碑銘》引陳英自述,敘其家世及任職歷程甚詳(見《元曲百家縱論》第七三頁),可備一說。其存曲多憤世嫉俗之作。
《西游記》詩詞賞析
契子
《西游記》是大家都喜歡的一部古典浪漫主義的作品。人們對《西游記》的喜愛,大多是因為它所刻畫的令人崇拜的人物形象和生動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jié),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其中的詩詞。在我看來,《西游記》里的詩詞同《西游記》一樣具有很高的價值。
很少有人評論過《西游記》里的詩詞,把它們介紹給廣大的文學愛好者,讓人們來品讀、研究。天涯愿為萬人之先,拋磚引玉,作文一篇來介紹它們。其中不足之處必有許多,希望來人續(xù)而發(fā)之,使不掩玉!
《西游記》里詩詞大致可分為四類:寫景詩詞、描人詩詞、敘戰(zhàn)詩詞和傳佛詩詞?,F(xiàn)一一敘述于下。
一、寫景詩詞
唐宋詩詞之中,不乏很多寫景狀物佳作,但沒有幾首能有《西游記》(后用?此書?代)詩詞清白單純。
作為一部虛幻故事,勢必有許多虛幻景物的描寫。而既為虛幻,故此書之中的詩詞,比常尋常寫景詩詞少了許多現(xiàn)實的約束。這便更便于作者的發(fā)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對天庭的描寫,如:
??金光萬道滾紅霓,瑞氣千條噴紫霧。只見那南天門,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寶玉妝成。??琉璃盤內,放許多重重疊疊太乙丹;瑪瑙瓶中,插幾枝彎彎曲曲珊瑚樹。??【第四回:官封弼馬心何足 名注齊天意未寧】
此詩用虛實結合的方式,把本身并不存在的天庭描述得形象生動,仿佛真有一個天庭。南天門?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寶玉妝成?對仗工整,純樸之詞描述堂皇之境。
關于水簾洞的描寫如:
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
冷氣分青嶂,馀流潤翠微;
潺湲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又:
翠蘚堆藍,白云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回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肴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松常帶雨,渾然像個人家?!镜谝换兀红`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其中美麗,讀者自賞。
當然,關于西行路上的景物:村落、樹林、彩霞、夕照、寺院、皇宮??個個精彩絕倫,引人入勝。引一首寫秋的詩如下:
楓葉滿山紅,黃花耐晚風。
老蟬吟漸懶,愁蟋思無窮。
荷破青绔扇,橙香金彈叢。
可憐數(shù)行雁,點點遠排空。 【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 四圣試禪心】
?楓葉滿山紅?道出時在金秋,菊花在晚風中搖曳,遠行路上,蟬聲?嗤嗤??吟漸懶?,其中似乎有點點愁緒,思家?戀國?唐三藏或許正想起唐王的話?寧要家鄉(xiāng)一捻土,莫愛他鄉(xiāng)萬兩金?,果然?思無窮?。?荷破青绔扇,橙香金彈叢?兩句最好,十個字,便把秋之?殺?與?喜?皆道出來,一面是?荷破?,便是殘敗之象。古時,秋天是邢官行刑的時候,從四時看,秋為陰;秋又是戰(zhàn)爭的象征,從五行看,秋季屬金。歐陽修道?天地之義氣,常以蕭殺而為心?。另一面是?橙香?,道出秋的另一面特征。所謂?春花秋實?,秋天正是收獲的季節(jié),故詩人用一?金?字,盡述其中喜意。尾聯(lián)二句?可憐數(shù)行雁,點點遠排空?表述全詩的感情基調:無論秋天的果實帶給人們多么大的喜悅,畢竟西行路上,前途茫茫,不知何時返故鄉(xiāng)。唐和尚看到雁歸,正中思鄉(xiāng)之情懷。
吳承恩有另一經(jīng)典之作,則是其寫雪的:
彤云密布,慘霧重浸。彤云密布,朔風凜凜號空;慘霧重浸,大雪紛紛蓋地。真?zhèn)€是六出花,片片飛瓊;千林樹,株株帶玉。須臾積粉,頃刻成鹽。白鸚歌失素,皓鶴羽毛同。平添吳楚千江水,壓倒東南幾樹梅。卻便似戰(zhàn)退玉龍三百萬,果然如敗鱗殘甲滿天飛。那里得東郭履,袁安臥,孫康映讀;更不見子猷舟,王恭幣,蘇武餐氈。但只是幾家村舍如銀砌,萬里江山似玉團。好雪!柳絮漫橋,梨花蓋舍。柳絮漫橋,橋邊漁叟掛蓑衣;梨花蓋舍,舍下野翁煨榾柮??妥与y沽酒,蒼頭苦覓梅。灑灑瀟瀟裁蝶翹,飄飄蕩蕩剪鵝衣。團團滾滾隨風勢,迭迭層層道路迷。陣陣寒威穿小幕,颼颼冷氣透幽幃。豐年祥瑞從天降,堪賀人間好事宜。【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 】
其中用詞十分華麗而精確,?六出花,片片飛瓊;千林樹,株株帶玉?、?須臾積粉,頃刻成鹽?、?白鸚歌失素,皓鶴羽毛同。平添吳楚千江水,壓倒東南幾樹梅。卻便似戰(zhàn)退玉龍三百萬,果然如敗鱗殘甲滿天飛?,應用夸張的比喻,虛實結合,形象而生動,將大雪滿天飛的景色描寫得活靈活現(xiàn),使人如身臨其境。同時也大量用典:?東郭履?、?袁安臥?、?孫康映讀?、?子猷舟?、?王恭幣?、?蘇武餐氈?,把詩歌有限的容量擴充到無限的空間。
另一首描寫一幅畫的詞也是我十分推崇的:
七賢過關,寒江獨釣,迭嶂層巒團雪景;蘇武餐氈,折梅逢使,瓊林玉樹寫寒文。說不盡那家近水亭魚易買,雪迷山徑酒難沽。真?zhèn)€可堪容膝處,算來何用訪蓬壺?
不細品論,相信讀者也會很喜歡的。這樣的詩詞在《西游記》全書之中隨處可見,我們在享受其中精彩的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也不得不贊嘆于作者寫景狀物的高超手法!
二、描人詩詞
《西游記》作為一部小說,那么對人物形象的描寫是至關重要的。吳承恩除了通過故事的情節(jié)刻畫出許多栩栩如生形象深刻的人物,同時也應用了大量的詩詞來描述。
當然,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說書者口頭上的炫耀引人而準備的。但是我們今天仔細地看,便會發(fā)現(xiàn)他描寫人物形象的詩詞,也有它自身不可估量的價值。
單說吳承恩對妖神鬼怪幻化的美貌的描寫。
西天路上,眾神欲試探師徒四人拜佛求經(jīng)的誠意,幻化出四個美人,吳承恩在這里對四人做了仔細的描述:
妖嬈傾國色,窈窕動人心。
花鈿顯現(xiàn)多嬌態(tài),繡帶飄飖迥絕塵。
半含笑處櫻桃綻,緩步行時蘭麝噴。
滿頭珠翠,顫巍巍無數(shù)寶釵簪;
遍體幽香,嬌滴滴有花金縷細。
說甚么楚娃美貌,西子嬌容?
真?zhèn)€是九天仙女從天降,月里嫦娥出廣寒!
因為?傾國色?,所以?動人心?。究竟是怎樣的美貌呢?接下來說?多嬌態(tài)?、?迥絕塵?便知婀娜多姿清洗脫俗,就這樣已經(jīng)惹人憐愛了。吳承恩見好不收,放縱輕舟千里馳,? 滿頭珠翠,顫巍巍無數(shù)寶釵簪;遍體幽香,嬌滴滴有花金縷細?,便讓你不得不愛。凡人如此,何況八戒?
白骨精先前也變美女:
冰肌藏玉骨,衫領露酥胸。柳眉積翠黛,杏眼閃銀星。月樣容儀俏,天然性格清。體似燕藏柳,聲如鶯囀林。半放海棠籠曉日,才開芍藥弄春晴。
這是描寫一個打扮勾人有不軌企圖的妖精,所以她?露酥胸?。而蜘蛛精姐妹們則不同了,她們既得唐僧,又被孫行者偷了衣服,她們的妖媚與袒露才是出自天然無飾的,也是自不可不欣賞的。作者也不負眾望,在此之前便先拋出兩首小詩,放放風,且看:
閨心堅似石,蘭性喜如春。
嬌臉紅霞襯,朱唇絳脂勻。
蛾眉橫月小,蟬鬢迭云新。
若到花間立,游蜂錯認真。
又:
比玉香尤勝,如花語更真。
柳眉橫遠岫,檀口破櫻唇。
釵頭翹翡翠,金蓮閃絳裙。
卻似嫦娥臨下界,仙子落凡塵。
?游蜂錯認真?,花容何人不愛?沒想到接下來舉動更大方:
褪放紐扣兒,解開羅帶結。
酥胸白似銀,玉體渾如雪。
肘膊賽凝胭,香肩疑粉捏。
肚皮軟又綿,脊背光還潔。
膝腕半圍團,金蓮三寸窄。
中間一段情,露出風流穴?!镜谄呤兀罕P絲洞七情迷本 濯垢泉八戒忘形】
這等風景,正好被孫行者看了個明白清楚。所也我至今沒有想清楚,為什么他還有那么堅決地鏟除她們。這些惹人憐愛的尤物啊!
三、敘戰(zhàn)詩詞
此書之中,有許多戰(zhàn)斗場面的描寫也是選擇詩歌的方式來表達的。
也就是說,這些詩詞其實是敘事詩,但描寫戰(zhàn)爭,故我稱其為敘戰(zhàn)詩詞。同類詩歌的典型應該算是《荷馬史詩》。
此書中的敘戰(zhàn)詩詞,用詞夸張豪放,暢意飛揚,是唐宋詩人無法比擬的。民國時期有一位愛過詩人也寫戰(zhàn)爭使,氣勢恢弘,但我覺得也比不上此書。
引孫悟空與木咤戰(zhàn)斗的描寫如下:
棍雖對棍鐵各異,兵縱交兵人不同。
一個是太乙散仙呼大圣,一個是觀音徒弟正元龍。
渾鐵棍乃千錘打,六丁六甲運神功;如意棒是天河定,鎮(zhèn)海神珍法力洪。
兩個相逢真對手,往來解數(shù)實無窮,這個的陣手棍,萬千兇,繞腰貫索疾如風;
那個的夾槍棒,不放空,左遮右擋怎相容?那陣上旌旗閃閃,這陣上駝鼎冬冬。
萬員天將團團繞,一洞妖猴簇簇叢。
怪霧愁云漫地府,狼煙煞氣射天宮。
昨朝混戰(zhàn)還猶可,今日爭持更又兇。
堪羨猴王真本事,木叉復敗又逃生。
此詩先介紹戰(zhàn)斗者的身份:一個是大圣,一個是元龍。然后介紹兵器:一個是渾鐵棍,一個是如意棒。接下來便是戰(zhàn)爭描寫,?萬千兇?和?不放空?將戰(zhàn)爭雙方的兇狠描寫的淋漓盡致。
當然,這類詩詞在此書中是最常見的。各個大小戰(zhàn)斗幾乎都有描寫,這更研究這些,恰好有利于補充現(xiàn)實小說中描述事件上的不足,不再有必要用?后現(xiàn)代主義?等等詞語來遮羞了!
四、傳佛詩詞
在宋朝中后期,有幾個詞人常愛參佛理道,像蘇軾。進入元朝之后,由于政治上騙于亂,功名渺茫,漢朝人便有許多人有遁世的思想。這些從元曲之中能夠看到影子。
如陳草庵『中呂』山坡羊:
晨雞初叫,昏鴉爭噪,哪個不去紅塵鬧。路遙遙,水迢迢,功名盡在長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舊好;人,憔悴了。
又如鄧玉賓『正宮』叨叨令*道情:
白云深處青山下,茅庵草舍無冬夏,閑來幾句漁樵話,困來一枕葫蘆架。你省的也么哥,你省的也么哥?煞強如風波千丈擔驚怕。
吳承恩此人年輕時也熱衷功名,但總不如愿,考了多少次竟連一個舉人都未能考中。直至嘉靖二十九年他已四十五歲的時候,才考上一個歲貢生。這也讓他不由得對世事有些厭倦,力圖在佛道之中尋求解脫。所以他的詩詞中,到處透出一種佛教的安寧與靜溢。在浮躁的現(xiàn)代社會里,讀一讀這種詩對我們來說是很有益處的。
如:《蝶戀花》
煙波萬里扁舟小,靜依孤篷,西施聲音繞。
滌慮洗心名利少,閑攀蓼穗蒹葭草。
數(shù)點沙鷗堪樂道,柳岸蘆灣,妻子同歡笑。
一覺安眠風浪俏,無榮無辱無煩惱。"
這一類的詩詞之中,我最推崇的便是這首《滿廷芳》:
觀棋柯爛,伐木丁丁,云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逕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這首詞承接了宋元文人的所有牢騷,用一種超脫的心態(tài)來描述一個樵子淡薄于名利的生活。
下面一首詩便有批判的意味了:
爭名奪利幾時休?早起遲眠不自由!
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
只愁衣食耽勞碌,何怕閻君就取勾?
繼子蔭孫圖富貴,更無一個肯回頭!
這首詩在藝術上的成就不是很高,有類于打油詩。但是這首詩影響了后世許多明間故事作家。它將人們對名利的熱衷和欲望的膨脹性用很簡單的兩句話來表述:?騎著驢騾思駿馬,官居宰相望王侯?。實在是恰當!
又一首詩:
萬里長空淡落輝,歸鴉數(shù)點下棲遲。
滿城燈火人煙靜,正是禪僧入定時。
環(huán)境描寫凄然而靜溢,正合佛法正源,讀之讓人心靜。
五、知識價值
吳承恩是一個才子,他喜愛繪畫,山水人物無不妙肖,?觀者以為通神佳手?。到了成年以后他不再作畫了,所以未見他的畫作流傳下來。吳承恩對圍棋也很精通,他曾為當時圍棋國手鮑景遠、李釜分別寫過圍棋歌,把奕棋的布局與歷史軍事戰(zhàn)爭故事巧妙地結合起來,有張有弛,形象生動。他在《西游記》第十回中敘述唐太宗與魏征博奕時,也曾捏出一段《爛柯經(jīng)》:
博弈之道,貴乎嚴謹。高者在腹,下者在邊,中者在角,此棋家之常法。法曰:寧輸一子,不失一先。擊左則視右,攻后則瞻前。有先而后,有后而先。兩生勿斷,皆活勿連。闊不可太疏,密不可太促。與其戀子以求生,不若棄之而取勝;與其無事而獨行,不若固之而自補。彼眾我寡,先謀其生;我眾彼寡,務張其勢。善勝者不爭,善陣者不戰(zhàn);善戰(zhàn)者不敗,善敗者不亂。夫棋始以正合,終以奇勝。凡敵無事而自補者,有侵絕之意;棄小而不救者,有圖大之心。隨手而下者,無謀之人;不思而應者,取敗之道?!对姟吩疲?惴惴小心,如臨于谷。"此之謂也。
詩曰,
棋盤為地子為天,色按陰陽造化全。
下到玄微通變處,笑夸當日爛柯仙。
同時,《西游記》中也有唐僧對某國皇宮里幾幅畫的描寫,也表現(xiàn)出他對畫的研究。我們如果仔細研究,亦能從中學到很多東西。
故此:《西游記》之中的詩詞,能夠帶給我們很多知識。這又是它的另一種價值。
六、其它
我們或許可以總結到這樣一個規(guī)律:歷史上比較經(jīng)典的小說中,常常會用到許多詩歌來傳情達意。像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三言二拍等,西方的如《魔戒》。也或者是另一個原因,即利于說書者唱嘆。
研究《紅樓夢》、《金瓶梅》中詩詞的人大有人在,但研究西游記中詩詞的人卻幾乎沒有。我總結了一下,主要是《西游記》中大部分詩詞乃屬于慢詞或散曲,只講究了對仗而沒有講究格律。以類了我們的現(xiàn)代詩。但是如果盡是這樣便抹殺了它們的價值,則是萬萬不能的。這樣的詩詞既然寫出來,讀來也很不錯,便是一種既已存在的文學形式。作為歌唱的底本,在文學分類之中,我們毫不猶豫地把它們劃分到詩詞這一大家族中來。
研究《西游記》里的詩詞,也可推而及元朝文學的一些形式。如上引寫雪的一首詩,其形體恰似關漢卿的《雙飛蝶》(將碧血,寫忠烈。化厲鬼,除逆賊)。
其中種種,不盡詳敘,來者可續(xù)。
作品《西游記》詩詞賞析原文賞析
一 畫
一自多才間闊,幾時盼得成合?今日個猛見他,門前過。待喚著怕人瞧科。我這里高唱當時《水調歌》,要識得聲音是我。 (徐再思《雙調·沉醉東風·春情》)
一江秋水澹寒煙,水影明如練,眼底離愁數(shù)行雁。 (倪瓚《越調·小桃紅》)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 (張養(yǎng)浩《雙調·水仙子·詠江南》)
一陣風,一陣雨,滿城中落花飛絮。紗窗外驀然聞杜宇,一聲聲喚回春去。 (馬致遠《雙調·壽陽曲》)
一聲畫角譙門,半亭新月黃昏,雪里山前水濱。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白樸《越調·天凈沙》)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 (徐再思《雙調·水仙子》)
一春魚雁無消息,則見雙燕斗銜泥。 (關漢卿《雙調·大德歌》)
二 畫
人皆嫌命窘,誰不見錢親? (張可久《正宮·醉太平》)
人海闊,無日不風波。 (姚燧《中呂·陽春曲》)
人靜也,一聲吹落江樓月。 (白樸《雙調·駐馬聽》)
九里松,二高峰,破白云一聲煙寺鐘。 (張可久《越調·寨兒令》)
幾枝紅雪墻頭杏,數(shù)點青山屋上屏。 (胡祗遹《中呂·陽春》)
三 畫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奧敦周卿《雙調·蟾宮曲》)
萬里夕陽錦背高,翻身猶恨東洋小。 (王和卿《雙調·撥不斷》)
萬頃滄波浮天地,爛銀盤寒褪云衣。 (曾瑞《南呂·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
萬頃波光天圖畫,水晶宮冷浸紅霞。 (錢霖《般涉調·哨遍·看錢奴》)
三千尺侵云糞土,十萬家泣血膏腴。 (徐再思《雙調·蟾宮曲》)
才歡悅,早間別,痛煞煞好難割舍。 (盧摯《雙調·陽春曲·珠簾秀》)
才社日停針線,又寒食戲秋千。一春幽恨遠。 (李致遠《中呂·紅繡鞋6·晚春》)
夕陽下,酒旆閑,兩三航未曾著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斷橋頭賣魚人散。 (馬致遠附錄七·元曲名句集萃《雙調·陽春曲·平沙落雁》)
飛來千丈玉蜈蚣,橫駕三天白螮蝀,鑿開萬竊黃云洞。 (喬吉《雙調·水仙子·吳江垂虹橋》)
四 畫
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 (范康《仙呂·寄生草·酒》)
不因酒困因詩困,常被吟魂惱醉魂。 (白樸《中呂·陽春曲》)
不是不修書,不是無才思,繞清江買不得天樣紙。 (貫云石《雙調·清江引·惜別》)
不讀書有權,不識字有錢,不曉事倒有人夸薦。老天只恁忒心偏,賢和愚無分辨。(無名氏《中呂·朝天子·志感》)
不讀書最高,不識字最好,不曉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濁,好和歹沒條道。(無名氏《中呂·朝天子·志感》)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shù)點青如淀。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周德清《中呂·寒鴻秋》)
長江萬里歸帆,西風幾度陽關,依舊紅塵滿眼。夕陽新雁,此情時拍闌干。 (吳西逸《越調·天凈沙》)
長江浩浩西來,水面云山,山上樓臺。山水相連,樓臺相對,天與安排。 (張養(yǎng)浩《雙調·折桂令·過金山寺》)
五眼雞岐山鳴鳳,兩頭蛇南陽臥龍,三腳貓渭水飛熊。 (張鳴善《雙調·水仙子·譏時》)
無官何患?無錢何憚?休教無德、人輕慢! (張養(yǎng)浩《中呂·山坡羊》)
天公尚有妨農過,蠶怕雨寒苗怕火。陰,也是錯;晴,也是錯。 (陳草庵《中呂·山坡羊·嘆世》)
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張養(yǎng)浩《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瓦壟上宜栽樹,陽溝里好駕舟。甕來大肉饅頭,俺家的茄子大如斗。 (無名氏《商調·梧葉兒·嘲謊人》)
日月閑中過,風波夢里驚,造物無情。 (鐘嗣成《雙調·凌波仙》)
月缺終須有再圓。圓,月圓人未圓。朱顏變,幾時得重少年? (吳弘道《南呂·金字經(jīng)》)
手執(zhí)著餞杯,眼閣著別離淚。剛得聲“保重將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 (關漢卿《雙調·沉醉東風》)
鳳凰臺上暮云遮,梅花驚作黃昏雪。 (白樸《雙調·駐馬聽》)
今朝有酒今朝醉,且盡樽前有限杯。 (白樸《中呂·陽春曲》)
從來好事天生儉,自古瓜兒苦后甜。 (白樸《中呂·陽春曲》)
文章糊了盛錢囤,門庭改做迷魂陣。 (張可久《正宮·醉太平》)
憶疏狂阻隔天涯,怎知人埋怨他?吟鞭醉裊青驄馬,莫吃秦樓酒、謝家茶,不思量執(zhí)手臨歧話。 (白樸《仙呂·點絳唇》)
為善的受貧窮更命短,造惡的享富貴又壽延。 (關漢卿《竇娥冤》)
五 畫
平生不會相思,才會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飛絮,氣若游絲。 (徐再思《雙調·蟾宮曲·春情》)
東邊路西邊路南邊路,五里鋪七里鋪十里鋪。行一步盼一步懶一步,霎時間天也暮日也暮云也暮。斜陽滿地鋪,回首生煙霧。兀的不山無數(shù)水無數(shù)情無數(shù)! (無名氏《正宮·塞鴻秋·山行警》)
石壁高垂雪練寒,冰絲帶雨懸霄漢。幾千年曬未干。 (蒲道源《黃鐘·人月圓》)
嘆烏衣一旦非王謝,怕青山兩岸分吳越,厭紅塵萬丈混龍蛇。 (汪元亨《正宮·醉太平》)
四十年繞湖賒看山,買山錢更教誰辦? (張可久《雙調·落梅風》)
四周山一竿殘照里,錦屏風又添鋪翠。 (馬致遠《雙調·壽陽曲·山市晴嵐》)
寧可少活十年,休得一日無權。 (嚴忠濟《越調·天凈沙》)
六 畫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關漢卿《竇娥冤》)
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面細搜求,無中覓有。 (無名氏《正宮·醉太平》)
有聲名誰識廉頗,廣才學不用蕭何。 (無名氏《正宮·醉太平》)
有錢的納寵妾買人口偏興旺,無錢的.受饑餒填溝壑遭災障。 (馬謙齋《越調·細柳營》)
有意送春歸,無計留春住。明年又著來,何似休歸去! (薛昂夫《雙調·楚天遙過清江引》)
傷心秦漢經(jīng)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張養(yǎng)浩《中呂·山坡羊·潼關懷古》)
傷心莫唱,南朝舊曲,司馬淚痕多。 (楊果《越調·小桃紅》)
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 (紀君祥《趙氏孤兒》)
自天飛下九龍涎,走地流為一股泉,帶風吹作千尋練。 (徐再思《雙調·水仙子》)
江山信美,終非吾土,問何日是歸年? (王惲《越調·平湖樂》)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箏?隔江和淚聽,滿江長嘆聲。 (張可久《南呂·一枝花》)
論,半生名利奔;窺吟鬢,江清月近人。 (任昱《南呂·金字經(jīng)》)
紅葉落火龍褪甲,青松枯怪蟒張牙。 (一分兒《雙調·沉醉東風》)
如今凌煙閣一層一個鬼門關,長安道一步一個連云棧。 (查德卿《仙呂·寄生草》)
七 畫
兩葉蘭橈斗來去,萬人呼,紅衣出沒波深處。 (王惲《越調·平湖樂》)
兩處相思無計留,君上孤舟妾倚樓。這些蘭葉舟,怎裝如許愁? (姚燧《越調·憑欄人》)
更蛾眉強學時妝,是老子平生懶處。 (馮子振《正宮·鸚鵡曲》)
楊柳深深小院,夕陽淡淡啼鵑。巷陌東風賣餳天。 (馬致遠《中呂·紅繡鞋》)
投至兩處凝眸,盼得一雁橫秋。 (馬致遠《漢宮秋》)
蒼波萬頃孤岑矗,是一片水上天竺。金鰲頭滿咽三杯,吸盡江山濃綠。 (王實甫《西廂記》)
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 (王實甫《西廂記》)
吳山越山山下水,總是凄涼意。江流今古愁,山雨興亡淚。沙鷗笑人閑未得。 (任昱《雙調·清江引·錢塘懷古》)
別時只說到東吳,三載余,卻得廣州書。 (徐再思《越調·天凈沙》)
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當當一粒銅豌豆。 (關漢卿《南呂·一枝花·不伏老》)
亂云不收,殘霞妝就,一片洞庭秋。 (盍西村《越調·小桃紅》)
伸玉指盆池內蘸綠波,剛綽起半撮,小梅香也歇和,分明掌上見嫦娥。 (馬致遠《仙呂·賞花時》)
八 畫
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愛煞江南。 (張養(yǎng)浩《雙調·水仙子·詠江南》)
畫船兒載不起離愁,人到西陵,恨滿東州。 (張可久《雙調·折桂令》)
畫船兒載將春去也,空留下半江明月。 (盧摯《雙調·壽陽曲·別珠簾秀》)
到如今,西風吹斷回文錦。羨他一對,鴛鴦飛去,殘夢蓼花深。 (楊果《越調·小桃紅》)
楓林霜葉舞,蕎麥雪花飄,又一年秋事了。 (周德清《中呂·紅繡鞋》)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憂,都到心頭。 (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
若得來心肝兒敬重,眼皮兒上供養(yǎng),手掌兒里高擎。 (關漢卿《中呂·普天樂·崔張十六事·酬和情詩》)
取富貴青蠅競血,進功名白蟻爭穴。 (馬謙齋《雙調·沉醉東風》)
岸邊煙柳蒼蒼,江上寒波漾漾。陽關舊曲低低唱,只恐行人斷腸。 (姚燧《中呂·醉高歌》)
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 (馬致遠《雙調·夜行船·秋思》)
憑闌袖拂楊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關漢卿《南呂·四塊玉》)
忽聞疏雨打新荷,有夢都驚破。 (盍西村《越調·小桃紅》)
夜來西風里,九天雕鶚飛,困煞中原一布衣。 (馬致遠《南呂·金字經(jīng)》)
夜靜云帆月影低,載我在瀟湘畫里。 (盧摯《雙調·沉醉東風·秋景》)
怕黃昏忽地又黃昏,不銷魂怎地不銷魂。新啼痕壓舊啼痕,斷腸人憶斷腸人。 (王實甫《中呂·十二月過堯陽歌·別情》)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白樸《越調·天凈沙·秋》)
驛路西風冷繡鞍,離情秋色相關。鴻雁啼寒,楓林染淚,攛斷旅情無限。 (李泂《雙調·夜行船》)
九 畫
畫甕兒里袁安舍,鹽堆兒里黨尉宅,粉缸兒里舞榭歌臺。 (喬吉《雙調·水仙子·詠雪》)
春來南國花如繡,雨過西湖水似油。 (盧摯《中呂·喜春來》)
掛絕壁松枯倒倚,落殘霞孤鶩齊飛。 (盧摯《雙調·沉醉東風·秋景》)
掙破莊周夢,兩翅架東風。三百座名園,一采一個空。難道風流種?唬殺尋芳的蜜蜂。輕輕的飛動,把賣花人扇過橋東。 (王和卿《仙呂·醉中天·詠大蝴蝶》)
殘花醞釀蜂兒蜜,細雨調和燕子泥。 (胡祗遹《中呂·陽春曲》)
城頭鼓聲,江心浪聲,山頂鐘聲。一夜夢難成。 (湯式《雙調·慶東原·京?泊》)
相思有如少債的,每日相催逼。常挑著一擔愁,準不了三分利,這本錢見他時才算得。 (徐再思《雙調·清江引·相思》)
相思瘦因人間阻,只隔墻兒住。筆尖和露珠,花瓣題詩句,倩銜泥燕兒將過去。(喬吉《雙調·折桂令》)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越調·天凈沙·秋思》)
點破瀟湘萬頃秋,是幾葉兒傳黃敗柳。 (趙慶善《雙調·沉醉東風》)
勝神鰲,卷風濤,脊梁上輕負著蓬萊島。 (王和卿《雙調·撥不斷·大魚》)
香煙亂飄,笙歌喧鬧,飛上玉樓腰。 (盍西村《越調·小桃紅》)
看江潮鼓聲千萬家,卷朱簾玉人如畫。 (貫云石《雙調·壽陽曲》)
看星低落鏡中,月華明秋影玲瓏。 (喬吉《雙調·水仙子》)
看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急攘攘蠅爭血。 (馬致遠《雙調·夜行船·秋思》)
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珠簾秀《正宮·醉西施》)
秋深最好是楓樹葉,染透猩猩紅。 (楊朝英《雙調·清江引》)
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得倩疏林掛住斜暉。 (王實甫《西廂記》)
恨殘霞不近人情,截斷玉虹南去。望人間三尺甘霖,看一片閑云起處。恰不道人到中年萬事休,我怎肯虛度了春秋。 (關漢卿《南呂·一枝花·不伏老》)
將花枝笑捻,斜插在鬢邊,手執(zhí)著菱花鏡兒里顯。 (高文秀《南呂·一枝花》)
哀告花箋紙,囑咐筆尖兒,筆落花箋寫就詞。 (無名氏《仙呂·醉中天》)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時間月缺花飛。 (王實甫《西廂記》)
十 畫
都來一段,紅幢翠蓋,香盡滿城風。 (楊果《越調·小桃紅》)
起宿靄千尋臥龍,掣流云萬丈垂虹。 (鮮于必仁《雙調·折桂令·蘆溝曉月》)
蓮花相似,情短藕絲長。 (楊果《越調·小桃紅》)
曉來清鏡添白雪,上床與鞋履相別。 (馬致遠《雙調·夜行船》)
柴似靈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醬甕兒恰才夢撒,鹽瓶兒又告消乏。茶也無多,醋也無多。 (周德清《雙調·蟾宮曲》)
剔銀燈欲將心事寫,長葉氣把燈吹滅。 (盧摯《雙調·壽陽曲》)
倚篷窗一身兒活受苦,恨不得隨大江東去。 (珠簾秀《雙調·壽陽曲·答盧疏齋》)
誰教你鉆入他鋤不斷斫不下解不開頓不脫慢騰騰千層錦套頭。(關漢卿《南呂·一枝
花·不伏老》)
高官鼎內魚,小吏置中兔。 (任昱《雙調·清江引》)
十一畫
黃昏后,長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趙顯宏《中呂·滿庭芳·牧》)
黃昏近,愁生砧杵,怨人琵琶。 (白樸《仙呂·點絳唇》)
雪紛紛,掩重門,不由人不斷魂。瘦損江梅韻。 (關漢卿《雙調·大德歌·冬》)
梅花笑人休弄影,月沉時一般孤另。 (馬致遠《雙調·壽陽曲》)
野水明于月,沙鷗閑似云,喜村深地偏人靜,帶煙霞半山斜照影,都變做滿川詩興。(張養(yǎng)浩《雙調·落梅引》)
眼前紅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車。 (馬致遠《雙調·夜行船·秋思》)
堂堂大元,奸佞專權。開河變鈔禍根源,惹紅巾萬千。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賊做官官做賊混愚賢。哀哉可憐! (無名氏《正宮·醉太平》)
船到江心補漏遲。 (關漢卿《救風塵》)
欲寄君衣君不還,不寄君衣君又寒。寄與不寄間,妾身千萬難。 (姚燧《越調·憑欄人·寄征衣》)
欲賦生來驚人語,必須苦下死工夫(顧德潤《南呂·罵玉郎過感皇恩采茶歌》)
淡月梨花曲檻旁,清露蒼苔羅襪涼,恨他愁斷腸,為他燒夜香。 (喬吉《越調·憑欄人·秋思》)
漁燈暗,客夢回。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情淚。 (馬致遠《雙調·壽陽曲·瀟湘夜雨》)
清味遠嫌蝶妒蜂,老枝寒舞鳳蟠龍。 (周文質《雙調·折桂令·詠蟠梅》)
清溪一葉舟,芙蓉兩岸秋。采菱誰家女,歌聲起暮鷗。 (趙孟頫《仙呂·后庭花》)
情兒分兒你心里記者,病兒痛兒我身上添些,家兒活兒既是拋撇,書兒信兒是必休絕,花兒草兒打聽的風聲,車兒馬兒我親自來也。 (劉庭信《雙調·折桂令》)
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墻頭缺。 (馬致遠《雙調·夜行船·秋思》)
斷人腸處,天邊殘照水邊霞??莺伤搡?,遠樹棲鴉。敗葉紛紛擁砌石,修竹珊珊掃窗紗。 (白樸《仙呂·點絳唇》)
十 二 畫
越王百計吞吳地,歸去層臺高起,只今亦是鷓鴣飛處。 (楊維楨《雙調·夜行船》)
雁陣驚寒埋云岫,下長空飛滿滄州。 (鮮于必仁《中呂·普天樂·平沙落雁》)
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里。 (張可久《雙調·清江引·秋懷》)
琴調冷聲閑虎丘,劍光寒影動龍湫。 (喬吉《雙調·折桂令·風雨登虎丘》)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白樸《越調·天凈沙·春》)
遇急思親戚,臨危托故人。 (紀君祥《趙氏孤兒》)
蛟龍慮恐下燃犀,風起浪翻如屋。 (王惲《正宮·黑漆奴·游金山寺》)
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白樸《雙調·沉醉東風·漁夫》)
傲霜橘柚青,濯雨蒹葭秀。 (趙善慶《雙調·沉醉東風》)
鋪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萬鐘,胡言亂語成時用。大綱來都是烘! (張鳴善《雙調·水仙子·譏時》)
游魚兒見食不見鉤,都只為半紙功名一筆勾,急回頭兩鬢秋。 (不忽木《仙呂·點絳唇》)
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 (王實甫《西廂記》)
富貴三更枕上蝶,功名兩字酒中蛇。 (喬吉《雙調·賣花聲·悟世》)
登樓意,恨無上天梯。 (馬致遠《南呂·金字經(jīng)》)
十 三 畫
想人生最苦離別,唱到陽關,休唱三疊。 (劉庭信《雙調·折桂令》)
想秦宮漢闕,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漁樵沒話說。 (馬致遠《雙調·夜行船·秋思》)
鵪鶉嗉里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 (無名氏《正宮·醉太平·譏貪小利者》)
霧花吹鬢海風寒,浩歌驚得浮云散。 (喬吉《雙調·殿前歡·登天下第一樓》)
路逢餓殍須親問,道遇流民必細詢。 (張養(yǎng)浩《中呂·喜春來》)
頻祝愿,普天下心廝愛早團圓。 (商挺《雙調·潘妃曲》)
微風不定,幽香成徑,紅云十里波千頃。 (劉致《中呂·山坡羊》)
愁共海潮來,潮去愁難退。 (薛昂夫《雙調·楚天遙過清江引》)
1. 關于姓陳的詩句
關于姓陳的詩句 1. 古代有哪些姓陳的詩人
其中陳琳(建安七子之一)、陳壽(三國志作者,著有詩句: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陳子昂(詩句: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都比較出名,下面是中國古代全部姓陳的詩人。
陳黯
陳璧
陳標
陳草庵
陳昌言
陳從古
陳存
陳道復
陳德和
陳德武
陳東
陳東甫
陳端生
陳諷
陳敷
陳瓘
陳沆
陳季卿
陳繼儒
陳嘉言
陳京
陳景沂
陳景鐘
陳九流
陳居仁
陳康伯
陳克
陳克明
陳亮
陳琳
陳睦
陳楠
陳耆卿
陳去疾
陳人杰
陳潤
陳若水
陳三聘
陳上美
陳深
陳師道
陳師穆
陳壽
陳叔達
陳恕可
陳陶
陳通方
陳韡
陳文述
陳希烈
陳偕
陳亞
陳彥博
陳堯佐
陳曄
陳翊
陳與義
陳羽
陳玉蘭
陳元初
陳元光
陳允平
陳造
陳慥
陳著
陳翥
陳子昂
陳子厚
陳子良
陳子龍
2. 陳姓詩人
陳毅 青 松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梅嶺三章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chuàng)業(yè)艱難百戰(zhàn)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投生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 陳琳(?~217),漢魏間文學家。
“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
《為袁紹檄豫州文》, 飲馬長城窟行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舉筑諧汝聲。
男兒寧當格鬪死。何能怫郁筑長城。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作書與內舍。便嫁莫留住。
善侍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
報書往邊地。君今出語一何鄙。
中國古籍全錄 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
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
結發(fā)行事君。慊慊心意關。
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河南洛陽人,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進士,授文林郎、開德府教授;宣和四年(1122)任太學博士,擢升著作佐郎;南宋王朝建立后,歷兵部員外郎、中書舍人、吏部侍郎、禮部侍郎、參知政事等職。是北宋至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
《夜賦》 泊舟華容縣,湖水終夜鳴。凄然不能寐,左右菰蒲聲。
窮途事多違,勝處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234303164亦心驚。三更螢火鬧,萬里天河橫。
阿瞞狼狽地,山澤空崢嶸。強弱與興衰,今古莽難評。
腐儒憂平世。況復值甲兵。
終然無寸策,白發(fā)滿頭生。 陳陶(約812-885前),字嵩伯,唐代鄱陽(今江西波陽)人,一作嶺南人,又作劍浦(今福建南平)人。
舉進士不第,寄情山水,自稱三教布衣。宣宗大中年間避亂入洪州西山學神仙,后不知所終。
隴西行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春閨夢里人。
3. 歷史上姓陳的詩人有哪些
陳毅青 松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梅嶺三章斷頭今日意如何?創(chuàng)業(yè)艱難百戰(zhàn)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
后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投生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陳琳(?~217),漢魏間文學家。
“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
《為袁紹檄豫州文》,飲馬長城窟行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舉筑諧汝聲。
男兒寧當格鬪死。何能怫郁筑長城。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作書與內舍。便嫁莫留住。
善侍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
報書往邊地。君今出語一何鄙。
中國古籍全錄 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
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
結發(fā)行事君。慊慊心意關。
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河南洛陽人,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舍甲科進士,授文林郎、開德府教授;宣和四年(1122)任太學博士,擢升著作佐郎;南宋王朝建立后,歷兵部員外郎、中書舍人、吏部侍郎、禮部侍郎、參知政事等職。是北宋至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
《夜賦》泊舟華容縣,湖水終夜鳴。凄然不能寐,左右菰蒲聲。
窮途事多違,勝處亦心驚。三更螢火鬧,萬里天河橫。
阿瞞狼狽地,山澤空崢嶸。強弱與興衰,今古莽難評。
腐儒憂平世。況復值甲兵。
終然無寸策,白發(fā)滿頭生。 陳陶(約812-885前),字嵩伯,唐代鄱陽(今江西波陽)人,一作嶺南人,又作劍浦(今福建南平)人。
舉進士不第,寄情山水,自稱三教布衣。宣宗大中年間避亂入洪州西山學神仙,后不知所終。
隴西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蓱z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6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陳德和
下一篇: 查德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