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990—1078)字子野,烏程(今浙江吳興)人
沙上并禽池上暝
——張先詞選講
張 先
【作者簡介】
張先(990—1078)
天 仙 子
時為嘉禾小倅[1]
【題解】
《天仙子》,唐玄宗時教坊曲名
《水調》[2]數(shù)聲持酒聽
。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沙上并禽[3]池上暝[4]
。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張先集編年校注》)
【注釋】
[1] 嘉禾小倅:張先宋仁宗慶歷三年(1043)出任秀州(今浙江嘉興)通判之職
。倅:宋時州府長官之副職。[2] 《水調》:唐代流行的曲調名
。唐杜牧《揚州》詩:“誰家唱《水調》。”自注:“煬帝開汴河,自作《水調》。”[3] 并禽:鴛鴦
,因為鴛鴦雌雄相隨而得名。[4] 暝:日落,天黑
。【集評】
王國維《人間詞話》卷上:“‘云破月來花弄影’
【學生佳作賞析】
如煙往事,怎堪回首
——張先《天仙子》(《水調》數(shù)聲持酒聽)賞析
此詞是北宋詞人張先所作
上闋
,詞人直接言情。在悠悠的《水調》曲聲中,詞人一個人喝著悶酒,想消去心中的幾分愁緒,但正如李太白詩云“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就算經(jīng)過一番迷醉,夢醒時愁緒仍舊縈繞在心間。是什么樣的愁,竟叫詞人如此難以釋懷?是“送春春去幾時回”。詞人臨老傷春
,面對春天如落花流水般逝去,詞人無法挽回,只能無奈惜別,反復追問其何時能再回來。同時“春”又有青春年華之意,詞人在此不僅感嘆年華的流逝,也追憶著當時的年少風流。“臨晚鏡。傷流景下闋
,詞人借物言情?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全詞語言工巧
(闕文 20134242 2013級生工2班)
【簡評】
作者從詞人和此詞的背景進行賞析
張先開始因為《行香子》這首詞有“心中事,眼中淚
張先對人說:“何不稱為‘張三影’
世人遂稱之為“張三影”
擴展資料:
張三影本名張先,字子野
張先其詞內(nèi)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詩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對都市社會生活也有所反映
他以登山臨水、創(chuàng)作詩詞自娛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張先
(990-1078)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7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張孝祥
下一篇: 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