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剛中(1088年—1154年)
鄭剛中作品
鄭剛中一生
《入信州》:“郵亭方此越三衢,已是江南十里逾
。幽谷日來禽對語,平沙霜重雁相呼。溪旁障水橫魚網(wǎng)《此心》:“金華山下赤松鄉(xiāng)
《聞杜鵑》:“少年聞杜鵑,不領(lǐng)杜鵑意
。朝將書卷開,暮對春風(fēng)醉。啼急落花飛,不廢書生睡。年來聞杜鵑,萬感集腸胃。罪大畏斧鉞,恩寬見天地。桑榆寄晚日,骨髓鎖深愧。草舍燈火寒,瘴鄉(xiāng)煙雨細(xì)。休作斷腸聲,孤臣已無淚?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剛中24歲始離故鄉(xiāng)金華
,對故鄉(xiāng)懷有深情,長期在陜西、四川等地任官為民,鄉(xiāng)思之情只有借詩遙寄。一首《懷山居》:“春淺酒寒人密座,花深雨細(xì)蝶移枝。十年未解作歸計,此恨故園鶯自知?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鄭剛中(1088年—未知)
,字亨仲評價 鄭剛中為民族英雄
,令鄭氏后裔乃至全體龍的傳人所景仰,他的民族氣節(jié)和英雄氣概為后人敬佩。哲觀剛中詩
,高標(biāo)逸韻,文采飛揚贊詩曰:
青史曾丹忠愍謚
北山有幸迎忠骨,清風(fēng)無聲慰靈英
恩薦貶殺皆由檜
生平 鄭剛中
初授左文林郎
時金兵入侵,秦檜獨攬朝政
紹興九年,為樞密行府參謀出諭京陜
紹興和議后
都統(tǒng)每入謁,必庭參然后就坐
剛中主蜀期間行屯田
先是,川口屯兵十萬
蜀中富饒
紹興十七年(1147)九月
,秦檜命御史汪勃、余堯弼等人吹毛索疵,對剛中猛加彈劾,列出所謂“妄用官錢”、“奢僭”、“貪婪”、“天資兇險”、“網(wǎng)羅死黨”等等罪狀。是年十二月,又使余堯弼繼續(xù)彈劾他,“為臣不忠”、“賄賂溢于私帑”、“暴斂困民”、“密遣爪牙”、“窺伺朝政”等等罪行,,剛中由是被免職,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桂陽監(jiān)居住。紹興十九年(1149)七月,高宗想減輕一點對剛中的處罰
,秦檜卻不依不饒,要徹底查究其“貪污”罪行。又命人逮捕其子右承務(wù)郎鄭良嗣及其將佐賓客,都關(guān)押在江州獄中湯
鄭剛中的詩文江鄉(xiāng)時節(jié)逢寒食
,花落未將春減色,嶺南能有幾多花,寒食臨之掃春跡?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江鄉(xiāng)時節(jié)逢寒食,花落未將春減色
漢粉重番內(nèi)樣妝。新染冰肌
宋代鄭剛中
展開閱讀全文∨ 回祿為火神,威權(quán)尤貴重
南宋抗金名將
1.描寫嶺南的詩句 1
、送人游嶺南唐代:司空曙
萬里南游客,交州見柳條
。逢迎人易合
,時日酒能消。浪曉浮青雀
,風(fēng)溫解黑貂。囊金如未足,莫恨故鄉(xiāng)遙
。2
、謫嶺南道中作唐代:李德裕
嶺水爭分路轉(zhuǎn)迷,桄榔椰葉暗蠻溪
。愁沖毒霧逢蛇草
五月畬田收火米
不堪腸斷思鄉(xiāng)處,紅槿花中越鳥啼
3
唐代:孟浩然
洞庭去遠(yuǎn)近,楓葉早驚秋
峴首羊公愛
土毛無縞纻
已抱沈痼疾,更貽魑魅憂
數(shù)年同筆硯
意氣今何在
4、嶺南江行
唐代: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煙
山腹雨晴添象跡,潭心日暖長蛟涎。
射工巧伺游人影
,颶母偏驚旅客船。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發(fā)待流年
。5
、定風(fēng)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宋代:蘇軾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yīng)乞與點酥娘
。盡道清歌傳皓齒,風(fēng)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顏愈少
,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yīng)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6
、惠州一絕 / 食荔枝宋代:蘇軾
羅浮山下四時春
,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顆
,不辭長作嶺南人。7、菩薩蠻·子規(guī)啼破城樓月
宋代:李師中
子規(guī)啼破城樓月
,畫船曉載笙歌發(fā)。兩岸荔枝紅,萬家煙雨中。佳人相對泣
,淚下羅衣濕。從此信音稀,嶺南無雁飛。8、寒食
宋代:鄭剛中
江鄉(xiāng)時節(jié)逢寒食
,花落未將春減色,嶺南能有幾多花,寒食臨之掃春跡
花多花少非我事
柴門風(fēng)雨小庭寒
,無奈池塘煙草碧。欲將詩句慰窮愁
,眼中萬象皆相識。欣然應(yīng)接已無暇
,都為老來無筆力。9
、送鄭明府貶嶺南唐代:司空曙
青楓江色晚
,楚客獨傷春。共對一尊酒,相看萬里人。猜嫌成謫宦,正直不防身
。莫畏炎方久,年年雨露新。10
、別嶺南熊判官唐代:元稹
十年常遠(yuǎn)道
,不忍別離聲。況復(fù)三巴外,仍逢萬里行。桐花新雨氣,梨葉晚春晴
。到海知何日,風(fēng)波從此生。2.關(guān)于贊美嶺南的古詩 嶺南大雪
年代:【宋】 作者:【區(qū)仕衡】
海凍珊瑚萬里沙
,炎方六出盡成花。洛陽縱有行春令,誰問袁安處士家
春日嶺南
年代:【宋】 作者:【孫正平】
窗前修竹靄如云
,巧語春禽只聽聞。睡起蒲團趺坐穩(wěn),惟將茗椀對爐薰
。客居嶺南
年代:【宋】 作者:【張子龍】
天風(fēng)吹白波
,歸客欲如何。炎國逢花早
,春船載雨過畏蛇焚癭木,防蠱種衰荷
洞口商人婦
庚午臘中苦寒不雪不雪嶺南之常而苦寒為希有
年代:【宋】 作者:【鄭剛中】
檐風(fēng)動修竹
曉望山頭松,孤瘦凍欲折。
欣然發(fā)茅亭
待之既逾時,腳硬冷如鐵
青山全不老
豈非地氣偏
剪水下云來,祗向虛空歇
今年臘中寒
此是雪先聲
,蕩洗嶺南熱。蜒叟且莫驚,造化無差別
。會須煙瘴林
,都有琪花結(jié)。草色潤如酥
,看取焦枯活。嶺南鞭春
年代:【宋】 作者:【范端臣】
一辭湖上月,三見嶺南春
。怪鳥呼如鬼
,癡猿立似人。蠻商通海舶
,漁戶雜江濱。尚有鞭牛撲,紛拿起路塵
嶺南道中
年代:【唐】 作者:【曹松】
百花成實未成歸
但有壺觴資逸詠
半川陰霧藏高木,一道晴霓雜落暉
游子馬前芳草合
嶺南荔枝不可寄遠(yuǎn)龍眼新熟輒以五日顆奉晦叔
年代:【宋】 作者:【張栻】
荔子如今尚典刑
雖無赪玉南風(fēng)面
謫嶺南道中作
年代:【唐】 作者:【李德?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
嶺水爭分路轉(zhuǎn)迷
愁沖毒霧逢蛇草
五月畬田收火米
不堪腸斷思鄉(xiāng)處,紅槿花中越鳥啼
送人游嶺南
年代:【唐】 作者:【戴叔倫】
少別華陽萬里游
紅芳綠筍是行路
嶺南江行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瘴江南去入云煙,望盡黃茆是海邊
山腹雨晴添象跡
射工巧伺游人影
從此憂來非一事,豈容華發(fā)待流年
送周愿判官歸嶺南
年代:【唐】 作者:【姚系】
早蟬望秋鳴
由來重義人,感激事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