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初字公實
司馬光生平
司馬光,山西夏縣人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中進士甲科
司馬光立志編撰《通志》
,作為統(tǒng)治者的借鑒,治平三年(1066)撰成戰(zhàn)國迄秦的《通志》八卷上覲宋英宗,英宗命設(shè)局續(xù)修,并供給費用,增補人員。宋神宗即位后,以其書“有鑒于往事,以資于治道”,賜書名《資治通鑒》,并親為寫序。此時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元豐八年(1085)宋哲宗即位
對司馬光的為人
,朱熹評論:公忠信孝友恭儉正直出于天性,其好學如饑渴之嗜飲食,于財利紛華如惡惡臭;誠心自然,天下信之。退居于洛,往來陜洛間,皆化其德,師其學,法其儉。有不善曰:君實得無知乎!博學無所不通。(《三朝名臣言行錄》卷7)司馬光成就
司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學術(shù)上
他在《進資治通鑒表》中說:“臣今筋骨癯瘁
,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資治通鑒》是我國最大的一部編年史
司馬光著述頗多
《司馬光》原文:
司馬光
《司馬光》譯文:
司馬光(他)是宋朝的首相
當司馬光長大的時候
擴展資料:
《司馬光》創(chuàng)作背景:
司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歷史學家
司馬光是保守派和保守派的政治勢力
司馬光從小就喜歡讀歷史。隨著年齡的增長
,他發(fā)現(xiàn)任何人都很難讀完這些龐大的歷史書籍,尤其是皇帝和大臣們。于是他召集了一批人,按年份編輯古今史。他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把它們編成1000多卷,取名《資治通鑒》。所謂“資治”有利于治國,“綜合參考”是指從古至今可以吸取的歷史經(jīng)驗或教訓。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司馬光勤學
司馬光是北宋的政治家
、史學家。他幼時聰敏好學
,7歲就能熟背《左氏春秋》,還能講清其中的要義。父親非常疼愛他在此期間
司馬光這份腳踏實地的態(tài)度成就了他在史學上的地位
司馬光簡介:
天賦加成的司馬光
,20歲就金榜題名,高中進士,開啟輝煌人生,更于29歲時迎來人生發(fā)光時刻:1047年,貝州農(nóng)民王則起義,震動朝野。結(jié)果,司馬光跑過去,一頓“只誅首惡,余皆不問”的輿論攻勢,迅速就瓦解了起義軍。這場戰(zhàn)事
,為司馬光掙足了政治資本,從此,大宋朝堂更加對他撇嘴微笑。直到他撞到人生的天花板——“熙寧變法”。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47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石孝友
下一篇: 唐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