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1794~1857)清代啟蒙思想家
魏源生平
清乾隆五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1794年4月23日)
道光九年(1829)應禮部會試
,與龔自珍雙雙落第,房考劉逢祿作《兩生行》哀之,從此龔魏齊名。魏捐內閣中書舍人候補,內閣藏書豐富,乃博覽史館秘閣官書及士大夫私家著述。時社會動亂加劇,他目睹江華瑤民起義,深感清政權的腐?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道光二十一年(1841)
,魏源入兩江總督裕謙幕府,直接參與抗英戰(zhàn)爭,并在前線親自審訊俘虜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
,魏源再次參加禮部會試,中進士,以知州用,分發(fā)江蘇,任東臺、興化知縣。期間改革鹽政、筑堤治水。他依據(jù)林則徐所輯的西方史地資料《四州志》,參以歷代史志咸豐元年(1851)
是林則徐
近代大政治家、大思想家林則徐盡管一生力抗西方入侵
林則徐還是中國引進國際法的第一人
、中國近代外交事業(yè)的先行者、中國國際法學的開山者?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魏源有3個兒女
。根據(jù)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魏源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次子13歲時在樹上摘桔子墜地傷亡,長子魏儒耆(1820-1880),字英甫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啟蒙思想家
魏源經(jīng)典名言:
白光盡處火輪現(xiàn),草木山河金瀲滟;落日如人老更赤
,初日如人少方艷。如是何患于四夷?何憂于御侮?斯之謂折中于尊俎
。中淺外易者
,不足以當大事 。天地之性
,人為貴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艱。聞見廣則聰明辟
,勝友之而學易成 。教人者,成人之長
,去人之短也。唯盡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唯不恃己之所長而后能收人之長。逆則生
夫財用不足
,國非貧,人才不竟之謂貧。古今異宜,南北異俗
,自非投身處地,焉能隨盂水為方圓也?君子以細行律身,不以細行取人
。變古愈盡,便民愈甚
。及之而后知
,履之而后艱,烏有不行而知者乎?志士惜年
,賢人惜日,圣人惜時。中淺外易者
,不足以當大事。江逆飛
,海立起,天風刮海見海底,涌作銀濤劈天駛。執(zhí)古以繩今,是為誣今;執(zhí)今以律古
,是為誣古。身教親于言教
。學古之道,猶食筍而去其籜也
。暑極不生暑而生寒,寒極不生寒而生暑。
君子受言以達聰明
。上好紫剛下皆女服
惟盡知己之所短,而后能去人之短;惟不恃己之所長
得擲且擲即今日,人生百歲駒過隙
人才者
獨得之見,必不如眾議之參同也
聞見廣則聰明辟,勝友之而學易成
用人者
不憂一家寒
,所憂四海饑。執(zhí)古以繩今是為誣今
,執(zhí)今以律古是為誣古。天地之性
,人為貴。不知人之短
,不知人之長,不知人長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長欲任天下之重任
及之而后知
教育的含義就是使人能作以前不能
中淺外易者
師夷長技以制夷
凌霜竹箭傲雪梅,直與天地爭春回
清代思想家、文學家龔自珍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龔自珍名人名言:
落紅不是無情物
萬人叢中一握手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是逢人苦譽君
少年雖亦薄湯武
陶潛酷似臥龍豪
沉沉心事北南東,一睨人材海內空
美人才調信縱橫,我亦當筵拜盛名
不是逢人苦譽君
使君談藝筆通神
多君媕雅數(shù)論心,文字緣同骨肉深
一簫一劍平生意
不能勝寸心
明代思想家薛瑄經(jīng)典詩句摘抄
年代:明朝
薛瑄簡介:
薛瑄(1389-1464)明代思想家,著名的理學大師
明代思想家薛瑄經(jīng)典詩句摘抄
1、小人不可與盡言
2、發(fā)言須句句有著落方好
3
4、書雖古而道常新
5
6
7
8
、德進則言自簡。薛瑄9
、用人不可不慎。才不稱事,事何以立。薛瑄10
、有益者不為,無益者為之,所以苦其勞而不見成功。薛瑄11
、金有一分銅鐵之雜,則不精;德有一毫人偽之雜,則不純矣。薛瑄
漢代思想家董仲舒的名言
漢代思想家董仲舒的名言
1
2、名生于真
3、事各順于名
4、仁者所愛人類也
,智者所以除其害也。5
、大富則驕,大貧則憂。6
、氣之清者為精,人之清者為賢,治身者以積精為寶,治國者以積賢為道。7、善無小而不舉
,惡無小而不去。8
、能使萬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無敵于天下。9
、父不父則子不子,君不君則臣不臣。10、屈民而伸君
,屈君而伸天。11
、薄賦斂,省徭役,以寬民力。12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13
14
15
、百亂之源,皆出嫌疑。16
、得志有喜,不可不戒。17
、圣人為天下興利也。18、匿病者不得良醫(yī)
。19、至廉而威
。20
、欲審曲直,莫如引繩,欲審是非,莫如引名。21
、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陰陽也。22
、治亂興廢在于己。23
24
25
26
27
28
、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29
、天人合一,君權神授30
31
32
33、言出于己
34、眾少成多
35、命者天之令也
呂不韋名言有關屈原的名人名言關于歐陽修的名人名言
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是通過學習西方的先進軍事技術尋求御侮強國之道
師夷長技以制夷
魏源不僅主張從西洋購買船炮,而且更強調引進西方的先進工業(yè)技術
影響
“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歷史影響是非常深刻和廣泛的
如洋務運動的“自強求富”
創(chuàng)作背景:
中國近代新思想的倡導者魏源編寫的《海國圖志》是當時介紹西方國家的科學技術和歷史地理最詳實的專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50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