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翚(1632-1717),字石谷,號耕煙散人、烏目山人、清暉主人等。師王鑒、王時敏,臨摹宋、元名跡,吸取名家技法,治為一爐。曾受清康熙帝之命主繪《南巡圖》。畫成,御賜“山水清暉”匾額,聲名益著。晚年的山水畫,在簡練中求蒼茫﹔偶畫花卉,秀雋有致。有“畫圣”之譽(yù)。與同時代的畫家太倉王時敏、王鑒、王原祁并稱“四王”;合吳歷、惲壽平,世稱“清六家”。其畫風(fēng)影響后代。
王翚是清代著名畫家,被稱為清初畫圣。是清初“四王”中技法比較全面,成就比較突出的一位。
他是江蘇常熟人,字石谷,號耕煙散人,又號劍門樵客、鳥目山人、清暉老人等,生于1632年,卒于1717年(一說1720年)。
王翚出身于文人世家,祖上五世均善畫,王翚自幼也喜愛繪畫,曾拜同鄉(xiāng)張珂為師,經(jīng)常為畫商摹制假古畫出售,20歲時已具有極高的仿古能力。他的才能被王鑒發(fā)現(xiàn),收為弟子,又介紹給王時敏,遂得到二王指授,并拿出家藏珍品讓他臨摹,王翚畫藝又有大進(jìn)。40歲左右已成為一代大家,時人稱為“畫圣”、“海內(nèi)第一”。60歲時,他由王原祁推薦,被康熙召幸,作《南巡圖》。
《康熙南巡圖卷》共十二大卷,堪稱王翚創(chuàng)作畫中的鉅制,畫面自京城永定門開始,至紹興大禹廟,再經(jīng)金陵回京城,沿途城鄉(xiāng)風(fēng)光、社會生活、山川景色以及康熙南巡時的盛況,安排得井然有序,又富于穿插變化,場面之浩繁,內(nèi)容之豐富,筆墨之多樣,實為清代手卷中的宏篇,可以看出王翚駕馭場景的高超能力。
王石谷因作此畫而名聲日隆,一時求畫者擠破門。此后王石谷作畫就不象以前認(rèn)真了,應(yīng)付之畫甚多。后人學(xué)他風(fēng)格者很多,形成“虞山派”。。
◇ 藝術(shù)特色 ◇
王翚山水畫,有早、中、晚三期的變化,25歲以前為早期,主要摹仿古畫,筆墨尚未成熟,顯得有些幼稚,35歲到60歲為中期,這時期他廣泛吸取前人優(yōu)良技法,融匯南北諸家之長,作畫又專心精意,不肯茍簡,因此,這一時期作品最為精彩,技法精巧,清麗工秀?!犊滴跄涎矆D卷》就屬這一時期的作品。60歲以后是他的晚期,由于求畫者甚多,作品多為應(yīng)酬之作,難免粗制濫造,還出現(xiàn)了不少代筆畫。由于技法純熟,形成了一定格式,下筆也往往帶有習(xí)氣,不及中期生動英姿,但晚年也有一些杰作。
◇ 作品行情 ◇
王翚的畫歷來價格較高,至今仍大受藏家歡迎。從最新的成交價可證明這一點(diǎn)。1989年6月1日佳士得中國重要古畫拍賣會上,拿出一件王的摹古山水冊,為清內(nèi)府歸藏,石渠寶籍著錄,是王摹古山水的代表作之一,做價15-18萬美元,最后一舉達(dá)到396000美元。以后所拍畫作雖然價格降低,但相比其他清代畫家作品還是可觀的。同年佳士得另次“精美中國書畫”拍賣會上,其價格又有下跌。王翚的秋林賦詩圖軸,構(gòu)圖嚴(yán)謹(jǐn),遠(yuǎn)山近陂配軒得宜,水墨設(shè)色自然渾成。圖上附有畫家雙題,自言有曹云西韻味,反映了這位大家摹古的清湛功力。此圖估價為二萬五千至三萬五千美金,拍至五萬二千八百美金。1990年11月26日,蘇富比在紐約拍賣了一幅他的《太白觀泉圖》手卷,價格達(dá)71500美元,兩天后佳士得也在紐約拍賣他一幅作品,《仿董源夏山圖》淺設(shè)色絹本,立軸,以62000美元成交,從這三個例子可看出他現(xiàn)今的市場行情。
◇ 作品賞析 ◇
《秋山草堂圖》清 王翚 《夏五吟梅圖》
王翚 《采菱圖》《溪山訪友圖》
《虞山楓林圖》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51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汪之瑞
下一篇: 髡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