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熊(1823-1857),字渭長,號湘浦,浙江蕭山人。能詩詞,善山水、人物、花卉、翎毛、蟲魚、走獸,筆力雄厚,氣味靜穆,深得宋人神髓。尤擅長人物,筆法圓勁,形象奇古夸張,衣褶如銀鉤鐵畫,直入陳洪綬之室而別開生面,堪與并駕。咸豐元年(1851)居鎮(zhèn)海姚燮(梅伯)家,為作《大梅山民詩意圖》一百二十幅,興酣落筆,閱二月余而成,為生平杰作之一。該作設(shè)境之奇、運(yùn)筆之妙,令人贊嘆不已。嘗寄跡蘇州往來上海賣畫。與任薰、任頤合稱“三任”,加任預(yù)也稱“四任”,又與朱熊、張熊合稱“滬上三熊”。有《列仙酒牌》《于越先賢傳》《劍俠傳》《高士傳》等木刻圖譜行世,稱絕一〔清〕任熊洛神圖軸時。咸豐七年(1857)嘗作《秋林共話圖》。傳世作品有《十萬圖冊》十頁、《姚燮詩意圖冊》《自畫像》軸等,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咸豐五年(1855)作《四梅圖》軸藏中國美術(shù)館;《為姚梅伯作人物冊》二十頁、《洛神圖》軸、《范湖草堂圖》卷藏上海博物館;《丁文蔚像》軸藏浙江省博物館;《少康像》冊頁藏南京市博物館;《瑤宮秋扇圖》軸藏南京博物院;《四季花卉圖》卷藏遼寧省博物館;《人物圖冊》藏廣州美術(shù)館。
◇ 藝術(shù)特色 ◇
任熊擅畫人物,曾有《于越先賢傳》、《劍俠傳》、《列仙酒牌》等畫曾刻印行世,人物形象多高古、奇倔、夸張、得陳洪綬神韻而能別出心裁,其自畫像神態(tài)刻畫細(xì)致入微,十分寫實,這和他早年從一位畫師學(xué)畫過肖像畫有關(guān),他不守成法,喜愛獨創(chuàng),這位畫師不能容忍他,任熊只好離開流浪賣藝。盡管如此,他還是打下了很好的基礎(chǔ)。
任熊對衣紋的勾畫向來十分精彩,鐵畫銀鉤,很見功力。所題款字也是十分有力,與畫法同出一轍。。
◇ 作品賞析 ◇
《采藥圖》《瑤宮秋扇圖》
任熊 《三星高照》任熊 《侍讀圖》
任熊 《文會圖》《臨陳洪綬鐘馗圖》
《觀音圖》
任伯年最有名的花鳥畫是茶花小雀。
任伯年(公元1840—1895年),浙江山陰(今紹興)人。他初名潤,后更名頤,字次遠(yuǎn),因崇拜湖州籍畫家費(fèi)曉樓而改號為小樓,又作曉樓。
作品中常署“山陰任頤”,別號山陰道人、山陰道上行者等。是中國晚清的著名畫家。曾與吳昌碩交好,吳昌碩為他刻章多枚,如“畫奴”、“山陰任頤”、“伯年過眼”、“任和尚”、“山陰道上行者”等。
他是海上畫派的領(lǐng)袖人物和杰出代表,與任熊、任熏、任預(yù)合稱 “海上四任”,又與蒲華、虛谷、吳昌碩合稱 “海上四大家”,為晚清畫壇振衰起弊、繼往開來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其花鳥畫可謂活潑勁道,內(nèi)容上也別出心裁,使花鳥畫進(jìn)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領(lǐng)域。而任伯年的花鳥畫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初期的工致雅典;中期的秀悟巧變以及晚期的簡易流暢。
花鳥畫簡介:
花鳥畫,是中國畫的一種,以花、鳥、蟲等為描繪對象的畫。在中國畫中,凡以花卉、花鳥、魚蟲等為描繪對象的畫,稱之為花鳥畫?;B畫中的畫法中有“工筆”、“寫意”、“兼工帶寫”三種。
工筆花鳥畫即用濃、淡墨勾勒對象,再深淺分層次著色;寫意花鳥畫即用簡練概括的手法繪寫對象;介于工筆和寫意之間的就稱為兼工帶寫,形態(tài)逼真。
中國花鳥畫集中體現(xiàn)了中國人與作為審美客體的自然生物的審美關(guān)系,具有較強(qiáng)的抒情性。它往往通過抒寫作者的思想感情,體現(xiàn)時代精神,間接反映社會生活,在世界各民族同類題材的繪畫中表現(xiàn)出十分鮮明的特點。
其技法多樣,曾以描寫手法的精工或奔放,分為工筆花鳥畫和寫意花鳥畫(又可分為大寫意花鳥畫和小寫意花鳥畫);又以使用水墨色彩上的差異,分為水墨花鳥畫、潑墨花鳥畫、設(shè)色花鳥畫、白描花鳥畫與沒骨花鳥畫。
一、任光
任光(?-29年),東漢武將。字伯卿,南陽宛人。漢光武帝功臣云臺二十八將第24位(《后漢書》列傳12)。少年時忠厚誠實,在鄉(xiāng)里被人喜愛。開始做宛縣卿嗇夫、郡縣吏。劉玄的漢兵至宛,見任光冠服華美,便令他脫衣,將殺死他來奪得衣服。
正好光祿勛劉賜(劉秀族兄)至,視任光有長者的容貌,便救了他。劉賜以他為安集掾、偏將軍,昆陽之戰(zhàn)大破王莽的大司徒王尋、大司空王邑。
二、任安
任安?(124年-202年),字定祖,東漢末年文士,廣漢綿竹人,俱事楊厚,與同鄉(xiāng)人董扶齊名,學(xué)習(xí)圖錄讖緯。母姚氏。
三、任峻
任峻(?-204年),字伯達(dá),河南中牟人,東漢末年和曹操勢力的官員。
任峻的主要功績還在任典農(nóng)中郎將,管理屯田獲得極大收獲,陳壽對此的評價是國家富饒,其開始?xì)w功于屯田制的提議者棗祗,而其實行則歸功于任峻。
四、任愷
任愷(223年-284年),字元褒,三國時曹魏樂安郡博昌(今山東省博興縣)人。曹魏太常任昊之子,尚魏明帝之女齊長公主,歷事魏晉兩朝。任愷在處理公務(wù)上勤勞恪慎,獲得朝野的贊譽(yù),但與賈充有朋黨之爭,仕途受阻。
五、任忠
任忠字奉誠,小名蠻奴,南朝陳、隋人。汝陰(今安徽阜陽)人。
出身卑微,善騎射,譎詭多計略,州里少年皆附之。鄱陽王蕭范將其置于左右。侯景之亂時,聚數(shù)百人起兵,以功授蕩寇將軍。
入南朝陳時,歷官安湘太守、右軍將軍。再升遷為霍州刺史,陳后主時封梁信郡公,與孔范不合。隋軍攻陳,陳后主以任忠為鎮(zhèn)東大將軍,自吳興入赴,屯守朱雀門。
人物簡介 任預(yù)(1853—1901),一名豫,字立凡,浙江蕭山人,任熊子。擅畫山水、人物、花鳥,無所不精。在任熊(1823—1857)、任預(yù)、任薰(1835—1893)及任頤(1840—1895)“四任”中,最為年輕。由于其父任熊逝世時他僅四歲,因此在畫風(fēng)上沒有機(jī)會受到父親的直接影響。
少即懶嬉不肯學(xué)畫,熊以為恨。及熊歿,遺稿盡為倪田所得,立凡轉(zhuǎn)自別家借臨,然亦不肯竟學(xué)。其畫純以天分秀出塵表,正如王謝子弟雖復(fù)拖沓奕奕,自有一種風(fēng)趣。筆墨初無師承,盡變?nèi)问献谂?。其山水中加人物、樹石,位置衣貌,配合尤能出新?;ɑ苣転樗稳算^勒,根葉奇崛。畫女子則秀媚天然,不事絢染,惟互面淡妝而已。胥口張氏嘗邀至其家,為畫長卷,經(jīng)年始竣。然懶病不改,非極貧至窘不畫,亦不肯通幅完好,非詣有所弗至,性使然耳。得者轉(zhuǎn)稱為奇構(gòu)。得趙之謙指授,亦善刻印。卒年四十九。
代表作品 傳世畫作有《金明齋小像》軸,現(xiàn)藏故宮博物院;《山水紈扇》、《江城春曉圖》軸藏遼寧省博物任預(yù)畫作館;《翠鳥白猿圖》軸藏南京博物院;光緒十七年(1891)作《人騎圖》軸藏上海博物館;光緒二十二年(1896)作《鐘馗圖》軸藏浙江嘉善縣博物館;二十年作《屠婉貞五十九歲小像》卷,楊峴、吳大澄、吳昌碩、費(fèi)念慈等均有題詠,現(xiàn)藏思無垢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52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焦秉貞
下一篇: 任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