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淳(1438-1544),字道復(fù),以字行,別號復(fù)甫,號白陽山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天才俊發(fā),凡經(jīng)學(xué)、古學(xué)、詞章、書法、竺、畫無不精妙。少年作畫,初學(xué)元人精工,中年斟酌米、高之間。圖繪一枝墨花,用筆瀟灑利落;襯以湖石,用飛白筆法,略施淡墨渲染。用濃墨雙勾寫出,筆力頸爽,是陳淳中年的杰作。在畫史上,陳淳與徐渭是并提的,他們的水墨寫意花卉對以后的花鳥畫的發(fā)展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在繪畫史上,陳淳與徐渭并稱為“白陽、青藤”,陳淳的繪畫當屬文人雋雅一路的,即“白陽”一派畫家。陳淳后名道復(fù),更字復(fù)父,號白陽山人。長洲(今 江蘇吳縣)人。生于1482年,卒于1544年。陳淳自幼飽 學(xué),對于經(jīng)學(xué)、古文、詞章、書法,詩、畫,都有相當造詣。曾嘗游文征明門下,文征明曾笑著對他說:“吾道復(fù)舉業(yè)師耳,渠書、畫自有門徑,非吾徒也。”,后為文征明弟子。中年以后,筆墨放縱,詩文書畫均有明 顯個性,自立門戶。陳淳少年作畫以元人為法,深受水墨寫意的影響。他的寫生畫,一花半葉,淡墨欹毫,自有疏斜歷亂之致。他的有些作品,所畫質(zhì)樸,可以看出受沈周畫法的影響, 從他現(xiàn)存作品中即可見風(fēng)格和用筆,既能放得開,又能收得住。他繪山水,效法米友仁、高克恭,水墨淋漓,頗得氤氳之氣。他的潑墨之功,往往見于畫煙云之中。
傳世畫跡有《竹石菊花圖》《葵石圖》等。《葵石圖》,縱68.6厘米,橫33.8厘米。現(xiàn)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這是一幅水墨花卉圖,畫中描繪了一片與奇石相伴的花草及一棵挺立盛開的蜀葵。作者采用大寫意手法,筆墨放縱。畫的右上端有兩句詩:“碧葉垂清露,金英側(cè)曉風(fēng),”道出畫中景物的形態(tài)。此圖看去很是瀟灑,運筆似乎也很隨便。但細察會覺得十分講究,如畫湖石是用側(cè)鋒扁筆連拖帶擦而成的,造成飛白效果。花瓣以淡墨勾染,花蕊點以濃墨,而圍繞花蕊的幾片葉子則以濃墨,顯得很厚重,造成花色輕淡、花瓣輕而薄的感覺。畫面上角空白則補以草書題款,起到活躍畫面的作用。
◇ 藝術(shù)特色 ◇
曾學(xué)畫于文征明,后不拘師法。又法米芾、黃公望、王蒙。其山水較文征明疏放。他在文氏門下,聲譽最高,主工山水。學(xué)米友仁而筆跡放縱。尤擅水墨寫意花鳥,開明代寫意花鳥畫新格局。筆墨簡潔精練,風(fēng)格疏爽,追求閑適寧靜的意趣。他在水墨的表現(xiàn)上,能掌握生紙性能,使墨與水分開,從而產(chǎn)生前所未有的種種微妙變化。明清以來畫家,尤其在花鳥畫方面,受他的影響很深。他與徐渭齊名,人稱“青藤、白陽”。
◇ 作品賞析 ◇
《葵石圖》《竹石菊花圖》
陳淳,
他的有些作品,所畫質(zhì)樸,可以看出受沈周畫法的影響,
從他現(xiàn)存作品中即可見風(fēng)格和用筆,既能放得開,又能收得住。在繪畫史上,陳淳與徐渭并稱為"白陽、青藤",
陳淳的繪畫當屬文人雋雅一路的,即"白陽"一派畫家。他繪山水,效法米友仁、高克恭,水墨淋漓,頗得氤氳之氣。他的潑墨之功,往往見于畫煙云之中。在寫意花卉方面,陳淳獨得玄門,筆法揮灑自如,富有疏朗輕健的風(fēng)姿,用墨設(shè)色,則如徐沁所謂"淺色淡墨之痕俱化矣!"開明代寫意花鳥畫新格局。筆墨簡潔精練,風(fēng)格疏爽,追求閑適寧靜的意趣。他在水墨的表現(xiàn)上,能掌握生紙性能,使墨與水分開,從而產(chǎn)生前所未有的種種微妙變化。明清以來畫家,尤其在花鳥畫方面,受他的影響很深。他與徐渭齊名,人稱“青藤、白陽”。
徐渭
他的寫意水墨花鳥畫,氣勢縱橫奔放,不拘小節(jié),筆簡意賅,用墨多用潑墨,很少著色,層次分明,虛實相生,水墨淋漓,生動無比。他又融勁健的筆法于畫中,書與畫相得益彰,給人以豐富的想象。
徐渭的潑墨寫意花鳥畫,別開生面自成一家。其花鳥畫,兼收各家之長而不為所限,大膽變革,極具創(chuàng)造力。其寫意畫,無論是花卉還是花鳥,皆一揮而就,一切盡在似與不似之間,對筆下的四時花木,畫家運用勾、點、潑、皴等多種筆墨形態(tài),將牡丹之雍容
、紫薇之雋秀、竹子之蕭疏、霜菊之孤傲、寒梅之挺潔的神韻刻畫的入木三分,分別舒展九尺與五尺的梧桐和芭蕉,直沖畫外,不見首尾,與密如驟雨的葡萄、虬如蟠龍的藤蔓構(gòu)成了巨大的張力,充溢在畫面中的縱橫之氣和豪放境界更是前所未有。他的水墨葡萄,串串果實倒掛枝頭,水鮮嫩欲滴,形象生動,茂盛的葉子以大塊水墨點成,風(fēng)格疏放,不求形似,代表了徐渭的大寫意花卉的風(fēng)格。豐富的運動軌跡與濃淡、徐疾、大小、干濕、疏密程度各異的筆蹤墨韻,無不具備振筆疾書的即興性和不可重復(fù)性,呈現(xiàn)出中國繪畫中最為強烈的抽象表現(xiàn)主義。這不是一般的描摹物象,而是藝術(shù)的加工,使其蘊含某種內(nèi)在的氣質(zhì)、精神,這種氣質(zhì)、精神又使欣賞者有如臨其境之感。徐渭筆下的南瓜、菊花圖,一氣呵成,驅(qū)墨如云,氣勢逼人,同時又恰如其分的駕馭筆墨,輕重、濃淡、疏密、干濕極富變化。墨法上既呈隨意浸滲的墨暈,又見控制得宜的濃淡。雖然被徐渭自稱“戲抹”,然而在寫意中仍生動的傳達出了花果的不同秉性和生韻。它的梧桐圖,只以潑墨筆法繪其一小部分,卻有使人聯(lián)想到挺拔正直的參天梧桐。正如翁方綱所說:“紙才一尺樹百尺,何以著此青林廬??质抢诼淝д蓺?,夜半被酒歌噓唏?!?br>(《復(fù)初齋詩集》)徐渭以其精湛的筆法,在似與不似之間,為欣賞者營造出一片開闊的審美天地。
青藤白陽指的是徐渭和陳淳兩位明代水墨大寫意畫家,因徐渭自號青藤居士,陳淳自號白陽山人,被后人合成為“青藤白陽”。徐渭和陳淳是明代中期,受“吳門畫派”興復(fù)文人畫以及“心學(xué)”思潮影響下,在水墨寫意畫法上頗具代表性的畫家。
青藤白陽指的是什么
青藤白陽指的是明代水墨大寫意花鳥畫代表畫家徐渭和陳淳,因徐渭自號青藤居士,陳淳自號白陽山人,所以被后人合譽為“青藤白陽”,也是對二人藝術(shù)造詣的肯定和贊賞。
明代時,在“吳門畫派”興復(fù)文人畫的風(fēng)潮影響下,隨著思想家強調(diào)發(fā)揮能動的“心學(xué)”思潮下,明代中期的繪畫也變得更富有生氣,在技法上也多由突破,其中尤以花鳥畫創(chuàng)作最為突出,水墨寫意畫家營運而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徐渭和陳淳。
青藤白陽簡介
徐渭的水墨大寫意,用筆狂放,墨發(fā)變化多端,出神入化,自稱一派,受到后人追捧,除了畫畫之外,徐渭還是詩人、書法家、戲曲家、民間文學(xué)家、美食家、歷史學(xué)家等,和解縉、楊慎并稱“明代三大才子”。
陳淳作畫深受水墨寫意的影響,在山水畫和花鳥畫上都各有建樹,但是花鳥畫成就更高,他的沒骨寫意花鳥畫深具特色,其作品既能放得開,又能收得住。
陳淳,字道復(fù),后以字行,更字復(fù)甫,號白陽山人,蘇州人,生于明憲宗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著有《陳白陽集》。陳淳少年作畫以元人為法,深受水墨寫意的影響。他的寫生畫,一花半葉,淡墨欹毫,自有疏斜歷亂之致。他的有些作品,所畫質(zhì)樸,可以看出受沈周畫法的影響,從他現(xiàn)存作品中即可見風(fēng)格和用筆,既能放得開,又能收得住。他能詩文,擅書法,尤精繪畫。陳淳與徐渭并稱白陽、青藤。陳氏少年作畫工細,中年后筆法放縱,自立門戶。陳淳從師文徵明,在其門下聲譽最高。擅長寫意花卉,其作品雖表現(xiàn)一花半葉,卻淋漓疏爽,深受當時文人士大夫的贊賞;他是繼沈周、唐寅之后對水墨寫意花鳥畫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的畫家。陳淳中年以后間作山水,技法學(xué)米友仁、高克恭,多以江南風(fēng)景為題材,手法簡練,極具文人生活情趣,文徵明曾微笑著說:“吾道復(fù)舉業(yè)師耳,渠書、畫自有門徑,非吾徒也?!贝媸雷髌酚小都t梨詩畫圖》、《山茶水仙圖》、《葵石圖》、《罨畫圖》等。其子陳括繼承父風(fēng)、擅花卉。他繪山水,效法米友仁、高克恭,水墨淋漓,頗得氤氳之氣。他的潑墨之功,往往見于畫煙云之中。在寫意花卉方面,陳淳獨得玄門,筆法揮灑自如,富有疏朗輕健的風(fēng)姿,用墨設(shè)色,則如徐沁所謂“淺色淡墨之痕俱化矣!”王世貞在《州續(xù)稿》中說:“勝國(元朝)以來,寫花卉者無如吾吳郡,而吳郡自沈啟南(周)后,無如陳道確,陸叔平(治)”。近代畫家如蒲華、吳昌碩,齊白石等,在詩文題書畫中,都對陳淳做出了極高的評價。明萬歷年間即有人曾評價過陳淳在花卉方面的造詣和聲譽都超過了文征明,成為繼沈周之后的吳門大家。明清以來畫家,尤其在花鳥畫方面,受他的影響很深。他與徐渭齊名,人稱“青藤,白陽”。現(xiàn)存的陳淳作品大部分均在博物館收藏,民間甚少得見。陳淳作品傳世較多,國內(nèi)幾大博物館多有收藏,流傳海外的也不少,美國紐約是拍賣陳淳作品的地方,目前已見有6幅作品交付拍賣,價格較高,而且高低相差不太大,說明市場穩(wěn)定,收藏家也看重陳淳作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53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王紱
下一篇: 呂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