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寵,1494年生,1533年逝世,長洲(今蘇州)人。 明代書畫家。李姓章,后嗣王。字覆仁,后字覆吉,號雅宜山人。以諸生貢太學。詩文書畫皆精。書法初學蔡羽,后規(guī)范晉唐,楷書師虞世南、智永;行書學王獻之,融匯貫通。小楷尤清,簡遠空靈。其名與祝允明、文征明并稱。何良俊《四友齋書論》評其書:“衡山之后,書法當以王雅宜為第一。蓋其書本于大令,兼人品高曠,改神韻超逸,迥出諸人上?!敝小堆乓松饺思?。傳世書跡較多,有《詩冊》、《雜詩卷》、《千字文》、《古詩十九首》、《李白古風詩卷》等。《千字文》,紙本墨跡,行草書。此千字文,凡104行,每行字數不一,共1015字??v28厘米,橫463.6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秾毺N樓書畫記》著錄。此篇《千字文》結體平穩(wěn),俯仰欹側變化不大,可以窺見其師承王獻之、虞世南的軌跡。此帖既有魏晉時期王氏父子風華俊麗、遒逸疏爽之姿,又具初唐時期虞世南的氣秀色潤、外柔內剛之氣。從用筆方面來看,其行草氣息平和,干凈利落,一絲不茍,筆勢凝重、洗練,筆劃之間很少有連筆牽絲,字字獨立,互不相連。綜觀此書作,典雅平淡,落落大方,草法嚴謹。
◇作品賞析◇
王寵草書千字文《草書千字文》、《真行草十冊》這兩個版本是最好的。
王寵(1494-1533),字履仁,號雅宜山人,南京長州(今江蘇吳江縣)人。他早年很不得志,在科舉考試中,六次落榜。但他擅長詩文、書畫,精通六經,在當時名聲很大,拜他為師、向他學習的人很多
王寵的游包山集原帖縱2.16厘米,橫323.5厘米,原帖字不太大,屬于小楷。
王寵的《游包山集》是1527年,他便將八年前游包山所作的游詩用小楷抄錄了二十二首寄給了補菴居士。他的朋友文嘉在居士處見到這卷小楷后,稱之為“天才妙絕”。后人普遍認為《游包山集》是王寵的小楷代表作。
《游包山集》內容介紹:
明代著名書家王寵其書學用力最勤,而成就最高。明代何良俊于一四友齋叢說中評說,文征明之后,書法當以雅宜為第一,蓋其書本于大令,兼之人品高曠,故神韻超逸,迥出諸人之上。惜其英年早逝,年僅四十歲。
明代丁亥年,三十四歲的王寵將八年前游包山時所作的二十五首詩抄錄寄給友人補奄居士,補奄居士破箴展玩喜極欲狂。據有關書籍記載,補奄居士名華云,字從龍,錫山人。
著名書家文彭在卷后題跋中寫道,一此卷乃其游包山諸作,生平所作行草小楷散落人間不下數本,然而精工超詣莫過于此卷。此卷是書家盛年一尤極力用意之作,可謂其小楷之代表作。
這卷墨跡縱二十一點六厘米,橫三百二十三點五厘米,藏于上海博物館。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王寵書游包山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renwu/535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沈度
下一篇: 宋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