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史學家歐陽修在《新唐書·蕭瑀傳》中說:南朝蕭家大族崛起于江東,蕭梁的創(chuàng)始人蕭衍在位的四十八年間,做了不少有利于百姓的實事,自始至終并沒有犯下重大的過錯,卻因小小的過失導致王朝的滅亡,而他所遺留下的福祉澤及后世子孫。
自蕭瑀至蕭遘,八人官居宰相,家族的名望德業(yè),與整個唐代的興衰相始終。自古至今,沒有如此興盛的家族。
確如歐陽修所言,隋唐五代蕭氏在政治舞臺上風光無限,共出十一位宰相,有唐一代占十位,而蕭巋一系有宰相九人:蕭瑀相高祖、太宗,蕭嵩相玄宗,蕭華相肅宗,蕭復相德宗,蕭俛相穆宗,蕭置、蕭仿相懿宗,蕭傲、蕭遘相僖宗,五代后梁宰相蕭頃。還有中宗、睿宗朝宰相蕭至忠,宣宗、懿宗朝宰相蕭鄴。這些宰相之中更有父子連任,如蕭嵩、蕭華與蕭置、蕭遘。一姓一朝十人,一族九世居相位、掌大權(quán)的局面確實是古今未有。另外蕭氏宗族還與皇室結(jié)親,有駙馬數(shù)人,官拜九卿、刺史的更是不計其數(shù)。
(一) 家族溯源
隋唐宰相家族主要有三支,一為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后裔,其中九相屬于該支;一為梁武帝長兄、長沙宣王蕭懿后裔,蕭鄴即屬該支,為蕭懿九世孫;另一支為宋皇舅房蕭思話后裔,蕭至忠為其五世孫。
梁武帝蕭衍兄弟十人,他自己也有八個兒子,子孫后代繁衍興盛。然而,真正能夠繼承皇族血統(tǒng)的,主要是蕭衍長子蕭統(tǒng)一系。蕭統(tǒng),即昭明太子,是位既有文采又有能力的優(yōu)秀儲君,他的人格魅力能把周圍的各類人才都吸引過來。可是,十分不幸,昭明太子英年早逝,三十一歲就撒手而去。昭明太子的早逝,對蕭梁政壇產(chǎn)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不僅僅是因為失去了一位富有才干的皇位繼承人,更重要的是在對空缺的皇位繼承人的遴選中的失誤,導致了蕭梁政權(quán)的混亂。
昭明太子死后,按照嗣君立嫡的原則,應該由蕭統(tǒng)長子人繼大統(tǒng)。蕭衍經(jīng)過權(quán)衡,改立第三子蕭綱為太子。蕭綱長于詩文,六歲就能做出很優(yōu)美的文章,梁武帝曾感慨地說:”此子,吳家之東阿?!彪m然,蕭綱也很有才能,但是在嫡長子繼承制占統(tǒng)治地位的年代里,這種違背了立嫡原則的事件,必然要遭到天下人的非議和不滿,統(tǒng)治階級內(nèi)部也因此出現(xiàn)了不小的騷動。為了安慰蕭統(tǒng)諸子,平撫各種政治勢力,蕭衍便把蕭統(tǒng)諸子封到各大郡為官。這件事一方面為以后梁朝政局的動蕩埋下了禍根,導致蕭梁政權(quán)內(nèi)部因爭奪皇權(quán)而內(nèi)訌不止。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蕭統(tǒng)諸子未能人繼大統(tǒng),被封到各大郡為王,遠離了中央,才使蕭統(tǒng)之子蕭詧一系在侯景之亂以及蕭梁內(nèi)訌中得以生存了下來。
南陳時期,蕭氏家族的地位發(fā)生了重大變化,蕭衍在建康構(gòu)筑的帝業(yè)大廈,在侯景之亂中坍塌,蕭詧在南北朝的對峙中,建立了后梁政權(quán)。后梁依附于北周,是個傀儡政權(quán),所轄區(qū)域甚小,但其地位仍不失為一代王朝,傳了三代,至蕭琮而亡。蕭琮在隋時失去了帝位,被封為莒公。歷史上亡國之君的后裔,國破家亡,往往或被殺、或流亡,淪落沉沒,很快成為歷史的陳跡。蕭氏家族則不同,至隋唐兩代,蕭氏在政治舞臺上又再現(xiàn)風采。個中原因,恐怕應與蕭氏同關(guān)中集團的交往分不開。
關(guān)中集團肇始于北周宇文泰。這個集團長期以來掌握著政權(quán)的中樞,既有力量又有影響。蕭氏家族中最早與關(guān)中集團發(fā)生關(guān)系的應是蕭詧。蕭詧在襄陽時,為救其兄蕭譽而與梁元帝蕭繹發(fā)生沖突,以致蕭氏昭明太子一支與梁中央產(chǎn)生了重大裂痕。為了在與梁中央相抗衡中獲得生存,蕭詧不得不稱臣北朝。時值西魏宇文泰當政,宇文泰先后派楊忠、于謹領兵,庇護蕭詧,立蕭詧為梁主。楊忠、于謹都是關(guān)中集團的實力派人物。而楊忠更是后來的隋朝開國君主隋文帝楊堅的父親,為北周的大功臣,位至柱國、大司空,曾多次帶兵解救蕭詧,使其免受蕭繹的進攻。這樣蕭氏與楊隋也有淵源。隋文帝的兒子晉王–隋煬帝,又納蕭巋之女為晉王妃,通過聯(lián)姻,兩家的關(guān)系更為密切了,這是后話??傊?,在北周后期,蕭氏已開始融入關(guān)中集團。
蕭氏家族之所以能夠融人關(guān)中集團,也是關(guān)中集團長期拉攏的結(jié)果。自永嘉以來,中國實際上出現(xiàn)了南北兩大政治集團和勢力。北朝正在日益強大,并逐步蠶吞南方,而南朝卻相形見絀,窮于應付。北方統(tǒng)一南方,雖然可以憑借強大的武力,但是,若要安穩(wěn)地統(tǒng)治南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爭取人心的向背是其中的關(guān)鍵。于是北朝便采取了爭取南方有影響的政治勢力的手段。經(jīng)過千挑萬選他們相中了蘭陵蕭氏。蘭陵蕭氏既是南方的僑姓士族,又兼兩朝帝室,在南朝的影響深入人心。恰巧在內(nèi)亂中,蕭詧到北朝尋求保護,關(guān)中集團便欣然接受了。
蕭氏融入關(guān)中集團,姻親關(guān)系也是重要的紐帶。北周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是關(guān)中集團肇創(chuàng)時期的重要人物,他的長女、四女、七女分別嫁與北周明帝宇文毓、唐高祖李淵之父李昞、隋文帝楊堅。而蕭瑀之妻獨孤氏,與獨孤信同族。蕭瑀之姐又嫁給隋煬帝楊廣,成為煬帝蕭皇后,蕭瑀之子蕭銳又娶唐太宗女襄城公主。這樣蕭氏家族已擠入關(guān)中集團婚姻圈的核心,為蘭陵蕭氏家族在隋唐時期政治地位的穩(wěn)固奠定了基礎,也是蕭氏家族興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二) 蕭瑀家族
從南朝到隋唐的嬗變中,昭明太子的曾孫蕭瑀,在為蕭氏的發(fā)展和在政壇上的重新崛起中,扮演了極為重要而又特殊的角色,他上承南朝皇族蕭氏,下啟隋唐宰相蕭氏。蕭瑀(574~648),字時文,梁武帝蕭衍是其高祖,曾祖是昭明太子蕭統(tǒng),祖蕭詧,后梁宣帝,父蕭巋,后梁孝文帝?;始已y(tǒng)的特殊身份使蕭瑀在以后的政壇上受益匪淺。
1.移居長安
開皇二年(582),隋文帝納后梁皇帝蕭巋之女為晉王妃。文帝這一做法,除了政治動因外,還有出于門第的考慮。當時的婚姻講求門第。楊氏是新皇室,蕭家是舊皇族;楊氏是關(guān)隴貴族,而蕭氏則是南方的僑姓世家大族,兩個家族門當戶對。蕭、梁聯(lián)姻是南北關(guān)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對蕭氏家族在隋唐時期的發(fā)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隋文帝先是派使者到江陵去擇王妃,使者對蕭巋的女兒逐一占,生辰八字都不合。蕭巋又把寄養(yǎng)在內(nèi)弟張軻家的一女兒喊來,讓使者占,結(jié)果大吉,于是就把她冊封為王妃,這就是后來的隋煬帝蕭皇后。蕭皇后約生于后梁天保五年(566)陰歷二月,按照江南的習俗,二月出生的女兒不祥,便寄養(yǎng)在六叔父蕭岌家里。但是不久,蕭岌夫妻先后去世,又轉(zhuǎn)養(yǎng)到舅父張軻家。張軻家境甚為貧寒,蕭皇后須親自參加勞作,吃了不少苦。但她畢竟是皇家公主,長大后受到良好的教育。此時的她端莊秀麗、溫文嫻淑,很有才學。
在迎親、送親的隊伍護送下,晉王妃由江陵出發(fā),奔赴長安。在送親的隊伍中有一個幼童,隨同到達長安,此時他年僅九歲,卻已非同一般,舉止落落大方,從言語中絕對聽不出他是一個乳臭未干的孩童。他就是已被封為新安王、后梁孝文帝蕭巋的第八子–蕭瑀。蕭巋及其夫人憐惜女兒年幼(十七歲),初次遠離家門,恐其孤獨思家,便讓年紀最小卻善解人意的蕭瑀隨姐姐一同前往長安。長安城的宏偉,宮殿的巍峨,京城的繁華,絕非江陵可比,使蕭瑀和姐姐大開眼界。
晉王楊廣,是隋文帝的第二子,時年十四歲,小王妃三歲,卻也聰明伶俐,風流倜儻,一表人才。年幼的他已被授予武衛(wèi)大將軍、上柱國、河北道行臺尚書令等職。晉王的母親獨孤皇后是獨孤信之女,在諸子中,文帝和獨孤皇后特別鐘愛晉王。蕭王妃的到來,為皇室家族增添了喜悅。文帝見王妃溫文爾雅、知書達理,十分高興。晉王楊廣一見王妃便既喜愛又敬重。
女兒遠嫁、幼子遠離,使孝文帝蕭巋放心不下。于是,在次年五月,蕭巋就委派太子蕭琮–王妃的哥哥來到長安,一則代父看望妹妹和弟弟蕭瑀,二則祝賀隋遷都新城。開皇四年(584)正月,蕭巋又親自來長安朝見隋文帝,看望女兒、兒子。在長安,蕭巋穿著端莊,舉止優(yōu)雅,不失天子風度,令隋帝矚目,使百官驚嘆。無形之中,提高了王妃在百官心目中的地位。二月,蕭巋要回江陵,隋文帝親自送行,在灞上設宴餞別。這是晉王妃和弟弟蕭瑀與父親最后一次話別。開皇五年(585)五月,蕭巋病逝于江陵,年僅四十四歲。守孝期滿后,后梁新繼位皇帝蕭琮率其朝臣和皇室成員二百多人,奉隋文帝之命,來到長安。留守江陵的蕭琮叔父蕭巖和三哥蕭瓛獻投降了陳朝。消息傳到長安,隋文帝憤怒異常,決定夷平后梁,便廢除后梁國號,降封蕭琮為公,并把他扣留在京城。對晉王妃和蕭瑀來說,雖然身邊多了個親哥哥,但自己的故國、家園沒有了,叔父蕭巖和三哥蕭瓛也成了朝廷通緝的對象,這對他們來說是個莫大的恥辱與痛苦,內(nèi)心的傷痛是不言而喻的,從此他們失去了家的依托,京城長安成了他們惟一的棲身之所。
共5頁:12345下一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0055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