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4年前的今天,1997年1月6日,我國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構建水稻基因組物理全圖。
1997年1月6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上海學術活動中心聯(lián)合舉行新聞發(fā)布會宣布: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構建了水稻基因組物理全圖,這是我國在生命科學領域獲得的又1重大突破。
在洪國藩研究員的領導下,中國科學院國家基因研究中心經(jīng)過3年多的艱苦奮戰(zhàn),利用已完成的水稻12條染色體的BAC庫,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構建了高分辨率的水稻基因組物理全圖。我國科學家在水稻基因組計劃研究中獲得的這一成果,為終究揭露水稻遺傳信息奧秘和農作物育種做出了重大貢獻。
水稻基因組由12條染色體組成,總長度為4.3億核苷酸,水稻基因組研究計劃包括3大內容,即水稻基因組遺傳圖、物理圖的構建和DNA全順序的測定。展開水稻基因組研究的有日本、美國、印度、韓國、菲律賓等國家,日本已于1994年首先構建了水稻基因組的遺傳圖,從而使水稻基因組物理圖的構建成為該領域攻堅戰(zhàn)的制高點。
在水稻基因組研究計劃中,物理圖處于承上啟下的地位,根據(jù)物理圖不但能夠為終究解開水稻的全部遺傳信息之謎奠定基礎,而且可以通過定位克隆等多種現(xiàn)代技術,高效而系統(tǒng)地為農業(yè)遺傳育種提供所需的重要基因及有關信息。我國構建的水稻基因組物理圖的特點是:(1)分辨率(基本尺度)為12萬核苷酸。這樣高的分辨率使得DNA全順序測定能夠直接進行,同時簡化了取得所需基因的步驟;(2)含有565個遺傳份子標記,許多標記間的物理距離已測出,這將大大加快取得禾谷類作物所需基因的速度;(3)含有近100個通用的遺傳份子標記,這些遺傳份子標記在大麥、小麥、燕麥、玉米、高粱、甘蔗等6種主要作物的基因組中是通用的。因此,水稻基因組物理圖的構建對農業(yè)遺傳育種將產(chǎn)生重大作用。
洪國藩研究員在前不久召開的國際水稻份子生物學會議上報告這項成果后,引發(fā)強烈反響,很多學者主動表示愿與中國科學家進一步合作。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464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2020年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幼兒園開學開···
下一篇: 門外漢魏格納提出大陸漂移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