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40年前的今天,1573年5月13日 ,日本著名武將武田信玄去世。
武田信玄,大永元年11月3日誕生(1521年12月1日), 元龜4年4月12日去世(1573年5月13日),大膳大夫(從4位下),信濃守,甲斐守護,甲斐武田氏第107代家督。原名武田晴信,信玄是其法名。幼名太郎,源氏名門新羅3郎義光以后,武田信虎的嫡長子。日本戰(zhàn)國時期的名將。因任甲斐守護,而且具有出色的軍事才能,被人稱作甲斐之虎,與越后之龍上杉謙信可謂1時瑜亮。
天正元年(1573)4月12日,武田信玄歿于信濃的駒場,時年僅53歲。根據(jù)信玄的遺言,3年秘不發(fā)喪,而由信玄之弟信廉充任影武者。天正4年,信玄的遺體才正式下葬于惠林寺,信玄未能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一生努力和夢想最后成了1場空。聽說得知信玄之死,上杉謙信大哭了3天并說失去了一生的對手,決心不再與甲斐作戰(zhàn)。武田信玄死后僅兩年,其子武田勝賴在長筱合戰(zhàn)中慘敗于德川織田聯(lián)軍,武田家走向衰落。1582年,在織田和德川的進攻下,武田勝賴與兒子武田信勝在天目山自殺,武田家滅亡。
武田信玄將領土從甲斐1國擴大到遠江國,信濃國,甲斐國,伊豆國,駿河國及美濃國,飛驒國,上野國,相模國,3河國的一部份,而且周圍對手都不弱小,足見他的非凡軍事政治才能。武田信玄之用兵方略與為政之道在日本戰(zhàn)國史上留下頗具影響的1筆。所舉風林火山(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之軍旗(也稱孫子4如真言之旗),語出《孫子兵法》,威震1時。信玄在用兵上尤擅于指揮甲州精銳的騎兵,以靈活機靈的戰(zhàn)術獲得成功。首創(chuàng)了甲州流兵法。武田信玄以杰出的軍事指揮聞名,卻又與一般黷武的將軍不同,信玄也是個出色的民政家,天文106年(1547),信玄制定的俗稱為信玄家法的《甲州法式之次第》5105條,詳細規(guī)定了主君與家臣的關系及家臣應遵奉的準則等,為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分國法的代表之一;其傾心于領地內(nèi)的治理,特別窮半生精力在甲斐的釜無川和笛吹川上修建的治水工事,采取最早進的筑堰分流技術,是戰(zhàn)國時期最大、最著名的堤防,其利澤及后世,被后人稱作信玄堤,至今仍在發(fā)揮作用。信玄還以善于培養(yǎng)人材著稱,手下著名的武田4名臣、2104將、3彈正等聚集成了戰(zhàn)國時期最優(yōu)秀且虔誠穩(wěn)固的家臣團。江戶時期甲陽軍鑒出版,甲州流兵法成為傳奇,信玄被公認為戰(zhàn)國第1兵法家。信玄篤信佛教,本人就是天臺宗的大僧正。宗教信仰是信玄治國的重要內(nèi)容。武田家的名將原虎胤就曾因信仰問題(虎胤信奉日蓮宗)而出走。信玄的宗教政策也體現(xiàn)著戰(zhàn)國大名獨有的現(xiàn)實性。例如,允許僧侶交納一定的役錢后娶妻,這一做法對當時已近乎公然泛濫的僧侶娶妻的現(xiàn)象,明顯比強行制止更加公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5232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