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韯浞?,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公元214年,劉備攻占成都,標志著以劉備為主的荊州勢力,正式入主益州,也為蜀漢政權的建立,打下了堅實根基!
嚴格地講,蜀漢政權自公元221—263,共延續(xù)了42年。在這近半個世紀中,蜀漢對外的大事,主要有劉備伐吳、諸葛亮伐魏,姜維北伐。
諸葛亮、姜維的北伐,雖然最后失敗了,但主流觀點還是認為他們二人的軍事戰(zhàn)略并沒有錯,只是時運不濟而已。
而關于劉備伐吳一事,歷來多有批判,認為這是劉備犯下的大錯,并且使劉漢王朝失去了復興的最后機會。
但是,小編認為劉備伐吳是有道理的,而且勢在必行。
下面,且看劉備伐吳的理由。
一、魏強吳弱,伐吳比較容易
魏蜀吳三國,魏國實力最為強大,一己之力,足以相抗吳蜀,并且還能發(fā)動反攻,司馬氏在曹魏的基礎上,更是先后消滅吳蜀,統(tǒng)一三國。
以諸葛亮之能,六次北伐,均告失敗。劉備之才,次于諸葛;曹丕之勢,強于曹睿。假如劉備北伐的話,其結果即使不會像后來夷陵之戰(zhàn)損失那么大,但也不會有何戰(zhàn)果。
二、孫權是豬隊友,小人行徑,不可信賴
諸葛亮《隆中對》提出東和孫權的策略,在赤壁之中,孫劉處于新婚蜜月,親密無間,合作融洽,效果也很好。
但孫權卑鄙奸詐、小肚雞腸、反復無常的性格很快就暴露出來了。在赤壁之戰(zhàn)、三分荊州后,孫權眼熱劉備的地盤,于是多次主動挑起事端,在背后向隊友捅刀子。劉備早看透孫權的為人,對于孫權這種人,只能以刀尖相對,絕不能托以后背。
三、義字當頭,為弟報仇
桃園一拜,千年傳頌。劉備、關羽、張飛的情誼,比金子還堅固,比蘭花還清純。但關羽、張飛都因東吳而死。
先是孫權二次背盟,偷襲荊州,擒拿關羽,并將其斬首。后張飛急于為關羽報仇,鞭打部下,結果被部下張達殺害,張達又投奔了東吳。
因此,劉備和東吳是有深仇的,兩位義弟的仇,不能不報。
四、奪妻之恨,男人所不能忍
古人云:殺父之仇,奪妻之恨,不共戴天。而劉備、孫權兩人便有著奪妻之恨。赤壁之戰(zhàn)后,劉備搶占了長沙等四郡,瞬間豪富起來。
孫權見有利可圖,于是將如花似玉的親妹妹嫁給了糟老頭子劉備。劉備入蜀時,將孫夫人留在了荊州。后孫權圖謀荊州,派呂蒙奪取長沙等郡,并趁機將妹妹帶回。
如此,劉備和孫權又添一大深恨,憑此一恨,就足以伐吳。
五、獻帝尚在,不想統(tǒng)一
岳飛是兩宋時的抗金名將,曾提出“迎回二宗”的主張。
但這卻受到現任皇帝的極大反感,因為兩個昏君一回,那現在的皇帝該怎么做。
其時,劉備也有同樣的困惑。假如萬一劉備贏了,滅了曹魏,則漢獻帝該如何處理,劉備又該如何自處。
正因如此,所以劉備全不想伐魏,只是攻滅東吳,和曹魏劃江而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183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