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愛吃荔枝,中國歷史上哪位皇帝也愛吃
還有漢武大帝。楊玉環(huán)愛吃荔枝,人盡皆知,不過勞命傷財,漢武帝喜歡吃荔枝,更是充滿血腥味道。根據(jù)歷史記載,漢武帝喜歡吃荔枝,可是荔枝本身就會在南方生長運輸?shù)介L安早就已經(jīng)不新鮮,所以漢武帝就找了農(nóng)業(yè)專家,開始選擇建造溫室大棚,決定專門去搞一個荔枝生產(chǎn)基地,從此之后專門供老劉家享用。
漢武帝這完全是打算和氣候做斗爭,荔枝樹只能夠在四川一帶、嶺南一帶溫熱濕潤的地方生長,長安的氣候顯然不合適。秦漢時期我國早已有溫室栽培技術(shù),秦始皇當時就讓人在冬季的時候開始種瓜,最終還能夠順利的成功。在公元前111年期間,漢武帝就會令人在林院上去創(chuàng)建一個大型溫室,取名為扶荔宮。另外也會派數(shù)百個以上的農(nóng)業(yè)技術(shù)專家,然后去精心的伺候,希望有一天能夠開花結(jié)果。
可沒有想到這些荔枝樹根本就不好伺候,身處于溫室之中,最終全部的死亡只剩下一個,可是剩下的這一個也沒有結(jié)果。漢武帝非常的生氣,就把派過去的這100多個工作人員全部的殺掉,可憐這一些技術(shù)人員沒有犯罪,沒有違法,被派去培育一批根本就不可能開花結(jié)果的荔枝,就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有人會覺得漢武帝的這種做法簡直就是草菅人命,可奇怪的就是雖然罪過很大,因為吃荔枝還殺害了很多人,卻沒有太多的人會罵他。
最主要的就是因為功過相抵,以功覆過。雖然漢武帝確實殺了很多人,不過也曾經(jīng)做出了很多的作為,增加了我國在西南還有東北的領(lǐng)土。
轉(zhuǎn)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zhuǎn)載中國歷史上,愛吃荔枝的除了楊玉環(huán),還有哪位皇帝
導(dǎo)語:在古代,戲子的地位非常低下,為了扳回一局,稍微體面一些,所以戲園子里的人,就會搬出唐玄宗來,聲稱他就是戲曲梨園的老祖宗。難道說一個當皇帝的人,也是地位低下的嗎?這稍微有點阿Q精神的體現(xiàn),但是不可否認地證明了一點,封建時代,對出身戲班的人,一般都是被人瞧不起的。
一般正經(jīng)人家也不會娶戲子作為正房妻子,戲子走南闖北,經(jīng)歷的事情多了,名聲其實也越來越臭。比如說明末清初著名的戲子陳圓圓,她是在窮困潦倒的情況下,才被家里人送到戲園里學(xué)唱戲的,之后遇到情郎冒辟疆,卻沒辦法被冒家接受,所以這段感情無疾而終。可是不可否認的是,戲曲是我國非常著名的國粹,是一種優(yōu)秀的文化。到了如今也得到了正名,作為中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勢必要淵源流傳地傳承下去。
?
01那么唐玄宗李隆基,為何被稱為梨園的老祖宗呢?唐玄宗是一個非常風流的皇帝,光皇后就有三個,后宮皇后妃嬪才人加起來,光有記錄的就有38個之多,這在正史記載當中,已經(jīng)是非常多的了。可見李隆基這個人的身體一定不錯,他生了30個兒子,和29個女兒,在歷代皇帝當中,堪稱魁首。
這么一個風流成性的皇帝,有一個非常獨特的愛好,那就是喜歡戲曲。他對音樂有著天生的執(zhí)著,各種樂器拿到手里就能吹拉彈唱,簡直就是一個被皇位耽誤了的音樂天才。除此之外,他還比較擅長作曲,我們很熟悉的《霓裳羽衣曲》那就是唐玄宗本人的大作。除此之外,有記錄的曲子,他就寫了上百首之多。
為了滿足自己對戲曲的愛好,他甚至在皇后里面增設(shè)教坊,選取了三百位戲曲愛好者在此地練習(xí)戲曲。梨園本身只是皇宮內(nèi)部的一個果園,但是有了這么多戲曲愛好者在這里練習(xí)戲曲以后,逐漸就改變了性質(zhì),而梨園也就成為了戲曲教坊的一種稱呼。后世唱戲者多將自己稱之為梨園弟子,以顯示他們正經(jīng)合法的身份。
上洞曉音律,由之天縱,凡是絲管,必造其妙,若制作諸曲,隨意而成。不立章度,取適短長,應(yīng)指散聲,皆中點拍;至于清濁變轉(zhuǎn),律呂呼召,君臣事物,迭相制使,雖古之夔、曠,不能過也。尤愛羯鼓玉笛,常云八音之領(lǐng)袖,諸樂不可為比。---《羯鼓錄》
唐玄宗更是了不得,他親自擔任梨園的校長,在這里聆聽弟子們合奏,一旦出現(xiàn)任何差錯,他都可以直接予以糾正。是個非常負責任的校長。
?
02唐玄宗不僅愛好戲曲,也非常喜歡舞蹈。提到李隆基,當然不能忘記楊貴妃。之所以李隆基如此偏愛楊貴妃,三千鐘愛于一身,不僅僅是因為楊貴妃年輕漂亮,更是因為她擁有超乎常人的舞姿。在武惠妃死了以后,百無聊賴的李隆基,看中了自己的兒媳婦兒,壽王李瑁的王妃楊玉環(huán)。于是經(jīng)過各種無恥的安排,楊玉環(huán)最終還是離開了已經(jīng)成婚4年的丈夫李瑁,跟李隆基好上了。玄宗又于聽政之暇,教太常樂工子弟三百人為絲竹之戲,音響齊發(fā),有一聲誤,玄宗必覺而正之。---《舊唐書》
最關(guān)鍵的是,李隆基曾經(jīng)最愛的女人武惠妃,就是壽王李瑁的生母,是楊貴妃的婆婆。這種狗血的劇情,也就只能發(fā)生在李隆基身上了。你們以為李隆基只是貪戀楊貴妃的美貌嗎?當然有這方面原因,長得丑的,也入不了李隆基的法眼。不過當時李隆基歲數(shù)已經(jīng)不小了,楊玉環(huán)被冊封為貴妃的時候,李隆基已經(jīng)61歲,如此高齡,所看重的,可能不僅僅是美色了。
楊玉環(huán)有一個獨門絕學(xué),那就是善于跳舞。據(jù)說她的舞姿冠絕天下,這是她獨守寵愛十多年最重要的一個原因。而李隆基擅長作曲和樂器,每當楊玉懷翩翩起舞的時候,李隆基就會拿起自己的樂器,在一旁為這位美人伴奏,實在是相得益彰。
?
03李隆基和楊玉環(huán),當真是情投意合的神仙眷侶。李隆基是唐朝的皇帝,沒有什么是他得不到的。楊玉環(huán)雖然是李瑁的媳婦兒,但是這不影響他得到楊玉環(huán)。不期歲,禮遇如惠妃。太真姿質(zhì)豐艷,善歌舞,通音律,智算過人。每倩盼承迎,動移上意。宮中呼為?娘子?,禮數(shù)實同皇后。有姊三人,皆有才貌,玄宗并封國夫人之號:長曰大姨,封韓國;三姨,封虢國;八姨,封秦國。并承恩澤,出入宮掖,勢傾天下。妃父玄琰,累贈太尉、齊國公;母封涼國夫人;叔玄珪,光祿卿。再從兄銛,鴻臚卿。---《舊唐書》
就算是親生的三個兒子,李隆基說殺還不是給殺了嗎?很多人說楊玉環(huán)進宮,是為了保住李瑁的性命,最初應(yīng)該是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到了后來,楊玉環(huán)是真正被這位多才多藝,而且對愛情十分用心的皇帝所折服了。不得不說,李隆基簡直就是一個寵妻狂魔。楊玉環(huán)想要洗個好澡,所以李隆基跑到臨潼搞了個華清宮,在山上弄了幾個大澡堂子給楊玉環(huán)洗溫泉。楊玉環(huán)比較喜歡吃荔枝,這本身無可厚非,可長安離荔枝產(chǎn)地嶺南相隔數(shù)千里。
為此李隆基特地安排了一條運輸產(chǎn)業(yè)線,快馬加鞭專門為楊貴妃運送荔枝。這可能是歷史上最早的一條生鮮配送快線了。楊玉環(huán)雖然沒有為家人謀求官位,可是李隆基不能委屈了自己的媳婦兒啊。他索性將楊玉環(huán)的哥哥楊國忠封為宰相,楊玉環(huán)的姐姐們?nèi)挤鉃檎a命夫人,有事兒沒事兒隨便到宮里玩耍。
楊玉環(huán)簡直生活在了天堂之中,所以早就把自己那個可憐的丈夫李瑁給忘得一干二凈了。李隆基和楊玉環(huán)屬于情投意合的那種伴侶,所以兩個人有說不完的話,興趣愛好又如此搭配,家庭條件又是全國最好的,不得不說真的是神仙眷侶。
?
?總結(jié):梨園戲曲的發(fā)展,離不開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支持??梢哉f,楊貴妃進入后宮以后,對梨園事業(yè)的支持,更是錦上添花。唐玄宗負責編曲,楊貴妃負責跳舞,兩個人再一唱一和,完全就是最理想的伴侶狀態(tài)。所以從這兒開始,戲曲也就成為了一種正兒八經(jīng)的文化事業(yè),開始在民間流傳。
你試想一下,當時的領(lǐng)袖都親自參與到戲曲的創(chuàng)作當中,民間又怎能不隨之附和呢?一時間梨園弟子遍及天下,甚至李白、賀知章這樣的大才子,都曾經(jīng)為梨園編寫過節(jié)目。公孫大娘、雷海青這些擁有高超藝術(shù)天分的大師,也常常在梨園演出。很多時候李隆基自己也會親自上陣,所以在李隆基這般推動下,戲曲逐漸四處開花,唐朝到處都籠罩在一片戲曲的發(fā)展當中。
如果沒有安史之亂,那么可能唐詩的影響力都比不上戲曲??上О彩分畞y爆發(fā),戲曲的流傳遭到毀滅性打擊。唐肅宗登基以后,認為戲曲是唐王朝厄運的開始,所以從此以后戲曲從業(yè)者成為了卑賤的代名詞,戲曲更是被很多詩人稱為靡靡之音,亡國之音。
參考資料:《舊唐書》 《羯鼓錄》
荔枝最著名的故事與美女有關(guān)。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其中之一就是唐代皇帝李隆基的愛妃——楊貴妃。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在中國家喻戶曉。
楊貴妃出生于719年,今山西永濟人。她身材豐滿?,天生麗質(zhì)?,性格溫柔,善解人意?,從小就精通音樂和舞蹈?,17歲的時候成為唐玄宗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病逝后,十分悲傷,見到傾國傾城?的楊貴妃后,便將她納入宮中。有了楊貴妃的陪伴,唐玄宗漸漸疏于朝政。
唐玄宗整天沉迷于酒色,楊貴妃家族一時權(quán)力顯赫,政治越來越腐敗?,邊地將領(lǐng)勢力逐漸增強,最后爆發(fā)了“安史之亂”。756年,楊貴妃被士兵陜西興平市西馬嵬坡縊死。“安史之亂”時間持續(xù)7年之久,唐朝由強盛開始走向衰敗。
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人們對楊貴妃都感到同情和惋惜,關(guān)于她的故事也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我們現(xiàn)在夏季?常吃的水果?——荔枝也是楊貴妃的最愛。唐朝大詩人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就講述了這個真實的故事。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崩笾Σ蝗菀妆4?,在沒有現(xiàn)代化交通工具的唐代,靠飛馬從南方傳送荔枝到長安是多么的困難。但是為了討好楊貴妃的歡心,唐玄宗還是令人騎上快馬,從嶺南七天七夜,以接力的方式,從千里之外運送荔枝到長安,以供楊貴妃享用。在荔枝傳送的途中,差官和馬匹常常會累死,他們的千辛萬苦只是為了換得楊貴妃的一笑,而人們不知道送的是荔枝,還以為是緊急公文呢。
?擴展資料
《過華清宮絕句》唐·杜牧
長安回望繡成堆,
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
漁陽的鼓點驚醒一夜春夢,馬嵬坡、早就為《長恨歌》填上了一個蒼涼的休止符??萏倮蠘浠桫f,有幸與千載難逢的凄美拴到一處。
天寶中年,范陽節(jié)度使安祿山立過邊功,深得玄宗寵信,令楊氏姐妹與祿山結(jié)為兄妹,楊貴妃則認祿山為干兒子。祿山以入宮謁見干娘為名,竟明目張膽地調(diào)戲起楊貴妃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0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國歷史上,饅頭是誰發(fā)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