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謖街亭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眾所周知,諸葛亮六次北伐,六出祁山,結果都以失敗告終。而這六次其實第一次勝算是最大的,丞相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其不意席卷雍涼三郡,諸葛亮北伐令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響應,關中震動,震驚曹魏,可以說是一片形勢大好。
其實此時對于諸葛亮來說,這個戰(zhàn)果已經(jīng)非常不錯了。就當時蜀國國力來講,想一鼓作氣滅掉曹魏,無異于天方夜譚,畢竟實力擺在那里。諸葛亮最有希望可突地就是占據(jù)隴右,控制住這個北伐隘口,進可攻,退可守,等待時機,養(yǎng)精蓄銳,以圖天下。
所以,守住街亭便成了重中之重!隴右天水一帶是北伐曹魏的主戰(zhàn)場,蜀魏雙方為爭奪戰(zhàn)略要地,三國時期的街亭,具有得失隴右,安危關中的戰(zhàn)略地位。街亭之戰(zhàn)的勝敗,直接關系著北伐的勝敗。 更何況街亭又是糧道,必須的占!
那是咽喉,就像山海關一樣,當吳三桂把門打開后,清兵就都爭著跑進來鬧喚!
諸葛亮,任用馬謖鎮(zhèn)守戰(zhàn)略要地街亭,最終馬謖驕傲自大,沒能守住街亭,被迫退軍。街亭的失守直接導致一出祁山的后果——隴右三郡得而復失,大軍退回漢中;第一次北伐慘敗!
即使守住街亭,也只是把蜀漢政權壽命再延長一點點而已,跟大局無關,最終曹魏還是會被司馬氏取代,諸葛亮一樣會隕落五丈原,原因如下。
1. 馬謖就算死守住了街亭,那也只是保住了隴右,也能說作為蜀漢前言陣地跟曹魏對抗的資本,注意是對抗的資本,不是逐鹿中原的陣地。而事實上街亭非常難守,保得住一時,也很難長時間保住。
2. 諸葛亮心知肚明,北伐成功的幾率非常小,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你出門買彩票中500萬的幾率都大過諸葛亮北伐的幾率,原因就是蜀國的人才儲備是致命短板,而且從蜀國運糧到諸葛亮的前沿陣地要花費很多時間,而諸葛亮保住了隴右,交通要道就好了很多,運糧,軍械,馬匹的這些物資,減少路程一半的時間,是有那么百分之五的幾率可以跟曹魏“競爭”的突破口。
不過諸葛亮在隴右的軍事順利,是在此前蜀漢8年無戰(zhàn)事的背景下突襲的結果,是避開曹魏主力之下的勝利,離建成根據(jù)地還差很遠,絕不是天水、南安、安定三郡響應那么簡單。
而事實上諸葛亮第一次出山北伐的時候只有兩萬人還要分兵,曹魏那邊多你蜀漢三倍的兵力防守,而且人家還是集中一點來打。所以前文我就說,就算馬謖保得住街亭那也只是一時,蜀漢地小,人口少。兵力是三個勢力中最弱的,況且,之前還有夷陵之戰(zhàn)的失敗,十萬精銳沒了。
所以我的結論就是,不管保不保得住街亭,都無關大局
即便馬謖沒有失掉街亭,諸葛亮同樣奪不下長安。隴地戰(zhàn)場只是北伐的第一步,諸葛亮的北伐之路還非常遙遠。
繼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自負敗夷陵后,蜀國元氣大傷。諸葛亮花費了整整五年的時間才漸漸穩(wěn)固了益州內部的局勢。五年之內蜀國沒有派出一兵一卒侵犯曹魏的邊境。曹魏邊境長時間處于比較安逸的狀態(tài),防御逐漸變得松懈。
公元228年春,諸葛亮兵出漢中,打了曹魏一個措手不及。并成功的拿下了隴右地區(qū)南安、安定、天水三郡。之后魏、蜀兩國圍繞隴地,爆發(fā)了一系列的戰(zhàn)役,其中以“街亭之戰(zhàn)”最為著名。
要回答題主的問題,首先必須弄清楚兩點:
第一、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戰(zhàn)略目標
事實上,魏延獻出的“子午谷奇謀”其戰(zhàn)略目標就是曹魏的關中地區(qū)。很多人認為諸葛亮拒絕此計,是因為此計的戰(zhàn)術規(guī)劃不夠精密風險過大。實則不然,魏延這條“子午谷奇謀”本身沒有太大的問題。而是涉及到一個戰(zhàn)略指向的問題。諸葛亮與魏延的戰(zhàn)略指向出現(xiàn)了分歧。
蜀國國力困乏,兵力嚴重不足,完全沒有后援隊伍。而且后勤工作也得不到保障。然而關中地區(qū)兵精將猛,防御建制完整,后援力量充足。最主要的點,曹魏之前的國策本來是依險而守、休養(yǎng)生息,以國力取勝。如果貿然侵犯關中,無異于逼迫曹魏放棄依險堅守、休養(yǎng)生息的國策,進而舉兵與蜀國決戰(zhàn)。
因此!諸葛亮的戰(zhàn)略目標只能鎖定在比較偏遠的隴右地區(qū)。
第二、拿下隴右之后,諸葛亮的下一步戰(zhàn)略規(guī)劃以及戰(zhàn)略指向
蜀國國力遠不如曹魏,還遠達不到跟曹魏展開決戰(zhàn)的實力。因此,諸葛亮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是步步蠶食,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持久作戰(zhàn)。最重要的就是持久作戰(zhàn)。因為蜀道難行,難于上青天。蜀軍有一個天然的地理限制,糧草押運不繼是困惑蜀軍的最大難題。
他只需要平吞隴右地區(qū),在隴右建立起一個北伐平臺,解決掉蜀道難行,以及糧草押運不繼等問題。在穩(wěn)固了隴右地區(qū)的局勢之后,或可西圖涼州,亦可俯瞰關中。這才是諸葛亮的持久作戰(zhàn)計劃。
——那么?拿下隴右之后,他的下一戰(zhàn)略目標是哪呢?
我認為是涼州。正如前邊所說,關中地區(qū)是曹魏的腹地,兵精將猛、防御精密,而且后援不斷。打下關中,談何容易。以蜀國當前的國力,肯定不能真正意義的與曹魏展開決戰(zhàn)。所以我認為,即便諸葛亮統(tǒng)一了隴右諸郡,他的下一戰(zhàn)略目標也不會是關中。
他應該把下一戰(zhàn)略鎖定在涼州,涼州地處偏遠,兵力缺乏,而且全無支援。打進涼州要容易得多。況且蜀漢覬覦涼州很久了,從劉備初得益州期間就想拿下涼州。當時孫權派使者索還荊州,劉備就說過自己正在圖謀涼州。雖然是劉備的托詞,但也不排除拿下涼州是其內心的真實想法。
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出發(fā),諸葛亮都不敢輕易去觸碰曹魏關中地區(qū)。區(qū)區(qū)街亭隘口的得失,不足以對長安構成威脅。
先說結論,誰去都沒用,因為大勢已去。
再說下馬謖的言過其實問題。這句話是劉備說的,劉備說的沒錯,但是有些人理解錯了,劉備的意思是說過了,而不是沒有才華沒能力。當時向郎都把馬謖稱為圣人了,明顯吹過了,明明80分都被吹成150了那可不就是言過其實了。
其次馬謖原本就不是干這行的,馬謖是馬參軍是出主意的,還是宏觀上給出方向的,壓根就沒領過軍,現(xiàn)在讓他突然去領兵打仗,那能打么?打不了,沒那個能力。另外馬謖去守街亭的時候都虛歲39了,并不年輕,只是他壓根就沒這方面經(jīng)驗。
最最重要的一點,馬謖當時守街亭其實是照抄劉備打漢中,抄的是法正指揮斬殺夏侯淵的打法(當時其實是占了兩座山,互成犄角之勢,你敢圍山斷水,山上人下來打你,另一座山的人下來打你背后,讓你腹背受敵,這也是為啥夏侯淵當初要修建防御工事,因為一邊要仰頭進攻,又要防備另一頭過來打他)。課文里沒有寫我們以為就馬謖一只部隊占一個山頭,其實不是。所以我們當時讀起來會想不明白,馬謖是白癡么,守山不怕被人斷水么?最后馬謖失敗也是因為被人切斷水源。其實古人打仗沒那么傻沒那么白癡,那是演義小說。你看三國資料就能找到,其實除了馬謖之外還有另外一支部隊,就是高翔,高翔駐扎在柳城(25公里,步兵來不及,但是騎兵可以)所以馬謖其實就是在抄作業(yè),就這個理由誰敢反對啊,當時劉備就這么打贏的,馬謖抄作業(yè)有問題么?。但問題是,高翔被擊潰了(被郭淮擊潰的),所以馬謖失敗了,就他自己守一座山肯定被斷水啊。
另外還有一個消息,就是為什么第一次北伐失敗以后趙云會被貶官。有人以為北伐失敗了都被貶官了,諸葛亮還自罰三級呢。趙云被貶官不是很正常么?其實不是有很多將領沒有被貶官。趙云被貶官一個是因為趙云這邊沒什么人了(元老系沒的差不多了沒這也是為啥趙云只能領偏師冒充主力吸引敵軍主力),再一個就是趙云這邊兵太少了,曹魏那邊兵太多。舉個例子給你趙云,鄧芝2萬人去吸引敵方主力,敵方主力來了5萬人跟你打。你才2萬人,你正面剛不過啊,再說了你的目的是吸引對方主力,又不是要跟對方死磕到底,那就對著消耗被,我又不著急又不是讓我殲滅你。時間長了對方發(fā)現(xiàn)了,這邊進攻欲望不強,我留下3萬人跟你慢慢玩足夠了。因為我3萬人還是比你人多啊。我大不了不主動進攻就完了。第一次北伐攤子鋪的本來就大,又趕上幾個縣叛亂,屬于意外所以當時蜀國這邊弄的哪哪都是部隊,魏國那邊又要平叛又要跟蜀軍交戰(zhàn)所以也是到處“救火”。撤下來的這些人沒準就有一些人去幫了郭淮的,本來打不下來的柳城,就這么被打下來,然后引起一連串的反應。這么一看趙云被貶官就合理了。但是你反過來一想趙云也挺怨的,沒辦法啊,你部隊人少分量就不夠,分量不夠就難以吸引大量敵人。這就是沒辦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210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