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眄椨鹈暤奈恼?,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說到這個項羽和劉邦的名聲問題,也還是一個非常大非常大的問題,很多人都說了,這個項羽都烏江自刎了,而且是被這個劉邦給逼迫的,所以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啊,名聲好的人應該就是這個劉邦啊,但是現(xiàn)在很多人都覺得這個劉邦要比這個項羽名聲差很多,很多人都還是比較喜歡這個項羽一些的,那么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們就著這個問題一起來分析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吧!
總結起來有這么幾個原因:
1、項羽是從個人魅力和實際功績上更強的英雄。
一個例子是:秦始皇在天下巡游時,項羽和劉邦都曾遠遠的看過其車騎隊伍,劉邦的反應是:長嘆曰“大丈夫生當如是”。籍(項羽)曰“彼可取而代之”。
有什么區(qū)別?劉邦對秦始皇的看法我們可以理解 ,那是崇拜,羨慕,覺得看到了他就仿佛看到了人生的目標。
而項羽的看法則更是大膽得驚人。對前無古人的嬴政更接近于平視:“這家伙的位子我也想要?!?/p>
雖然有種種缺點,但這種超凡的自信自視自尊是領導者第一需要的素質(zhì)。
更別提他還有實際功績。秦朝的主力部隊是被他消滅的,劉邦能首先入咸陽是占了便宜的。所以一般認為他才是滅秦的貢獻最大者。
在巨鹿之戰(zhàn)中,各路諸侯面對秦朝主力軍團不敢前進,是項羽帶領自己的楚軍破釜沉舟,九戰(zhàn)九捷,殲滅王離軍,章邯投降,從此秦朝的天命已終。
而劉邦不過乘項羽在巨鹿牽制秦軍主力、關內(nèi)空虛之機,繞道進入了咸陽,滅亡秦朝。這功勞的含金量完全不同啊。
本身就是超凡的領導者,貢獻最大,實力最強,啃最硬的骨頭還贏了。但卻沒有得到最后的勝利,自然讓人惋惜和為其抱不平。
2、推翻秦朝的,是以舊六國貴族為代表的聯(lián)盟,他們極度反感秦朝所開創(chuàng)的大一統(tǒng)王朝制度,而漢朝建立后,基本承襲秦制,雖略有所改,但在漢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體制和秦朝沒什么兩樣,秦朝推行全面郡縣制,而漢朝給了個緩沖期搞了郡縣--封國并行制度,之后又逐漸消除掉了封國。
最后漢朝基本把中國又推回到了秦朝開創(chuàng)的大一統(tǒng)軌道上。
這在當初起來反抗的六國貴族遺民來看,毫不疑問是一種背叛,所以他們褒美只做了西楚霸王的項羽,自然可以理解。
3、司馬遷本人的推崇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奠定了后代人看待項羽的輿論標準,后世人對項羽的看法很大程度來自于他,例如史記給項羽立了本紀,而其他歷史學家如班固《漢書》則將其列為 列傳。
一般認為能進“本紀”的都是帝王,但司馬遷本人的看法有所不同,本紀一體,主要是按年代順序,選取能左右天下大局的代表人物,記述政治大事,以展示歷代政治興衰更迭之跡。這“本紀”當然就不專指天子,而是有天子、帝王,亦有實際左右天下形勢的王。也就是認為項羽是無冕之皇帝。缺的不過是一頂皇冠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15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康熙在逝世前為什么要直走十四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