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雍齒和劉邦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劉邦雖然不像朱元璋那樣,將開國功臣幾乎都殺盡了,但韓信、彭越、英布等功臣也都慘遭清算。然而在早期跟隨劉邦的一群人中,雍齒才是最該被清算的人。因為他屢次背叛劉邦,還是劉邦最恨的人,可為何雍齒最后能善終呢?
雍齒是劉邦的同鄉(xiāng),不過出身比劉邦高一些。起初的雍齒為人豪爽,喜歡結(jié)交朋友,當?shù)夭簧俸缽姸己退Q兄道弟。其中有個人叫王陵,劉邦當時是他的手下嘍啰,通過他的介紹,劉邦和雍齒才正式結(jié)識。不過雍齒根本看不上劉邦,覺得他就是個市井無賴。
后來劉邦起兵,王陵不肯屈居在自己的“小弟”之下,于是毅然離開沛縣,打算單干。雍齒很想跟王陵一起走,但他舍不得自己在沛縣的家業(yè),所以不得已加入了劉邦的隊伍。
劉邦知道雍齒一向看不起自己,但他不僅不介意,還愿意重用雍齒??捎糊X根本不信,憑劉邦這個“無賴”就能做成什么大事。于是他趁劉邦不在的時候,就和魏將暗中聯(lián)系,私自將豐邑獻給魏王。
正在外面作戰(zhàn)的劉邦,聽到這個消息氣得火冒三丈,隨即帶兵回來攻打豐邑,沒想到雍齒卻出面阻擋。劉邦苦攻無果,只好帶著眾人去投靠了項梁,后者幫助他才拿回豐邑。
劉邦拿回豐邑后,魏王已經(jīng)被殺,叛變的雍齒無路可去,便投靠了趙王。楚漢戰(zhàn)爭爆發(fā)后,趙國響應項羽對付劉邦,雍齒也從中出了不少力。加上之前豐邑一事,劉邦對雍齒是恨之入骨。
公元前204年,韓信率軍攻打趙國,雍齒再次走投無路,只好重新歸附于劉邦之下。而這時候劉邦當年的“大哥”王陵,也已經(jīng)投靠他。劉邦本想殺了雍齒泄恨,可是王陵極力勸解,劉邦才給了他面子,收留了雍齒。
雍齒這次不得不寄人籬下,所以做事也賣力起來。不過他這個人雖然反復無常,但還是有些本事的。劉邦見他表現(xiàn)不俗,也就不好再找借口去殺他。雍齒知道劉邦對自己恨之入骨,所以每次都積極立功,但事后卻不邀功。
兩個人就這樣,一個心里不服對方,卻礙于形勢不得不替對方效力。一個心里恨極了對方,卻因為他人的勸說,以及對方的功勞不好說什么。
劉邦建立西漢以后,開始對眾人進行封賞。于是二哥劉仲被封為代王,庶長子劉肥被封為齊王,大將韓信被封為楚王,彭越為梁王,英布為九江王等等。另外,蕭何、曹參、張良、樊噲等人,也因功依次被封為侯爵??上攵?,里面并沒有雍齒。
雍齒沒有被封賞,是在意料之中,而這些被封王封侯的功臣,心里也很不好受。因為他們不知道,劉邦這樣大肆封賞,是出于對他們功勞的肯定,還是想讓他們功高蓋主,好找借口除掉。
因此眾將常常聚在一起議論,結(jié)果有一天恰好被劉邦看見了。隨即劉邦詢問張良來龍去脈,張良告訴他,他是以平民身份成為了皇帝,但是封賞的都是蕭何、曹參這樣的親近之人,誅殺的都是仇恨之人。如今大家害怕論功勞,天下的土地會不夠分,又怕會因為平生的過失而被誅殺,所以就聚集著討論謀反。
劉邦聽后很驚訝,于是詢問張良計策,張良就問他平生最恨誰,劉邦回答:
“雍齒與我故,數(shù)嘗窘辱我。我欲殺之,為其功多,故不忍?!?/p>
張良聽后說:
“今急先封雍齒以示群臣,群臣見雍齒封,則人人自堅矣?!?/p>
于是,劉邦就將雍齒封為什邡侯,食邑二千五百戶。眾將看到連雍齒都被封了侯,便從此消除了顧慮。沒多久,大家就按照爵位的高低,陸續(xù)獲得了土地封賞。
雍齒從沒想過,劉邦會厚待自己,所以被封為什邡侯的他很是興奮,馬上就帶著家人去就封。就這樣,雍齒在什邡享受了9年時間,最后安然去世。他去世后,子孫還承襲了爵位。直到其曾孫雍桓承襲爵位時,因為不肯從軍征討南越,以及所籌酎金不符合朝廷標準,從而被削除爵位,這時候已經(jīng)是漢武帝時期了。
(參考文獻《史記》《漢書》)
如果說高祖劉邦最痛恨誰,那么這個人非雍齒莫屬,雍齒令起兵之初讓劉邦丟掉了豐縣;
還多次和劉邦唱對臺戲,甚至從最開始就表現(xiàn)出看不起劉邦這個小混混,就是這樣一個令高祖劉邦討厭之極的人卻比韓信、蕭何這類的功臣的晚年過得還舒服。
韓信被蕭何、呂后用計含恨而終,晚年的蕭何也是難免被高祖劉邦猜疑,而得牢獄之災。
而這位關(guān)鍵時刻背叛了高祖劉邦雍齒卻是被劉邦冊封為為邡侯,到漢惠帝三年的時候才去世,還得了謚號肅侯。
按理說按照雍齒在劉邦面前的表現(xiàn),即使不死,也要半殘了,為什么雍齒能夠有一個完好的結(jié)局;
他和高祖劉邦之間究竟有什么故事,這個 歷史 的奇葩人物是怎么造就出來的,接下來我們就來走進這個奇葩的世界。
雍齒是高祖劉邦的同鄉(xiāng),在沛縣也算是一個小世族,和王陵的關(guān)系非常的不錯;
高祖劉邦和雍齒這兩人此時關(guān)系基本就是屬于一個富二代和一個小流氓之間的關(guān)系,世族出身的雍齒自然瞧不上小混混時期的高祖劉邦。
這就是兩人初期的關(guān)系,也正是因為這個瞧不上,導致了后來雍齒的背叛和高祖劉邦的痛恨。
在秦二世二年的時候,剛剛起義沒有多久的高祖劉邦被秦軍圍困在了豐邑,最后是高祖劉邦戰(zhàn)勝了秦軍,守住了豐邑。
有了根據(jù)地,就要繼續(xù)發(fā)展啊,雍齒因為家庭不錯,在豐邑當?shù)赜绊懥€是挺大的,所以此時高祖劉邦作為起義軍的首領(lǐng)自然對雍齒倍加看重。
就讓雍齒看守豐邑,而劉邦繼續(xù)開拓領(lǐng)土,估計高祖劉邦此時對于自己的這位老鄉(xiāng)還沒有任何的成見。
但是,令高祖劉邦沒有想到的是,自己信任的這位老鄉(xiāng)最后背叛了自己,將豐邑獻給了魏國人。
大意就是說雍齒本來就看不起高祖劉邦,不屑與之為伍,在魏國招安以后,隨即就背叛了。
大家想一下,高祖劉邦聽到這個消息會是什么感覺,打個比喻就像你最好的兄弟背叛了你,拿走了你的錢財,霸占了你的一切。
嗯,那種感覺,簡直就是撕心裂肺啊,此時的劉邦對于自己的這位老鄉(xiāng)必定是想要千刀萬剮。這也算是劉邦起義道路上第一次遇到了不大不小的危機。
在雍齒將豐邑獻給了魏國以后,自己還親自守城,高祖劉邦三番兩次的攻城,都被雍齒擊敗了。
搞得此時的劉邦是灰溜溜的,只能跑去向項梁借兵,這才把自己的根據(jù)地收了回去。
雖然從雍齒三番兩次擊潰劉邦的進攻來看,雍齒確實是有一些才能的,但是這并不能成為高祖劉邦不殺他的理由。
在魏國被秦軍擊潰以后,雍齒一看,這還得了,就跑路了,投奔趙國去了,也許是老天想要懲罰這位背叛者。
沒過多久趙國又被秦軍擊潰了,雍齒又投奔了當時勢力很大的楚國,然而楚漢爭霸大家也知道,劉邦雖然吃虧了。
但是最后的結(jié)局是劉邦獲得天下,雍齒一看楚軍衰弱,又去投靠劉邦去了,我們猜測此時劉邦確實是想要將其斬殺。
但是雍齒的好友王陵趁機給雍齒說情面,大概意思是雍齒雖然背叛了您,但是雍齒還是有利用價值的。
現(xiàn)在天下還未安定,需要雍齒來幫助您,再說雍齒還是您的老鄉(xiāng),此時投靠您必定不敢再次反叛。此次雍齒算是再次逃過一劫。
《史記》中有這樣一段留侯張良和高祖劉邦的對話,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誰最甚者?"上曰:"雍齒與我故,數(shù)嘗窘辱我。我欲殺之,為其功多,故不忍。
大意就是說張良問高祖劉邦最痛恨之人是誰,劉邦回答是雍齒,雍齒多次令我難堪、陷入危機,我想要殺他,但是考慮到雍齒功績還不錯,就沒殺。
我們從這段對話來看,雍齒在再次投靠了劉邦后,確實是幫助劉邦做了不少的事情,立下了不少的戰(zhàn)功。
這雖然是雍齒能夠活下來的一個因素,但是還有另外一個更加重要的因素,那就是為了安定天下。
上面的一段對話是在高祖劉邦分封天下的時候,因為冊封的都是功臣,對于那些劉邦討厭的人包括雍齒一個都沒有冊封,張良勸說劉邦將雍齒冊封,目的是為了安撫人心,穩(wěn)定那些曾經(jīng)和高祖劉邦有過恩怨之人。
所以雍齒又作為標兵逃過了一劫,不得不佩服雍齒的運氣,真不愧是 歷史 上的一朵奇葩,伴君如伴虎好像對雍齒有點不適用了。
遇到雍齒,就是小混混劉邦也只能收斂鋒芒,以求天下穩(wěn)定了。
在漢朝的歷史上,雍齒這個人是個幸運的存在,他一生多次的背叛劉邦,但是劉邦卻沒有殺他。到劉邦偉業(yè)功成之后,雍齒先于別的官兵冊封。不得不承認,在漢朝歷史上,雍齒是一個極為好運的人。一個多次背叛劉邦的人竟然還封候。這其中的實情究竟是什么呢?
雍齒和劉邦的關(guān)系
說到雍齒和劉邦的關(guān)系,按照秦漢史,他兩個是純正的鄉(xiāng)黨關(guān)系。雍齒與劉邦是同鄉(xiāng),都是沛縣人,而且他們倆還是那時農(nóng)民起義的患難戰(zhàn)友。
但是在劉邦剛剛舉義的時候,劉邦將打來的封邑之地交到雍齒駐扎,那時候的封邑是劉邦的大本營,也是劉邦親屬老少所屬的家鄉(xiāng)。這般關(guān)鍵的地區(qū),當然要交到可靠的人來駐守。
可是劉邦千算萬算,都沒有算到雍齒,竟然在六國舊部來追討舊地的狀況下,把封邑拱手讓人,它是雍齒對劉邦的第一次背叛。
雍齒從劉邦處逃走之后,看到項羽有不少君王之范,將來是個不錯的君主,他投在項羽的帳下。可是人算不如天算,項羽最后敗在了劉邦的手下。
劉邦忽略雍齒
數(shù)番瞎折騰之后,劉邦和雍齒見面了。雍齒本次是栽在了劉邦的手里,劉邦手下的士兵都覺得雍齒必死毫無疑問,不容置疑??墒牵屓舜蟮坨R的是,劉邦又一次放過了雍齒。
在劉邦成就霸業(yè)的道上,那樣一個隨處使絆的混蛋,劉邦怎能不一肚子氣呢。可是,在張陽等人的規(guī)勸之后,劉邦不但沒有殺雍齒,反而在冊立事兒上,讓雍齒撿一個大便宜。
有一則歷史典故,就是說漢高祖咬緊牙封雍齒,說的就是說劉邦不殺雍齒,反而加封于他的事情。要保求剛打的河山,權(quán)宜之計。他聽了張良的話,只能先封一個世界上他最討厭的人,而求控住軍心。
雖然劉邦對雍齒討厭之極,劉邦非常反感他,多次在公共場合訓話斥責。但是能造就千古霸業(yè)的人,并不是婦孺晚輩所比得。劉邦以君王之情懷,免了雍齒的死刑,還封了雍齒一個侯爺,讓他撿了一生的榮華與富貴。
劉邦不殺雍齒的緣故
劉邦弄死的開國元老不計其數(shù),劉邦可以干掉韓信,能夠分食了彭越,卻唯有沒有殺雍齒。
劉邦不殺雍齒的緣故之一是秦二世年里,因形勢所迫的雍齒追隨著劉邦起兵反秦,此中也立過很多赫赫戰(zhàn)功,這使得劉邦對他是有一定感情的。不容置疑,雍齒一定是很武勇的,幫劉邦拿下了很多城池。
第二點緣故是劉邦以便控住軍心,因為這個時候恰好是楚漢相斗之時,殺了雍齒,會讓下面的官兵起一定的躁動不安。
第三點緣故是雍齒在以后對劉邦來說,真是是草芥一般,不值一提。總而言之存著他也沒有阻礙,不愿理他。大家都了解雍齒是個叛徒,使他受盡天下人的取笑與辱罵,也是不錯的。
歷史時間記述,公元前一九二年雍齒去世,至悉雍齒現(xiàn)階段有雍齒詞,于上世紀被毀。秦穆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土改時,被夷為農(nóng)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444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