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漢皇后李三娘,揭秘劉知遠與李三娘的故事
后漢皇后李三娘,揭秘劉知遠與李三娘的故事
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砹死钊锏囊恍┕适?,歡迎閱讀評論。
李三娘是后漢高祖劉知遠的原配妻子,不過,這兩人的結合,頗具傳奇色彩。李三娘本是晉陽的農(nóng)家女子,長大后出落得如出水芙蓉一般,容貌迷人。當時的劉知遠還沒發(fā)跡,家境貧寒,為了生計給富人牧馬,四處奔波,正好遇到了美麗的李三娘,頓時驚為天人??墒?,劉知遠去提親時,遭到了李父嚴詞拒絕,他一氣之下,偷偷把李三娘劫了過來,娶為妻子。
后來劉知遠在亂世中崛起,最終成就帝王之尊,李三娘也被封為皇后??墒呛镁安婚L,劉知遠只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就病死了,他與李三娘的兒子劉承祐繼承了皇位。本來有劉知遠留下的托孤大臣郭威、史弘肇等人的輔佐,李三娘從旁扶持,劉承祐的皇帝寶座還是坐得挺安穩(wěn)的,只是他硬是有了迫害妄想癥,覺得這幾個大臣對他虎視眈眈,所以費盡心機想除掉他們。
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殘酷,劉承祐不顧李三娘的強烈反對,意氣風發(fā)的除權臣計劃,在對付郭威時失算了。這位領兵在外的大將軍,在皇帝的步步逼迫下,扯起了反旗,他本就是后漢第一名將,朝中根本沒有人與他抗衡。短時間內(nèi),郭威就兵臨國都開封,劉承祐親自率兵出擊慘敗,只能跑路。郭威軍隊緊追不舍,劉承祐在逃跑途中被部下殺死,結束了他悲催的一生。
郭威逼死劉承祐后,沒有急著稱帝,而是把李太后抬了出來,請求她主持朝政,并且答應擁立湘陰公劉赟為皇帝。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郭威這是掩人耳目的做法。果然,在他帶兵出征契丹的途中,手下將士上演了一出“黃袍加身”的好戲。這里多說一句,后來建立北宋的趙匡胤“陳橋兵變”的橋段,其實不是他首創(chuàng),郭威在這里就用了,而趙匡胤此時正是他賬前的親兵。
“被迫”接受皇位的郭威,率軍回京,上疏李太后,請求她允許自己登基為帝,對她“以母后事之”,也就是名義上尊奉她為母后。要知道,李太后比郭威還小9歲,不過在那個時代,這也好理解,郭威為了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表明他登基的合法性,不得不這樣做。
李太后知道大勢已去,被迫同意了郭威的提議,眼睜睜看著丈夫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易主,從漢朝變成了周朝。此事過后,李太后遷居太平宮,被尊奉為昭圣皇太后,在新的帝國可謂是地位超然,同樣過著榮華富貴的日子。
就在后周建立兩年后,李太后病重,最終不治離世??v觀她的一生,可謂是起起伏伏,但是總能夠化險為夷,迎來好的結局,最終得了善終,比起其他那些亡國后的女子,她已經(jīng)足夠幸運了。
漢高祖劉知遠皇后經(jīng)“戲弄”一月被迫交權
李娘榆次李明忍。已故皇帝劉知遠的皇后。
李出生在一個農(nóng)民家庭,他與劉知遠的婚姻頗具傳奇色彩。劉知遠年輕時家境貧寒,被貶為奴隸。他在晉陽放馬,遇到了李,于是生下了愛情。劉知遠向李福求親,李福認為劉家窮,拒絕了。劉知遠邀了幾個朋友連夜搶走了李家的親戚,在930年生下了劉成友,當時李大約18歲,劉知遠38歲。婚后,劉知遠以戰(zhàn)功晉升河東節(jié)度使,立北平為王,立李為魏夫人。
1947年,劉知遠在太原開軍。由于工資不足,他向人民征收重稅。李諫曰:“今日起兵,便是義之士。人不知道好處,就先搶財。這幾乎不是新皇帝拯救人民的意圖。將來,這座宮殿將歸所有。請你知道,雖然還不夠,但學者們并不認為這是控訴?!焙褪?。太后道:“此要事也要和丞相商量?!钡艿苋~莉在旁邊說:“在皇上為自己說話之前,不要問秀才朝廷有沒有要事。”太后勸說無效,隱帝走了,說:“為什么要找閨房?”。楊、石被殺后,準備殺他的鄰居郭威。李太后也勸道,“郭為是我的家人,沒有他的危險。他怎么會在這里?”如果你今天不按兵不動,你向魏國發(fā)誓,魏國一定會說到做到,那你當了國君,當了大臣,還是夠用的?!彪[帝不聽,最后逼郭威攻韓,侵開封。后來,韓死了。
郭威入京后,并沒有馬上稱帝。他以李太后的名義頒布了《法諭》年,并在湘陰建立了六個首都作為皇帝。在劉晶到達之前,他要求王太后面對朝鮮。郭威去了契丹,軍士欣然接受。郭為仍然像他的母親一樣尊敬李太后。知道大勢已去,李太后搬到了太平關,在那里他成了趙勝的太后。公元951年,郭威稱帝,建立北周。李太后反對殺死郭威,但他直到954年42歲時才被殺死。
由元代劉改編成南戲《劉致遠與李的愛情故事》、京劇、川劇、云南戲、湘劇、豫劇、漢劇、潮劇等地方戲。有《劉致遠白兔》,《磨坊分娩》,《景泰輝》,《磨坊俱樂部》等劇目。李在劇中被稱為李三娘,從此家喻戶曉。
傳說典故:三娘井的傳說
江都縣塘鄉(xiāng)三娘村,有一口據(jù)傳有千余歷史的古井,人稱“三娘井”。
井口有一個紅中夾著白點的花崗石井欄, 井欄下有一個直徑約1米的圓形暗紅色花崗石大盤底 座。井深10多米,井水清澈,井內(nèi)壁用小青磚砌成,長滿著蒼綠的青苔,水質(zhì)甘甜。三娘村人世世 代代喝著她,在此生活、繁衍,安居樂業(yè)。井的南邊是一條明凈的小河,井的下坎有歷代修竣此井所立的數(shù)十塊石碑??上У氖切『釉绫惶钇?,石碑在“破四舊”的人年代被人挖走。
三娘井有許多不解之謎:一是井欄的內(nèi)側(cè)有29條半溝痕,29條十分明朗,另一條僅為其他溝痕的一半; 二是井欄底座上那根為了防止井欄底座散裂的3.5厘米寬的鐵箍,幾乎天天是潮濕的,但 它烏黑錚亮,一直不銹不蝕,為何呢?
相傳,這與后漢高祖劉知遠的傳奇故事緊密相連。說是這個村有個聰明漂亮的女子名叫三娘,與百姓朝夕相處,大家都很喜歡她。劉知遠選妃時將其選入宮中,但她仍喜歡過清貧的村婦生活,想往和鄉(xiāng)民和諧共處,入宮后一直郁郁寡歡。劉知遠很喜歡她的樸質(zhì)、善良,對她很為寵愛,三娘卻對他說,她仍喜歡鄉(xiāng)村生活,希望皇帝仍允許她回歸田園,與鄉(xiāng)鄰們在一起。劉知遠沒有辦法,只好忍痛送三娘回歸故里。
這里原來旱情嚴重,且河水較臟,為了造福鄉(xiāng)民,三娘回村后,就請人打了一口井。最初她請大家來打水時,大家以為她是皇娘,不敢靠近,后來見三娘待人和藹,每天清晨,都為群眾打掃井臺;冬天,當井臺冰凍時,她起早呵凍,把冰鑿開,等候鄉(xiāng)民們上井提水。三娘尊老愛小,惜窮憐貧,無絲毫皇娘的威嚴,倒有村婦的親切,大家又像當初一樣與她相處。該村共有29戶人家,家家都夫妻雙全,兒女滿堂,唯有三娘孤身一人。雖然三娘像當初一樣對待他們,但大家對她仍有敬畏感,來打水時也都在各自的習慣位置打水,所以周圍便留下了29條深溝,而三娘打水的地方,別人從來不站,她僅一人,吃用水都少,自然痕淺。
一天,大家來打水時,發(fā)現(xiàn)井欄裂開了,于是趕快去告訴三娘,發(fā)現(xiàn)三娘已經(jīng)死了,神色非常平靜。傳說李三娘死后,每逢大霧彌漫的清晨,人們?nèi)猿D茉谒议T前的井邊看到李三娘足跡。后人為了紀念她,就將此井稱作“三娘井”。原來的村莊也就隨之而稱為三娘村。那井上的鐵箍據(jù)說是劉知遠知道三娘逝去的消息后,特地請人打的,這鐵箍結實,還是環(huán)境對它的厚愛,抑或是人們的希望,反正鐵箍從來未換過,也從來不銹爛。
在“三娘井”的東北方約一里多路處有一個高出地面的“皇墓墩”。據(jù)傳說劉知遠一生所娶妃嬪不少,但唯有與三娘在一起時才能感到慰藉,所以晚年十分懷念自己的勤勞樸實的妻子李三娘,臨死前遺囑歸葬在這里。在皇墓墩的西南方還有一個小湖,當?shù)厝私小鞍輭|湖”,湖的中間有一個高出水面的土丘,人稱拜墊子,傳說是人們拜祭劉知遠時放墊子的地方。也有人說皇墓墩中不僅葬著皇帝,還有李三娘,大家拜皇帝是由頭,拜三娘才是目的。多年以來,不管下多少雨水,湖水再多,墊子也不會被水淹沒。大家都說皇娘是念著百姓的,她唯恐大家來看她時弄濕衣服衫,所以墊子始終高出水面,所以墊子上的莊稼長得比什么地方都好。
李三娘的劇情簡介:
李三娘奉父命嫁與窮漢劉知遠,父死后,兄嫂逼迫劉知遠休妻,無奈劉知遠只得離家投軍。李三娘在家,兄嫂逼其改嫁有錢人家,被拒之,兄嫂惱怒之下,罰李三娘白天擔水夜推磨,一日晚李三娘磨房分娩無人接生,只得用牙咬斷臍帶,生下咬臍郎,也就是后來長大成人的劉承佑。狠心的兄嫂又要加害咬臍郎,幸被義仆竇成相救,并將嬰孩送往劉知遠投軍處。劉知遠投軍后娶了將軍之女,官越做越大,前妻李三娘之事隱瞞不提。十六年后,劉承佑長大成人,一日帶兵圍獵,追趕野兔與生母李三娘井邊相遇,方知真相,劉承佑堅決催促做了皇位的劉知遠接生母團圓。該劇為中國評劇院演出劇目之一。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