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許攸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許攸,字子遠。曹操的同窗好友,亦是曹魏開基立業(yè)的基石人物,他曾兩次獻計,致使袁紹集團加速覆滅。
其一曹操之所以在官渡能以七萬破袁紹七十萬大軍,許攸起著關(guān)鍵的因素。
其二、曹軍攻打冀州,屢攻不下,許攸獻計決漳河之水,一戰(zhàn)成功。
許攸是一位著名的大謀士,可也是一位恃才傲物、目中無人的傲慢之士。下面我們就以《三國演義》里的許攸來探討一下他的功過是非。
烏巢燒糧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與袁紹兩軍對壘于官渡。
且說曹操當時是兵微將寡,糧草不濟,急派人往許都送信催糧。誰料此人被袁軍擒獲,送與謀士許攸大營,許攸看過信后,往見袁紹,說明此事,并獻計袁紹派一支精銳騎兵,連夜奔襲許都,曹操必敗可擒。
袁紹聽后不以為然,一臉不屑,回絕了許攸的提議。正在這時,許攸家里有人犯法,留守鄴城的審配將他們逮捕,許攸知道后大怒,自覺前途渺茫,無可希望,只好投奔了曹操。后人有詩嘆曰:
本初豪氣蓋中華,官渡相持枉嘆嗟。
若使許攸謀見用,山河爭得屬曹家?
卻說曹操得知許攸來投,大喜,跣足出迎,將許攸迎入大帳。兩人經(jīng)過一番斗智斗勇,互摸底細后,許攸獻計曰:“明公以區(qū)區(qū)七萬人馬對袁紹七十五萬,如不速勝,必是取死之道。攸有一計可令袁紹三天之內(nèi)必敗?!?/p>
曹操喜曰:“愿聞良策?!?/p>
許攸道:“袁軍全部糧草,皆存于烏巢,雖然有士兵管護,但防備松散,只要派一支精兵奇襲烏巢,燒其糧草,不過三天,袁軍自亂必敗?!?/p>
曹操聞聽此計大喜,次日是夜,曹操親自領(lǐng)兵假扮袁軍,馬含銜枚,士兵背著柴草,在夜幕的掩護下向烏巢出發(fā)。路遇巡哨袁軍,皆曰:“增兵烏巢,防曹操來襲?!?/p>
就這樣,曹軍一路暢通來到烏巢。此時烏巢護糧官淳于瓊喝的一塌糊涂,士兵也松松散散,正好給了曹軍機會。一聲令下,火把如冰雹一樣投向了糧草。頓時火焰四起,煙迷太空。而曹操又將淳于瓊捉住,割去耳鼻,送往袁紹大營以示羞辱。
曹操此次出奇兵,烏巢燒糧,計出許攸,為后續(xù)的官渡全勝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漳河決水
舊歲官渡,倉亭慘敗后的袁紹,軍心不穩(wěn),只得深溝高壘,以養(yǎng)軍民。然曹操是不會給袁紹喘息的機會,正率軍來取冀州。冀州守將審配死守難攻,令曹操一籌莫展。
許攸此時來到軍前,查看地形后,獻計于曹操曰:“明公何不掘漳河之水以淹之。”曹操一笑,拍了拍許攸的后背曰:“子遠之謀,定破冀州。”
于是派軍士開始城外挖渠,又叮囑軍士白天淺挖渠,以迷惑審配。夜里卻十倍軍士,比及白天挖的又深又寬,引漳河之水灌之,城中水深數(shù)尺,加之糧絕,軍士多死。 至使城破,審配被擒處斬。使得袁氏集團勢力基本瓦解。此不得不說又是許攸的一大功勞。
居功自傲,自取滅亡
人可以得意,但不能忘形,人可以居功,但不能自傲。
許攸自從降曹,火燒烏巢、漳河決水,徹底瓦解了袁紹的勢力,可以說為曹操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是他的脾氣也一天天驕橫了起來,說話趾高氣揚,七個不服八個不忿,除了曹操,他似乎誰都不放在眼里。
卻說曹操在統(tǒng)率眾將進駐冀州,將入城門時,許攸縱馬來到曹操跟前,執(zhí)鞭指著城門曰:“阿滿,如果沒有我,你安能進得此門?”曹操大笑,未做任何回答。鑒于曹操:“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人生信條,想必心里對許攸已有了極度的厭煩,這樣下去,殺他也是遲早的事。
一日,許褚走馬入冀州東門,恰逢許攸,攔住許褚曰:“許將軍,如果沒有我,你能進得此城嗎?”
許褚人稱虎癡將軍,哪聽得此話,怒曰:“我等軍士千生萬死,浴血奮戰(zhàn),方得此城,你敢如此夸口!”
許攸罵道:“爾等匹夫,有勇無謀之輩,有什么了不起!”
許褚大怒,不等許攸再說什么,手起劍落,斬殺了許攸,然后去曹操處領(lǐng)罪。曹操嘆曰:“子遠和我是同窗,喜歡開玩笑,何必要殺了他呢!”申斥了許褚一頓,令人厚葬許攸。
縱觀許攸,在袁紹手下,可以說明珠暗投,大才難展,屢遭排擠,無奈之下,棄袁紹而投曹操。
曹操惜才愛才,禮賢下士。聽說許攸來了,跣足出迎,這令許攸很感動。總算遇到了明主,使得自己得以施展大才,并做出了一番事業(yè)。本該有著大好前途的許攸,此時卻居功自傲、口無遮攔,這是人生大忌,也是人生走向敗亡的前兆。
俗話說:“慎言以養(yǎng)其德,節(jié)食以養(yǎng)其體?!?、“修己以清心為要,涉世以慎言為先?!痹S攸雖是大才,但卻沒有修煉好處世慎言之道,以至禍從口出。即便許褚不殺他,早晚曹操也會除之而后快。從許攸悲劇的人生結(jié)局,無不告訴我們“慎言”的智慧和“口無遮攔”的后果。切記!切記!
最后小編用羅貫中的一首小詩來結(jié)束這篇小文吧。
堪笑南陽一許攸,欲憑胸次傲王侯。
不思曹操如熊虎,猶道吾才得冀州。
許攸,字子遠,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歷史記載,許攸是東漢末年袁紹賬下的謀士,只不過,歷史對于許攸其人的評價卻不怎么好,無他,官渡之戰(zhàn)后,許攸背叛袁紹改投曹操,畢竟誰都不想要背主之人不是嗎?所以,由此我們可猜出許攸的結(jié)局了,想知道許攸是怎么死的嗎?歷史上的許攸是不是被曹操害死的呢?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攻破鄴城,占領(lǐng)冀州,許攸立有功勞,但許攸自恃功高,屢次輕慢曹操,每次出席,不分場合,直呼曹操小名,說:“阿瞞,沒有我,你得不得冀州?!辈懿俦砻嫔想m嘻笑,說:“你說得對啊?!钡睦镱H有芥蒂。一次,許攸出鄴城東門,對左右說:“這家人沒有我,進不得此門?!庇腥讼虿懿俑姘l(fā),于是許攸被收押,最終被殺。
據(jù)悉,本為袁紹帳下謀士,官渡之戰(zhàn)時其家人因犯法而被收捕,許攸因此背袁投曹,并為曹操設下偷襲袁紹軍屯糧之所烏巢的計策,袁紹因此而大敗于官渡。后許攸隨曹操平定冀州,因自恃其功而屢屢口出狂言,終因觸怒曹操而被殺。
許攸,東漢末年的謀士,曹操和袁紹的發(fā)小。公元184年,許攸想拉曹操入伙,一起謀劃廢漢獻帝,曹操拒絕。最終廢漢獻帝失敗,許攸同伙王芬自殺。大概是一開始被曹操拒絕的緣故,許攸失敗后沒有去找曹操,而是去投奔了袁紹。
許攸來到袁紹軍中,本來是力勸讓袁紹和曹操聯(lián)盟,可一山哪能容二虎,再加上袁紹兵力充足,自信心爆棚,他怎會輕易和曹操聯(lián)盟。這時的曹操正挾天子令諸侯呢,袁紹不滅曹操,心里就很不痛快。因此他和曹操這一架是非打不可了,許攸自然攔不住袁紹。
袁紹劇照
既然要打架,作為謀士的許攸當然要獻計了。許攸的計策是這樣的:曹操把兵力都集中在了前線,后方一定空虛。倘若派出一部分兵力火速攻陷許都(當時曹操的老巢),把漢獻帝掌握在自己手中,再對曹操形成前后夾擊之勢,曹操必敗。
但袁紹對此計策不以為然,一方面是因為韓荀和劉備之前突襲許都都沒有打下來,另一方面是袁紹覺得自己不用整那些彎彎繞就能抓住曹操。其實袁紹分析的還是不錯的,前提是許攸沒叛變的話。許攸見自己的計策沒有得到采用,再加上自己的家人被袁紹的人逮捕,一怒之下,叛袁紹、投曹操。
曹操劇照
許攸家人犯啥事了?《三國志》記載:?審配以許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紹。?可以說,許攸是沖冠一怒叛袁紹啊。有兩句詩感嘆袁紹失去許攸的可惜:若使許攸謀見用,山河爭得屬曹家?其實,我覺得用不用許攸的謀見都無所謂,只要許攸不叛變,官渡之戰(zhàn)的歷史可能就將改寫了。
隨后就發(fā)生了我們最熟悉的那一幕,曹操聽說許攸來了,立馬從床上蹦下來,握著許攸的手說:?子遠來了,大事可成!?隨后許攸便獻出了燒袁紹糧草的計策。其實,許攸想出這個主意說明不了他有多厲害,袁紹的軍事機密他都知道,隨便透露給曹操一條,便能要袁紹老命。
曹操和許攸劇照
然而,最初被曹操赤腳相迎的許攸,沒過多長時間便被曹操殺了,這是為什么?因為許攸實在太作了,愣生生把自己作死了。
官渡之戰(zhàn)勝利后,許攸就覺得自己了不得了,居功自傲,尾巴都快翹上天了。204年,曹操攻占冀州,這次許攸又立有功勞。兩次戰(zhàn)爭的勝利都有自己的功勞,許攸膨脹到了極點。
在眾人面前對曹操不敬。自從取了冀州,許攸就經(jīng)常在眾人面前咋呼:?阿瞞,沒有我你將得不到冀州。?阿瞞是曹操的小名,?瞞?還是個貶義詞,曹操又是個愛面子的人,一來二去,曹操便非常不爽了。
許攸劇照
口出狂言。每次出城門,許攸都會對左右說,沒有我,曹家人就進不了這個城門。這話傳到曹操耳朵里,也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曹操忍無可忍,殺之。
歷史葉子有言:許攸居功自傲,多次冒犯曹操,睿智的人都害怕自己功高震主,他則是唯恐主公不知道自己功高。怪不得荀彧說:?許攸貪而無治。?許攸可能有那么一點小聰明,但他缺乏的是情商和大智慧,最終才導致自己身首異處的下場。
一、許攸為人做事沒有底線。
官渡之戰(zhàn)前曹操手下的首席謀士荀彧對許攸的客觀評價是“貪而不治”。就是說,許攸這個人太貪婪,貪圖富貴、貪圖官位、貪圖錢財、貪圖名聲,缺乏大智慧,這種人不足為慮。這一中肯的評價,點中了許攸的“死穴”。
二、許攸已經(jīng)沒有多少利用價值。
許攸立功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在曹操集團與袁紹集團的作戰(zhàn)中,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耀眼表現(xiàn)。許攸之前沒能出謀劃策幫袁紹擴大實力,許攸死后也沒有對曹操的發(fā)展產(chǎn)生任何不利影響。
可見許攸的戰(zhàn)略布局、領(lǐng)兵作戰(zhàn)、治理地方的能力比荀彧、許攸、程昱、郭嘉等人差得不是一星半點,這種人在曹操手下“一抓一大把”。許攸就像正式宴會上菜前的那盤瓜子,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文學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許攸年輕時與曹操相友善,后來成為袁紹的謀士,多次為袁紹出謀劃策,力主攻打曹操都城許昌。
官渡之戰(zhàn)之際,許攸因家人犯法被收治而投奔曹操,提供了重要情報,建議曹操偷襲烏巢,結(jié)果大獲全勝。官渡之戰(zhàn)后,許攸跟隨曹操到達鄴城,口出狂言,辱罵曹操,輕視曹軍將士,被許褚一怒之下殺死,曹操見后深責許褚,下令厚葬許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165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