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子胥逃亡期間,有多少人因為他而死
伍子胥逃亡期間,有多少人因為他而死
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伍子胥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世人提到伍子胥,都不由得肅然起敬,滿門忠烈。
父兄伍奢、伍尚侍王至誠,從容赴死;二子伍員,自從加入?yún)峭蹶嚑I,勤懇勉勵,最終苦諫未果,身死魂滅。
筆者想著,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世間之事多逃不過因果,有些事情做得多了,自然下場就很慘,這和個人的性格,也是有著莫大的關(guān)聯(lián)。
今天筆者就大致和朋友們捋一下,伍子胥在逃亡過程中,因其而死的人。
第一位,不會是別人,一定是親人。
這時的伍子胥,父兄皆亡,因此只能是他的妻子賈氏。為了不讓伍子胥分心他顧,賈氏懸梁自縊。
站在妻子的角度,為了丈夫的安危前途,可以自縊而亡,筆者由衷傾佩。但是筆者不認同這樣的做法,逝者已逝,自然要以活著的人 為主。
可以說伍子胥的做法,暴烈剛毅之余,有著一股楚人的血性。就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而言,他的做法無從指摘,甚至是比較正統(tǒng)的,大丈夫的做法。
第二位,渡江義士,漁丈人。
伍子胥因為太子建與晉國合謀,欲要奪取鄭國,導(dǎo)致太子建被殺,自己也要匆匆而逃。此時最要緊之事,就是甩脫后面鄭國追兵。
當(dāng)面對浩渺江水時,伍子胥又遇到了路上的熱心腸渡江義士。
這是一位頗有見地的隱士,在此地打漁為生不過圖一個逍遙快活。伍子胥的出現(xiàn),另這位漁翁的隱居生活戛然而止。
說實話,對于兩人的舉動,筆者很是費解。
一個隱士碰巧遇上逃難的人,還是被官府緝拿的人,不明真相就貿(mào)然相助。這未免也太古道熱腸了吧?
這還不算,等他幫完人,這位漁丈人面對伍子胥的懷疑,竟然以死自明心跡,委實有點虎。
接著,我們的大牛伍子胥也是一位狠人,對別人都是夠狠的。直接一言就逼死了渡他過江的義士,他們一家的私仇,又令一位無辜的百姓喪命。
第三位,窮途乞活,浣紗女贈餐溺亡。
到了吳地,我們死神伍子胥大人,依舊不消停。明明已經(jīng)遠離楚國了,追兵入?yún)堑目赡苄≈中。琅f是逼死了當(dāng)?shù)氐匿郊喤?/p>
說實話,這廝說起來真的可惡。
腹中饑餓,大丈夫何以不能求活,非要逼一名女子贈餐。
筆者認為當(dāng)時吳地的習(xí)俗,婦人未出閣,男子是要避嫌,否則貞潔就毀了。
伍子胥在明知道此事的情況下,仍然勉強婦人贈食給他。難道一家之私,就能毀了另一家?
可以說,這也是道德淪喪后,以個人小義為大義的吊詭年代。
第四位,孝子專諸,家庭和睦,卻以刺客侍王。
伍子胥逃到吳地,是不是就告一段落了?
并不是,之前在鄭國不也是惹下滔天大禍,最后只能狼狽而逃。
因此,真正結(jié)束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涯,是在專諸刺王僚,吳王闔閭登基后,伍子胥以心腹的身份才得以上位。
正是為報私仇,伍子胥先是交好專諸,又暗中結(jié)交公子光,也就是之后的吳王闔閭,暗中策劃行刺。
結(jié)局很理想,你好我好大家好,專諸呢?
其情可憫,真勇士也。
筆者覺得,專諸真的是被伍子胥給坑了。家中三代同堂,鄰里和睦,有酒有肉,日子過得豈不舒坦?
就是伍子胥一句推薦,最終備受公子光禮遇的專諸,只能含淚告別母親,專心行刺王之事。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刺王之事本就是君王大忌。無論成功與否,都沒有生路,只要是君王,這種人都是隱患。
死了,反而念及功勞,吳王闔閭給足了殊榮。
經(jīng)過上面的四人遭遇,大家還覺得伍子胥為人不錯嘛?伍子胥充其量只能算是人君御下忠臣,為人卻是不怎么樣,更兼心性狠辣。
相比之下,為了社稷安定,從容赴死的父兄,筆者才是發(fā)自內(nèi)的由衷欽佩。
伍子胥憑一己之力讓一個國家滅亡,這其中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伍子胥憑一己之力讓一個國家滅亡,這其中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憑一己之力報仇雪恨,摧殘強楚,掘墓鞭尸,伐齊討越,生能酬楚怨,死可報吳恩!這不正是真英雄,真血性嗎?見天我們就來談?wù)勥@其中的緣由。
01大仇緣起
伍家為楚國名門重臣,伍子胥爸爸伍奢是楚國太子建的丞相,費無忌是太子少傅。楚國太子建娶了一個秦國絕世美女,費無忌匯報給楚平王并提議楚平王自身娶這個名漂亮美女而給皇太子另娶,獲得楚平王寵信,想不到楚平王竟然軟弱無能超級,確實搶走了自身兒媳婦。
費無忌又擔(dān)心皇太子憎恨,擔(dān)心楚平王去世后,皇太子報仇,因此陷害皇太子用意謀反,讓楚平王殺皇太子,皇太子逃走到宋國,而伍奢為皇太子辯駁惹惱楚平王。
楚平王要殺伍奢,可是懼怕伍奢2個兒子伍尚和伍員(即伍子胥)有遠見卓識,輕信費無忌提議提前準備召伍尚和伍員來一起殘害。因此出軌她們說兩個相愛的人都去的話就不殺伍奢。二人都懂楚文王只想把伍家一網(wǎng)打盡,可是伍尚知道憑自己水平不能報仇,而不去還得承受不孝順之名,因此叮囑伍子胥逃亡,激勵伍子胥報忘兄長大仇,而伍尚自身滿足孝名,慷慨赴死。
02飲恨逃亡,復(fù)仇之路多波折
伍子胥前去宋國投靠太子建,正逢宋國內(nèi)戰(zhàn),因此和皇太子一起轉(zhuǎn)投鄭國遭受優(yōu)待和信任,可是太子建和晉國合謀滅鄭被發(fā)現(xiàn)了,因此鄭定公誅滅太子建。伍子胥準備和皇太子的兒子羋勝一起投靠吳國。過昭關(guān)(今安徽含山縣)差點被敵軍捉到,只和羋勝只身一人逃亡。在長江時敵軍后面,多虧得到一個漁民協(xié)助,才心存僥幸渡海躲過抓捕,伍子胥解劍贈給漁民,說:“我那把劍使用價值百金,給你做為酬勞”,漁民堅辭不會受到,回答說:“依照楚國賜予,捉到伍子胥的人賜予粟五萬石,官爵位,我難道說在意這百金嗎?”。壯哉!漁民都是有情有義,不戀金錢的中國好男兒!
伍子胥在去吳國中途得病歇息,靠行乞存活。最后終于抵達吳國,那時候武王姬僚為王,吳王表兄公子光(前吳王諸樊之子)為將,伍子胥根據(jù)公子光得到面見吳王。吳楚兩國之間界限兩女子爭桑小事化大,發(fā)展為我國間戰(zhàn)事,公子光伐楚,擊敗而歸,伍子胥借機提議吳王再次攻破楚國。
但公子光正謀取獨立,對吳王說:“伍子胥要攻楚僅僅是為了報兄長大仇,楚國沒法滅”。伍子胥發(fā)覺公子光期待獨立之后,了解吳國臨時不容易爭霸,因此結(jié)識公子光,找尋了此時專諸推薦給公子光,自身則和羋勝到農(nóng)村種地,靜候公子光成事。
5年之后,伍子胥沒來的及行刺仇人,楚平王去世,楚平王搶的女子生的兒子羋軫立為楚昭王。吳王趁機出兵伐楚,中國苦悶,正是螳螂捕蟬黃雀后面,公子光趁機讓專諸暗殺吳王僚,奪位獨立,因此公子光成為吳王,即吳王闔廬。
03掘墓鞭尸,大仇得報
闔廬繼位后招回伍子胥共謀國事。三年后伐楚,完勝,孫武建議戰(zhàn)士疲倦,未能趁勝打進楚國都城;第四年伐楚,得兩城;第五年,伐越,完勝而歸;第六年,楚昭王出兵伐吳,伍子胥慘敗楚軍并得一城;第九年,吳國精兵伐楚,五戰(zhàn)五勝,直通楚都,楚昭王狼狽逃亡。伍子胥尋找楚平王公墓,挖墓掘尸,狠狠的鞭尸三百下泄憤的。到此,總算鞭尸平王,大仇得報。而楚國近乎亡國。伍子胥舊友申包胥用意存楚,趕去秦國痛哭七日七夜乞求秦王出兵救楚。因此秦國才出兵救楚,又逢闔廬小弟夫概自立為王,因此闔廬撤兵歸國,夫概逃亡楚國。
04伐齊討越,建功立業(yè),為國盡忠,慷慨赴死
之后,吳王選任伍子胥和孫武,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南服越人,構(gòu)建赫赫的偉績。闔廬去世后,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伍子胥輔佐夫差伐越,越國妥協(xié),越王勾踐到吳國做人質(zhì)事件,伍子胥認為殺勾踐,滅越國,覺得勾踐沒死,必定禍患無窮。
吳王夫差期待北伐齊國獨霸中原,伍子胥覺得越國是腹心之疾,必須要先除越國才可以謀遠。結(jié)論夫差不聽,伐齊大勝而歸,因此更為生疏伍子胥。四年后,夫差有準備伐齊,讓伍子胥帶兵,伍子胥推薦伐齊無利,滅越才是重中之重,并認為夫差一意孤行可能滅亡,于是把自己兒子交給齊國卿醫(yī)生鮑氏。
而太宰伯嚭私收越國行賄,借機挑撥夫差說:伍子胥由于進諫不受用而憎恨,并且把孩子送至趙國借助諸侯國,一定是意圖不軌。夫差還對伍子胥心存顧慮,因此賜劍要伍子胥自裁。伍子胥規(guī)定門下在自己墓上植樹,將自己雙眼放在吳國東門邊便于親眼看見越國滅吳。而夫差聽聞后氣憤下把伍子胥沉尸于江,吳人愛憐伍子胥,在江旁向其立廟祭拜。聽說江浙地域端午節(jié)紀念是指伍子胥哦!
伍子胥去世后三年越國趁吳王伐齊,都城苦悶之時,舉兵圍攻吳國,殺吳國太子;再九年,越國滅吳,夫差被逼自殺,臨死時想到伍子胥,慨嘆說:吾悔無需子胥之話,自令陷此!
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歷盡磨難,總算憑一己之力報仇雪恨,生能酬楚怨,死可報吳恩。這不正是真英雄,真血性嗎?伍子胥真不愧是中華血性男兒第一人!你覺得呢?
解讀史記伍子胥列傳 揭秘伍子胥的傳奇一生
伍子胥列傳
《伍子胥列傳》是《史記》中的一部人物大傳,出自《史記卷六十六.伍子胥列傳》,作者當(dāng)然是司馬遷了,這是毋庸置疑的。《伍子胥列傳》原文
這是一部人物大傳,何為大傳。大傳就是除了些主要的人物,還包含了對于周邊人物的描寫以及對于他所在國家的描述,甚至還會涉及到對天下大勢的解讀?!段樽玉懔袀鳌分胁粌H是對于伍子胥一個人生平的描寫,其中還涉及到了很多人物和歷史事件的描寫?!段樽玉懔袀鳌分芯桶顺庸咏?、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胥、吳王闔閭之弟夫概等人物生平的描述介紹,不僅如此,該列傳還涉及到了吳王夫差很越王勾踐之間的恩怨糾葛。
整部列傳總共被分為八個部分,分別為父兄之禍、伍子逃亡、使刺王僚、鞭尸復(fù)仇、相吳爭霸、身死吳亡、白公勝傳、史遷評論這些部分。
前兩個部分是伍子胥寫的是伍子胥沒有到達吳國之前的人生經(jīng)歷,包括他的父兄被殺,以及楚國太子建和伍子胥父兄的人物傳記。中間的四個部分,描述的是伍子胥到達吳國之后發(fā)生的事情。伍子胥到達吳國被當(dāng)時的吳國公子姬光看中,收為門客,后來又幫助姬光除掉篡位的姬僚。
伍子胥被闔閭所重用,后來又幫助吳國攻破強楚的國都,鞭尸楚平王,報了父兄之仇。吳國在伍子胥和孫武的幫助下,開始逐漸有了爭霸中原的本錢,最終,吳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最后,伍子胥在讒臣的挑撥之下,被吳王夫差賜死。白公勝傳是對白公勝的描寫,是一部一筆帶過的傳記。
史遷評論是司馬遷對于伍子胥的人物評價,司馬遷對伍子胥的人物評價是非常的公正的。他說伍子胥的怨毒對于平常人來說是很厲害的了,但是他的才華和忠心也不是一般人所不能比擬的。
伍子胥和孫武
提到孫武,很多人都會想到《孫子兵法》和武圣,比起孫武來說,伍子胥就要低調(diào)了好多,其實他也寫了一部很著名的兵書叫做《伍子胥》,只不過現(xiàn)在已經(jīng)絕跡。伍子胥和孫武
孫武,《孫子兵法》的作者,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齊國人,后來到吳國,向闔閭進獻自己所著的《兵法十三經(jīng)》,受到吳王重用,最后率領(lǐng)吳國大軍和伍子胥一起攻入楚國國都。孫武對后世影響最大的就是他晚年所整理的《孫子兵法》,這部兵書流傳到現(xiàn)在,被翻譯成十幾國語言,還被現(xiàn)在很多國家奉為軍事經(jīng)典,也被很多軍事研究機構(gòu)參考研究。
伍子胥和孫武是同時代的同國家的成就差不多的人物,但是為什么后世孫武的知名度要比伍子胥高這么多?
一是因為后世歷史對于伍子胥的偏見較大,由于伍子胥鞭尸楚平王的舉動,在當(dāng)時被很多文人不能接受。所以后世史書著作者對于他很難做到公正的評判,再者他最后是被吳王夫差以叛國罪處死的,那么在吳國的史書之上,肯定會盡量地丑化他,才能讓當(dāng)時的吳王開心。
二是孫武最后是自然死亡,他在幫助吳國取得大勝之后,就辭官歸隱了,開始安心的整理自己這一生的所學(xué),這才給后世留下了一部經(jīng)典的兵法著作。反觀伍子胥,開軍事取得巨大成就之后,開始進軍政治,做了夫差的輔政大臣。但是長期混跡軍旅的他,不太了解真正的為官之道,不能很好地“左右逢源”,這才導(dǎo)致后來的下場凄慘。
其實,伍子胥和孫武到底誰更厲害,我們就要從不同的方面來進行比較。在生存之道上,孫武比伍子胥要厲害的太多,這從兩人的結(jié)局下場就能看出。但是要說軍事政治成就,孫武比起伍子胥就要略輸一籌,《孫子兵法》里的很多理論的修改和完善,都是孫武和伍子胥共同指揮軍隊時所做的。
伍子胥一夜白頭
伍子胥和楚平王的太子一起逃楚國之后,由于楚王的大規(guī)模搜捕,使得他不得不東躲 *** ,好不容易逃到楚國的邊境昭關(guān)邊。
伍子胥雕像
出了昭關(guān)就是一條直通吳國的大河,但是昭關(guān)的鎮(zhèn)守者是楚國著名大將,而且由于是邊境重關(guān),戒備非常的森嚴。伍子胥只好和太子躲進旁邊的山林之內(nèi),恰巧碰到了傳說中的扁鵲的弟子?xùn)|皋公。
東皋公認出了被通緝的伍子胥,但是他非常同情伍子胥的遭遇,不但沒有向官府舉報,還非常熱情的招待伍子胥他們,東皋公還向伍子胥保證會幫助他們通過昭關(guān)的。
可是,一連七天過去了,東皋公絲毫不提過關(guān)的事情,伍子胥心中非常的焦急,急切的問東皋公說:“父兄大仇不能得報,我被困在此地實在是度日如年,您想到了什么妙計來幫我?”。東皋公回答說:“辦法我已經(jīng)有了,現(xiàn)在就差一個重要的人物了,他馬上就來了,你安心等待即可”。
伍子胥聽到此話,不知道該不該相信東皋公,畢竟他們之間沒有任何交情,他也不是太了解東皋公這個人。晚上就寢的時候,伍子胥翻來覆去怎么也睡不著,他在糾結(jié)著到底該怎樣做。如果自己離開東皋公,獨自一人想辦法出關(guān),這和送死沒區(qū)別,如果在這邊繼續(xù)等的話,又不知道還要等多久,心中焦急萬分的伍子胥一夜未睡。
第二天早上,東皋公看到伍子胥,非常的驚訝的說:“你怎么一夜之間頭發(fā)全白?”伍子胥拿過銅鏡一看,發(fā)現(xiàn)自己的頭發(fā)已經(jīng)雪白如雪,而旁邊的東皋公卻拍手稱好,連聲說“這是上天的安排啊!”
原來,東皋公找到一個和伍子胥長的非常相像的朋友,準備讓他裝扮伍子胥,然后讓伍子胥和太子裝做那個人的仆人,當(dāng)官兵捉拿他的朋友的時候,白發(fā)的伍子胥和太子可以乘機出關(guān)。事后,士兵發(fā)現(xiàn)抓錯人了,也不會想到伍子胥已經(jīng)逃出關(guān)外去了。
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的,伍子胥逃出了昭關(guān),最后來到了吳國,幫助吳王破滅大楚,得報父兄之仇。
伍子胥鞭尸
伍子胥在逃到吳國之后,幫助吳國很快的富強起來,隨后,伍子胥和孫武合力攻破楚國國都,攻入楚都的伍子胥沒有找到楚昭王,只得派人掘開楚平王的墳?zāi)?,挖出平王尸體鞭尸三百,這就是《伍子胥鞭尸》故事的大概。伍子胥鞭尸
伍子胥曾和楚國的申包胥是好友,伍子胥在離開楚國的時候?qū)ι臧阏f:“滅亡楚國,將是我這一輩子的目標”。但是申包胥卻對他說:“我一定不會讓楚國滅亡的,這也是我這輩子的目標”。最后兩人割袍斷義,從此是路人。
伍子胥在楚都沒有找到現(xiàn)任楚王,就開始命人尋找上任楚王平王的墓葬所在之地,找到了楚平王的墳?zāi)怪蟆N樽玉阏驹诔酵醯哪骨?,想到了自己的父親和兄長因為這個昏庸的大王而無辜冤死,憤怒的他有了一個瘋狂的想法。他命人刨開楚平王的墳?zāi)?,挖出平王的尸體,當(dāng)時平王死了沒多久,尸體保存的還是比較完整的。俗話說“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即便天人相隔,那又如何,他接過隨從遞過來的鞭子,對著楚平王的尸體,連抽了三百下。
逃到山中的申包胥知道這個消息之后,非常的氣憤,他讓人帶話給伍子胥說:“你不該為了自己的私仇,做這樣傷天害理到極點的事情”。伍子胥回答道:“做完這件事之后,就算我馬上要死了,我也不會感到后悔,我就要做這樣倒行逆施的事情”。
得到回話的申包胥逃到了秦國,向秦國求救,秦王被申包胥的忠心感動,就借給了他五百戰(zhàn)車士兵去救援楚國,最后,楚國憑借這五百戰(zhàn)車士兵大敗吳兵于稷地。
伍子胥后人
伍子胥在苦諫吳王夫差失敗后,又被夫差派去出使齊國,預(yù)感到吳國將不久存于世的他將自己的獨生子托付于齊國的好友鮑牧。對于他的后人的姓氏問題,有三種說法,一說姓伍,一說姓王孫,一說姓員。伍氏祭祖圖
“伍”一說起源于黃帝身邊的大臣伍胥,伍胥本為皇帝部落的大臣,后來他的后人就以“伍”字為姓,楚國貴族伍氏也尊伍胥為祖先。還有一種說法是“伍”這個姓氏來源于楚國的大夫伍參,伍參是伍子胥的祖父,伍家的楚國貴族身份就在伍參的時候確立起來的。當(dāng)時伍參當(dāng)上大官之后,就以伍胥為祖先,后人就以伍為姓,伍姓就這樣的流傳下來了。
當(dāng)世很多姓伍的家族族譜中都有伍子胥的名字,所以很多伍姓后人都以伍子胥的后人自居。這種說法不太準確,姓伍并不代表就是伍子胥的后人,當(dāng)時身為楚國貴族的伍家,是有著很多的旁支的,有些本不姓伍的人為了榮華富貴,改姓伍的也有很多,所以姓伍并不一定是伍子胥的后人。
相傳伍子胥在將自己的獨子托付給齊國好友鮑牧之后,讓他的兒子伍封拜鮑牧的兒子鮑息為兄長,并囑咐他的兒子以后要以王孫封為自己的名字,不能再用伍封。所以后世,將王孫氏的人當(dāng)做是伍子胥的后代。
伍子胥本名叫伍員,伍子胥在吳國發(fā)跡之后,有人開始投靠依附于他,伍氏在吳國又重現(xiàn)了在楚國時的鼎盛之況。后來,伍子胥的旁系后人以“員”為姓,后人將員氏看做是伍子胥的后世子弟。唐朝時著名詩人,平原郡公員半千就自稱是伍子胥后人。
造成伍子胥出逃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
造成伍子胥出逃的罪魁禍首是費無極。費無極是伍子胥狼狽逃離楚國的關(guān)鍵人物,正是因為費無極的策劃,才讓得伍子胥不得不逃離楚國,伍子胥是一個光明正大的人物,而費無極則完全與他相反,費無極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正是因為費無極利用他的那些小人計策,才讓得有君子之風(fēng)的伍子胥落去他的陷阱之中,在伍子胥和費無極的斗爭中,費無極贏了。
楚國的楚平王成為君王之后,便下令讓伍子胥的父親擔(dān)任太子太師,而古代的太子太師在不同的朝代,它有著不同的含義和權(quán)力,而這里所說的太子太師就是給太子傳授知識的人罷了,不巧的是楚平王又任命費無極為太子少師,太子太師和太子少師從職務(wù)來說也就是上下級的關(guān)系,說得更加通俗一點,也就是費無極是伍子胥父親的助手。當(dāng)時的楚國太子是熊建,他非常喜歡伍子胥之父的講課以及相當(dāng)尊敬他。
太子如此對待伍子胥的父親,自然引起了作為太子少師的費無極的心恨,費無極其實本來就沒有多少的真才實學(xué),他之所以能夠成為太子少師,并不是因為他博學(xué)多才,而是因為他有著一口會夸人的嘴,憑借著給楚平王說好聽虛假的話,費無極平步青云成為了太子少師。而作為太子的熊建也是相當(dāng)清楚費無極的底細,因此他對這個太子少師相當(dāng)?shù)牟恍己蛥拹?,但熊建也沒有直接的權(quán)力處置他,因此,他只能夠把對伍子胥父親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得更加明顯,但這卻招來了費無極無盡報復(fù)。
費無極對伍子胥的父親懷恨在心,因此處處針對于他,后來,又因為伍子胥的一系列做法危害到了他的利益,費無極便設(shè)計讓伍子胥不得不逃出楚國。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蕭嘉穗為什么沒有加入梁山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