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雙胞胎都當了國君,舅舅卻把生父殺了
古代雙胞胎都當了國君,舅舅卻把生父殺了
戰(zhàn)國時代,天下大亂,所謂“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導致家庭關系和兩性關系也很亂。
比如,秦始皇嬴政就不是他父親子楚的兒子,而是呂不韋的私生子。這可不是民間傳說,而是有司馬遷的《史記》為證:
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yè)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呂不韋列傳》)
孤證不算。這是在最強大的秦國。
在楚國,還有更離奇的家庭男女關系和官場斗爭關系。如果說呂不韋是無意為之,那這個楚國的案例就是有意為之了,而且是私生子的舅舅和生父聯(lián)手打造的。
同樣是在《史記》,《春申君列傳》記載:
楚考烈王無子,春申君患之,求婦人宜子者進之,甚眾,卒無子。趙人李園持其女弟,欲進之楚王,聞其不宜子,恐久毋寵。……於是李園乃進其女弟,即幸於春申君。知其有身,李園乃與其女弟謀。……‘今妾自知有身矣,而人莫知。妾幸君未久,誠以君之重而進妾於楚王,王必幸妾;妾賴天有子男,則是君之子為王也,楚國盡可得,孰與身臨不測之罪乎?’……楚王召入幸之,遂生子男,立為太子,以李園女弟為王后。
楚國的考烈王沒有兒子,春申君黃歇很擔心,就找了很多看起來會生孩子的女子給楚王,但還是生不出孩子。
趙國人李園有一個漂亮的妹妹,他想把她獻給楚王,但又擔心楚王沒辦法生孩子,妹妹會失寵。他就想辦法先把妹妹獻給春申君,春申君很厲害,幾下子功夫就讓他妹妹懷孕了。
懷孕了就好辦,李園和妹妹又想了一個計策,讓春申君心甘情愿地將他懷孕的妹妹獻給了楚王。而楚王竟然沒有看出來 ,高高興興地生下了“兒子”,還立即封他為太子,他媽媽自然就是王后了。
這時候,李園是太子正宗的舅舅,春申君卻是太子不能說的“父親”。到時候,太子即位了,舅舅名正言順可以當“國舅爺”,可是春申君這個“親爸爸”的權位怎么處理啊,不可能比“國舅爺”的地位更低吧?
這一點,春申君只想到了兒子能當國王,卻沒有想到自己的位置該怎么擺。
于是,李園下手了,考烈王一死,就把春申君刺殺、斬首。然后,立他的外甥為楚王,這就是著名的“楚幽王”。楚幽王沒想到,自己當王之日,卻正是父親死難之時。
十年后,楚幽王的同胞弟弟熊猶繼任當王,這就是楚哀王。“十年,幽王卒,同母弟猶代立,是為哀王?!?《史記·楚世家》)
問題來了,這個考烈王不是一直不孕不育嗎?怎么一下子生出兩個兒子來了?難道春申君舊情復發(fā),還與王后有暗度陳倉的關系?這可是殺頭的罪名呵,量他也不敢。
那是怎么回事呢?
明代思想家、文學家馮夢龍在《新列國志》中寫道:
楚王即命內侍宣取李嫣入宮。嫣善媚,楚王大寵愛之。及產期,雙生二男,長曰捍,次曰猶,楚王喜不可言,遂立李嫣為王后,長子捍為太子,李園為國舅。
這里,寫得清楚多了,李園的妹妹叫李嫣,她被獻給楚王后,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大的叫熊捍,小的叫熊猶。大的就是后來的楚幽王,小的就是再后來的楚哀王。
這樣一解釋,可就合理多了。但古代沒有“雙胞胎”這個名詞,只好叫“雙生二男”了。
也許是沒有這個名詞,也許是古代認為雙胞胎不吉利,是怪胎,在重要典籍《史記》中,并沒有這樣的記載。也只好姑且存疑了,有待生物和考古學家去論證。
在清朝時期,為何人們會將多胞胎視為不祥之兆?
在一些清朝留下來的關于民間的記載中,也有一些關于民間婦女生了多胞胎的記錄,盡管現(xiàn)在和古代有很多觀念不同,但是老人們追求的都是多子多福,認為這些都是喜慶的事情,但是在古代生育多胞胎卻被認為是不祥的事情,比如說生多胞胎之后會將嬰兒殺死,其實這是根據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人們產生的愚昧的觀念。
一、對多胞胎的最早歧視不只是清朝,從很久以前朝代就開始對多胞胎視為不祥的征兆,在東漢時期,甚至還對生育多胞胎的婦女有了殘酷的處罰,不管是上層貴族還是下層的平民百姓,認為生多胞胎首先會危害父母,嚴重的甚至還會危害國家安危,社會風氣就是摒棄多胞胎,或者留下一個殺死一個,古代的生育率比較低,所以有哪個孕婦生了三胎或多胎,都是要上報,甚至被記入史冊。
二、清代為什么將多胞胎視為不祥?其實在古代一直有著雙生為陰的思想,認為一胎多子必然有著妖孽附體,如果皇室生下多胞胎之后,會影響皇權的分配,比如皇后第1胎生下了兩個兒子,那根據嫡長子繼承制,究竟應該把皇位傳給哪位皇子呢?而且如果生育多胞胎的危險系數會大大增加,所以大多對雙胞胎多胞胎采用了消極的態(tài)度。
三、加深了對這種行為的歧視現(xiàn)代人如果出生了畸形胎兒大多都是要從醫(yī)學的角度去看,古代人比較迷信,他們相信畸形胎兒大多都是妖孽,而且基本上生下胎兒就代表著生母的離世,生活條件比較低,物資比較匱乏,母親養(yǎng)一個孩子奶水都不足,更何況是多生,所以在那種社會背景下,人們對于雙胞胎或多胞胎有了歧視,尤其是一些文人用荒唐的風俗描寫多胞胎或雙胞胎,本來該慶賀的事情卻變成了一幕幕悲劇。
古代為何沒有雙胞胎皇子?生下的雙胞胎會怎么樣?
因為古人認為雙生子是不吉利的,而且兩個皇子同時出生,就會產生爭斗,因此如果有雙胞胎皇子出生,他們只會保全其中更健康的皇子,另一個體弱的皇子,要么被殺,要么就會被送出皇宮。現(xiàn)代的人如果生下了雙胞胎兒子,一般都會非常的開心。但是古代卻是很少聽說有雙胞胎孩子出生的情況,特別是在皇室中,對雙胞胎的記載更是稀少??赡苡腥藭f,一下子生出了兩個孩子,不是應該開心才對嘛,為什么古人那么不喜歡雙生子呢?
這很可能是因為古代醫(yī)療技術水平比較差,就算是有雙生子出生,很多情況下也只能保住其中的一個孩子,而且雙生子出生很可能需要耗費大量的資源。如果雙生子之中有一個孩子強壯,另一個孩子比較虛弱的話,這個家庭會為了養(yǎng)活虛弱的孩子,付出大量的資源,未來可能會過得很艱難。如果只有一個孩子出生的話,那么家庭就不需要為另一個孩子支付更多的資源,家庭也可以更加興旺。這可能就是他們認為雙生子不吉利可能會導致災禍的原因。
而對于皇室皇家來說,雙生子代表的是兩個兒子在繼承權之間的爭斗。想一想,如果正室突然生出了兩個男孩子,那這兩個孩子都算是嫡長子,可是繼承人只能有一個,那這兩個孩子很可能為了繼承人的位置互相爭斗,最終可能導致家族滅亡。這對普通人來說可能不是什么大問題,但是對那些貴族世家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更別說是管理著整個國家的皇室了?;实鄄豢赡芟矚g雙胞胎皇子。
當然古人也沒有辦法阻止雙生子出生,但是他們可以隱瞞這些孩子出生事實。一些資料記載到皇室中如果出現(xiàn)了雙生子出生的情況,皇帝會下令皇后身邊的侍女產婆,將體弱的孩子帶走,甚至是殺害。不過大多數情況下,皇帝應該也不會殺死自己親生的孩子,很可能會將這個孩子過繼給皇室中的其他親戚,或者是讓這個孩子在嬰兒的時候就出宮。其實解決的還是繼承人人選的問題。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