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重華先生“天下第一大孝”的美譽(yù),跟父母兄弟“天下第一大惡” 的惡名.在他苦心孤詣的設(shè)計下,向四面八方傳播。岳父兼君王的伊放勛先生.或許不愿兩個女兒受到牽連,或許被女婿奇異的孝行深深感動,于是把他召到首都平陽山西臨汾,做自己的助理。這正是姚重華先生追求的,現(xiàn)在終于追求到手。
第二個目的是為自己掌權(quán)后的暴行,建立掩飾的理由。《史記》說,姚重華先生對所受到的迫害,不但沒有反擊,反而“復(fù)事瞽叟,愛弟彌謹(jǐn)”一一比沒有謀殺前,對老爹更孝順,對老弟更親愛。孟軻先生,這位儒 家學(xué)派的雄辯家,更熱情洋溢,當(dāng)萬章先生問他:“難道姚重華不知道姚象要宰了他呀?”孟軻先生曰:“這還用問,當(dāng)然知道。不過,他太重手足之情,姚象憂的時候他跟著憂,姚象喜的時候他跟著喜?!?/p>
《孟子》原文:
萬章曰:“不識舜不知象之將殺己歟?”對曰:“奚而不知也,象憂亦憂,象喜亦喜?!泵陷V先生不像是在敘述一樁史跡,卻像一個詩人在那里閉著尊眼,搖頭擺尾吟詩.把姚重華先生形容成一個怪物。不過,這話太重啦,還是用我們 用過的比喻:他把姚重華先生形容成一只純潔雪白的可愛羔羊。事實上這位 空前的陰謀家的反應(yīng),不但強(qiáng)烈,而且無情。他在他的權(quán)位穩(wěn)固了之后,也就是在他用君王名義處決了“四兇,之后,乘威追擊,把老爹瞎老頭驅(qū)離家園.充軍邊陲蠻荒,任他自生自滅;對象憂亦憂,象喜亦喜”的老弟姚象先生,可沒有這么便宜,而是索性綁赴法場,一刀砍下尊頭。只有繼母不知 道下落,依情勢判斷,她可能在繼子有權(quán)柄之前,-已一命歸天。如果沒有這 份早死的幸運(yùn),姚重華先生連親爹都不饒,對這個繼母,豈肯放她一馬。不 可避免的,她要陪著瞎老頭充軍到邊陲蠻荒,最后就死在邊陲蠻荒。
《莊子》曾直接斥責(zé)姚重華先生不孝。
《韓非子》更痛心疾首:
瞽瞍為舜父,而舜放之充軍。象為舜弟,而舜殺之。放父殺弟,不可謂仁。妻帝堯二女,而取天下,不可謂義。仁義無有,不可謂明。詩 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上之濱,莫非王臣?!毙湃粼娭砸玻撬闯鰟t君其臣,
入則臣其父,妾其母,妻其主女也。
這是姚重華先生最恐懼的指責(zé),他之所以努力宣傳親人全是惡棍,就是要人相信他逐父殺弟,不是自己的錯,而是因為他們太壞,他不得不保護(hù)自 己,并為天下主持公道
天庭神仙科普:地官舜
名字:地官舜
性別:男
工作單位:紀(jì)檢部-地官舜
人物生平:
堯舜禹是三官大帝,全程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有一個說法是,天官掌管神界、地官掌管人界、水官掌管陰界,且三位大帝的神格只比玉皇大帝低一級。從古至今對三官
大帝的介紹都大不相同,在《古今圖書集成》中,三官神起源于金水土三氣,金主生候天氣、地主成候地氣、水主化侯水氣,三官由此而來。
人物生平:
而根據(jù)民間傳說,周朝時期,有三位忠臣叫唐宏、葛雍、周實,因為周幽王寵愛褒姒而忽略朝政多次進(jìn)言不成,三人都罷官而去,到了宋真宗封禪泰山的時候,三人仙靈護(hù)衛(wèi),宋真宗遂來報恩,賜封三人為天地水三官。還有一種說法是,龍王的三個女兒嫁給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美男子陳子禱,三人各自生下了一個兒子,每個都法力無邊。大兒子是正月十五誕生的、二兒子是七月十五誕生的、三兒子是十月十五誕生的,這三人分別就是三官。然而在道教宮觀里供奉的三官大帝乃是上古時候的堯舜禹。
人物生平:
舜帝是黃帝軒轅氏的第八代孫,他的母親叫握登,因為是在姚墟里生下的舜帝,所以舜帝姓姚,名重華,又叫有虞氏。舜帝的父親早年失明,母親早逝,父親后來娶的妻子叫象,對他百般刁難,但是舜帝是個大孝子,依舊恪守孝道,不會將象的所作所為牽連到胞弟。因為爹不疼娘不愛,所以他年少時吃了很多苦,在歷山耕過田,在雷澤補(bǔ)過魚,在河濱制過陶,相傳他所到之處風(fēng)調(diào)雨順,人們都喜歡和他待在一起。
人物生平:
帝堯年老的時候需要找尋接班人,但自己的親兒子丹朱沒有管理國家的才能,當(dāng)時的舜帝30歲,大孝子的名號早已傳遍了華夏大地,于是有人向他推薦了孝子舜,在考差
了一段時間之后,堯帝就傳位了他,還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他。但是舜帝的父母親和弟弟心生妒忌,多次下狠手想至舜于死地
,也許是因為福澤深厚,這些災(zāi)禍全都給他避了過去。舜帝在位15年,有一次南巡狩獵之時,在蒼梧之野去世,享年一百一十歲。
相傳舜的生辰是農(nóng)歷七月十五日,這一天的中元節(jié),地官會呈報人間罪業(yè),為世人贖罪,所以中元節(jié)又稱孝子節(jié)。 ?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639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揭秘,古代的胭脂水粉是怎么制作出來的
下一篇: 五帝之一舜——姚重華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