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志》記載“江南之俗,火耕水耨,魚稻富饒,不憂饑餒,信鬼神,喜淫祀”就是說吳越民族是一個喜淫祀的民族,他們在一年四季的許多祭祀活動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民風風民俗。
稻米崇拜
吳越是最先馴服野生稻的民族,故他們對稻米有一種依戀和崇拜,在眾多的祭祀活動中,稻米地位極高:
1、從大年初一用甜湯圓祭祀天地始,正月十五用元宵,二月百花節(jié)用生米,三月清明用團子,五月端五用粽子……一直到年三十用米飯祭祀年為止,四時八節(jié)大小祭祀中的供品均少了谷、米或用米做的食品。
2、婚喪嫁娶是人生大事,喜淫祀的吳越民族必大祭祀。在這類重大的活動中稻米是作為重要供品上祭臺的。就以婚事為例,新郎新娘在拜天地時,正中要放上一只五谷盤,盤的中間放的就是稻谷,四周才散放麥、豆等。
3、越地民間把稻米很看重,公看下來就有竹籮那么大就會遭天辟雷打等許多禁忌。4、以產(chǎn)水稻為主的吳越之地,從春耕播種到插秧施肥,再到秋收冬藏,每一道工序都有一次或簡或繁的祭祀儀式,其中以插秧為最:插秧開始被稱為開秧門,從開秧門這一天起,除了祭祀地母和祖宗,家中、田頭不準講淫穢的話,夫妻不能同房謂“秧門開,床門關(guān)”。在插秧時忌將秧插入捆秧的黃稻草中謂“兒欺娘,遭雷打”等等。在舉行上面這些祭祀活動時,吳越民族并不講究繁瑣的禮節(jié),都是以禮到,心到為止。并沒有像中原民族那樣按部就班,一絲不茍,那祭祀的供品中除了稻米以外,其余也是有什么放什么,謂“隨花湊”。這種祭祀方法就體現(xiàn)出吳越民族那種散漫和隨意的性格。
延伸
從對水稻的依戀和崇拜延伸開去的還有:
1、對鳥的崇拜:這里有鳥從天上銜來稻種的傳說,有對鳥的愛護,特別是對燕子,家家以有燕子前來筑窩為榮。有許多燕子與人的傳說。
2、對蛙的崇拜:蛙類中以青蛙和蟾蜍為最,民間有人蛙結(jié)親的傳說,有以保護蛙類為目的的兒歌、民謠。
3、水稻的種植以土為本,所以吳越民族在祭祀土地公、婆以外,還有田公男婆的祭祀。
各村各地的土地公、婆都是當?shù)厝俗苑獾?,都是生前有益于公眾的人物,他們的廟也都設(shè)在村頭或路邊。至于田公、田婆是不設(shè)廟的,對土地公、婆和田公、母的祭祀并不按時論節(jié),也不太講究供品只以香燭為主。4、對水神的崇拜:水稻以水為主,江南又多水患,所以吳越民族從斷發(fā)紋身防水開始,有對水的一系列祭祀和禁忌,一個“哇哇”落地的嬰兒,從到河邊去打水花始到人死后,要親屬為他去水神買水入斂為止,一輩子不知有多少與水神相關(guān)的活動。吳越人說“寧可無飯,不可沒水”因為有關(guān)水神的祭祀較多,在此只得打住。有人說吳越人性格纖細而敏感,是以心靈和情感生活的民族,這一點在風俗民情中體現(xiàn)得最為明顯。如以上的對鳥也好,對蛙也罷,對土地和田公也是,對水神也一樣,每次祭禮都是以心到情到為止,不像中原人那樣輔排和講究。這就是就吳越人對神也是那么隨意、灑脫。
吳越地區(qū)的民俗民風范圍較廣,在這里一時也講不全,只能再挑幾個有代表性的說一說。
七巧節(jié)
也稱乞巧。這是一個以女性為主的節(jié)日,吳越民族女性的心靈手巧之藝在這一天可是登峰造極。有姑娘小媳婦的家門前及茅坑左右(廁所)掛滿了手工制作的鞋子、荷包、手絹、襪子等等,上面做工精細、栩栩如生的花朵蜂蝶,真是讓人驚嘆!特別是那些送給坑姑娘(一位神名)的鞋,小到只能放進一個手指。在這些手工制品也充分體現(xiàn)了吳越民族女性的那種精細、聰慧的性格。
蠶花節(jié)
這是在養(yǎng)第一批春蠶前,姑娘小媳婦們到街上走一走,買一點生活和勞動用品,因為進了蠶房后,她們將與蠶寶寶們一起渡過整整一個季節(jié)。與她們相應(yīng)出街的還有那些年青小伙子和男人們。在這個節(jié)日里,男男女女擁擁擠擠,嘻嘻哈哈地在街上行走,人越多的地方越有人去,謂“挨蠶花”,說是這么一挨,可以使蠶業(yè)興旺,不生蟲害。蠶花節(jié)如一個集市,各地不等,有三天、五天,也有七天的。這樣的風俗節(jié),充分體現(xiàn)了吳越人那種喜歡人與人之間相處輕松愉快的性格。
建筑
吳越人在上古時期就“構(gòu)木為巢,以避蟲害”后來也被稱為是居住“干欄式”樓房的民族。吳越民族的建筑風格中,紹興的橋和蘇州的園林為最有代表性。那曲曲彎彎的、結(jié)構(gòu)精巧的回廊和小巧玲瓏的、層層疊疊的亭臺樓閣,那多姿多彩的拱形石橋,這些建筑在體現(xiàn)吳越人聰慧、靈巧的同時,也體現(xiàn)出他們那圓滑、變通又富于幽默的性格。不同民族的不同性格。北方的粗厚凝重、講究和南方的細膩隨意、流暢,這種明顯的不同風格在這些建筑中表現(xiàn)了出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0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