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清朝入關以來文治武功都非常了不起的皇帝
,他除鰲拜,平三藩,收臺灣,討伐準格爾,為治理黃河,他曾六次南巡,對民生民情的了解遠遠勝過清朝歷代皇帝。歷史上有名的密奏制度密奏制度的起源正是出自他的六次南巡
其中,江南織造便是康熙帝搜羅江南情報的站點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也是康熙帝欽點的有權(quán)密報的臣之一
。曹寅年少時曾為康熙帝的伴讀,后在朝中做過官,與康熙大帝的關系匪淺。后來曹寅外放為兩淮御史,康熙帝因此囑咐他要多寫密奏,匯報地方輿情?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除了掌握江南情形之外,康熙帝也會在京城中刻意設下耳目康熙帝曾要求他寵信的京中官吏將京城發(fā)生的事,巨細無遺地用密折向他報告
。王鴻緒就曾是康熙帝十分親信的臣子,他在呈給康熙帝的奏折上,只寫“密奏,臣王鴻緒謹奏”字樣,不寫官銜,所有公式套語完全不用。康熙帝派遣親信探聽消息,起初所派的都是大臣,人數(shù)極為有限,并一再叮囑不可讓人知道。他在給王鴻緒的親筆上諭中說:“京中地可聞之事,卿密奏折,與請安封內(nèi)奏聞,不可令人知道。倘有泄漏,甚有關系,小心,小心?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康熙帝晚年為掌控諸位皇子,也多次利用密折了解情況
康熙將密折列為澄清吏治
,監(jiān)察百官的最高機密,因此對密折呈送過程設計了一套周詳?shù)谋C艽胧?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密折制度可以更有效的讓皇帝了解官場民生的真實情況
康熙帝傳位于第四子胤禛。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1722年12月20日)
擴展資料 愛新覺羅·胤禛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
雍正帝在位期間重整機構(gòu)并且對吏治做了一系列改革
并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
而且改善秘密立儲制度,這樣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
為了加強皇權(quán)
雍正十年(1732年)
可見
軍機處成立之后,排除了王公貴族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于康乾盛世的連續(xù)具有關鍵性作用
。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廟號世宗,謚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誠憲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于第四子弘歷。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愛新覺羅·胤禛
雍正元年(1723年)是清朝入關的第八十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618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