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鈞(?-935年),又名王鏻(又作王璘),光州固始(今屬河南)人,五代十國時期閩國君主。王審知次子,王延翰之弟,原任泉州刺史。公元927年,殺兄王延翰自立。公元933年,王延鈞稱帝,改年號為龍啟,國號"大閩"。公元935年,被其子王繼鵬所殺害。死后謚號為惠皇帝,廟號太宗(一作謚號齊肅明孝皇帝,廟號惠宗)。
閩太祖王審知的養(yǎng)子建州刺史王延稟,本姓周,在王審知在世之時就與王延翰不和。后唐天成元年(926年),王延翰繼承閩國君主之位。王延翰輕視欺侮他的兄弟,繼承王位才一個多月,就讓其弟王延鈞出任泉州刺史,王延鈞因此大為惱怒,于是與王延稟合謀鏟除王延翰。
天成元年(926年)十二月,王延稟率兵先到,將王延翰擒獲并殺害,次日王延鈞才率兵到底,王延稟因為自己是養(yǎng)子,所以就推舉王延鈞即位,改名為王鏻。王延鈞繼位后,后唐拜為節(jié)度使,累加檢校太師、中書令,封閩王。
天成二年(927年)正月十六日,王延稟回建州時,王延鈞到郊外餞行,王延稟在臨別之前對王延鈞說:"好好繼承先人之志,不要麻煩我老兄再來!"王延鈞應允。
天成二年(927年)五月初三日,后唐任命王延鈞為本道節(jié)度使、瑯琊王。
長興二年(931年),王延稟率兵攻打王延鈞,攻擊西門,讓其子王繼雄從海路攻擊南門,王延鈞派王仁達抵抗。王仁達在船上埋伏精兵,樹起白旗假裝投降,王繼雄信以為真,于是登船,登船之后,王仁達伏兵齊發(fā),刺殺王繼雄,割下首級掛在西門,兵士見到后都潰散逃走,王延稟被俘。王延鈞諷刺他道:"我沒有繼承先人之志,果然麻煩老兄又來一趟!"王延稟不能回答,于是被殺。王延稟之子王繼升鎮(zhèn)守建州,聽說父親戰(zhàn)敗,就逃奔到吳越國。
長興三年(932年),王延鈞上書后唐朝廷說:"楚王馬殷,吳越王錢镠都是尚書令,現(xiàn)大都已去世,請封臣為尚書令。"后唐沒有應允,王延鈞于是拒絕向后唐朝貢。
王延鈞崇信鬼神、道家之言,曾取道號為玄錫。道士陳守元因會旁門左道而被信任,并大興土木建造寶皇宮讓陳守元居住。陳守元對王延鈞說:"寶皇命王暫且退位,以后可當六十年天子。"王延鈞欣然退位,命其子王繼鵬掌管府事。不久復位,派陳守元問寶皇:"六十年后將干什么?"陳守元轉(zhuǎn)達寶皇的話說:"六十年后,將做大羅仙人。"
長興四年(933年),王延鈞正式稱帝,在寶皇宮受封,改年號為龍啟,國號"大閩"。追謚王審知為昭武孝皇帝,廟號太祖,建五廟,設(shè)百官,改福州為長樂府。閩國國地狹小,國用不足,任中軍使薛文杰為國計使。薛文杰經(jīng)常查訪民間隱情,找富人的罪過,沒收其財產(chǎn)以資國用,閩人都怨聲載道。又推薦妖巫徐彥,說:"陛下左右奸臣很多,如果不向諸鬼神詢問,國內(nèi)將亂。"王延鈞叫徐彥在宮中看鬼。
王延鈞的婢女春雁(《資治通鑒》作李春燕)貌美,其子王繼鵬奸淫她,王延鈞患病后,王繼鵬請陳金鳳向王延鈞索要春雁,王延鈞不情愿地給了他。其次子王繼韜惱怒,圖謀殺害王繼鵬,王繼鵬害怕,與皇城使李仿商議計策對付王繼韜。
永和元年(935年)十月十八日,王延鈞在大酉甫殿犒賞將士,昏昏然坐在殿中,說是看見了王延稟,李仿以為王延鈞又病入膏肓,就命壯士先把李可殷在家中殺掉。十月十八九,早晨上朝,王延鈞病狀消退,問李仿為什么殺掉李可殷,李仿驚慌而出,與王繼鵬率皇城衛(wèi)士進宮。王延鈞聽見敲鼓的聲音,就躲藏到九龍帳中,衛(wèi)士把他刺成重傷,宮人不忍看他受苦,遂將其殺死。王繼韜及陳金鳳、歸守明都被李仿所殺。王延鈞死后,謚號為惠皇帝,廟號太宗(《資治通鑒》作謚號齊肅明孝皇帝,廟號惠宗)。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737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你知道嗎,清朝為什么廢除科舉制
下一篇: 你知道嗎,著名反派龐太師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