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太師是我國古典文學史上的著名反派人物,他最早出現在清代俠義小說《三俠五義》。因為其形象深入人心,后來在《呼家將》、《楊家將》、《包公案》、《白眉大俠》等作品中都有出現,可謂是家喻戶曉,那么歷史上有龐太師嗎?
龐太師在《三俠五義》中叫做龐吉,翻開韓浩的宋史,在燦若繁星的記載路確實有一位姓龐德官員,叫做龐籍。龐籍與文學作品中的龐吉大相徑庭,龐吉是一國太師,因為女兒得到恩寵橫行朝廷,無人敢有二話。
歷史上的龐籍,是一位忠良之臣。他的官位沒有做到太師那么高,可確確實實為宋朝做出了十分偉大的貢獻。龐籍的官位是大夫,據記載,他文韜武略,十分了得。有次,朝廷內的一個貴妃利用關系想讓自己的親戚逃避稅收,被龐籍斷然拒絕,不僅如此,他還講前來的太監(jiān)一頓杖責,太監(jiān)被打的皮開肉綻,叫苦連天,龐籍這樣的不畏權勢在整個歷史上都是十分少見的。
不僅如此,龐太師的原型龐籍還能穩(wěn)定邊疆,宋朝與西夏的數次交戰(zhàn)中都大敗而歸,這時候龐籍出山,把西夏打的服服帖帖,期間西夏一直未敢進犯宋朝一步。
可惜的是這樣一位忠臣良將在文學作品中被塑造成了十惡不赦的龐太師。所以“歷史上有龐太師嗎”的答案是有。不過歷史上的龐籍和文學作品中的龐吉相差很大。
包青天是我國民間一直流傳下來的故事,包青天原名是包拯,也叫包公,他為官清廉剛正不阿,為人做主。所以深受民間的愛戴。在包青天的故事里面,也有一位反派人物,也就是著名的大奸臣龐太師,他多次陷害包拯。
那么,龐太師是何人呢?在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記載,龐太師就是龐吉,他是北宋仁宗時期的國丈,加封為太師。能被皇帝加封為太師在封建王朝時期是屬于臣子們至高無上的榮譽。由此可見龐太師權傾朝野。
這位龐太師位高權重,結黨營私,控制科舉考試,多次迫害包公,被三俠五義眾人修理。包公不是富貴人家出身,在科舉考試的時候,自然不會拿錢打點關系。于是,龐太師及其爪牙就把不走門路的包拯點了二十三名進士,至于翰林輪不到包拯,包公只能上任大宋鳳陽府定遠縣知縣。
還有龐太師作惡多端包庇兒子為非作歹,克扣賑災糧餉,在賑災中發(fā)國難財,中飽私囊,強搶民女,荼毒百姓,搞得大宋民不聊生。后來,包公查處該案并處死了龐太師的兒子。此事惹惱了龐太師,這位龐太師居然勾結江湖中人陷害包公,包公幸虧有展昭的庇護才得以續(xù)命。
然而,這些都是古典文學作品《三俠五義》中對龐太師的描述。文學作品畢竟不是史書。根據史書記載,龐太師是叫龐籍,北宋宰相,進士出身。先后出任參軍、判官、大理寺卿、御史、樞密使、太子太保、國公等。龐太師還是范仲淹、韓琦的好友,司馬光、狄青的恩師。乍一看起來,龐太師簡直就是忠臣呀,沒錯,歷史上的龐太師確實是忠臣,且文武雙全。
根據史料記載,這位龐太師在大宋西北的夏國崛起的時候,還曾親自領兵前去征討,立下赫赫戰(zhàn)功,打得西夏李元昊不敢進犯大宋。
然而,為何在民間龐太師被描述成為把持朝政的奸臣呢?大家都知道在北宋宋仁宗時期是大宋朝難得的盛世、也是整個古代封建王朝時期難得的盛世。那么,在這樣的一個盛世,在民間卻出現貍貓換太子、楊家將忠君愛國、包拯斷案等野史情節(jié)出來。其實,這是和當時北宋的市井文學發(fā)展迅猛有關,北宋經濟繁榮出現盛世的局面。
市井文學的出現,對于人物的塑造,正所謂文學有虛構的成分在里面。為了突出楊家將的光明磊落、和為了突出包青天的剛正不阿,自然就得塑造一個反面人物,而這個人物又不能是一般人,非得是皇親國戚不可。于是,就把龐太師推到了反面的角色。因此,歷史上的龐太師其實并不是小說和野史中描述的那么不堪,而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國之棟梁。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7737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你知道嗎,閩國君主閩惠宗的生平簡介
下一篇: 你知道嗎,唐朝官員工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