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是一個比較神秘的朝代。因為歷史資料缺乏的原因,現(xiàn)在我們很難完全掌握那個時期的歷史全貌。但是,通過前人不懈努力,我們現(xiàn)在還是能對夏朝有一個比較粗線條的了解。
在以禪讓制為傳承方式的堯舜之后,帝位傳到了大禹。大禹這個人,我們比較了解的是他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但這是他繼承帝位之前的事情。在他擔任首領期間,一次重大的事情是舉行了“塗山之會”。這是一次朝會活動,當時的各個部落首領都來到了塗山這個地方(在今天安徽省懷遠縣內),朝見大禹,并進貢禮物。這次朝會,表明大家都接受大禹的統(tǒng)領。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朝會,是夏王朝正式建立的標志。
大禹之后,禪讓制就被世襲制給取代了——這個知識初中歷史都是作為重點內容的。大禹的兒子啟通過政治手腕取得帝位,宣告禪讓制的結束。啟在位的時候,也舉行了一次盛大的朝會。這次朝會叫做“鈞臺之享”。這一名稱來自《左傳·昭公四年》“夏啟有鈞臺之享”的記載。鈞臺是在首都里建造的神壇。因為啟是通過政治手段奪取帝王的,所以不服他的人很多。他鎮(zhèn)壓了各方反對勢力后,在首都宴請諸侯,宣示自己的“共主”地位。從此以后,家天下的世襲制被確立下來。
啟之后,夏王朝一共經歷了十五位君主。如果算上大禹,夏朝一共有十七位君主,如果不算的話,那就是十六位。這些君主的生卒年月大多不詳,現(xiàn)在很難考證他們到底活了多少歲。他們的名字非專業(yè)的人很少有聽過的,根據在位順序排列,分別是:啟、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芬)、芒(荒)、泄(世)、不降、扃(局)、胤甲、孔甲、皋(吳、皋茍)、發(fā)(發(fā)惠)、履癸(桀)。那時候中國的姓氏還沒有完全形成,所以名字很奇怪。這些人中最為人熟知的要數最后一位君王桀,也稱夏桀。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他的名言是“天之有日,猶吾之有民。日有亡哉?日亡吾亦亡矣?!焙喼笨裢搅藰O點,結果當然是他先死了,作為末代君主,他死的一定很慘。他“以人為輦”的暴虐事跡,中學歷史書上就有,忘記的同學找中學歷史老師麻煩去。
夏朝的活動范圍(紅色的點都曾是夏的首都)
在夏朝的歷史上,比較重大的歷史事件還有“太康失國”和“少康中興”。前一個事件是亂世,因為啟的兒子少康荒淫無度,被后羿率領的東夷族給滅掉了。經過少康的勵精圖治,終于復國,夏朝迎來了一個繁盛時期。這一亂一治,用歷史的經驗充分說明了“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這一顛簸不破的道理。
夏朝從啟開始到桀結束,經后人推算,一共經歷了四百七十二年(也有一種說法是四百三十二年),在中國歷史上算是持續(xù)時間比較長的朝代。它的首都并不固定,大禹的時候都城在陽城,啟的時候在安邑,后來又多次更改。
夏朝的君王在古籍中被稱為后、夏后或夏后氏,也有稱之為帝的。
以上便是關于夏朝的粗線條介紹。因為資料的缺失,這個神秘的王朝還有很多故事值得我們去探索,這得等更多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的努力了。
我國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其中經歷過二十多個朝代。周朝存在了八百多年,可以分為東周和西周這兩個重要的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東周又有春秋和戰(zhàn)國兩個時期。商朝,一般大家都稱為殷商,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朝代,前前后后傳了三十多個帝王,持久延續(xù)了五百多年。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朝代,后來被商湯滅了。
漢朝,分為東漢和西漢兩個時期,是秦朝以后最大的統(tǒng)一朝代。劉邦被封為漢王,后來和楚國打仗勝利以后又建立了西漢,漢文帝漢景帝開創(chuàng)了文景之治,漢武帝登上王位以后管理的更是空前的繁榮昌盛,后來劉秀登位,就建立了東漢。
宋朝,分為南宋和北宋兩個時期,整個朝代有差不多四百年的歷史,公元960年,趙匡胤登基,建立了宋朝,宋太祖為了避免武官叛亂的事情發(fā)生,所以他大力發(fā)展文化,讓文官可以牽制武官,后來北宋滅亡,趙構在南京登基,建立了南宋,宋朝是我國歷史上文化教育特別繁榮的朝代,科技發(fā)展的也特別快。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漢族建立的朝代,一共傳了十六位帝王,持續(xù)了差不多三百年的歷史,明太祖朱元璋稱帝以后,因為明朝姓朱,所以也可以稱為朱明,剛開始明朝也挺繁榮穩(wěn)定的,后來由于腐敗分子導致衰敗,后來百姓忍無可忍,就發(fā)起了農民運動,后來李自成打到了北京,南明滅亡。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朝代,是滿洲人,對我國的發(fā)展影響特別大,皇太極改為大清,1644年入關以后就漸漸統(tǒng)一了全國,所有的民族也得到統(tǒng)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距今400年前的是中國的明朝。
截至目前2019年的400年前是1619年,在明朝。萬歷(1573年 - 1620年)是明神宗朱翊鈞的年號,明朝使用萬歷這個年號一共48年,是明朝使用時間最長的年號。歷史學家黃仁宇用“大歷史觀”的角度,寫了《萬歷十五年》這本研究明史的專著。
明神宗朱翊鈞(156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第三子,生母孝定太后李氏。隆慶二年(1568)三月十一日被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隆慶六年(1572年),明穆宗駕崩,10歲的朱翊鈞即位,年號萬歷,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擴展資料:
明神宗在位之初十年,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張居正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會經濟有很大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萬歷中興”的局面。
期間主持了著名的萬歷三大征,鞏固了漢家疆土,但也耗費了大量帑銀。 明神宗執(zhí)政后期荒于政事,因缺乏張居正這樣的賢士應對督導、國本之爭等問題而倦于朝政,自此二十多年不再上朝,國家運轉幾乎停擺。
明神宗執(zhí)政晚期,黨爭長期持續(xù),導致朝政日益腐敗。另外,明神宗強征礦稅亦是在位期間被稱為一大詬病,使明朝逐漸走向衰亡。 而且此時東北的滿族開始崛起,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明軍在薩爾滸之戰(zhàn)中被努爾哈赤擊潰,從此明朝在遼東的控制陷于崩潰。
明神宗在位期間衰敗的明王朝也在這個時期走向活潑和開放, 中國的經濟處于當時世界經濟主導地位。在此期間,中國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外國傳教士也紛紛來華,例如利瑪竇就覲見過明神宗,開始西學東漸,整個社會也出現(xiàn)了反對封建禮教、個性解放的精神。
-萬歷
中國歷史朝代建國超過300年的有:夏朝,大約延續(xù)約471年
1、商朝,延續(xù)500余年
;2、周朝,八百余年(享國共計790年,分為西周和東周);
3、漢朝,享國四百零七年,分為西漢和東漢;4、
宋朝,分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共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856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他開創(chuàng)的王朝存在了190年最終沒被記···
下一篇: 目前還無法斷言夏朝確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