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國是個(gè)小國
,史書罕有記載,《史記》中雖有《陳杞世家》記載陳國
(杞國故城遺址)
(【禹祠】始建于春秋時(shí)的開封杞縣東樓公廟,乾隆53年《杞縣志·藝文志》:“周襄王時(shí)
據(jù)《大戴禮記·少間篇》記載
,商湯擊敗夏桀,滅亡夏朝后,將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遺族遷到杞國(今河南杞縣一帶)。杞國最初大致在今河南省杞縣一帶,后來遷到今山東省新泰,后又遷至昌樂、再至安丘東北(坊子區(qū)黃旗堡街道杞城村)。杞國的存在也得到殷商甲骨文的證實(shí),商王武丁曾娶一位杞國女子為妃,是其六十多位后妃之一。當(dāng)時(shí),杞國的爵位是伯爵,甲骨文卜辭有“杞侯”的字樣。杞國雖小
,但也有其重要意義,那就是杞國人是夏朝王室的后裔,存有夏禮,與越國公族同出一脈。因此孔子曾為考察夏朝之禮而到訪杞國歷史上還流傳著一些和杞國有關(guān)的故事, 《列子·天瑞》中所說的杞人憂天的故事
,就發(fā)生在杞國。該成語雖說往往用來形容庸人自擾的無謂擔(dān)憂,但也有人認(rèn)為,這和杞國多經(jīng)磨難而造成的國人憂患意識(shí)有關(guān)。到至今為止
,共計(jì)有六塊殷墟甲骨文提到杞侯或杞地,可作為商代杞國存在的證據(jù)。而在杞縣尚未找到杞國遺存,縣城中曾有后人建的東婁公廟,祭祀杞國開國君主東婁公(杞東樓公),該建筑在1949年后也已被拆毀。清朝道光和光緒年間,曾在新泰出土過一批杞伯每亡所做的青銅器。2002年,新泰周家莊又發(fā)現(xiàn)杞國的貴族墓葬群,證實(shí)新泰曾是杞國所在地。另外史評杞東樓公
司馬貞《史記索隱》:“盛德之祀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15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下一篇:
周公遵興滅繼絕封微子于商故地建宋國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diǎn)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
,古人上廁所如何解決.png" alt="古代沒有手紙的時(shí)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