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高考”試卷在相當(dāng)長一段時間內(nèi),不但不“彌封”,相反,考官們還會根據(jù)他們的推薦人遞上來的“行卷”,與“高考”試卷相對照,來檢驗考生的“綜合素質(zhì)”,決定是不是錄取該考生。
所謂“行卷”,就是考生們在考試之前,把平時寫的一些最得意的詩賦文章加以編輯,寫成卷軸,帶到京師,呈送給朝廷權(quán)貴或者社會名流,請求他們向主考官推薦的一種考試方式。據(jù)記載,它在唐朝的考生中非常盛行。
“相逢意氣為君飲”的王維,20歲赴長安參加“高考”時,為了考中狀元,拿著自己的“行卷”先投到唐玄宗的弟弟岐王門下。當(dāng)?shù)弥焦饕呀?jīng)將狀元的頭銜給了另一個文人張九皋時,王維知道自己沒戲了,因為太平公主要比岐王的權(quán)勢大得多。岐王就給王維出了一個主意,讓他在太平公主舉行的宴會上,裝扮成伶人,給愛好音樂的太平公主彈奏琵琶,以此博取太平公主的賞識。
宴會那天,王維應(yīng)手揮弦,意態(tài)瀟灑,所彈的曲子哀婉凄切,動人心魄。太平公主聽了,贊不絕口,又加上王維“妙年潔白,風(fēng)姿郁美”,太平公主不知不覺就喜歡上了這個年輕人。岐王趁機(jī)把王維推薦給公主,說:“此生非只通音律,至于問學(xué),無出左右?!惫鲉柾蹙S:“子有所為文乎?”王維即獻(xiàn)上懷中的詩卷,公主覽誦未畢,就大驚道:“這些詩作都是我平素所喜愛的,以為是古人佳作,竟然都出于你之手!”于是急忙命王維換衣,待以上賓之禮。岐王便說王維希望此次“高考”能中狀元,請公主多加關(guān)照。公主不假思索地答應(yīng)了,立即派人把主考官召至府上,告訴他必須以第一名錄取王維。王維就這樣中了進(jìn)士第一名。
白居易也曾因“行卷”受益匪淺。據(jù)唐代王讜《唐語林》記載:“白居易應(yīng)舉,初至京,以詩謁顧著作況。況睹姓名,熟視曰:‘米價方貴,居亦不易。’及披卷,首篇曰:‘咸陽(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乃嗟賞曰:‘道得個語,居即易也?!驗橹幼u,聲名遂振。”
“行卷”當(dāng)然要以精為要,切忌“臭婆娘的裹腳又臭又長”,一般是幾首出色的詩,幾篇優(yōu)秀的賦,就可以達(dá)到目的了。但也有連篇累牘,錄入大量詩文的行卷。如杜牧的行卷,竟錄了150首詩歌,皮日休更是驚人,十卷“行卷”里收錄了200篇首詩文,真可謂是“賃居槐拶屋,行卷雪埋袍”了。
“行卷”打破了“一考定終身”的弊病,為唐詩的發(fā)展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但它也存在著不少弊端,由于行卷的優(yōu)劣,直接關(guān)系到考生的命運,不少人就在行卷上做起了手腳,偷竊抄襲、捉刀代筆之風(fēng)一時盛行。武則天當(dāng)政時期,曾下令用紙糊上考生姓名,但并沒有形成制度。直到宋朝淳化年間,宋太宗才采用監(jiān)丞陳靖的建議,推行“糊名考?!狈?,糊住姓名、鄉(xiāng)貫,決定所錄取的試卷后,才拆開彌封,以“革考官窩私之弊”。
點評王維:
《新唐書》本傳:名盛于開元、天寶間,豪英貴人虛左以迎,寧、薛諸王待若師友。
唐代宗曾譽之為“天下文宗”?!洞鹜蹩N進(jìn)王維集表詔》
杜甫也稱他“最傳秀句寰區(qū)滿”(《解悶》十二首之八)。
唐末司空圖則贊其“趣味澄復(fù),若清沈之貫達(dá)”(《與王駕評詩書》)。
昔人曾譽王維為“詩佛”,并與“詩圣”杜甫、“詩仙”李白并提。
? ?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朝河?xùn)|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jiān)察御史、河西節(jié)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fù)后,被責(zé)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 ?王維參禪悟理,學(xué)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書畫特臻其妙,后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贝嬖?00余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畫學(xué)秘訣》。
藏研網(wǎng)分享一則王維《阿房宮圖卷》高清大圖請您賞析
點擊下方或搜索 藏研 直達(dá)高清大圖賞鑒
▼
作品風(fēng)格關(guān)鍵詞:繪影繪形,有寫意傳神、形神兼?zhèn)渲睢?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以清新淡遠(yuǎn),自然脫俗的風(fēng)格,創(chuàng)造出一種"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詩中有禪"的意境,在詩壇樹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幟。詩如畫卷,美不勝收。
王維《阿房宮圖卷》局部圖
王維《阿房宮圖卷》局部圖
王維《阿房宮圖卷》局部圖
王維《阿房宮圖卷》局部圖
王維《阿房宮圖卷》局部圖
王維《阿房宮圖卷》局部圖
王維《阿房宮圖卷》局部圖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后人亦稱王維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是言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dá)了后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維不僅是公認(rèn)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鐘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善書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王維《阿房宮圖卷》
(上藏研網(wǎng)查看高清大圖)
王維早年喪父,聰穎過人,9歲即能作詞賦,懂音律,熟琵琶并深受佛教思想熏陶。其詩作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他和歧王李范關(guān)系密切,開元初年被任為太樂丞,因伶人舞黃獅子獲罪,降為濟(jì)州司倉參軍。王維應(yīng)舉之前,得知公主預(yù)定名士張皋為狀元,頗為不滿,求歧王幫助。五日后,身著錦繡之衣,隨歧王拜見公主,獨奏琵琶,滿座皆驚,公主稱奇。王維又獻(xiàn)上所做詩作,公主讀罷大驚:“此早已熟讀之詩,原以為古人佳作,豈知竟出自汝之手!”遂請至上座。歧王乘機(jī)語及解頭之事,公主一口應(yīng)承,后王維果然先后取解頭、狀頭。關(guān)于取狀元時間,《唐才子傳》《登科記考》記載為開元十九年,新舊《唐書》分列記為開元初年和開元九年,《唐才子傳校注》經(jīng)考證認(rèn)為是開元九年,本文從其說。開元二十二年,張九齡任宰相,王維上詩請求引薦,被任為右拾遺,后張九齡被貶,王維也于當(dāng)年秋天出使塞上,在涼州小住。開元二十七年返回長安。二十八年遷殿中侍御史。從開元末到天寶末這十五六年內(nèi),王維過著平靜的文官生活,他在輞川買下產(chǎn)業(yè),常與文友聚會,寫下大量田園詩。同時又參禪信佛。天寶十四年,“安史之亂”爆發(fā),他被迫受偽職,在此期間他曾寫《凝碧池》詩,其中有“萬戶傷心生野煙,百官何日再朝天”之句,表現(xiàn)了對朝廷的懷念,受到唐肅宗嘉許,戰(zhàn)后得到寬恕。此后一段時間,他萬念俱灰,“以禪誦為事”,上元元年官至尚書右丞。留有《王右丞集》,他的五言山水詩藝術(shù)成就高超。其山水畫為畫家南宗派之祖。蘇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彼篮笤嵊谒{(lán)田別業(yè)之西。該莊園位于今藍(lán)田縣南部的輞谷內(nèi)。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49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太宗懷鷂怕魏征(太宗懷鷂課外文言文)
下一篇: 唐代古野畫僧貫休筆下的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