冊府是帝王藏書的地方,“元龜”是大龜,古代用以占卜國家大事。意即作為后世帝王治國理政的借鑒。由于該書征引繁富,也成為后世文人學(xué)士,運(yùn)用典故,引據(jù)考證的一部重要參考資料。其中唐、五代史事部分,是《冊府元龜》的精華所在,不少史料為該書所僅見,即使與正史重復(fù)者,亦有??眱r值。
(宋四大書之《冊府元龜》[其他三冊:《太平廣記》 《太平御覽》 《文苑英華》])
(中華書局出版之《冊府元龜》)
《冊府元龜》取材,以正史為主,間及經(jīng)書、子書,而小說、雜書一律不收;類目以人物、事類為中心,不及其余;專收上古至五代的君臣事跡,尤重唐、五代。
全書分帝王、將帥、學(xué)校、刑法等31部,每部下又分門,共1104門。每部前有“總序”、門前有“小序”,屬概述性質(zhì),對于了解有關(guān)內(nèi)容有所幫助。
《冊府元龜》,全書共1000卷,分帝王、閏位等31部,部下再分門,共有1100多門?!秲愿敗穼v代君臣事跡,自上古至于五代,按照人物階層身份,分門別類,先后排列,目的是“為將來典法,使開卷者動有資益”。采摭銓擇了經(jīng)、史、《國語》、《管子》、《孟子》、《韓非子》、《淮南子》、《晏子春秋》、《呂氏春秋》、《韓詩外傳》和歷代類書、《修文殿御覽》,分類編纂。用編年體和列傳體相結(jié)合,共勒成一千一百零四門。門有小序,述其指歸。分為帝王、閏位、僭偽、列國君、儲宮、宗室、外戚、宰輔、將帥、臺省、邦計、憲官、諫諍、詞臣、國史、掌禮、學(xué)校、刑法、卿監(jiān)、環(huán)衛(wèi)、銓選、貢舉、奉使、內(nèi)臣、牧守、令長、宮臣、幕府、陪臣、總錄、外臣等三十一部。部有總序,言其經(jīng)制。歷八年成書,總計有一千卷,詔題名《冊府元龜》。
《冊府元龜》北宋本已無前帙,南宋本僅存八卷,明鈔本舛錯頗多,至不能句讀。陸心源藏有北宋殘本四百八十三卷,與崇禎本校勘,將宋本多出頁數(shù)、條數(shù)撰成《題跋》,后其書流入日本靜嘉堂。張元濟(jì)東渡訪書,向靜嘉堂借照四百四十四卷,又向國內(nèi)藏書家借照一百零六卷,共五百五十卷。傅增湘據(jù)照相毛樣校于崇禎本上,該書藏于北京圖書館。1960年中華書局影印崇禎本,據(jù)陸心源跋所載,將宋本多出的頁數(shù)、條數(shù)、校于每卷之后,即今通行本。
《冊府元龜》全十二冊,1000卷,(北宋)王欽若、楊億、孫奭等編。有中華書局1960年、1985年影印本,2006年鳳凰出版社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52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