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國力的強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質(zhì)基礎(chǔ),厚葬成為有漢一代的整體風(fēng)氣。正如《潛夫論·浮侈篇》所云:“今京師貴戚,郡縣豪家,生不極養(yǎng),死乃崇喪,或至金鏤、玉匣、檽梓、梗、楠。多埋珍寶、偶人、車馬,起造大冢,廣種松柏,廬舍祠堂,務(wù)崇華侈?!碑?dāng)時之人即多有感嘆:“國貲糜于三泉,人力單于酈墓,玩好窮于糞土,伎巧費于窀穸?!边@些都是漢代厚葬之風(fēng)的一種證明。
自西漢至東漢,文獻(xiàn)中不斷記載有帝王、思想家及有識之士對厚葬的抨擊與對薄葬的提倡。西漢前期的漢文帝修建自己的霸陵時,堅持不以金、銀、銅、錫為飾,專用瓦器,并在遺詔中明令不準(zhǔn)厚葬。東漢初期光武中興之時,曾下詔說:“世以厚葬為德,薄葬為鄙,至于富貴奢僭,貧者單(殫)財,法令不能禁,禮義不能正,倉卒乃知其咎。其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終之義?!睎|漢王充在其《論衡》一書中竭力反對厚葬陋習(xí),力主“圣賢之業(yè),皆以薄葬省用為務(wù)”。當(dāng)時甚至還有人身體力行倡導(dǎo)薄葬。武帝時的黃老之徒楊王孫認(rèn)為,“夫厚葬誠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竟以為高,靡財殫幣,腐于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發(fā),此真與暴骸于中野何異”!于是主張以布袋盛尸,入地七尺,既葬,取布,以身親土。他死后,其子遵父遺命,將他裸葬入土,被認(rèn)為是驚世駭俗之舉。東漢盧植臨死,“敕其子儉葬于土穴,不用棺槨,附體單帛而已”。有史學(xué)家認(rèn)為,興旺發(fā)達(dá)的大漢帝國衰敗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厚葬。厚葬集中體現(xiàn)了漢人“務(wù)崇華侈”的追求。
高大華敞的墓室
墓室是墳?zāi)沟牡叵虏糠郑前卜殴啄竞碗S葬品的空間。在漢人看來,墓室更是死者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因此,墓室的建造要符合死者的身份,同時要刻意模仿地面建筑的布局與規(guī)模。所以從漢代墓室也可以看出漢人“住”的基本狀況。漢代墓室的結(jié)構(gòu)除了土室外,還有磚室、石室、木槨室等,形制和規(guī)模隨時代和墓主身份的差異而不同。西漢早期用木槨室墓,后流行空心磚墓與石室墓。西漢早期,帝王墓室采用木槨玄宮的建筑方式。其所用木槨,具有象征地上建筑的性質(zhì),不僅規(guī)模巨大,而且同墓室一樣,可以稱為槨室。漢制規(guī)定,皇帝、諸侯的槨室以“黃腸題湊”構(gòu)成,發(fā)展了先秦時代人君“以雕玉為棺,文梓為槨,梗、楓、豫章為題湊”的葬制,在西漢中期普遍使用,盛極一時?!杜f漢儀》記載,漢武帝墓“梓棺柏黃腸題湊”。《漢書·霍光傳》說:“光薨,上及皇太后親臨光喪……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lǐng),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梓宮、便房、黃腸題湊各一具,樅木外臧槨十五具。”
“黃腸題湊”是以黃心的柏木塊或柏木條壘疊互嵌,木條端頭內(nèi)向,緊密圍筑,即“以柏木黃心致累棺外,故曰黃腸。木頭皆向內(nèi),故曰題湊”。長沙湘江西岸象鼻嘴一號墓、北京大葆臺西漢墓為規(guī)模較大的黃腸題湊形式,老山漢墓的墓室木墻也是黃腸題湊的形式。象鼻嘴一號墓屬西漢某位長沙王,題湊由908根柏木壘成,圍在外槨四周,并略低于外槨,平面呈“凸”字形,前、后壁寬13.2米,兩側(cè)壁長14.4米。大葆臺漢墓一號墓主人應(yīng)為燕刺王劉旦或廣陽頃王劉建,是漢初的諸侯王。其墓室木墻總長42米多、高3米、厚0.9米,是用約15880根柏木枋子一根壓一根壘起來的。這些柏木枋子大都截面10厘米見方,長90厘米,其中夾雜有少量截面為20厘米見方或長20厘米、寬10厘米的。各層黃腸木之間無榫卯固定,但堆壘十分堅固,頂端以壓邊木加固。木枋的端頭齊齊整整地朝向中央的棺槨,色澤明亮,極有氣派。
形制最復(fù)雜、保存最好的“黃腸題湊”墓發(fā)現(xiàn)于江蘇高郵縣天山,墓主人可能是西漢中晚期的某代廣陵王或王后。這座墓的黃腸題湊很有特點,857根木頭上涂有一層黃色顏料,兩端截面中心部位嵌小方木塊,又在四面鑿出陰陽榫,使之與上下左右的題湊木互相咬合。研究者指出,題湊木上加涂黃色顏料,可能與用楠木代替柏木有關(guān),而在兩端中心部位鑲嵌小方木,或許是《鹽鐵論·散不足篇》所說的“繡墻題湊”的實物證據(jù)。
西漢以后,隨著磚室墓和石室墓的興起,木結(jié)構(gòu)的葬制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黃腸題湊作為一種高級的葬制,只有皇帝、皇后、諸侯王及皇上特許的寵臣等可以使用,因此代表著葬者身份地位的高貴。這一點,在后來仍受到重視。正因為如此,東漢時期出現(xiàn)了用石頭取代木材的做法,即以“黃腸石”代替黃腸木?!逗鬂h書·禮儀下》記載,建造陵墓時,“方石治黃腸題湊便房如禮”。
考古也發(fā)現(xiàn)了多座黃腸石墓。在河北定縣一東漢諸侯王墓中發(fā)現(xiàn)黃腸石4000多塊,大部分近方形,長寬各1米左右,厚約0.25米,其中174塊有銘刻或墨書文字,內(nèi)容為進(jìn)貢石材的縣名和石工的籍貫、姓氏或尺寸。黃腸石壘成題湊,圍繞在磚構(gòu)墓室的外側(cè),在磚室上面又平鋪石塊三層,用黃腸石建成一個封閉的空間,與高郵天山漢墓的題湊結(jié)構(gòu)較為相似。河南邙山上發(fā)現(xiàn)過東漢時期的黃腸石墓,并出土過許多黃腸石。邙山是東漢皇陵所在地,這些黃腸石應(yīng)是屬于帝王或貴族墓中的遺物。它們有的用于砌造墓壁,有的僅用于封堵墓門或墓道,已經(jīng)失去了木構(gòu)黃腸題湊的作用,保留的只是它的象征意義。
西漢中期至東漢,戰(zhàn)國末年出現(xiàn)的空心磚逐步應(yīng)用于墓葬,發(fā)展為磚石發(fā)券砌筑地宮。西漢中后期興起至東漢盛行石室墓,這些墓室由石筑成,石塊上還雕刻著各種畫像。它們分布在各地,主要是當(dāng)時經(jīng)濟較為富庶的地區(qū),如四川,山東南部,江蘇北部,河南西南及南陽地區(qū)等。這些富庶的地區(qū)又是皇親國戚、達(dá)官貴人相對集中的地區(qū)。如南陽郡首府宛城在西漢中期之后已成為全國商業(yè)中心,“商遍天下,富冠海內(nèi)”。這里又是東漢光武帝劉秀的老家,而蘇北徐州地區(qū)則是漢高祖劉邦的家鄉(xiāng)。漢代的分封制使得這些地區(qū)處處可見世襲侯國。王公貴族擁有巨大的財富,他們可以為自己建造高大堅固的墓室。漢代墓室不僅堅固高大,而且有著華麗的裝飾,是我國墓室裝飾歷史上的第一個高峰,主要形式為壁畫、畫像石與畫像磚。壁畫墓首先發(fā)現(xiàn)于西漢晚期洛陽地區(qū)的兩座空心磚墓室中,其一就是著名的卜千秋墓。這兩座墓的壁畫主要繪制在門額和主室的頂部、中間隔墻及后室后壁上。壁畫內(nèi)容以墓主升天和辟邪為主,也有宣揚智勇忠義的儒家思想的內(nèi)容。
在石結(jié)構(gòu)的墓室里,裝飾主要使用雕刻技法,構(gòu)成畫像石墓。早期的畫像石構(gòu)圖簡單,且只見線刻,主要刻在門柱和門扉上。東漢時期,墓室畫像內(nèi)容漸趨復(fù)雜,而且?guī)缀鯘M室都有雕畫。山東沂南一畫像石墓中有畫像73幅,分布于墓門和三個主室的四壁。畫面主題與所在墓室的部位互相配合,再加上棺柩及隨葬品的設(shè)置,使墓室成了一座華貴的地下府第。用畫像磚裝飾墓室從漢代一直流行到六朝。西漢時期,一些墓磚上常出現(xiàn)花紋和吉祥文字。東漢時,在四川、陜西、河南等地盛行用印有各種畫像的磚砌筑墓室,畫像內(nèi)容與畫像石大同小異,也顯得滿室雕畫,華麗非常。墓室的建造一般模仿活人居住的府第房所,高大華敞。據(jù)《后漢書·禮儀志》劉昭注引《漢舊儀》說,武帝陵墓的明中高1.7丈,四周2丈,“內(nèi)梓棺柏黃腸題湊,以次百官藏畢。其設(shè)四通羨門(即墓道門),容大車六馬,皆藏之內(nèi)方,外陟車石。
外方立,先閉劍戶,戶設(shè)夜龍、莫邪劍、伏弩、設(shè)伏火”,其華麗壯闊,可見一斑。山東安丘漢墓、沂南漢墓也是模仿現(xiàn)實中的房屋建成。沂南漢墓內(nèi)有一塊畫像石刻繪的是墓主人生前居住的宅院,墓室布局與畫像中的宅院一致。
畫像石上刻繪的漢代宅院建筑往往連成一片,房屋數(shù)量很大,正房、仆人房、廚房和豬圈、廁所等有鮮明的劃分,這在墓室建筑中同樣表現(xiàn)得非常鮮明。畫像石上的宅院門前有闕,高大氣派,屋頂全舒展如翼,四宇飛張,雕梁畫棟,重軒鏤檻,畫像石墓同樣滿室雕鏤,精美工麗。門前之闕,門吏力士及服侍人等,均被雕于墓門和相應(yīng)之處,以求與地面建筑和生前活動一致??梢哉f,從墓室的華麗也可以看出漢人對于“住”的注重與追求。
奢華的裝裹
據(jù)文獻(xiàn)記載,漢代皇帝、貴族們死后,飯含珠玉,穿金縷玉柙。飯含是把珠、玉、米、貝等物放在死者口中。《白虎通·崩薨》中說:“所以有含何?緣生食,今死,不欲虛其口,故含。用珠寶物何也?有益于死者形體,故天子飯以玉,諸侯飯以珠,大夫以米,士以貝也。”也有說把糧食攙和碎玉粒放在死者口中叫飯,把珠玉等物放在死者口中叫含。飯含完成后穿上多重新外衣,叫作“襲”,其質(zhì)地、樣式按身份不同而有差別。一套外衣為一稱,周制天子12稱,上公9稱,諸侯7稱,大夫5稱,士3稱,漢時仍按此制。所以《后漢書·禮儀志》劉昭注引《漢舊儀》說:“帝崩,含以珠,纏以緹繒十二重?!比缓笤俅┙鹂|玉柙。所謂“金縷玉柙”,即“以玉為襦,如鎧狀,連縫之,以黃金為縷。腰以下以玉為札,長一尺,(廣)二寸半,為柙,下至足,亦縫以黃金縷”。《西京雜記》云:“漢帝送死皆珠襦玉匣,形如鎧甲,連以金縷;武帝匣上皆縷為蛟龍鸞鳳龜麟之象,世謂為‘蛟龍玉匣’?!蹦壳鞍l(fā)現(xiàn)的最好的一件金縷玉柙為徐州獅子山漢楚王陵出土。它用4000多片上好的和田玉制成,有的玉片僅有0.5厘米見方,晶瑩剔透,堪稱絕品。同時出土的還有兩副腰帶,腰帶是由三排質(zhì)地上乘的海貝鑲嵌在絲帶上連接而成,海貝中間相雜有金葉做成的金花;帶扣由純金制作,共四件,最重的一件達(dá)390克,帶扣上裝飾有各種紋飾,主題圖案是兩只熊在撕咬一匹飛馬,熊的貪婪神態(tài)與馬的掙扎表情被刻畫得惟妙惟肖。
由于海貝并不產(chǎn)于僻遠(yuǎn)的內(nèi)陸地區(qū),而且腰帶的畫面帶有濃重的異國情調(diào),可以推測其來自中亞地區(qū),因而更顯得其珍貴。漢代的葬具同樣豪華。葬具是盛放死者遺體的用具,土葬所用稱為棺。周代起用木棺并形成制度?!抖Y記·檀弓上》和《喪大記》所載周代制度規(guī)定:天子之棺四重、諸公三重、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也就是說,棺并非一具,而是多具,為套棺。身份越高,套得越多。不僅如此,棺木的大小厚薄、內(nèi)外裝飾的用料和花樣,也都有嚴(yán)格的等級。棺或套棺之外隔較大的空隙再加一層,稱為槨。槨的材料不同,《禮記·喪大記》稱:“君松槨,大夫柏槨,士雜木槨。”
棺槨之間的空隙也不同,“棺槨之間君容柷(打擊樂器,方二尺四寸),大夫容壺,士容(一種酒器)”。因此,《荀子·禮論》有“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的說法。參照《禮記》的記載,天子當(dāng)是五棺二槨,諸侯為四棺一槨或三棺二槨,大夫為二棺一槨,士為一棺一槨。
漢時的棺槨制度基本上沿襲周制。所以象鼻嘴漢墓與大葆臺漢墓的方形棺床上都放有五重棺槨,二層槨三層棺。棺槨合稱為“梓宮”,是因為周制外棺以梓木做成。后世也采用其他木料。大葆臺漢墓的外棺外槨就以楸木制成,內(nèi)棺、中棺為楠木,內(nèi)槨為楠木和檫木。除內(nèi)棺里外涂黑漆外,其他幾層均是內(nèi)涂朱漆,外涂黑漆,顯得非常莊重。據(jù)測量,這些棺槨、棺床共用木板130塊,折合31立方米,其中最大的一塊槨板長450厘米、寬60厘米、厚22厘米,重千斤以上。制作上也非常考究,刨得平整光滑,而且全部用榫卯插接,沒用一根金屬釘子,真是巧奪天工。
漢代棺槨還有華麗的裝飾。河北滿城中山靖王劉勝妻子竇綰所用的漆棺外鑲嵌著26塊玉璧,內(nèi)壁鑲滿玉版片,共用玉版192片,玉版背面還有朱書編號文字,可見是按照預(yù)先編排順序加工和粘貼的。馬王堆一號墓用四層套棺:外棺為黑漆素棺;二層棺是黑地彩繪棺,彩繪復(fù)雜的云氣紋及穿插其間的神怪仙獸圖像;三層棺為朱地彩繪棺,彩繪龍、虎、朱雀、仙人等;內(nèi)棺內(nèi)髹朱漆,外髹黑漆,再飾以絨圈錦和羽毛貼花絹,極盡工巧?!逗鬂h書·禮儀下》言皇帝死,“東園匠、考工令奏東園秘器,表里洞赤,虡文畫日、月、鳥、龜、龍、虎、連璧、偃月,牙檜梓宮如故事”,諸侯王、公主等死,皆用“樟棺,洞朱,云氣畫”,“公,特進(jìn)樟棺黑漆”,可見其豪華富貴。王符批評說:“其后京師貴戚,必欲江南檽梓,豫章楩楠,邊遠(yuǎn)下士,亦競相仿效。夫檽梓、豫章,所出殊遠(yuǎn),又乃生于深山窮谷,經(jīng)歷山嶺,立千步之高,百丈之溪,傾倚險阻,崎嶇不便,求之連日,然后見之,伐斫連月然后訖,會眾然后能動擔(dān),牛列然后能致水,油潰入海,連淮逆河,行數(shù)千里然后到雒。工匠雕治,積累日月,計一棺之成,功將千萬。夫既其終用,重且萬斤,非大眾不能舉,非大車不能挽,東至樂浪,西至敦煌,萬里之中,相競爭用之。此之費功傷農(nóng),可為痛心!
豐厚的隨葬
豐厚的隨葬是自進(jìn)入階級社會后統(tǒng)治集團的普遍要求,因為他們總是幻想死后在另一個世界里也能享受榮華富貴,所以以能顯示生前身份地位的專用品及大量生活資料和珍奇玩好之物隨葬?!秴问洗呵铩す?jié)葬》中說:“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含珠鱗施,夫玩好貨寶鐘鼎壺濫輿馬衣被戈劍不可勝數(shù),諸養(yǎng)生之具無不從者。”
漢時厚葬更為一代風(fēng)氣。漢制規(guī)定,“漢天子即位一年而為陵,天下貢獻(xiàn)三分之,一供宗廟,一供賓客,一充山陵”。因而西漢極盛時期的漢武帝,執(zhí)政54年,每年以天下貢獻(xiàn)的三分之一充山陵,以至于“比崩而茂陵不復(fù)容物”,后雖遭赤眉軍發(fā)掘,到晉代“猶有朽帛委積,珠玉未盡”。
史書也載,武帝茂陵多藏金錢財物,有鳥、獸、魚、鱉、牛、馬、虎、豹七禽,凡百九十物。相傳墓中還有外國贈送的玉箱、玉杖,以及他生前閱讀的雜經(jīng)三十余卷。那位史稱儉約,又在遺詔中明令不許厚葬的漢文帝的霸陵在晉代被盜時,也“多獲珍寶”,遠(yuǎn)非只有瓦器陪葬。
河北滿城漢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妻竇綰的墓中,出土了4200多件隨葬品。徐州獅子山漢楚王陵出土珍貴文物1500余件(套),其中錢幣一項即多達(dá)17.6萬余枚,楚王下屬縣令以上的銅官印和封泥達(dá)200方之多,完整而精美的玉器200余件。其中單是完整的玉璜就有70多件,每一件都是稀世之寶。有一件玉璜,雙面竟飾滿20條龍,畫面布局勻稱緊湊,堪稱絕品。大葆臺漢墓因早年被盜,大部分隨葬品已丟失,但仍出土了400多件,包括銅器、玉器、瑪瑙、鐵器、漆器、骨器及絲織品等。除物品之外,漢代的大型墓葬按舊俗還普遍使用車馬殉葬。大葆臺漢墓出土的是唯一保存完整的西漢車馬殉葬的遺跡。在墓室南端的墓道里,是3輛木質(zhì)單轅車和11具馬骨的遺跡。這些殉葬車馬是墓主生前使用的真車馬,因墓頂坍塌砸壞,但仍能看出原來的形制。在車子的輪緣、輻條上涂著朱、黑兩色大漆,軸、轅、衡、軛的端頭裝有鎏金銅套,在華蓋(車傘)的蓋弓端頭也裝有鎏金銅帽。馬的裝具,從大的嚼環(huán)到小的皮件扣釘,都是白銀或鎏金的。這種車按漢廷的儀制叫作“朱斑輪青蓋車”,是專供皇太子及諸侯王乘坐的。
漢之前,活人殉葬是常事。史書記載,戰(zhàn)國時,“天子殺殉,眾者數(shù)百,寡者數(shù)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shù)十,寡者數(shù)人”。秦始皇死后,二世為了不讓他寂寞,把秦始皇后宮中沒有子女的宮人全部殉葬。漢時人殉現(xiàn)象稍有減少,在大型墓葬中開始更多地用“俑”即人形或家畜鳥獸形的明器來代替活人與實物。徐州獅子山漢楚王陵的地宮外口和耳室內(nèi)發(fā)現(xiàn)有陪葬墓和殉人,圍繞地宮的、周圍呈放射狀分布的還有騎兵俑坑、兵俑坑、車馬器坑等,足見當(dāng)時厚葬的規(guī)模。
在帝王厚葬之風(fēng)影響下,一般達(dá)官、顯貴也互相仿效,相沿成習(xí)。長沙馬王堆漢墓一號墓的墓主是一個封邑僅700戶的列侯夫人,隨葬品也數(shù)以千計。厚葬之風(fēng)影響所及,一般人家也不惜“靡財單(殫)幣,腐之地下”。正因為如此,漢代至漢后,每遇災(zāi)荒之年,貧者無衣無食,只好鋌而走險,挖掘墳?zāi)?。正如王充《論衡》中所說:“歲兇之時,掘丘墓,取衣物者以千萬數(shù)?!睗h代的厚葬很直觀地展現(xiàn)了漢人的現(xiàn)實生活,其衣食住行上“務(wù)崇華侈”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酷吏”與“循吏”,是司馬遷對于官吏類型所提出的一種分類,并為此分別作《酷吏列傳》與《循吏列傳》。
對于“循吏”,司馬遷并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概念,他通過一句反問“奉職循理,也可以治理國家,為什么要用威嚴(yán)呢?”,描繪了循吏的為官之道。
與“循吏”對立的是“酷吏”,在《酷吏列傳》的開篇,司馬遷引用《論語》:“導(dǎo)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導(dǎo)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边M(jìn)一步說明了這兩類官員施政方法的不同,以及產(chǎn)生的結(jié)果。
如果天下都是“循吏”,那該是多么美好??墒恰堆袅袀鳌分形逦恢魅斯簩O叔敖、子產(chǎn)、公儀休、石奢與李離,都已經(jīng)是春秋戰(zhàn)國的人物,他們的好,被加工過多少次,已經(jīng)說不清;而《酷吏列傳》的十幾個官吏,特別是漢武帝時代的十個酷吏,與司馬遷可以說是身邊的同事。
相比寄托了理想的《循吏列傳》,《酷吏列傳》傳主更多,篇幅也更長。難道是: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嗎?
寧成、周陽由、趙禹、張湯、義縱、王溫舒、尹齊、楊仆、減宣、杜周,是《酷吏列傳》中記錄的漢武帝時代的十位酷吏。
義縱——江洋大盜出身,因為姐姐義姁[xū](漢代著名的女醫(yī),被后世譽為“巾幗醫(yī)家第一人”)經(jīng)常為皇室人員治病,受到王太后的寵幸,而被漢武帝征召,堂而皇之成為大漢帝國的官員。
寧成是景帝時官員,貪暴殘酷,好勝心極強,宗室豪杰人人惴恐。武帝即位,徙為內(nèi)史。許多外戚都懼怕寧成,漢武帝為了安撫人心,就對寧成施以刑罰。當(dāng)時九卿以上官員犯罪,都會自殺,只有寧成沒這么做。不久,寧成自除刑具,私偽造通關(guān)文牒,跑出了函谷關(guān),回到了自己老家?;丶液螅枇斯P錢買了一千多頃土地,將這些土地出租給百姓,自己做起了地主,達(dá)到巨富
郅都“為人勇,有氣力”,漢景帝任為濟南太守,一到職,便誅殺當(dāng)?shù)匾浴皟汕荒苤啤钡膹娮谥?,不久后遷為“中尉”,主管京畿治安,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側(cè)目而視,最終因為辦理漢景帝廢太子臨江王一案,導(dǎo)致臨江王自殺而被斬。
張湯是歷史上最出名的酷吏之一。
張湯小時候,父親出差,留他看家。父親回來后,發(fā)現(xiàn)家中的肉被老鼠偷吃了,大怒鞭笞張湯。張湯掘開老鼠洞,抓住了偷肉的老鼠,并找到了吃剩下的肉,然后立案拷掠審訊這只老鼠,傳布文書再審,徹底追查,并把老鼠和吃剩下的肉都取來,罪名確定,將老鼠在堂下處以磔(折)刑(五馬分尸)。他的父親把他審問老鼠的文案取來看過,如同辦案多年的老獄吏,非常驚奇,于是讓他書寫治獄的文書。父親死后,張湯繼承父職。為長安吏,任職很久。
張湯很會巴結(jié)權(quán)貴,做事又很靠譜,先后晉升為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與趙禹編定《越宮律》、《朝律》等法律著作。用法主張嚴(yán)峻,常以春秋之義加以掩飾,以皇帝意旨為治獄準(zhǔn)繩。曾助武帝推行鹽鐵專賣、告緡(min二聲,告發(fā)富戶隱藏財物,偷稅漏稅)算緡,打擊富商,剪除豪強。頗受武帝寵信,多行丞相事,權(quán)勢遠(yuǎn)在丞相之上。
武帝外儒內(nèi)法,利用儒家思想,裝飾執(zhí)法嚴(yán)酷。張湯很會揣摩漢武帝的心思,他請求以博士弟子中研習(xí)《尚書》、《春秋》的人補廷尉秘書,引《春秋》大義,解決法令中的疑難。
漢武帝與張湯合謀制造了白鹿皮幣,把一張白鹿皮截成一尺見方,就可以值四十萬錢,相當(dāng)于四個中產(chǎn)之家的全部家產(chǎn)。武帝向大司農(nóng)(財政部長)顏異征求意見,顏異提出了不同看法,武帝不悅。
張湯本來就與顏異有矛盾,及有人舉告顏異發(fā)表異議,武帝讓張湯審理顏異一案。于是,張湯在案卷中寫道:“顏異與客人說話,一位客人議論詔令(皮幣)初下時有不恰當(dāng)?shù)牡胤?,顏異聽到后沒有應(yīng)聲,微微撇了一下嘴唇。張湯奏稱:“顏異身為九卿,見到詔令有不當(dāng)之處,不提醒皇上,卻在心里加以誹謗,應(yīng)處死刑?!睆拇艘院?,有了“腹誹”的案例,公卿大臣們大多以阿諛諂媚的辦法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
張湯位列三公,擔(dān)任御史大夫第七年的時候。終于因為包庇下屬,欺瞞圣上,被免官治罪。張湯有個心愛的屬吏魯謁居,知道張湯對御史中丞李文不滿,便指使他人誣告李文,張湯將李文處以死罪。武帝問起這件事,張湯假裝不知道。
魯謁居患病,張湯親自去探望,并為魯謁居按摩雙足。趙國靠冶煉鑄造營利,趙王劉彭祖多次指控鐵官,張湯卻每每排斥趙王。趙王尋查張湯的不可告人之事。魯謁居曾審理趙王的訟案,趙王對他心懷怨恨,上書告發(fā)說:“張湯是朝廷大臣,掾史魯謁居有病,張湯卻親自到他那里為其按摩雙足,我懷疑他們可能有什么大陰謀?!贝耸孪碌窖游緦徖怼?br>
魯謁居因病而死,事情牽連到他的弟弟,被拘押。張湯在官衙見到了謁居的弟弟,欲暗中幫助他,表面卻裝作不認(rèn)識。魯謁居的弟弟不知道用意,因此怨恨,指使人上書告發(fā)張湯與魯謁居的陰謀。
漢武帝將此案交給減宣處理。減宣曾與張湯不和,接手此事后,窮追狠治,并且不向武帝進(jìn)奏。正巧有人盜走了漢文帝陵園的下葬錢,丞相莊青翟上朝,與張湯相約一起謝罪。至武帝面前,張湯暗想,只有丞相在四時到各國陵拜祭,此事只應(yīng)由丞相請罪,他自己并不參與其事,沒有必要承擔(dān)責(zé)任。丞相謝罪后,武帝派御史審查這件事。張湯欲圖奏報說丞相知道盜錢之事,丞相莊青翟深感恐懼。丞相府的三位長史因此準(zhǔn)備打擊張湯,以罪名陷害他。
張湯與這三位長史結(jié)怨已久,他們派屬吏逮捕審訊了張湯的友人田信等,說張湯向武帝奏報提出建議,田信都事先知道,因此屯積取利,與張湯平分。他們還說張湯有其他奸邪之事、這些話很快傳到武帝那里,漢武帝問起張湯。張湯聽后,沒有謝罪,還驚訝地說:“肯定是有人這樣做。”減宣又上奏了魯謁居之事。
漢武帝果然認(rèn)為張湯心中險詐,當(dāng)面撒謊,派使臣帶著簿籍以八項罪名指責(zé)張湯。張湯一一予以否認(rèn),不服。于是漢武帝又派趙禹責(zé)備張湯,張湯于是上疏謝罪說:“張湯沒有尺寸的功勞,從刀筆吏起家,因得到陛下的寵幸而官至三公,沒有任何可開脫罪責(zé)之處。然而陰謀陷害張湯的,是丞相府的三位長史。”于是自殺身死。
張湯死后,家里的財產(chǎn)不超過五百金,都是得自皇上的賞賜,沒有其他產(chǎn)業(yè)。他的兄弟子侄要厚葬張湯。張湯的母親說:“張湯作為天子的大臣,被惡言污蔑致死,有什么可厚葬的!”遂用牛車裝載他的尸體下葬,只有棺木而沒有外槨。漢武帝知道后,說:“沒有這樣的母親,不能生下這樣的兒子。”因此將三位長史處以死罪。丞相莊青翟被迫自殺。釋放了田信。武帝很為張湯之死惋惜,晉升了他的兒子張安世的官職。
酷吏專門和豪強做對,用今天的詞就是熱衷“打黑”;酷吏的政績大都相當(dāng)突出,尤其是善于強化治安;酷吏不僅“能干”,而且大多相當(dāng)清廉,自古清官多酷吏,實在耐人尋味。
在《酷吏列傳》的最后,司馬遷也承認(rèn),有些酷吏,“廉者足以為儀表”,而其“方略教導(dǎo),禁奸止邪,一切亦皆彬彬,質(zhì)有其文武焉。雖慘酷,斯稱其位矣”。
西漢名臣,大司馬博陸侯霍光身為漢武帝、漢昭帝、漢宣帝三朝元老,躲過漢武帝晚年對外戚的清洗,一生謹(jǐn)慎小心。執(zhí)政大漢帝國二十年更是創(chuàng)下了第一次權(quán)臣廢立皇帝的歷史記錄,并且在漢昭帝和宣帝時期成為朝廷重臣,參與了皇帝廢立。他息兵養(yǎng)民積蓄國力,為后來迫使匈奴臣服于漢朝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被漢宣帝欽定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首。
霍光的父親霍仲孺原只是個河?xùn)|郡平陽縣的普通小吏,在平陽侯府內(nèi)當(dāng)差。霍光是漢武帝時期名將霍去病的異母弟,霍氏家族有著非常強大的外戚關(guān)系?;艄馊松牡谝粋€轉(zhuǎn)折是在父親去世后跟著哥哥去京城生活,在霍去病的照應(yīng)下,霍光開始走上了仕途,他先是做了一個郎官,而后升為諸曹侍中,繼而唄封為奉車都尉光祿大夫。在位期間霍光從沒出錯,這讓漢武帝十分欣賞他的能力。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去世,而后年僅八歲的漢昭帝即位,霍光全權(quán)處理國家政務(wù)。
漢昭帝時代,霍光掌管大權(quán)令昭帝形同傀儡。昭帝早死無子并將劉賀過繼為子, 僅二十七日后,劉賀就被霍光指使自己的外孫女上官太后下詔廢去帝位,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被權(quán)臣廢去帝位的皇帝。
劉病已在出生數(shù)月便受巫蠱之禍的牽連,被收歸廷獄。在他5歲時,逢上大赦天下,便被送到了祖母史良娣家。由于沒有爵位,又是劉據(jù)后人的他找到了普通人家出身的許平君成婚。元平元年(前74年),被霍光接回宮擁立登基后,是為漢宣帝。毫無根基的劉病已久聞霍光的權(quán)勢和威風(fēng)便選擇了隱忍不發(fā),并對霍光恭敬推崇且還對霍光多有褒獎,給予了極高的禮遇和賞賜?;艄庖妱⒉∫褵o用,也就安下心來繼續(xù)把持朝政并要求劉病已立自己的的女兒霍成君為皇后。
本始三年正月癸亥(前71年3月1日),霍顯派女醫(yī)淳于衍將許平君毒死,霍顯如愿的將女兒霍平君送上皇后寶座。公元前68年,霍光病死,漢宣帝以皇帝級別的葬禮厚葬了他,讓他陪葬茂陵,此外,還給霍光謚號“宣成”?;艄馑篮鬂h宣帝開始親理朝政,把人事權(quán)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通過一系列步驟,霍家掌握的權(quán)力被剝奪殆盡。地節(jié)三年,漢宣帝將許皇后的兒子劉奭立為太子,霍皇后使用各種手段想要除掉許皇后的兒子,此時的霍家走上了一條不歸路——霍顯聯(lián)合家族眾人,企圖廢除皇帝立自己家的霍禹(霍光的兒子)為皇帝。
最后霍家后代謀反,漢宣帝對霍家后代嚴(yán)懲不貸:霍禹被腰斬,霍云、霍山自殺,遺孀霍顯被殺,霍成君被廢自殺?;羰弦患冶粶玳T滿門抄斬,奪爵取封。
?提取碼:?8sjy?在今天,“十三經(jīng)”作為反映先秦歷史狀況的古籍還有很大價值。分別是《詩經(jīng)》、《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爾雅》、《孝經(jīng)》、《孟子》。
當(dāng)然是通過審時度勢、臥薪嘗膽、不動聲色奪其權(quán)利后順勢而為鏟除霍家勢力。
游俠天子劉病己
劉病已就是漢宣帝劉詢,他是漢武帝劉徹的曾孫,劉徹嫡長子太子劉據(jù)是他的祖父,父親叫劉進(jìn)。征和二年【前91】出生,同一年出生的還有劉詢的堂叔劉賀,二人同齡。
劉詢出生數(shù)月,就遭遇了巫蠱之禍,太子劉據(jù)一系以及他的外戚被一鍋端了,還是月子娃娃的劉詢也下獄,幸好遇到了好心的丙吉,小小的劉病己才得以活命。在獄中生活了五年才遭遇大赦出獄,善心的丙吉把劉病己送到了祖母史良娣的娘家,讓史良娣的哥哥史恭撫養(yǎng)。
史良娣是太子劉據(jù)的妻子,皇孫劉進(jìn)的母親,在巫蠱之禍中遇害。她的母親貞君還活著,眼看著閨女的孫子這樣孤苦無依沒人管,心里很難過,就親自撫養(yǎng)這個可憐的曾外孫。從此,劉病己就在民間生活,游歷市井,斗雞走馬,儼然一街頭小混混,就在元平元年【前74】,他的機遇來了。
【漢武帝子孫世系圖】
大漢的周公和成王
后元二年【前87】二月,漢武帝劉徹駕崩,八歲的太子劉弗陵登基,劉徹留下了五個顧命大臣,依次是丞相車千秋、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車騎將軍駙馬都尉金日磾、左將軍太仆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希望五人互相牽制同心協(xié)力輔佐新帝,但是,希望很美好,現(xiàn)實也很殘酷。
出身微賤的霍光首先出手,聯(lián)姻金日磾和上官桀,把女兒嫁給了金日磾?shù)膬鹤咏鹳p和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三人正是備受劉徹信任的核心顧命,霍光更是得劉徹賜周公圖,儼然大漢朝的周公。
老天也是站在霍光這邊的,就在劉弗陵即位一年半后的始元元年九月,金日磾病死了,壓在霍光頭頂?shù)闹匾系K被移除。相比霍光的隱忍,上官桀顯得更張狂。始元四年【前83】三月,上官桀父子勾結(jié)蓋長公主的情人丁外人謀劃立孫女為皇后,霍光反對,他當(dāng)然反對,雖然那是外孫女,但是被立為皇后只會增加上官家的勢力,于霍氏無益。但反對無效,五歲的上官氏成為十二歲皇帝的皇后。
隨著孫女得立皇后,上官桀的野心也在滋長,公開和霍光爭權(quán)奪利,并與蓋長公主、燕王旦、桑弘羊等結(jié)黨,試圖廢立,被抓住機會的霍光一舉鏟除,時為元鳳元年【前80】八月。
【漢昭帝影視圖】
這個時候,五大臣就剩下霍光和丞相車千秋了,了解歷史的都知道,車千秋其人,毫無才能,只不過是謹(jǐn)厚有德老成持重而已,如此一個名義宰相,霍光也不能容忍,元鳳三年找個借口殺了車千秋的女婿,下了丞相的面子,讓他顏面盡失失去威信,霍光終于做到了一手遮天,開始挾持幼主號令天下。
但是好景不長,年輕的毫無存在感的大漢成王----皇帝陛下劉弗陵突然駕崩了,未免讓霍光一時手忙腳亂,為立誰做傀儡而苦惱。
誰是傀儡的候選人?
漢武帝六子,當(dāng)時只余廣陵王劉胥,這位大王已經(jīng)年過不惑,本人也是五大三粗孔武有力,而且對皇位有覬覦之心,讓霍光怎么敢冒險去讓這位能空手搏熊的爺來當(dāng)傀儡,到時候指不定誰修理誰呢。所以,劉胥被排除。
霍光就打著為漢昭帝立嗣的旗號往下一輩兒尋找,還真有,昌邑王劉賀,非常符合條件。劉賀是劉徹的孫子,劉弗陵的大侄子,上官皇后可是他的嬸母,能在輩分上壓制他,況且,據(jù)說劉賀不太全性,不全性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有點八成兒,用民間通俗的話就是有點不精,還年輕,才18歲,毫無政治經(jīng)驗人生經(jīng)驗,是個很合適的人選,就他了。
元平元年【前74】四月,劉弗陵駕崩,年輕的劉賀童鞋迎來了他的人生一次大機遇,被迎立為皇帝,成為大漢帝國的新主【傀】宰【儡】。
【劉賀影視圖】
事情并沒有照霍光的想法進(jìn)行,本來以為找這么一個八成貨好擺布呢,結(jié)果沒想到越是八成貨越容易沖動越容易不服,這不,劉賀童鞋就不想聽霍光的擺弄,想自己當(dāng)家做主,兩人尿不到一個壺里,得,一拍兩散,霍光廢帝。
劉賀就在帝位上待了27天,屁股都沒暖熱呢,就被廢了?;艄庥珠_始為傀儡的人選苦惱。
這時候,劉病己走進(jìn)霍光的視線,這個長在民間的倒霉孩子健康的長大了,還娶了老婆,好像是個很沒文化的小混子,這不更沒勢力更容易擺布,就他了,大將軍拍板。
如坐針氈的傀儡生涯
不要小看民間,市井長大的劉病己是個精明的娃,很能看清楚形勢。初一即位,霍光就假惺惺要他親政,兩位影帝級別的開始第一輪的表演,一個說陛下大了老臣可以歸政,一個說我懂什么啊,離開大將軍我啥都不是,還得辛苦大將軍繼續(xù)為我操心啊。
劉病己還規(guī)定所有事情不論大小都先報告給霍光,然后再告訴他,每次看到霍光都是畢恭畢敬優(yōu)禮尤加。這孩子表現(xiàn)的毫無權(quán)利欲,隨遇而安的悄悄觀察自己的處境。用一種婉轉(zhuǎn)的隱晦的方式?征求微時故劍?保住老婆許平君的皇后之位,小心翼翼的試探著霍光的底線。
【霍光影視圖】
主弱臣強的模式使一向謹(jǐn)慎的霍光也開始驕溢過制,霍光都飄飄然了,別說霍家其他人,都覺得新皇帝沒有根基,又被前面霍家廢帝的行為震懾,不能不識趣啊,好像霍家的地位都無可動搖一般。
因此才有了霍顯派人毒死許皇后,逼迫立霍成君為皇后的大逆之事。這時候的劉詢只能痛苦的隱忍再隱忍,還得笑著去睡霍成君,終于,本始六年【前68】五月,熬死了霍光。
臥薪嘗膽終有報
劉詢清楚的知道,雖然霍光死了,他的家族盤根錯節(jié)遍布朝野,自己還沒有能力一舉拿下,還得繼續(xù)裝孫子。所以,又是親臨喪禮,又是厚葬,又是美謚,又是封賞霍氏子弟,甚至讓霍光的侄孫霍山以車騎都尉繼承霍光的領(lǐng)尚書事,霍家似乎依舊烈火烹油。
【劉詢影視圖】
就在這一年的五月份,名義上劉詢是親政了,就以上個月鳳凰集魯郡是好兆頭為由大赦天下,隱諱的慶賀自己從霍光的束縛中解脫。同月,劉詢令群臣百官向他直接奏事,隨即,改元地節(jié),而且是追改,就是在本始六年【68】五月的時候把本始五年【前69】追改為地節(jié)元年,那么本始六年就是地節(jié)二年。
從更改年號上,更隱諱的意味著劉詢借此改變霍光的意圖,因為昭帝時期,霍光都是按照六年一改元的運數(shù),來昭示這是他霍家的天下,劉詢即位后第一個年號本始也是使用了六年,現(xiàn)在劉詢追改年號,自然就意味著,不再延續(xù)六年一改元,他要轉(zhuǎn)換運數(shù),用四年一改元的制度,也通過這個舉動向天下人表明他開始行使他的帝王權(quán)利了。
明白人一看局勢,就知道和霍家拉開距離,偏偏霍家還沉浸在昔日的榮耀中,驕恣豪橫作威作福。如果霍家能夠看清形勢安分守己,按劉詢的性格未必不能保全,只可惜霍家并沒有明白人,最終走向覆滅。
尾聲
霍家覆滅,劉詢并沒有把霍光全盤否定,前人已有分析,如果否定霍光,豈不是否定劉詢他自己得位不正?不管內(nèi)心多么恨多么煩霍光,表面上還得尊崇,所以,才有劉詢捋捋稱贊霍光的功績,并在麒麟閣排名第一的舉措了,這只是劉詢的政治手段而已,聰明遠(yuǎn)識之贊譽,劉詢真的可以當(dāng)之無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64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