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軌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戰(zhàn)捷
壹
公元663年八月
中國軍隊一萬三千
結果
,中國軍隊完勝。這是歷史上第一次中日戰(zhàn)爭
。中國軍隊的統(tǒng)帥就是后來當上宰相的劉仁軌
。貳
劉仁軌早年就是個德才兼?zhèn)涞暮妹缱印?/p>
他出手幫上級領導修改工作匯報
他在擔任縣公安局長(縣尉)的時候
唐太宗李世民把事件調(diào)查清楚之后,覺得劉仁軌做得很對
之后
公元656年
這一貶
,就揭開了劉仁軌人生最華麗的篇章。因為
,山東距離朝鮮半島很近。叁
當時的朝鮮半島
,正在上演三國演義。三國是:高句麗
、新羅、百濟。高句麗實力最強
,如果說新羅和百濟聯(lián)手對抗高句麗,那么基本就是僵持的局面。但是,百濟果斷靠上高句麗這顆大樹,高句麗和百濟一起痛毆新羅,半島平衡的局面不復存在。新羅人很憋屈
,開始把目光投向半島之外,拜大哥,找外援。就在劉仁軌貶官前一年
肆
大唐王朝對小弟還是很關照的。
先是外交層面
蘇定方帶著戰(zhàn)力強橫的大唐軍隊直接滅掉了百濟,俘虜了百濟國王和太子
,叫你不聽招呼。之后
,唐軍主力帶著戰(zhàn)俘班師回國,只留下不到一萬人駐軍百濟。不久
,賊心不死的百濟人展開全國范圍的游擊戰(zhàn)爭,并且向日本求援,唐朝留守部隊兵力捉襟見肘,只能自保。這時候
,身在山東的劉仁軌作為援軍跨海登上了朝鮮半島。伍
沒見過什么世面的日本人
,大肆向朝鮮半島增派援軍,前后四批,軍隊總人數(shù)接近5萬。對決一觸即發(fā)
。公元663年八月
,中日軍隊歷史上第一次以國家身份站在了對戰(zhàn)的兩方,170艘中國海軍戰(zhàn)艦對上了大約1000艘日本海軍戰(zhàn)艦。雖然中國海軍在戰(zhàn)艦數(shù)量上遠遠落后
,但在戰(zhàn)艦質(zhì)量上把日本戰(zhàn)艦甩出好幾條馬路。當時
與之對應的是
陸
戰(zhàn)斗的初期
,劉仁軌看見密密麻麻的日本戰(zhàn)艦,也有些緊張,但他很快發(fā)現(xiàn),日本人的“豬突”戰(zhàn)術對中國海軍根本造不成威脅。于是
,劉仁軌指揮船隊變換陣形,從左右兩翼包抄這基本上就是一面倒的屠殺
日本史料記載說
《舊唐書》記載說
此戰(zhàn)之后
柒
劉仁軌回國之后
公元685年
傳說劉仁軌還是縣公安局長的時候
捌
解氣
壯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992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上一篇:
710年4月2日唐代的一次拔河比賽
,背后有何原因.png" alt="盤點歷史上被親兒子殺掉的五位皇帝,背后有何原因" onerror="nofind(th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