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泉河畔憶琴音 ——略記一代名醫(yī)馬二琴先生的怡情雅志
□ 魏占坤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xué)
一代名醫(yī)馬二琴先生
馬二琴先生處方手記
馬二琴先生創(chuàng)制的燈謎
舊時的沈陽城東南
,有一帶水域,泊中泉孔遍布,四時涌流,得名“萬泉河”。兩岸林石相襯,景致如畫,俗稱“小河沿”。民國初年,此處亭臺水榭林立,書館茶社眾多,為名人雅士集會之處。茶社之中,有位品茶聽書的公子,溫文爾雅,倜儻超群,這便是當(dāng)時名聞東北中醫(yī)“教授”第一人
馬二琴(1892~1969)先生
1924年
,馬二琴先生任奉天市醫(yī)士公會編輯部長時,創(chuàng)辦了《奉天醫(yī)學(xué)雜志》,為東北醫(yī)學(xué)刊物之先驅(qū)。偽滿時期,日偽政府蓄意取消中醫(yī),于1940年馬先生不僅德術(shù)雙馨
二琴山館
馬先生寓居奉天大南關(guān)附近的一所寬敞宅院
先生不嗜煙酒
馬先生擅彈古琴
曲藝行家
馬先生熱心曲藝事業(yè)
1924年
1944年
,劉問霞被日寇以“反日”為名強行抓捕,受盡折磨。出獄后傷憤交加,一病不起,馬先生不離病榻左右,煎湯熬藥,竭盡全力。但最終仍未能挽回她的生命,一周之后,劉問霞含恨而終!燈謎情結(jié)
馬先生還是燈謎專家,早年曾參加過東北著名金石書畫家王光烈先生創(chuàng)辦的“鴻雪軒燈謎會社”
,并成為骨干。1946年秋每逢元宵佳節(jié),馬先生還在自家的診所門前
瘦吟詩人
先生能詩善文,偏愛袁子才
。所作雖廣,可惜盡都失散。上世紀(jì)80年代,馬先生的高徒彭靜山先生,在遼寧省圖書館里制成膠片的《盛京時報》上,找到了馬先生二十三歲時的幾首詩作,讀來可略見先生心懷,今抄錄如下:端陽竹枝詞
盈筐香艾與香蒲
莫怪人情多變幻
歲暮感懷
飄泊風(fēng)塵又一年
囊中滿貯新詩句
正朔寒梅無驛史
凍云乍斂仍離去
無題
蹉跎也自惜年華
每恨無才偏結(jié)習(xí)
云能寫影因當(dāng)月
從此嚴寒將辭去
九·一八事變以后
,東北淪陷,先生每日憂思,寢食不安廖落孤燈里,貪書意轉(zhuǎn)忙
閑愁隨月上,國難比更長
遠柝聲連枕,疏鐘冷帶霜
破牢無計補,起視夜茫茫
馬先生中年蓄養(yǎng)一貓,十分喜愛
飛檐走壁躍輕沙,來去飄然總憶家
幾度風(fēng)前忘汝死,臨窗猶自喚花花
十年動亂時期
時逢馬二琴先生逝世40周年
挽曰:
一代名醫(yī)殞秋風(fēng)
,虛榮浮世來去空。風(fēng)雅更兼岐黃外,情懷盡寓琴瑟中
;心含書場百年淚,意隱謎壇萬象燈;
從此二琴無覓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mingyi/66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