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棗湯案例【三】及(甘遂半夏湯/大黃甘遂湯)
<金匱>
1.飲后水流在脅下,欬唾引痛
2.脈浮而細(xì)滑
,傷飲。脈弦數(shù),有寒飲,冬夏難治。脈沈而弦者
,懸飲內(nèi)痛。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3.咳家其脈弦,為有水
,十棗湯主之。4.夫有支飲家
,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或一歲,宜十棗湯。5.病者脈伏
(留飲):?夫心下有留飲
,其人背寒,冷如掌大。?留飲者
,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輒已。?胸中有留飲
,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jié)痛。?脈沈者有留飲
。6.婦人少腹?jié)M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
,生后者,此為水與血俱結(jié)在血室也,大黃甘遂湯主之。(甘遂湯劑遠(yuǎn)弱于生用之粉劑,不可以道理計,倪師有時改為粉劑生用)<傷寒>167條:
「太陽中風(fēng)」
,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fā)作有時,頭痛,心下痞鞭滿,引脅下痛,嘔即短氣【案一】:大黃甘遂湯
2008年初
平時手足冰冷
重新檢查病人記錄:婦人身材修長秀麗,有一點弱不禁風(fēng)之態(tài)
我送了她七天份的大黃甘遂湯(生甘遂一日量3克
至此我才體會出,什么是水血俱結(jié)在血室
而一味之差的大陷胸湯,僅以芒硝易阿膠
【案二】:十棗湯/甘遂半夏湯/大黃甘遂湯
◎3-1-2008初診
L.X.
刻下舌診:苔白厚而濕潤
脈診:右寸沈細(xì)有力
眼診:右眼肺白區(qū)近肝區(qū)處有一粒約1mm大小的水泡樣球狀物
腹診:心下壓痛
此乃肺中寒飲
◎4-19-2008
上方出入
,服用月余,現(xiàn)癥如下:胸背冷痛減輕,但區(qū)域大小沒變?nèi)杂惺终拼?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心想十棗湯時機已確定,憶及恩師所言
,比種病況十棗湯下后多半轉(zhuǎn)甘遂半夏湯證,以病位而言,十棗湯多在胸,甘遂半夏湯多在右脅下至心下部。如果先下甘遂半夏湯呢?刻下腹診:右脅下及心下拒按。于是處方:【甘遂半夏湯
,甘遂粉生用1克沖服,清晨空腹服用,囑病人記得加蜂蜜】兩劑,服第一劑后電話告知結(jié)果再決定是否服另二劑。并同時給予七日份【射干麻黃湯】◎4-26-2008(病人服第一劑
自訴:服后半小時開始想吐
((也嘗見倪師考慮一病者病位恰在胸腔與脅下肋膜之間,思慮良久
,最后自創(chuàng),將十棗、甘遂半夏兩方各取一半,溶于一爐,自此方知靈活變化,隨證治之深意。)刻下穴位診:右肺俞
、右中府、云門壓痛。舌診:舌苔根部白潤
。多例十棗湯證舌診皆有此現(xiàn)象腹診:右脅苦滿已輕淺,右胸上部較左側(cè)為涼
。眼診:肺白區(qū)小水泡變得扁一些
,在肺肝交界區(qū)。此為肺中懸飲(此病名實在傳神
,水飲在胸腔中任何位置,如懸在半空中般,皆此方主治范圍)處方:【漢唐十棗湯膠囊八粒
,紅棗粉10克,清晨空腹服】一劑,以峻下逐水。后以附子理中湯、合苓桂朮甘湯、加黃耆◎5-3-2008
詢問得知:吐三次,瀉六次
◎6-14-2008
體力佳,右胸背痛仍未全除
,再下一劑【漢唐十棗湯10?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8-2-08
病人自訴:多數(shù)時間不咳
后記:
再查眼診:肺區(qū)小泡已平
真得很感謝這些恩師的粉絲群,若不是她們?nèi)绱诵湃文邘?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也不可能這般耐心
,在學(xué)生的小診所,接受長時間的診治,而我也才有如此學(xué)習(xí)這寶貴的臨床經(jīng)驗。學(xué)生孟超報告到此 老師評語 很棒很棒的優(yōu)秀學(xué)生 現(xiàn)代人絕大多數(shù)只認(rèn)為能夠平定禍患的人 讀者如果去中國大陸找中醫(yī)治療同樣的病,我保證你絕對找不到一位中醫(yī) 上篇案例中被大黃甘遂湯解決長期便秘的婦女要注意一點 漢唐中醫(yī)倪海廈謹(jǐn)記于佛州09/07/2008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nihaixia/10294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
上一篇:
中醫(yī)小故事【一】求孕
下一篇:
頭痛牙痛腳痛(網(wǎng)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