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種食物具補腎功效
何首烏
補肝腎,益精血,用于更年期陰虧火旺,頭暈眼花,虛煩失眠,性情急躁。還可用于慢性腎功能衰竭。
首烏肝片:何首烏50克,濃煎取汁,豬肝100克,切片炒熟,加入首烏汁。
海參
滋陰潤燥,用于經(jīng)前緊張綜合征及更年期綜合征。
海參冰糖羮:水發(fā)海參100克,加水煮爛,調(diào)入冰糖。
龜甲
陰虛血熱沖任不固的崩漏,月經(jīng)過多。慢性腎炎的高血壓。
枸杞甲魚:甲魚1只,枸杞30克,加水燉2小時。
鱉甲
軟堅散結(jié)用于乳腺增生,子宮肌瘤。
鱉甲夏枯草湯:剝?nèi)△M甲1只,夏枯草50克,共煮1小時。
百合
養(yǎng)陰清心安神,治療更年期綜合征。
西洋參百合粥:西洋參30克,濃煎2小時取汁,鮮百合50克,大米100克,共煮粥。
當(dāng)歸
用于血虛血瘀所致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痛經(jīng),產(chǎn)后腹痛。當(dāng)歸對子宮的作用取決于子宮的機能狀態(tài)而呈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還用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所致的腎性貧血。
當(dāng)歸益母草蛋:當(dāng)歸30克,益母草50克,煮沸后加入雞蛋再煮1小時。
阿膠
用于血虛經(jīng)少,沖任不固的崩漏及妊娠下血。含多種氨基酸,治療貧血優(yōu)于鐵劑,改善體內(nèi)鈣平衡,可用于尿毒癥腎性貧血。
阿膠燉紅棗:紅棗30枚煮熟,加入阿膠10克煬化。
龍眼干
用于肝腎虧虛所致的血虛失眠,心慌等更年期癥狀。
龍眼杞蛋:龍眼肉30克,枸杞20克,煮沸后,加入剝皮的熟蛋,再煮半小時。
黑豆
用于腎虧月經(jīng)稀少,慢性腎病蛋白尿。
黑豆核桃燉豬腰:黑豆50克,核桃仁30克,豬腎1個,共燉2小時,低鹽調(diào)味。
黑芝麻
補肝腎,益精血,用于精虧血少的月經(jīng)病及男科病。
黑芝麻燉雞:黑芝麻50克,塞入雞膛中,加水燉2小時。
二、女人吃什么粥補腎
1、桂圓枸杞粥
材料:30g桂圓肉、20g枸杞、配料80g大米、800ml清水、30g冰糖。
做法:枸杞,桂圓洗干凈備用,將大米洗淘干凈放進鍋里,放適量的水,再放入桂圓冰糖共熬,粥煮開再放枸杞再煮5分鐘即可。
功效:桂圓補益心脾,補腎潤肺,養(yǎng)血安神,適用于腎虛引起的失眠多夢等癥。
2、蝦米粥
原料:制作蝦米粥所需要的材料超級簡單,僅僅只需要30克的蝦米、100克的硬米以及適量的食用油、鹽、味精即可。
做法:先將蝦米用水浸泡30分鐘,與洗凈的大米同人砂鍋煮粥,食用時加入調(diào)味品即可。
功效:養(yǎng)腎強腎,補鈣壯骨。
3、枸杞大棗玉米渣粥
原料:玉米渣100克,大棗10個,枸杞15克。
做法:枸杞、大棗用清水淘洗干凈,鍋中加入清水燒開。下入玉米渣慢火煮至半熟時,下入大棗和枸杞,慢火煮熟,即可出鍋。
功效:養(yǎng)血安神,補肝,腎降血糖。
4、當(dāng)歸紅棗粥
材料:當(dāng)歸15克、紅棗50克、白糖20克、粳米50克。
做法:先將當(dāng)歸用溫水浸泡片刻,加水200克,先煎濃汁100克,去渣取汁,與粳米、紅棗和白糖一同加水適量,煮至粥成。每日早晚溫?zé)岱茫?0日為1個療程。
功效:補腎補血,調(diào)經(jīng)活血,適用于腎虧引起的氣色虧損,畏寒怕冷等癥狀。
5、羊肉蘿卜小米粥
原料:小米150,白蘿卜70克,羊肉50克,香菜15克,鹽、味精、料酒各適量。
做法:羊肉切丁,白蘿卜切滾刀塊,香菜切小段。鍋中加入水燒開,下入羊肉、料酒汆水,撇去浮沫,撈出用水沖干凈。另起鍋加水燒開,下入小米、羊肉丁小火燉。肉快要熟時下入蘿卜塊,燉至米湯粘稠,調(diào)味即可出鍋。
功效:補虛證,健脾和胃,滋陰腎氣,補虛清熱。
三、六種女人滋陰補腎湯
滋陰補腎湯1.鹿筋附片湯
原料:鹿筋200克,附片50克,豬蹄2只,味精、蔥段、姜片、精鹽各適量。
做法:①將鹿筋洗凈,泡發(fā)好;附片洗凈;將豬蹄的毛等雜質(zhì)去掉。②將鹿筋、附片、豬蹄放進砂鍋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燒沸后,改用小火煮爛,燉到肉和筋爛熟的時候,再加姜片、蔥段、味精、精鹽煮沸即成。功效:滋陰補腎,強筋健骨,益氣養(yǎng)血。
提示:此湯適用于筋骨失健等癥狀。
滋陰補腎湯2.雪鳳囊筋湯
原料:鹿筋250克,雪蓮花20克,蘑菇片50克,雞爪200克,火腿30克,味精、黃酒、姜、蔥、食鹽、高湯各適量。
做法:①把鹿筋沖洗干凈,用開水浸泡,水涼再換,反復(fù)多次,待鹿筋發(fā)漲后才能使用。②把姜切成片,蔥切成段。③將發(fā)好的鹿筋修凈筋膜,切成指條塊下鍋,加入蔥、姜、黃酒、清水,將鹿筋煨透后取出。④將鹿筋、雞爪、雪蓮花放入煲內(nèi),再放火腿片、蘑菇片,加入高湯、黃酒、姜、蔥,上籠蒸2小時至鹿筋熟軟時取出,濾出原汁,湯中加入味精、鹽,倒入煲內(nèi),再蒸半小時取出即成。
功效:補虛損,壯筋骨,治勞損。
提示:如果急用鹿筋,可用蒸的方法使其發(fā)漲。此湯對風(fēng)濕性關(guān)節(jié)炎有輔助治療效果。
滋陰補腎湯3.蟲草鴨塊湯
原料:冬蟲夏草20克,鴨子1只,黃酒、味精、蔥、姜、鹽、胡椒粉、清湯各適量。
做法:①宰殺鴨子后去內(nèi)臟,去毛,清洗干凈,在沸水中煮15分鐘左右,除去血腥味,切成小塊;冬蟲夏草洗去泥沙備用。②在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黃酒、蔥、姜、胡椒粉、鹽,調(diào)好味。③將鴨塊裝入煲中。用筷子在鴨塊上插幾個小孔,每孔內(nèi)插入洗凈的冬蟲夏草,再加入調(diào)味的清湯后,上籠蒸1小時,加入適量味精調(diào)味即成。
功效:滋陰補腎。
提示:此湯連續(xù)食用1周后可見效果。適用于腰膝酸軟等癥。
滋陰補腎湯4.蓮子烏龜湯
原料:烏龜1只,蓮子40克,人參5克,精鹽、味精、料酒、生姜、蔥各適量。
做法:①將烏龜去內(nèi)臟,龜肉切小塊。②蓮子、人參洗凈,生姜和蔥切碎。③龜肉與蓮子、姜、蔥一起放入煲內(nèi),加水適量,以小火燉,燉至龜肉熟軟,加精鹽、味精和料酒調(diào)味即成。
功效:滋陰補腎。
提示:此湯要適量喝,以免引起上火。
滋陰補腎湯5.肉蓯蓉烏龜湯
原料:烏龜1只(約1000克),肉蓯蓉150克,覆盆子100克,精鹽、黃酒各適量。
做法:①用清水把肉蓯蓉、覆盆子清洗干凈,放入涼開水中浸泡1小時。注意,涼開水中要放少量的鹽。②把烏龜去內(nèi)臟、去頭足,洗凈,用開水燙去膜。③將連殼龜肉、肉蓯蓉、覆盆子連淡鹽水一起放進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用大火燒開,加鹽和黃酒,再改用小火燉至龜甲散開、龜肉熟爛即成。
功效:滋陰壯陽,補腎。
提示:此菜有壯陽、補精益血、滋陰補血的作用。
滋陰補腎湯6.海參龜板脊髓湯
原料:豬脊髓、核桃仁各200克,水發(fā)海參300克,龜板180克,牛膝、巴戟天各30克,食鹽、黃酒、味精、蔥、姜各適量。做法:①把海參洗凈,切成細絲狀;豬脊髓洗凈,除去皿筋,和海參一起用沸水焯一遍,撈出;龜板、牛膝、巴戟天清洗干凈,核桃仁去內(nèi)衣,蔥切段、姜切片。②把豬脊髓、海參絲、蔥段、姜片、龜叔、牛膝、巴戟天、核桃仁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煨煮1小時左右,撈去鍋中蔥、姜、龜板、牛膝、巴戟天,調(diào)入黃酒、食鹽、味精即成。
功效:補髓養(yǎng)陰,滋陰壯陽,益腎健骨,補腎養(yǎng)血。
提示:牛膝、巴戟天這兩種藥材,輕易不可使用,如果患者病情較重,可適量加入。身體健壯的人不可過多食用?!?/p>
四、女人腎虛按摩6個穴位能補腎
1、涌泉穴
涌泉穴是人體足少陰腎經(jīng)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腳底中線前三分之一交點處,即當(dāng)腳屈趾時,腳底前凹陷處。中醫(yī)認為,涌泉穴直通腎經(jīng),腳心的腳泉穴法是濁氣下降的地方。經(jīng)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補腎,強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促進睡眠,對腎虧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咯血、鼻塞、頭痛等有一定的療效。
2、關(guān)元穴
位于臍下三寸處,腹中線上,仰臥取穴。按揉法或震顫法。震顫法是雙手交叉重疊置于關(guān)元穴上,稍加壓力,然后交叉之手快速地、小幅度地上下推動。操作不分時間地點,隨時可做。注意不可以過度用力,按揉時只要局部有酸脹感即可。
3、腎俞穴
腎俞穴是腎經(jīng)的主要穴位,經(jīng)常按壓可以強壯腎氣,增強腎的功能,尤其對月經(jīng)不調(diào)、性冷感有幫助。因此,月經(jīng)不調(diào)的女性不妨試試按摩腎俞穴,以調(diào)脫月經(jīng)不調(diào)的煩惱。腎俞穴在腰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左右各一個。
每日臨睡前,坐于床邊垂足解衣,閉氣,舌抵上腭,目視頭頂,兩手摩擦雙腎俞穴,每次10~15分鐘。每日散步時,雙手握空拳,邊走邊擊打雙腎俞穴,每次擊打30~50次,可以增加腎臟的血流量,改善腎功能。
4、按摩耳朵
每日清晨起床后,站、坐均可,全身放松,舌抵上腭,呼吸自然。以右手揪提左耳尖30次。再以左手揪提右耳尖30次。然后,用兩手拇指、食指沿耳廓向上而下按摩30次。最后,再用同樣方向按摩耳垂30次。按摩后,耳部會感到微熱。
5、命門穴
取穴時采用俯臥的姿勢,命門穴位于人體的腰部,當(dāng)后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處。指壓時,有強烈的壓痛感。命門穴雖然不是腎經(jīng)上的穴位,但同樣是人體補腎壯陽的長壽大穴。命門的功能包括腎陰和腎陽兩個方面的作用。對女子胞宮的生殖功能有重要影響,對各臟腑的生理活動,起著溫煦、激發(fā)和推動作用,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與運輸,以及水液代謝等都具有促進作用。
6、復(fù)溜穴
在小腿內(nèi)側(cè),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取穴時,患者應(yīng)正坐或者仰臥。復(fù)溜穴位于人體的小腿里側(cè),腳踝內(nèi)側(cè)中央上二指寬處,脛骨與跟腱間。每天揉按3-5次,每次2-3分鐘,以產(chǎn)生酸脹感為宜。具有補腎益陰,溫陽利水的功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nvxingys/639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