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川貝母4錢,冰片1錢,穿山甲7錢(炙),寸香1錢,全蝎7個(炙),丁香1錢,蜈蚣7條(炙),辰砂1錢,腰黃3錢(水飛)。
制法 :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 拔毒去腐。主癰疽末成或已成。
用法用量 : 瓷瓶密貯。
摘錄 : 《經(jīng)驗各種秘方輯要》
其實最大的原因還是上軟忽略了這些小BUG,畢竟這幾部游戲是倒敘手法,并不可能面面俱到。慕容紫英凈化魔劍,劍冢的故事,蜀山三代掌門收魔劍,這都是仙劍系列游戲所遺留的歷史大坑。所以出現(xiàn)了赤雪流珠丹這樣的小坑也不怪。
當(dāng)然,也可以做如此猜想,五代掌門之后收魔劍,那么三代掌門出面的大坑似乎有點難填,回魂只見過回到過去,也沒有去到未來的。不然太逆天了。所以在赤雪流珠丹這個小坑上著手比較好。時間線也回歸三代掌門收魔劍。三外交代丹是五代掌門煉制,只存三顆。那么推測,這赤雪流珠丹是否可以更早就有。蜀山前期,山上修仙種類繁多,有的就擅長煉丹,合并之后的蜀山更是集眾家所長。加之赤雪流珠丹極其難成,很可能就會出現(xiàn)煉制失敗,煉法失傳的狀態(tài),乃至于五代掌門煉出的幾顆之后就再無人能夠會此法。
饒此,赤雪流珠丹依舊是蜀山的至寶。仙四中道閏、道臻盜取的赤雪流珠丹,就很可能是以前留下來的。在五代掌門甚至更早的時間段,蜀山可能已經(jīng)沒有這丹,所以五代掌門研究煉制(更可能是蜀山數(shù)代都花了精力研究,最終在五代手中又重新煉制了數(shù)顆,說不定之前道臻偷走的就是最后一顆),可惜的是,煉制方法沒有傳下來,這之間的變故就有很多空間了。
當(dāng)然了,先四的支線劇情中描述的,道臻三言兩句說要回去請罪,估計這個罪過大了去了,天知道道臻會遭遇什么。
依照如此推論,魔劍與赤雪流珠丹的時間線大致可以沒有BUG了。但劍冢的故事就要復(fù)雜了去了。 九州散人看到的仙緣著“上古瓊?cè)A”服飾,那必然是紫英無疑,因為再沒有其他瓊?cè)A弟子又跟劍冢有關(guān)系的了。據(jù)推測散人年齡上大致與清微同輩,也可能比清微大一兩輩,相去不會太多。但清微距離三代掌門可有數(shù)百年時間,那散人見到的紫英也是好幾百歲了。這個坑太大。我個人的推論是,紫英修煉成仙后不知云游到哪去了,說不準(zhǔn)時跟哪個神仙在下棋,一下百十天,地下就過了百十年,(比較牽強,天知道紫英干嘛去了……),回來后故地重游,發(fā)現(xiàn)散人在他老家劍冢煉劍,于是效仿銜燭之龍,將自己未成仙前的境界展示給散人,(即無形劍氣,紫英二十不到就掌握了,資質(zhì)不是一般的高),散人驚嘆不已,于是有了散劍大會,然后成了蜀山年紀(jì)最大的弟子。這條就勉強能說通了。
至于魔劍被三代掌門降服,封于鎖妖塔頂?shù)倪@個故事,資料太少,根本無法推斷紫英凈化魔劍遭遇了什么事情。
尺帶珠丹是杜松芒波杰的兒子,原名野祖如。由于其胡須長如老翁,因此有“梅阿迥”(意思是“胡須先祖王”)的綽號。
704年,杜松芒波杰在征討六詔期間病死于軍中,尺帶珠丹繼位。由于年幼,政權(quán)由祖母沒廬氏赤馬類執(zhí)掌。
尺帶珠丹即位之初,吐蕃沒有強有力的統(tǒng)治者,且內(nèi)無謀臣,外無良將,因此政局動蕩不安。屬國起兵反抗,居心叵測的大臣們也紛紛叛亂。從705年開始,大臣岱仁巴農(nóng)囊扎、開桂多囊叛亂于那拉山,西南的屬國尼婆羅、悉立也發(fā)生了叛亂。
攝政的沒廬氏先后發(fā)兵征討叛亂,于709年平定了悉立。又先后處罰了一些大臣,基本鞏固了政權(quán)。唐休璟陳大慈率唐軍擊敗吐蕃軍,唐朝長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隴右,唐朝對吐蕃處于優(yōu)勢。為了防止唐朝進攻吐蕃,沒廬氏曾于708年和709年兩次遣使請求和親,但皆被唐朝拒絕;710年又派遣尚贊咄赴長安請求和親,吐蕃遣使獻馬千匹、金二千兩以求婚。最終唐中宗決定讓自己的14歲的養(yǎng)女金城公主和親吐蕃。 金城公主攜帶了唐朝的經(jīng)書、歷法書籍以及醫(yī)學(xué)著作。 吐蕃通過用大量錢財賄賂唐朝官員楊矩,得到了青海東南部的九曲之地。
707年,唐朝以雍王李守禮女金城公主妻吐蕃贊普。710年,公主至吐蕃,贊普為之筑城以居之。
金城公主,唐朝宗室女(不是皇帝的親生女兒),雍王李守禮的女兒。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記載:“及至狗年(公元710年)……贊蒙金城公主至邏些”“及至兔年(公元739年)……贊蒙金城公主薨逝”“及至蛇年(公元741年)……祭祀贊普王子拉本及贊蒙金城公主二人之遺體”。
文成公主,唐朝宗室女。敦煌吐蕃歷史文書記載:“贊蒙文成公主由噶爾.東贊域松迎至吐蕃之地?!薄凹爸裂蚰辏ü?83年)…冬,祭祀贊蒙文成公主?!?br>(學(xué)者王堯等人指出,贊蒙即覺蒙、朱蒙。根據(jù)《藏族大辭典》P957 等書,在被用于稱呼贊普的女人時,贊蒙(btsan mo)、朱蒙、覺蒙(jo mo)等頭銜沒有區(qū)別。朱蒙有被寫作末蒙。)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雖然是宗室女,但她們在吐蕃地位很高。
敦煌吐蕃歷史文書的記載中,有贊蒙尊稱并且去世后享有祭祀 是地位不低于吐蕃王后的人擁有的待遇,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都擁有這待遇,松贊干布的女人里僅文成公主擁有這待遇。
松州之戰(zhàn)唐軍擊敗吐蕃軍,松贊干布退兵謝罪,吐蕃退出黨項、白蘭羌、青海吐谷渾等,唐朝長期控制河西隴右,還逐步向西域(安西北庭)擴張,唐朝對吐蕃處于優(yōu)勢,文成公主和親吐蕃、嫁松贊干布。 唐朝對吐蕃處于優(yōu)勢時,文成公主和親吐蕃、嫁松贊干布,使文成公主在吐蕃地位高。
唐休璟陳大慈等率唐軍擊敗吐蕃軍,唐朝長期控制安西北庭河西隴右,唐朝對吐蕃處于優(yōu)勢,金城公主和親吐蕃、嫁尺帶珠丹(赤德祖贊)。 唐朝對吐蕃處于優(yōu)勢時,金城公主和親吐蕃、嫁尺帶珠丹(赤德祖贊),使金城公主在吐蕃地位高。710年,安西都護張玄表侵掠吐蕃北境,吐蕃雖怨而未絕和親。吐蕃通過賄賂唐朝鄯州都督楊矩,取得了九曲之地(今青海省東南部)。
712年,尺帶珠丹的祖母沒廬氏病逝,由大論韋·乞力徐尚年(漢文文獻作乞力徐)攝政。
714年,吐蕃遣使赴長安,請求唐朝派使臣前來會盟,并要求以河源一帶為邊界。唐玄宗派遣左散騎常侍解琬前去會盟。但吐蕃對會盟的結(jié)果十分不滿,派大論乞力徐、大將坌達延率兵十萬,進攻唐朝,唐將王晙選勇士七百,衣胡服夜襲之,吐蕃軍驚懼混亂,自相殺傷,死者萬計,薛訥率唐軍夾擊,斬首一萬七千,獲馬羊超過二十萬,追擊吐蕃軍,戰(zhàn)于長城堡,又?jǐn)≈?,吐蕃軍相枕藉而死,洮水為之不流。唐軍前后殺獲數(shù)萬人,拆毀吐蕃建立的城堡和橋梁。之后,吐蕃向唐請和,并要求用與唐朝平等的禮節(jié),玄宗不許。
武街之戰(zhàn)后,唐蕃關(guān)系惡化。吐蕃遣使通好于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突厥、突騎施等國,多次騷擾唐朝的西部邊境,皆被唐朝擊敗。715年,吐蕃聯(lián)合黑衣大食攻打西域的費爾干納盆地地區(qū),介入拔汗那國的王位繼承斗爭,但為唐朝所敗。715年,吐蕃與阿拉伯共立阿了達為王,發(fā)兵攻拔汗那,拔汗那王兵敗,奔安西求救。孝嵩率軍出龜茲西數(shù)千里,下數(shù)百城,長驅(qū)而進。是月,攻阿了達于連城。孝嵩自擐甲督士卒急攻,自巳至酉,屠其三城,俘斬千余級,阿了達與數(shù)騎逃入山谷。孝嵩傳檄諸國,威振西域。716年,吐蕃進攻松州。松州都督孫仁獻襲擊吐蕃于城下,大破之。吐蕃再次請和。717年,隴右節(jié)度使郭知運大破吐蕃于九曲。此后又于717年與突騎施、黑衣大食入侵安西四鎮(zhèn),戰(zhàn)于塔里木盆地西北,但戰(zhàn)敗。718年,戊辰,吐蕃奉表請和,乞舅甥親署誓文;彼此宰相皆著名于其上。719年,唐蕃雙方會盟,停止了戰(zhàn)爭。
721年乞力徐尚年死后開始親政。他在位期間加強中央集權(quán),建立了紅冊木牘制,將各地的戶籍、稅收、兵籍等的管理收歸朝廷管理,并設(shè)立紅冊木牘典籍備案(744年起改用黃色藏紙記載)。同時對沒用的官吏大幅度裁員,削減支出;打擊強權(quán)大臣并多次巡視各地。他還下詔對貧困地區(qū)的稅收進行減免,以緩和階級矛盾。722年,吐蕃入侵其西部的小勃律國,小勃律國當(dāng)時是唐朝屬國。北庭節(jié)度使張孝嵩遣疏勒副使張思禮將兵四千救之。大破吐蕃軍,斬獲數(shù)萬。
724年,隴右節(jié)度使王君?貪功主動襲擊吐蕃,獻捷于長安。727年,唐軍破吐蕃軍于青海之西,俘獲人員輜重牛羊而還。同年,吐蕃軍劫掠瓜州。 7728年,吐蕃大將悉末朗寇瓜州,都督張守珪擊走之。乙巳,河西節(jié)度使蕭嵩、隴右節(jié)度使張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今青海湖南);忠亮追之,拔其大莫門城(今青海省龍羊峽),擒獲甚眾。辛卯,左金吾將軍杜賓客破吐蕃于祁連城下。時吐蕃復(fù)入寇,蕭嵩遣賓客將強弩四千擊之。戰(zhàn)自辰至暮,吐蕃大潰,獲其大將一人(斬副將一,上級五千首)。吐蕃敗兵散亂逃入山中,哭聲四合。 729年,瓜州都督張守珪、沙州刺史賈師順擊吐蕃大同軍,大破之。 信安王李祎率唐軍攻占石堡城,分兵據(jù)守要害,令敵不得前進。自是唐朝河、隴諸軍得以游弈自如,拓地千余里。玄宗聞之大悅,更名石堡城曰“振武軍”。
730年,五月吐蕃遣使致書于境上求和。贊普上表稱“甥世尚公主,義同一家。中間張玄表等先興兵寇鈔,遂使二境交惡。甥深識尊卑,安敢失禮!正惟邊將交抅,致獲罪于舅。屢遣使者入朝,皆為邊將所遏。今蒙遠降使臣來視公主,甥不勝喜荷。倘使復(fù)修舊好,死無所恨!”自是吐蕃復(fù)款附。
736年,吐蕃人又進攻小勃律,玄宗命吐蕃罷兵,吐蕃不奉詔,遂破勃律。737年,崔希逸發(fā)兵大破吐蕃于青海之上,殺獲甚眾,吐蕃將領(lǐng)乞力徐脫身走。自是吐蕃復(fù)絕朝貢。
738年,杜希望率眾攻占吐蕃新城,以其城為威武軍,發(fā)兵一千以鎮(zhèn)之。杜希望又從鄯州發(fā)兵奪吐蕃河橋,于河左筑鹽泉城。吐蕃發(fā)兵三萬反攻。左威衛(wèi)郎將王忠嗣率所部攻擊敵軍,所向辟易,敵軍遂亂。杜希望縱兵乘之,吐蕃軍大敗。741年,吐蕃攻陷石堡城。742年,隴右節(jié)度使皇甫惟明擊破吐蕃大嶺軍,又破青海道莽布支營三萬馀眾,斬獲五千馀級。河西節(jié)度使王倕破吐蕃漁海及游弈等軍。王難德陣斬吐蕃贊普之子瑯支都。
743年,皇甫惟明引軍出西平,擊吐蕃,行千馀里,攻破洪濟城。
746年,王忠嗣率軍與吐蕃多次戰(zhàn)于青海、積石,皆獲大勝。又伐吐蕃屬國吐谷渾于墨離,平其國,虜其全部而歸。
747年,苦拔海之戰(zhàn),哥舒翰率軍連破三路吐蕃軍,所向披靡。積石軍之戰(zhàn),全殲五千吐蕃騎兵。
747年,高仙芝率唐軍一萬遠征小勃律(此時小勃律已經(jīng)是吐蕃的屬國),大破據(jù)險而守的近萬吐蕃守軍,斬首五千級,捕虜千馀人,高仙芝繼續(xù)進軍,攻占小勃律,俘獲小勃律王及其妻子吐蕃公主而還。
748年,哥舒翰筑神威軍于青海上,吐蕃攻破之;又筑應(yīng)龍城,吐蕃屏跡不敢近青海。(《舊唐書 列傳第五十四》《新唐書 列傳第六十》有記載。此外,《冊府元龜 卷三百九十八》記載:“哥舒翰……筑神威城於青海上,旋為吐蕃所破。又筑城於青海中龍駒島上……名為應(yīng)龍城。吐蕃自此遁逃,不復(fù)近青海……)
749年,哥舒翰攻占石堡城。該地成了新的唐軍駐地,在以后幾年唐朝在西北新成立九支長駐軍隊。
749年至750年,高仙芝率軍擊破薩毗、朅師、突騎施等。天寶十載春正月,高仙芝入朝獻所擒突騎施可汗、吐蕃酋長、朅師王等。
753年,哥舒翰大敗吐蕃,攻拔吐蕃洪濟、大莫門等城,占領(lǐng)了九曲之地(今青海省東南部)。封常清率軍大破歸附于吐蕃的大勃律,受降而還。唐與吐蕃的分界線已推進到青海湖至黃河河曲以西。唐在河隴戰(zhàn)場上已占明顯優(yōu)勢。在西域戰(zhàn)場,唐軍在高仙芝、封常清的率領(lǐng)下,也是捷報頻傳,唐在對吐蕃的戰(zhàn)爭中即將取得了全面勝利。九政務(wù)大臣中有朗·梅色和末·東則布二人,欲勾結(jié)蘇毗叛亂,心懷不軌。755年,尺帶珠丹在亞著貝擦城賽馬時,被二人害死。隨后蘇毗舉兵反叛,但隨即就被將軍恩蘭·達扎路恭平定,擁立王子赤松德贊即位。
尺帶珠丹被葬于穆日山松贊干布陵墓之左,稱為“拉日祖囊”陵。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指若削蔥根:形容女子的手指纖細、潔白,像尖尖的潔白的蔥根。
口若含朱丹:指口小而紅,如同含著朱丹。通俗的說法就是“櫻桃小口一點點”。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出處的出處
焦仲卿妻
《焦仲卿妻》
作者:佚名 【兩漢】
序曰: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十四學(xué)裁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十七為君婦,心中??啾?。
君既為府吏,守節(jié)情不移。
賤妾留空房,相見常日稀。
雞鳴入機織,夜夜不得息。
三日斷五疋,大人故嫌遲。
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
妾不堪驅(qū)使,徒留無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 。
府吏得聞之,堂上啟阿母。
兒已薄祿相,幸復(fù)得此婦。
結(jié)發(fā)同枕席,黃泉共為友。
共事二三年,始而未為久。
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謂府潰
何乃太區(qū)區(qū)。
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
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東家有賢女,自名秦羅敷。
可憐體無比,阿母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長跪告,伏惟啟阿母。
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娶。
阿母得聞之,槌床便大怒。
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
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府吏默無聲,再拜還入戶。
舉言謂新婦,哽咽不能語。
我自不驅(qū)卿,逼迫有阿母。
卿但暫還家,吾今且赴府。
不久當(dāng)歸還,還必相迎取。
以此下心意,慎勿違吾語。
新婦謂府吏,勿復(fù)重紛紜。
往昔初陽歲,謝家來貴門。
奉事循公姥,進止敢自專?
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謂言無罪過,供養(yǎng)卒大恩。
仍更被驅(qū)遣,何言復(fù)來還?
妾有繡腰襦,葳蕤自生光。
紅羅復(fù)斗帳,四角垂香囊。
箱簾六七十,綠碧青絲繩。
物物各具異,種種在其中。
人賤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留待作遣施,于今無會因。
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
雞鳴外欲曙,新婦起嚴(yán)妝。
著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躡絲履,頭上玳瑁光。
腰若流紈素,耳著明月珰。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珠丹。
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上堂謝阿母,阿母怒不止。
昔作女兒時,生小出野里。
本自無教訓(xùn),兼愧貴家子。
受母錢帛多,不堪母驅(qū)使。
今日還家去,念母勞家里 。
卻與小姑別,淚落連珠子。
新婦初來時,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驅(qū)遣,小姑如我長。
勤心養(yǎng)公姥,好自相扶將。
初七及下九,嬉戲莫相忘。
出門登車去,涕落百余行。
府吏馬在前,新婦車在后。
隱隱何甸甸,俱會大道口。
下馬入車中,低頭共耳語。
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
吾今且赴府,不久當(dāng)還歸。
誓天不相負,新婦謂府吏,感君區(qū)區(qū)懷。
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
君當(dāng)作磐石,妾當(dāng)作蒲葦。
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zhuǎn)移。
我有親父兄,性行暴如雷。
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懷。
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 。
入門上家堂,進退無顏儀。
阿母大拊掌,不圖子自歸。
十三教汝織,十四能裁衣。
十五彈箜篌,十六知禮儀。
十七遣汝嫁,謂言無誓違。
汝今何罪過,不迎而自歸?
蘭芝慚阿母,兒實無罪過。
阿母大悲摧。
還家十余日,縣令遣媒來。
云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
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
阿母謂阿女,汝可去應(yīng)之。
阿女含淚答,蘭芝初還時,府吏見叮嚀,結(jié)誓不別離。
今日違情義,恐此事非奇。
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阿母白媒人,貧賤有此女。
始適還家門,不堪吏人婦。
豈合令郎君?
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媒人去數(shù)日,尋遣丞請還。
說有蘭家女,承籍有宦官。
云有第五郎,嬌逸未有婚。
遣丞為媒人,主簿通語言。
直說太守家,有此令郎君。
既欲結(jié)大義,故遣來貴門。
阿母謝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
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
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
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
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
不嫁義郎體,其往欲何云。
蘭芝仰頭答,理實如兄言。
謝家事夫君,中道還兄門。
處分適兄意,那得自任專。
雖與府吏約,后會永無緣。
登即相許和,便可作婚姻 。
媒人下床去,諾諾復(fù)爾爾。
還部白府君,下官奉使命,言談大有緣 。
府君得聞之,心中大歡喜。
視歷復(fù)開書,便利此月內(nèi),六合正相應(yīng)。
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交語速裝束,絡(luò)繹如浮云。
青雀白鵠舫,四角龍子幡。
婀娜隨風(fēng)轉(zhuǎn),金車玉作輪。
躑躅青驄馬,流蘇金縷鞍。
赍錢三百萬,皆用青絲穿。
雜彩三百疋,交廣市鮭珍。
從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門。
阿母謂阿女,適得府君書,明日來迎汝。
何不作衣裳,莫令事不舉。
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
移我琉璃榻,出置前廳下。
左手持刀尺,右手執(zhí)綾羅。
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
暗暗日欲暝,愁思出門啼。
府吏聞此變,因求假暫歸。
未至二三里,摧藏馬悲哀。
新婦識馬聲,躡履相逢迎。
悵然遙相望,知是故人來。
舉手拍馬鞍,嗟嘆使心傷。
自君別我后,人事不可量。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詳。
我有親父母,逼迫兼弟兄。
以我應(yīng)他人,君還何所望 。
府吏謂新婦,賀君得高遷。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蒲葦一時韌,便作旦夕間。
卿當(dāng)日勝貴,吾獨向黃泉。
新婦謂府吏,何意出此言。
同是被逼迫,君爾妾亦然。
黃泉下相見,勿違今日言。
執(zhí)手分道去,各各還家門。
生人作死別,恨恨那可論。
念與世間辭,千萬不復(fù)全。
府吏還家去,上堂拜阿母。
今日大風(fēng)寒,寒風(fēng)摧樹木,嚴(yán)霜結(jié)庭蘭。
兒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單。
故作不良計,勿復(fù)怨鬼神。
命如南山石,四體康且直。
阿母得聞之,零淚應(yīng)聲落。
汝是大家子,仕宦于臺閣。
慎勿為婦死,貴賤情何薄。
東家有賢女,窈窕艷城郭。
阿母為汝求,便復(fù)在旦夕。
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
轉(zhuǎn)頭向戶里,漸見愁煎迫 。
其日牛馬嘶,新婦入青廬。
暗暗黃昏后,寂寂人定初。
我命絕今日,魂去尸長留。
攬裙脫絲履,舉身赴清池。
府吏聞此事,心知長別離。
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
兩家求合葬,合葬華山傍。
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
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
中有雙飛鳥,自名為鴛鴦。
仰頭相向鳴,夜夜達五更。
行人駐足聽,寡婦起彷徨。
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02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拔毒丹
下一篇: 拔毒仙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