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末,水煮生半夏糊丸,麻子大。
功能主治 : 熄風化痰。慢脾風,痰盛不化,陽氣未甚脫者。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姜湯下。
摘錄 : 《直指小兒方》卷二
制法 : 上10味,先將9味搗,入麝香再拌令勻,用糯米粥研如糊為丸,如大麻子大,別以膩粉為衣。
功能主治 : 卒中風。
用法用量 : 每服7-10丸,以酒送下,日2次。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六
制法 : 上為未,用蔥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產(chǎn)后頭痛。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荊芥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七十八
制法 :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肉苛。榮虛衛(wèi)實,肌肉不仁。
用法用量 : 每服3-5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九
制法 : 上為末,用烏蛇卵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大風癲疾。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 : 《圣惠》卷二十四
制法 : 上將8味搗羅為末,與別研4味和勻,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 風痰。風遍身癮疹疼痛成瘡。破傷中風。
用法用量 : 汗出如珠顆,眼黃,飲得水者可治。若汗出如油,直視吐涎水,心煩熱悶,頭發(fā)亂,身不轉者難治。本方改為散劑,名“白僵蠶散”(見《普濟方》),治大腸風秘。
摘錄 : 《普濟方》卷一○四引《肘后方》
制法 : 上6味,先搗前5味,與膩粉2錢半同羅為末,冬用大棗(蒸)取肉研如膏為丸,夏煉白蜜為丸,春、秋研糯米飯膏為丸,并如梧桐子大,又于膩粉2錢半內(nèi)滾令色勻,用密器收。
功能主治 : 風邪發(fā)狂,妄言躁悶。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空心、日午溫酒送下。加至10丸。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十四
制法 : 上為末,都研令勻,以粳米飯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兒中風痙,及天釣驚邪風癇。
用法用量 : 每服3丸,以薄荷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 《圣惠》卷八十三
制法 : 上為末,水煮生半夏糊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截風。主慢脾,陽氣未甚脫者;慢脾風,痰涎潮盛不化。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生姜湯送下。
摘錄 : 《直指小兒》卷二: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骨折筋傷后,惡血攻筋骨,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以溫酒送下,日3次。
摘錄 : 《圣惠》卷六十七
制法 : 上為末,用蔥白細研,絞取汁1大盞同拌和,入少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首風。每遇風時,即發(fā)頭痛。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荊芥茶或溫酒送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十五
蟬蛻丸--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處方】蟬蛻(一兩) 干蝎(炒.一兩)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一兩) 五味子(一兩.四味用酒浸.焙干) 附子(生.去皮臍.一兩) 南星(炮.二兩) 天麻(二兩) 白附子(炮.一兩) 川芎(一兩) 僵蠶(炒.一兩) 防風(去叉.一兩) 干姜(炮.一兩) 麻黃(去根節(jié).一兩) 蔓荊子(去白皮.一兩) 狗脊(去毛.一兩) 雄雀糞(炒.一兩) 當歸(切焙.三分) 雄黃(研.一分) 丹砂(三分) 麝香(研.三分)
【炮制】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治急風卒中,半身不隨,腰腳軟弱,歷節(jié)疼痛,手足拘攣,口面歪斜,言語蹇澀,白癜頑麻,心驚恍惚,肢體戰(zhàn)掉,腰腿癱緩,及腳氣風腫痛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薄荷酒嚼下。急風癱緩,及攻注,筋骨疼痛,薄荷汁化開一丸,以熱酒投下,向患處臥,衣被蓋汗出,睡覺疼痛既定。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蟬蛻丸--《圣濟總錄》卷一七三
【處方】蟬蛻(去足)1分,麝香(研)1分,青黛(研)半兩,阿膠(炙燥)半兩,蛇蛻皮1條(燒灰),瓜蒂7枚。
【制法】上為末,稀糊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疳痢,或黃或青,項細腹脹,口鼻生瘡,日加羸瘦。
【用法用量】5歲以下,每服3丸或5丸,米飲送下,空心。日午、近夜各1次。更量兒大小加減。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三
蟬蛻丸--《圣濟總錄》卷五
【處方】蟬蛻1兩,干蝎(炒,去土)1兩,附子(生,去皮臍)1兩,五味子1兩(用酒3升浸3日,取出焙干),烏蛇(酒浸,去皮骨,炙)2兩,天麻2兩,天南星(炮)2兩,白附子(炮)1兩,芎?1兩,白僵蠶(炒)1兩,防風(去叉)1兩,蔓荊實(去白皮)1兩,干姜(炮)1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狗脊(去毛)1兩,雄雀糞(炒)1兩,當歸(切,焙)3分,雄黃(研)1分,丹砂3分,麝香3分(研)。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急風卒中,半身不隨,腰腳軟弱,歷節(jié)疼痛,手足拘攣,口面?斜,言語謇澀,白癜頑麻,心驚恍惚,肢體戰(zhàn)掉,腲腿癱瘓,及腳氣風腫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半丸,薄荷酒嚼下;急風癱瘓,及攻注筋骨疼痛,薄荷汁化開1丸,以熱酒投下,向患處臥,衣被蓋出汗,睡覺疼痛即定。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
(1)面神經(jīng)炎驗方:獨活30g,白芷30g,薄荷30g。上藥共研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重3g,每日3丸,口含服。
(2)八味蠲風湯:牛蒡子30g,白芷6~10g,白僵蠶10~15g,白附子8~12g,全蝎6~12g,天南星9~14g,丹參30g,黃芪30g。先煎牛蒡子1小時,然后余藥同煎共3次,每次20分鐘,3次煎液混合,分3次服下,每日1劑。
(3)貝爾散:人參、白術、茯苓、當歸、白芍、川芎、白芷、防風各40g,甘草、香附、烏藥、青皮、陳皮、明天麻、天南星、全蝎、白附子、僵蠶、蜈蚣、廣地龍、白花蛇、制附子、肉桂、麻黃、蘇葉、細辛、木瓜、漢防己、黃芩、桔梗各24g,共為粗末備用。每日取貝爾散80g,紗布包,加水300毫升,煎沸后,文火再煎15分鐘,濾液后加水200毫升,煎沸后10 分鐘濾液,兩次藥液兌在一起,均分兩份,早、晚各溫服一份。用藥渣熱敷患側面部,每日數(shù)次,治療10天為一個療程,可連續(xù)服用,直至痊愈。
(4)面癱散:白附子、川芎、當歸、鉤藤、浙貝母、防風各10g,全蝎、羌活、蟬蛻、甘草、地龍各6g,天麻12g,蜈蚣5條。將上藥研成細末,每次5g,日三服,開水沖服。
(5)蜈蚣朱砂散:蜈蚣18條,朱砂9g。將上2味共為細末,分18包,每次1包,每日3次。每次均以防風15g煎湯送服,小兒量酌減。6天為一療程。
(6)面癱丸:白附子30g,僵蠶30g,鉤藤30g,蟬蛻30g,海風藤30g,防風30g,川芎27g,制馬錢子9g。上述八味,共為細末,煉蜜為丸,每丸6g。每日三次,每次1~2丸,溫開水或黃酒送服。每10~15天為一療程,間隔一周,再進行下一療程。
(7)面癱驗方:防風、薄荷、秦艽各7.5g,白術4.5g,茯苓、甘草、菊花、羌活、鉤藤各9 g,天麻、荊芥、黃芪、黑料豆、桂枝各6g,酸棗仁、?薟草、當歸各15g,生姜3片。一付藥煎服5次,第一天日2次,第二天日3次。隔2日服下帖,服藥如前。
(8)加味牽正散:黃芪100g,當歸15g,僵蠶10g,全蝎10g,水煎,濾汁后加白酒10ml,一日分3次服完。
(9)二麻散:天麻、升麻各15g,當歸28g,北細辛5g。共研細末,每次3g,1日3次,分7日服完,為一療程。
(10)蜈蚣矯正飲:蜈蚣1條(去頭足),地龍12g,當歸12g,赤芍12g,雞血藤12g,羌活10 g,防風10g,白芷10g,川芎9g,水煎服,每日一劑。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12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白云散
下一篇: 白僵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