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白丁香。
制法 : 上為末,加麝香少許,研勻。
功能主治 : 瘡疹黑黡,發(fā)抽危困。
用法用量 : 每服1字,米飲調(diào)下。
摘錄 : 《衛(wèi)生總微》卷八
【藥用中的丁香】
丁香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其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jīng)。功能:溫中降逆,溫腎助陽。主治胃寒,呃逆,脘腹冷痛,食少吐瀉,腎虛陽痿,腰膝酸冷,陰疽。
丁香
藥用的是洋丁香,原產(chǎn)于印度尼西亞魯古群島和馬來群島及非洲坦桑尼亞桑給巴爾島。這些島在國際上享有盛譽(yù),被稱為“丁香之島”。我國廣東、廣西也有栽培。
丁香還可提煉丁香油,同時(shí)還是重要香料,其經(jīng)濟(jì)價(jià)值很高。丁香花、丁香枝、丁香根都是治病療疾的良藥;并作牙科防腐止痛藥。據(jù)《本草便讀》記載:“丁香油公丁香、母丁香兩種。公丁香是花,母丁香是實(shí)?!ぁぁぁぁぁつ刚呒措u舌香,古方多用之。今人所常用者,皆公丁香耳?!?
丁香的繁殖,一般癰播種,方法簡便,出苗一年酒可開花。其樹形宜自然讓其開展,其根株附近常發(fā)生萌枝,向上徒長,擾亂樹形。夏季開花后,將花枝剪短,來年便會花繁葉茂。
丁香主要蟲害有蚜蟲、袋蛾、刺蛾等危害,宜及時(shí)防治。
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L.)Merr.et Perry.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花蕾。又名丁子香,支解香,雄丁香等。常綠喬木,高可達(dá)10米左右。葉對生;葉柄明顯;葉片長方卵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基部狹窄常下展成柄,全緣。花芳香,成頂生聚傘圓錐花序,花萼肥厚,綠色后轉(zhuǎn)紫色,長管狀,花冠白色,漿果紅棕色,長方橢圓形。
通常在9月至次年3月間,花蕾由青轉(zhuǎn)為鮮紅時(shí)采收。
丁香性味辛,溫。有溫中、暖胃、降逆之功。治呃逆、嘔吐、反胃、瀉痢、心腹冷痛、疝氣、癬疾等癥。
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研究證實(shí):花蕾含丁香油。油中主要含有丁香油酚,乙酰丁香油酚,B-石竹烯,水楊酸甲酯,胡椒酚等成分。因而有抗菌、驅(qū)蟲,健胃等作用。
藥理試驗(yàn):丁香有抗菌作用。用丁香油及丁香酚在1:800~1:1600時(shí),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此外還有驅(qū)蟲、健胃作用。
民間常用選方:
1.丁香15可研末,甘蔗汁,姜汁和丸,噙咽,治朝食暮吐。
2.丁香15克,桂心30克,搗細(xì),于食前用熱酒調(diào)下3克,治久心痛不止。
3.丁香末,姜湯服1.5克,治食蟹致傷。
4.丁香15克,加入70%酒精至100毫升,浸48小時(shí)后去渣,每日外搽患處3次,治癬。
丁香枝為桃金娘克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L.)Merr.et Perry.的枝。據(jù)《本草綱目》記載:“治一切冷氣,心腹脹滿,惡心泄瀉虛滑,水谷不消?!?
丁香油為桃金娘克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L.)Merr.et Perry.的干燥花,蕾經(jīng)蒸餾所得的揮發(fā)油。性味甘辛,大熱。有暖胃,溫腎之功。治胃寒痛脹,呃逆,吐瀉,痹痛,疝痛,口臭,牙痛等癥:內(nèi)服,以少許滴入湯劑中或和酒飲。外用,涂搽患處。
民間常用選方:
1.丁香油,擦透中脘,治胃寒呃逆嘔吐甚者。
2.丁香油和好酒服,治受寒胃痛。
3.丁香油揩牙,治口臭。丁香油(少量滴入)克消毒齲齒腔,破壞其神經(jīng),從而使疼痛減輕,治牙痛。
丁香根為桃金娘克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L.)Merr.et Perry.的根。性味辛,熱,有毒。有治風(fēng)熱毒腫之功效。外用,煎水熏洗。
母丁香為桃金娘克植物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L.)Merr.et Perry.的果實(shí)。又名雞舌香,母丁香,亭靈獨(dú)生,次丁香等。性味辛,溫。有溫中散寒之功。治暴心氣痛,胃寒嘔逆,風(fēng)冷齒痛,開宣,口臭,婦人陰冷,小兒疝氣等病。
果實(shí)將常熟時(shí)采收,曬干。揀去雜質(zhì)。篩凈灰屑。
民間常用選方:
1.母丁香末,酒服3克,治暴心氣痛。
2.母丁香3粒(椎碎),陳橘皮1枚,上二味,用水煎服,治胃冷嘔逆,氣逆不通。
3.取母丁香粉適量撒在獨(dú)角蓮膏藥上,貼于患處。每隔1~2天換1次,至病愈為至,治小兒疝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18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cuò)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白檳榔散
下一篇: 白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