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蛇丸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白花蛇丸
處方 :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干蝎(炒)、仙靈脾、天雄(炮裂.去皮臍)、天麻、桂心、麻黃(去根節(jié))、鹿角膠(炙令燥)、萆薢,各一兩。桑螵蛸(炒)、茵芋、烏頭(炮裂.去皮臍)、南星(炮),各半兩。雄黃(研)、麝香(研),各一分。
炮制 : 用火麻仁三兩為末,入無灰酒慢火熬成膏,與上藥細(xì)末和搗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治中風(fēng)不仁,皮膚厚,搔之如隔衣。
用法用量 : 每服二十丸,薄荷酒下,不拘時(shí)服。
摘錄 :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
《圣惠》卷二十二:白花蛇丸
處方 : 白花蛇3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干蝎2兩(微炒),白僵蠶1兩(微炒),白附子1兩(炮裂),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天南星半兩(炮裂),牛黃半兩(細(xì)研),防風(fēng)1兩(去蘆頭),桂心1兩,麻黃1兩(去根節(jié)),鹿角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桑螵蛸半兩(微炒),半夏1兩(湯浸7遍去滑),朱砂3分(細(xì)研,水飛過),雄黃半兩(細(xì)研,水飛過)。
制法 : 上為末,都研令勻,用天麻3兩,搗羅為末,以無灰酒1大碗,慢火熬成膏,用和藥末,更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急風(fēng),口噤項(xiàng)強(qiáng),手足攣急,唇青面黑。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以薄荷酒研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二十二
《圣惠》卷十九:白花蛇丸
處方 : 白花蛇1兩(酒浸,炙微黃,去皮骨),干蝎1兩(微炒),仙靈脾1兩,茵芋半兩,川烏頭半兩(炮裂,去皮臍),天南星半兩(炮裂),天雄1兩(炮裂,去皮臍),天麻1兩,桂心1兩,麻黃1兩(去根節(jié)),鹿角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萆薢1兩(銼),桑螵蛸半兩(微炒),雄黃1分(細(xì)研),麝香1分(研)。
制法 : 上為散,都研令勻,用天麻3兩,搗羅為末,以無灰酒1大盞,慢火熬成膏,用和藥末,更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風(fēng)濕痹,肢節(jié)疼痛,皮膚不仁,搔之如隔衣;寒濕著痹。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用薄荷酒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十九
《圣惠》卷六十:白花蛇丸
處方 : 白花蛇2兩(酒浸,炙微黃,去皮骨),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黃耆1兩(銼),葫荽子1兩(微炒),猬皮1兩(炙黃焦),人參1兩(去蘆頭),鯉魚皮1兩(燒灰),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枳殼2兩(麩炒微黃,去瓤),男兒發(fā)2兩(燒灰),肉桂2兩(去皺皮),當(dāng)歸1兩(銼,微炒)皂莢樹耳1兩(微炒)。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腸風(fēng)下血,日夜不絕,疼痛至甚。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前煎人參湯送下。
摘錄 : 《圣惠》卷六十
《圣惠》卷六十五:白花蛇丸
處方 : 白花蛇3兩(酒浸,去皮骨,炙令微黃),黃芩1兩,防風(fēng)1兩(去蘆頭),白鮮皮1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梔子仁1兩,赤芍藥1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蒼耳子1兩,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黃耆1兩(銼),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羌活2兩,苦參2兩(銼)。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風(fēng)癬瘡,皮膚瘡,癢久不愈。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以薄荷酒送下。
摘錄 : 《圣惠》卷六十五
《圣濟(jì)總錄》卷五:白花蛇丸
處方 :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白附子(炮)1分,麻黃(去節(jié),煎,掠去沫,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芎藭半兩,干蝎(去土,酒炒)1分,防己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干姜(炮)1分,蜀椒(去目并閉口,炒出汗)1分,烏頭(炮裂,去皮臍)1分。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腎中風(fēng),腰膝骨髓疼痛,轉(zhuǎn)動不得,及一切風(fēng)病。
用法用量 : 每服10-15丸,空心溫酒送下。如要出汗,先浴后服藥,熱酒或蔥酒送下。汗出避風(fēng)。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五
《圣濟(jì)總錄》卷八:白花蛇丸
處方 : 白花蛇(酒浸,去骨取肉,炙)1兩,人參半兩,蟬殼(洗泥土)半兩,干蝎(去土,炒)半兩,天麻半兩,白僵蠶(洗,炒)半兩,萆薢半兩,當(dāng)歸(切,焙)半兩,羌活(去蘆頭)半兩,芎藭半兩,白芷半兩,烏頭(炮裂,去皮臍)半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狼毒3分(炮),生犀(銼末)半兩,龍腦3錢(別研),雄黃1兩半(細(xì)研,水飛),甘草(炙,銼)1分。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 : 風(fēng)邪客于機(jī)關(guān),筋脈縮急,肢體拘攣。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茶、酒任嚼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八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九:白花蛇丸
處方 : 白花蛇頭1枚(自開口者,生用),干蝎(全者,炒)半兩,牛黃(研)半分,龍腦(研)半分,丹砂(研)1分,麝香(研)1錢半。
制法 : 上為細(xì)末,煉蜜和為劑。
功能主治 : 小兒急驚,體熱涎壅,四肢拘急,筋脈牽掣。
用法用量 : 每服旋丸,如1綠豆大,薄荷溫水化下。
摘錄 : 《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九
《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七:白花蛇丸
處方 : 白花蛇1條(酒浸3夕),白附子1兩,天麻1兩,牛膝1兩,當(dāng)歸(酒浸)1兩,何首烏2兩,僵蠶1兩(炒),威靈仙2兩,羌活1兩,獨(dú)活1兩,防風(fēng)1兩,萆薢1兩,蔓荊子1兩,苦參1兩,甘草7錢(炒),石菖蒲2兩(酒浸),蟬殼1兩,白芍4兩,川芎1兩,蒼耳草4兩,雷丸3兩,赤芍1兩,風(fēng)子肉3兩,枳殼1兩,雄黃5錢,皂角3兩,烏藥。
制法 : 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大麻風(fēng)。
用法用量 : 方中烏藥用量原缺。
摘錄 : 《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七
《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白花蛇丸
處方 : 白花蛇1條(酒浸),當(dāng)歸2兩,川芎1兩,白芍1兩,生地1兩,防風(fēng)1兩,荊芥1兩,酒芩1兩,連翹1兩,胡麻子1兩,何首烏1兩,升麻1兩,羌活1兩,桔梗1兩。
制法 : 上為末,將浸蛇酒和水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頭面手足白屑瘡癢,皮膚皴燥。
用法用量 : 每服70丸,茶清送下。
摘錄 : 《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
《圣惠》卷六:白花蛇丸
處方 : 白花蛇2兩(酒浸,去皮骨,炙微黃),人參1兩(去蘆頭),玄參1兩,沙參1兩(去蘆頭),丹參1兩,苦參1兩(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黃芩半兩,防風(fēng)半兩(去蘆頭),白蒺藜1兩(麩微炒,去刺),漏蘆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秦艽半兩(去苗),白鮮皮半兩,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肺臟風(fēng)毒,皮膚瘙癢,瘡疥癮疹。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 : 《圣惠》卷六
《準(zhǔn)繩。類方》卷五:白花蛇丸
處方 : 防風(fēng)(去苗)2兩,荊芥穗1兩半,金銀花(去葉)2兩,川芎1兩,枸杞子(甘州)2兩,黃芩1兩,黃連1兩,山梔子1兩,黃柏1兩,全蝎(用醋浸1日,去鹽味)1兩,蟬蛻2兩(去土),漏蘆半斤(洗凈,去苗,取4兩),烏藥1兩,何首烏(不犯鐵)1兩,牛膝(去蘆)1兩,牛蒡子1兩,連翹1兩,天花粉1兩,白蒺藜1兩,威靈仙1兩,細(xì)辛1兩,金毛狗脊1兩,胡麻子(炒)1兩,蔓荊子1兩,槐花2兩,苦參2兩,生地黃2兩,白花蛇1條(去頭尾,連骨生用),烏梢蛇1條(去頭尾,生用)(一僧加風(fēng)藤1兩)。
制法 : 上為細(xì)末,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病風(fēng)。
用法用量 : 每服50-60丸,茶清送下,空心、午后、臨臥各1次。上頭面者,加香白芷1兩;如肌肉潰爛,加大皂角1兩。
摘錄 : 《準(zhǔn)繩。類方》卷五
《張氏醫(yī)通》卷十四:白花蛇丸
處方 : 防風(fēng)2兩,金銀花2兩,枸杞子2兩,蟬蛻2兩,苦參2兩,荊芥穗(酒洗)兩半,黃連(酒炒)1兩,全蝎(滾醋泡,炒黃)1兩,牛膝1兩,何首烏(不犯鐵器)1兩,牛蒡子1兩,連翹1兩,白蒺藜1兩,細(xì)辛1兩,胡麻(即亞麻)1兩,蔓荊子1兩,漏蘆(去苗)4兩,白花蛇1條(去尾連頭,生用。紫云風(fēng)不用),烏梢蛇1條(去頭尾,不犯鐵,石臼中搗。白癜風(fēng)不用)。
制法 : 上19味,除烏梢蛇外,預(yù)為粗末,同蛇搗和,焙干,重為細(xì)末,米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大風(fēng)惡疾,焮赤腐爛。
用法用量 : 每服50-70丸,茶清送下,日3次。如頭面上腫,加白芷1兩;肌肉潰爛,加皂角刺1兩。
摘錄 : 《張氏醫(yī)通》卷十四
《圣惠》卷二十五:白花蛇丸
處方 : 白花蛇肉3兩(湯浸,炙微黃),晚蠶蛾(微炒)1兩,天南星(炮裂)1兩,白僵蠶(微炒)1兩,當(dāng)歸1兩,桂心1兩,萆薢(銼)1兩,藁本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白附子(炮裂)1兩,天麻1兩,羌活1兩,芎藭1兩,防風(fēng)(去蘆頭)1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一切風(fēng)。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臨臥時(shí)以熱酒送下。以衣被厚蓋,勿令通風(fēng),要知藥力行,即須臾汗出。如無汗,即依前再服,以汗出為度,仍須避風(fēng)。
摘錄 : 《圣惠》卷二十五
《本草綱目》卷四十三:白花蛇丸
處方 : 花蛇肉(酒炙)1錢,龜版(酥炙)1錢,穿山甲(炙)1錢,蜂房(炙)1錢,汞粉1錢,朱砂1錢。
制法 : 上為末,紅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楊梅瘡。
用法用量 : 每服7丸,冷茶送下,日3次,服盡即愈。
注意 : 忌魚、肉。
摘錄 : 《本草綱目》卷四十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230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shí)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shí)間予以刪除,并同時(shí)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白花膏
下一篇:
白花蛇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