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三寶,曰精氣神,兩目有神,眼光清澈,精力自然也旺盛,反之,眼部出現(xiàn)問題,總是要找肝和腎問責的。
《黃帝內經(jīng)》曰:肝開竅于目,目受血而能視。肝藏血,只有肝的精血循著肝經(jīng)上注于目,才能使眼睛發(fā)揮視覺功能。
《黃帝內經(jīng)》又曰:“肝和則目能辨五色點。”這是從肝功能的角度來講肝與目的關系。
肝功能正常則目光有神,視物清楚明亮。如肝功能受損,眼目便可能生疾。比如:
肝陰不足,則兩目干澀。
肝血不足,則視物模糊和夜盲。
肝火上炎,則目赤腫痛,畏光流淚、或目赤生翳。
肝陽上亢,則頭昏目眩。
肝風內動,則斜視上吊。
因此,眼目問題是肝臟病變外在表現(xiàn)的一個方面。
另外,肝主藏血,腎主藏精,精、血互生,故中醫(yī)有肝為腎之子,腎為肝之母的說法。
因此,治療眼部疾病,又往往從肝腎入手。
肝腎問題一解決,這個眼疾方便大功告成了嗎?
出自《飼鶴亭集方》的六黑丸來告訴你。
原方組成:望月砂4兩,夜明砂4兩,女貞子3兩,馬料豆3兩,黑芝麻3兩,大棗6兩。(可按比例加減)
此方平肝滋陰,明目養(yǎng)精,有益壽延年之功。主一切目疾,無論遠年近日,昏睛散光,風熱赤爛。
昏睛,指視物模糊。散光或近視,都屬昏睛。
風熱赤爛是因風濕熱邪蘊結眼瞼所致。相當于西醫(yī)的眼瞼炎。
方中望月砂和夜明砂均用藥4兩,前者為兔子的干燥便便,后者為蝙蝠的便便。
均屬肝經(jīng),望月砂并屬肺經(jīng),去翳明目。夜明砂清肝明目。
兩味藥均性味辛寒,辛可發(fā)散,寒可散郁熱,對多種眼部疾患,如目赤腫痛,白晴溢血,內外翳障等有效。
女貞子、馬料豆、黑芝麻各3兩,也均和肝腎相關,助望月砂和夜明砂增強明目療效。
女貞子味甘、微苦澀,歸肝腎經(jīng)。是有名的補虛藥,補陰藥??捎糜诟文I陰虛的目暗不明,視力減退及陰虛發(fā)熱等的治療。
馬料豆就是通常所稱的黑豆,不過以籽粒較小的黑豆,也就是野黑豆藥用功效佳,性味甘,平。具有補腎益肝,祛風明目等功效。
黑脂麻,就是黑芝麻啦,性味甘平,甘可補中,平性性格溫和,養(yǎng)肝補腎的效果杠杠的??删徃蚊髂?,治肝腎不足,解熱毒,潤五臟。
最后,用量最多的大棗,正是六黑丸的點睛之筆。
《黃帝內經(jīng)》說,九竅不利,都是脾胃的原因,眼睛屬于九竅,而大棗正屬脾胃經(jīng)。
同時,脾統(tǒng)血并主運化,脾不好,就無法統(tǒng)攝血液并運化水濕到頭目。所以屬脾胃經(jīng)的大棗的出現(xiàn) ,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是不可少的一劑用藥。
如今很多人都有近視,而近視的原因,氣血不足或肝腎兩虛均可引起。
過用目力,久視傷血,血傷氣損,以致目中神光不能發(fā)越于遠處。辨證可觀舌苔,舌質淡,苔薄白。
肝腎兩虛,稟賦不足,神光衰弱,光華不能遠及而僅能視近。辨證為舌質淡,脈細弱或有腰膝酸軟之表現(xiàn)。
此方用藥,大棗可補血不足,明目養(yǎng)精。前五味藥可補肝腎兩虛,平肝滋陰,不正是以上情況的對癥方嗎?
用法用量:將上藥打成粉末,大棗打爛,用米糊或面糊收攏,制成丸劑服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243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中醫(yī)治心篇:情志病常用方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