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忍?,哪些中草藥有潤肺止咳的作用?
用于清肺化痰的中藥主要為川貝母用于止咳化痰清肺熱天花粉還有清熱生津、消腫排膿的作用。 百合可以滋潤肺,凈化心靈,治療長咳嗽化痰。 麥冬具有潤肺清心之效,治療干咳肺熱虛勞長咳嗽; 天冬氨酸還可以用于治療干咳、口干、肺熱、痰粘等。 桑白皮可以治療肺平喘潤、生津消腫、肺干燥咳嗽、水腫尿少。 枇杷葉可潤肺止咳,可用于清肺熱咳嗽和疏通呼吸道氣短。
臨床上對于呼吸系統(tǒng)的炎癥反應氣道內會出現(xiàn)大量炎性分泌物滲出,形成的痰液可用中藥排出。 可以選擇中藥百合、枇杷果、枇杷葉、蛇膽、川貝母、魚腥草、胖大海、烏梅、蔬果、金銀花等。也可以選擇使用蜜煉川貝枇杷膏、蛇膽陳皮散、蛇膽川貝液、燭臺葉顆粒、魚腥草糖漿、雙黃連口服溶液、藍苓口服液、清肺化痰止咳顆粒、養(yǎng)陰清肺丸等中藥。這些中藥有凈化肺、滋潤肺、止咳、祛痰的功效。
百合性味和歸經甘寒歸心肺經.性功能和主治醫(yī)生養(yǎng)陰潤肺、清心安神. 陰虛久咳,痰中帶血,虛煩心悸,失眠多夢,精神恍惚。 ]6~12g.(5)天花粉.性味和歸經]甘、瘡痂瘤毒. [用量]10~15g.[注意]不能與烏頭類藥物合用。 麥冬、 性味和歸經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 [功能與主治醫(yī)生]滋養(yǎng)陰生津,滋潤肺保持清心。 用于肺干咳、虛結核咳嗽、虛結核咳嗽的咽喉白喉. [劑量]6~12g.(7)蘆筍, [性味與歸經]甘、苦、寒.歸肺、腎經. [功能與主治醫(yī)生]陰潤燥、清肺生津。 用于肺干燥性咳嗽、頓咳痰粘、咽喉干燥缺水、腸干燥便秘。 劑量6~12g
咳嗽是由于呼吸道受到了疾病的傳染而導致的,其實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是不好的疾病??人允侨梭w的一種保護性措施,輕微的咳嗽可以適當?shù)脑鰪娚眢w的抵抗力,并且還可以排出呼吸道的分泌物或者排出侵入氣管內的異物等;而嚴重咳嗽則應該適當?shù)姆脻櫡沃箍鹊闹兴幓蛘邚娘嬍持姓{節(jié)。
潤肺止咳的中藥
1、苦杏仁。杏仁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小零食,可是苦杏仁就未必了。說到苦杏仁,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吃過,其實苦杏仁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對于咳嗽具有很大的幫助作用。用苦杏仁配沙參、貝母等也具有止咳潤肺、清肺的功效,但是在服用中藥的時候也要注意量的問題。
2、紫菀。紫菀主入肺,對于潤肺下氣、化痰止咳具有較好的治愈功效。想要起到更好的潤肺止咳作用,還要配合阿膠、貝母等一起服用,這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川貝母。川貝母的味道有點苦,微寒、歸肺、心經,但是川貝母卻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對于身體內出現(xiàn)的陰虛、嘮咳、咳嗽帶血、干咳等癥狀都能夠起到治療的效果。用法:把川貝母碾壓成粉末狀之后服用,一次服用2g左右(川貝母和烏頭類藥材相克,因此不宜同時服用)。
4、天花粉。天花粉具有歸肺、潤肺、止咳、消腫排膿、治療腫毒的效果。同時天花粉還具有消除內熱、治療肺熱的功效,每次服用15g左右即可,也是不能夠同烏頭類藥材一起服用。
5、南沙參。南沙參具有養(yǎng)陰潤肺、化痰、陰虛嘮咳的作用,對于干咳、氣陰不足、煩熱口干等癥狀也有著一定的輔助作用,但是不能和藜蘆一起服用。
保護好肺是我們必須要做的,尤其是在換季的時候,做好潤肺止咳的工作非常有必要。除了通過中藥來達到潤肺止咳的作用之外,我們還可以從生活飲食來調理:多吃新鮮的潤肺水果、蔬菜等。水果比如梨子、蘋果、枇杷等,對于潤肺都具有很好的幫助作用。
有聲無痰謂之咳;
有痰無聲謂之嗽;
有痰有聲謂之咳嗽。
咳嗽的病位在肺,病因則可在肺外。
咳嗽是中醫(yī)以證候命名的病名,最早見于2500多年前的《黃帝內經》。
其實,咳嗽是人體自身的一種防御反射,是在清除呼吸道里的分泌物和有害物。而咳嗽表現(xiàn)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種,除了有聲無聲、有痰無痰,還可以分為熱咳寒咳、干咳濕咳或五臟咳?!饵S帝內經》認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所以有五臟咳之說,即肺咳、肝咳、心咳、脾咳、腎咳。到了隋代,巢元方在《諸病源候論·咳嗽候》則認為有十咳,除五臟咳之外,還有風咳、寒咳、支咳、膽咳、厥陰咳。在明代朱棣時期的《普濟方·咳嗽門·諸咳嗽》還將嗽分為熱嗽、冷嗽、肺氣嗽和飲氣嗽四種。
可見,自古以來,咳嗽的分類就有N多種,而最簡單的分法當屬明代中醫(yī)大家張景岳的二分法,即將咳嗽分為外感咳嗽、內傷咳嗽兩大類,這與現(xiàn)代的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分類非常相似?,F(xiàn)代醫(yī)學根據(jù)咳嗽持續(xù)時間的長短,將咳嗽分為急性咳嗽、亞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3類:急性咳嗽時間在3周以內,亞急性咳嗽為3~8周,慢性咳嗽超過8周。
外感咳嗽,顧名思義是感受外邪而出現(xiàn)的咳嗽,多為受寒或受熱而引發(fā)。最常見的外感咳嗽主要有三類,即風寒咳嗽、風熱咳嗽、風燥咳嗽;
1、通宣理肺丸:由紫蘇葉、前胡、桔梗、苦杏仁、麻黃、甘草、陳皮、半夏(制)、茯苓、枳殼(炒)、黃芩組成。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風寒束表、肺氣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癥見發(fā)熱、惡寒、咳嗽、鼻塞流涕、頭痛、無汗、肢體酸痛。
2、參蘇宣肺丸:由人參、紫蘇葉、陳皮、法半夏、茯苓、甘草、葛根、木香、枳殼(麩炒)、前胡、桔梗組成。解表散寒,宣肺化痰。用于肺經痰濕,感冒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周身不適,咳嗽痰多,胸膈滿悶,氣逆惡心。
風熱感冒引起咳嗽: 主要癥狀為惡風,咳痰,鼻涕黏稠而黃,常伴有發(fā)熱、頭痛、頭暈、舌紅苔薄黃、脈浮或浮數(shù)。治宜清肺潤燥,清熱化痰,中成藥可選用二母寧嗽丸、川貝枇杷膏、蛇膽川貝液、牛黃蛇膽川貝液、羚羊清肺丸、急支糖漿、復方鮮竹瀝液、小兒咳喘靈口服液、小兒清肺止咳片等。
3、急支糖漿:由魚腥草、金蕎麥、四季青、麻黃、紫苑、前胡、枳殼、甘草組成。清熱化痰,宣肺止咳。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咳嗽,癥見發(fā)熱、惡寒、胸膈滿悶、咳嗽咽痛;急性支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見上述證候者。
4、小兒咳喘靈口服液:由麻黃、金銀花、苦杏仁、板藍根、石膏、甘草、瓜蔞組成。宣肺、清熱,止咳、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風燥咳嗽: 主要癥狀為干咳無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帶血絲,咳引胸痛,惡風發(fā)熱,口干咽燥,舌紅少津,苔薄黃,脈細數(shù)。治療宜疏風清肺、潤燥止咳。選用秋梨潤肺膏、潤肺膏、川貝清肺糖漿、川貝雪梨膏等。
5、秋梨潤肺膏:由梨、百合、麥冬、川貝母、款冬花組成。潤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久咳,痰少質粘,口燥咽干。
痰濕咳嗽: 主要癥狀為咳嗽多痰、痰白而黏、痰出即咳止、胸脘脹悶、神疲乏力、身重困倦、飲食減少、惡心嘔吐、大便時溏、舌苔白膩、脈濡滑等。治宜健脾燥濕、化痰止咳,選用二陳丸、半夏露沖劑等。
6、二陳丸:由陳皮、半夏(制)、茯苓、甘草組成。燥濕化痰,理氣和胃。用于痰濕停滯導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脹悶,惡心嘔吐。
陰虛咳嗽: 主要癥狀為久咳不止、干咳少痰或痰中帶血、形體消瘦、口燥咽干、聲音嘶啞、潮熱盜汗、胸部隱痛、舌質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治療宜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選用養(yǎng)陰清肺丸、百合固金丸、蛤蚧養(yǎng)肺丸等。
7、百合固金丸:由百合、地黃、熟地黃、麥冬、玄參、川貝母、當歸、白芍、桔梗、甘草組成。養(yǎng)陰潤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腎陰虛,燥咳少痰,咽干喉痛。
肺熱咳嗽 :主要癥狀為咳嗽、痰稠量多不易咳出、口渴面紅、煩躁、大便秘結、小便短少。治療宜清肺化痰,選用肺力咳合劑、橘紅痰咳液、橘紅丸、川貝止咳露、止嗽定喘口服液、清氣化痰丸等。
8、肺力咳合劑:由黃芩、前胡、百部、紅花龍膽、梧桐根、白花蛇舌草、紅管藥組成。清熱解毒、鎮(zhèn)咳祛痰、用于痰熱犯肺所引起的咳嗽痰黃.支氣管哮喘,氣管炎見上述證候者。
9、橘紅丸:由化橘紅、陳皮、半夏(制)、茯苓、甘草、桔梗、苦杏仁、炒紫蘇子、紫菀、款冬花、瓜萎皮、浙貝母、地黃、麥冬、石青組成。清肺,化痰,止咳。用于痰熱咳嗽,痰多,色黃黏稠,胸悶口干。
氣虛咳嗽: 主要癥狀為咳喘無力、痰稀色白易咳、氣短胸悶。治療宜補肺化痰止咳,選用人參保肺丸、利肺片、桂靈片、玉屏風散等。
10、人參保肺丸:由人參、罌粟殼、五味子、川貝母、陳皮、砂仁、枳實、麻黃、 苦杏仁、石膏、甘草、玄參組成。益氣補肺,止嗽定喘。用于肺氣虛弱,津液虧損引起的虛勞久嗽,氣短喘促等癥。
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作用。用于痰熱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滿氣短,咽干喉癢。
由化橘紅、陳皮、法半夏、茯苓、款冬花、甘草、瓜萎皮、紫菀、麥冬、知母、桔梗、地黃、石膏、苦杏仁(去皮炒)、紫蘇子(炒)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2~3次;兒童用量遵醫(yī)囑。
用藥期間需特別注意以下8點!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中藥;
3.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核患者出現(xiàn)咳嗽時應去醫(yī)院就診;
4.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5.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6.服藥期間,若患者發(fā)熱體溫高達38.5℃,或出現(xiàn)喘促氣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多者應去醫(yī)院就診;
7.服藥3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yī)院就診;
8.本品如有少量沉淀,可搖勻后服用。
具有順氣化痰,祛風健胃作用。用于痰濁阻肺,胃失和降,咳嗽,嘔逆。
由蛇膽汁,陳皮(蒸)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1袋(0.3克-0.6克),一日2-3次。
用藥期間需特別注意以下7點!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3.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核患者出現(xiàn)咳嗽時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4.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5.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齡體弱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6.服藥期間,若患者出現(xiàn)高熱,體溫超過38℃,或出現(xiàn)喘促氣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多者應到醫(yī)院就診。
7.服藥7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yī)院就診。
具有清肺,止咳,除痰作用。用于肺熱咳嗽,痰多。
由蛇膽汁、川貝母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1袋(0.3~0.6克),一日2~3次。
用藥期間需特別注意以下7點!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3.支氣管擴張、肺癆病、肺心病、肺結核患者出現(xiàn)咳嗽時應去醫(yī)院就診。
4.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5.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6.服藥期間,若患者發(fā)熱體溫超過38.5℃,或出現(xiàn)喘促氣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多者應去醫(yī)院就診。
7.服藥7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yī)院就診。
具有清熱宣肺,化痰止咳作用。用于風熱犯肺、痰熱內阻所致的咳嗽痰黃或咯痰不爽、咽喉腫痛、胸悶脹痛;感冒、支氣管炎見上述證候者。
由川貝母流浸膏、桔梗、枇杷葉、薄荷腦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毫升,一日3次。
用藥期間需特別注意以下8點!
1.忌煙、酒及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中藥。
3.風寒感冒者不適用。
4.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核患者出現(xiàn)咳嗽時應去醫(yī)院就診。
5.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6.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年老體弱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7.服藥期間,若患者發(fā)熱體溫超過38.5℃,或出現(xiàn)喘促氣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多者應去醫(yī)院就診。
8.服藥3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yī)院就診。
具有燥濕化痰,理氣和胃作用。用于咳嗽痰多,胸脘脹悶,惡心嘔吐。
由陳皮、半夏(制)、茯苓、甘草、生姜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2-16丸,一日3次。
用藥期間需特別注意以下6點!
1.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2.本品適用于痰濕咳嗽反復發(fā)作,咳聲重濁,痰多,色白或帶灰色。
3.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核患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4.服用一周病癥無改善,應停止服用,去醫(yī)院就診。
5.服藥期間,若患者出現(xiàn)高熱,體溫超過38℃,或出現(xiàn)喘促氣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多者應到醫(yī)院就診。
6.長期服用,應向醫(yī)師或藥師咨詢。
具有止咳化痰、降氣平喘作用。用于外感風寒、痰濕阻肺引起的咳嗽、氣喘、痰涎壅盛;急慢性支氣管炎見上述癥候者。
由桂枝、龍骨、白芍、生姜、大棗、炙甘草、牡蠣、黃連、法半夏、瓜萎皮、炒苦杏仁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用藥期間需特別注意以下7點!
1.服藥期間忌煙、酒、豬肉及生冷食物。
2.不宜在服藥期間同時服用滋補性中藥。
3.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心病、肺結核患者出現(xiàn)咳嗽時應去醫(yī)院就診。
4.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5.服藥期間,若患者發(fā)熱體溫超過38.5℃,或出現(xiàn)喘促氣急者,或咳嗽加重、痰量明顯增多者應去醫(yī)院就診。
6.兒童、孕婦、年老體弱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7.服藥3天癥狀無緩解,應去醫(yī)院就診。
具有滋陰清肺,祛痰平喘作用。用于虛勞咳喘,氣短胸悶、自汗盜汗。
由蛤蚧、紫蘇子(炒)、瓜蔞子、苦杏仁(炒)、麻黃、石膏、甘草、紫菀、鱉甲(醋制)、黃芩、麥冬、黃連、百合、石膏(煅)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2次,或遵醫(yī)囑。
用藥期間需特別注意以下6點!
1.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2.本品適用于肺腎兩虛,痰濁阻肺,癥見:虛癆久咳,動則氣短,胸滿郁悶,五心煩熱,自汗盜汗,咽干口燥。
3.服用三天病證無改善,應停止服用,去醫(yī)院就診。
4.服藥期間,若患者哮喘又急性發(fā)作;或是出現(xiàn)寒熱表證,或是咳嗽喘息加重,痰量明顯增多者均應停藥,并到醫(yī)院就診。
5.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6.兒童、孕婦及脾胃虛寒者慎用。
具有降氣化痰,溫腎納氣作用。用于上盛下虛,氣逆痰繼所致的咳嗽喘息,胸膈痞塞。
由炒紫蘇子、厚樸、前胡、甘草、姜半夏、陳皮、沉香、當歸組成。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 次1袋),一日1~2次。
用藥期間需特別注意以下6點!
1.忌煙、酒及辛辣食物。
2.陰虛燥咳者忌服,其表現(xiàn)為干咳少痰、咽干咽痛、口干舌燥。
3.有支氣管擴張、肺膿瘍、肺結核、肺心病的患者及孕婦,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4.服用三天,癥狀無改善,應去醫(yī)院就診。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年老體虛者應在醫(yī)師指導下服用。
6.長期服用,應向醫(yī)師咨詢。
溫化寒痰藥:半夏,天南星,禹白附,皂莢,旋復花,白前。清化熱痰藥:貝母,瓜蔞,竹茹,前胡,桔梗,胖大海,。止咳平喘藥:苦杏仁,紫蘇子,百部,紫菀,款冬花,馬兜鈴,枇杷葉,桑白皮,葶藶子,白果。
咳嗽是比較常見的癥狀,但如果持續(xù)時間長,經常反反復復,還伴有咳痰、咳喘的話還是讓人苦不堪言,十分煩躁,為此很多人為了使療效更顯著和確切,會選擇吃中成藥,比如康隆無糖型強力枇杷露,它加入了枇杷葉、罌粟殼、百部、白前、桑白皮這些中藥成分,不僅可以止咳祛痰,減輕咳嗽的癥狀,還可以抑菌抗炎,從病因上來治療咳嗽。同時用甜菊糖苷替代蔗糖,不失甜度,口感更好,還可以有效避免了蔗糖助濕生痰的作用,從另一個角度減少咳嗽的反復產生。
止咳化痰的藥:咳特靈
1、咳特靈主治慢性支氣管炎。
2、咳嗽患者吃了咳特靈,能夠緩解喉嚨,減少咳嗽的頻率。
止咳化痰的藥:川貝枇杷膏
1、川貝枇杷膏由川貝母、杏仁、桔梗、枇杷葉等中藥原料制成,有止咳祛痰作用。
2、適合治療傷風感冒、支氣管炎、肺炎以及胸膜炎等咳嗽。
止咳化痰的藥:急支糖漿
1、急支糖漿用于外感風所致的咳嗽。急支糖漿含有魚腥草的成分。
2、該成分能夠清熱解毒;急支糖漿含有甘草的成分,能夠止咳祛痰的功效。
止咳化痰的藥:復方百部止咳糖漿
1、復方百部止咳糖漿是由百部、桔梗、杏仁、麥冬、知母、陳皮、桑白皮等中藥組成。
2、復方百部止咳糖漿適用于肺熱、咳嗽痰多而粘稠的患兒,對久治不愈的百日咳也有效。
止咳化痰的藥:傷風止咳糖漿
1、傷風止咳糖漿又叫非那根糖漿,傷風止咳糖漿含有非那根鎮(zhèn)靜抗過敏,氯化銨止咳祛痰。
2、傷風止咳糖漿最適合治療孩子在夜間咳嗽、不能安眠等癥狀。
3、傷風止咳糖漿具有止咳、化痰安眠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止咳化痰的藥:貝母止咳糖漿
1、貝母止咳糖漿主要中藥成分是川貝母、桑皮、陳皮等。
2、這些中藥成分具有清熱散結、潤肺化痰的功效。
止咳化痰的藥:咳必清止咳劑
1、咳必清止咳劑稱為托克拉司糖漿,是一種樞鎮(zhèn)咳劑。
2、患有干咳無痰的孩子可以服用咳必清止咳劑,能夠有效治療孩子的咳嗽。
3、對于咳嗽痰多者、心功能不全有肺瘀血者、青光眼患兒不適合服用該藥。
值得注意的是:
治療寶寶咳嗽最好的方法是食療,可以通過蒸燉一些化痰去咳、潤肺的食物給寶寶吃來緩解癥狀,給幼齡的寶寶吃止咳藥要慎重,最好應該帶寶寶去醫(yī)院看醫(yī)生,不可自己盲目給寶寶服用止咳藥。
吃止咳藥要注意什么
吃止咳藥要注意什么?從咳嗽時的處理方法、咳嗽后的處理方法來講述這個問題。具體分析,如下所示:
咳嗽時
1、一旦咳嗽,立即使用止咳藥
很多人認為只要出現(xiàn)咳嗽,就應該使用止咳藥。以為只要服用了止咳藥,咳嗽就會嘎然而止。然而,恰恰相反,咳嗽時出現(xiàn)痰液,并且痰量逐漸增多,出現(xiàn)黏度變稠,顏色變黃的時侯,往往表明呼吸道炎癥加重,此時不宜使用止咳藥。
2、同時服用多種咳嗽藥
有許多患者出現(xiàn)咳嗽,通常都很會自覺服用咳嗽藥,并且會認為同時服用多種咳嗽藥會快速治療咳嗽的癥狀。然而,服藥時要注意藥物的疊加作用,有可能會增加病情。
咳嗽后
大多數(shù)人出現(xiàn)咳嗽癥狀后,馬上想到的是吃抗生素,覺得如果不服用抗生素,咳嗽就會好得慢,癥狀就會加重。另外,抗生素的選擇應根據(jù)咳嗽、咯痰的性質來決定,所以咳嗽患者不應該隨便服用抗生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26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小型中藥磨粉機十大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