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
功能主治 : 胃心痛。腹脹滿,口吐酸水,飲食無味,及一切氣疾。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細嚼,溫酒或鹽湯送下,婦人醋湯送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五十五
制法 : 上為末,入麝香1錢匕,研細,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 : 氣滯不勻,脅痛煩滿,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細嚼,空心、食前橘皮、生姜湯送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五十七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腎臟虛冷,氣攻心腹疼痛,脅肋脹滿。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以熱生姜酒送下。
摘錄 : 《圣惠》卷七
制法 : 上為末,醋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中焦痞塞,氣逆上攻,心腹(疒丂)痛,吐逆不利,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 《宣明論》卷十二
處方 : 蓽澄茄半兩,薄荷葉3錢,荊芥穗1錢半。
制法 : 上為細末,糖霜蜜和丸,如櫻桃大。
功能主治 : 鼻塞不通。
用法用量 : 澄茄丸(《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摘錄 : 《普濟方》卷五十六引《御藥院方》
制法 : 上為細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肝虛生寒,冷氣上攻眼目,肢體疼痛攻注。
用法用量 : 每服20-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 : 《圣濟總錄》卷四十一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傷寒食毒,心胸痞悶,泄痢頻并。
用法用量 : 每日空心服10-20丸,酒送下。以知為度。
摘錄 : 《圣濟總錄》卷二十七
制法 : 上為細末,姜汁打神曲末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脾胃虛弱,胸膈不快,不進飲食,翻胃吐黑汁。
用法用量 : 每服70丸,食后淡姜湯送下。
摘錄 : 《濟生》卷一
制法 :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脾氣虛滯,飲食難化,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 : 每服40丸,生姜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 : 《魏氏家藏方》卷五
制法 : 上為細末,水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寬中順氣,消積滯,化痰飲。主水谷不化,心腹?jié)M悶,大便閉澀。
用法用量 : 本方名蓽澄茄丸,但方中無蓽澄茄,疑脫。
摘錄 : 《御藥院方》卷四
制法 : 上藥除安息香外,并為細末,次入煉熟蜜半斤和丸,每1兩作15丸。
功能主治 : 脾虛胃弱,氣滯不勻,心腹疼痛,宿冷不消,腹脅虛脹,不思飲食,面色痿黃,臟腑滑泄,氣不升降。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食前細嚼,橘皮湯或木香湯送下。
摘錄 : 《楊氏家藏方》卷六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 丈夫元陽虛,冷氣上沖,心胸滿悶,腸脅雷鳴,或多攻刺,嘔逆膨脹。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姜鹽湯嚼下。
摘錄 : 《博濟》卷二
制法 :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脾腎臟久積虛冷氣攻心腹,宿食不消,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空心以溫酒送下。
摘錄 : 《圣惠》卷九十八
制法 : 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膀胱虛冷氣攻腹脅脹滿,腰腳冷疼,面色多黑,體重?zé)o力。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 : 《圣惠》卷七
目錄1拼音2《醫(yī)學(xué)從眾錄》卷八 2.1方名2.2組成2.3主治2.4芡實茯苓牛角散的用法用量2.5制備方法2.6附注 附:1古籍中的芡實茯苓牛角散 1拼音 qiàn shí fú líng niú jiǎo sǎn
2《醫(yī)學(xué)從眾錄》卷八
古籍中的芡實茯苓牛角散 《醫(yī)學(xué)從眾錄》:[卷八]婦人雜病方 (五錢)麝香(三錢)酒打和為丸,每服三分。芡實茯苓牛角散治女子帶下虛脫證,極效。芡實粉(二兩)白茯...
《類證治裁》:[卷之八]崩漏論治 此非崩久氣脫者不可用?!肚Ы稹分伪懒軒?,用小牛角散。若積冷崩中,去血不止,腰背痛,四肢重,虛極者...
《醫(yī)學(xué)入門》:[外集·卷六]雜病用藥賦 丸蓽澄茄五錢,薄荷三錢,荊芥穗一錢半,為末,蜜丸芡實大。每一丸,噙化津咽下,或薄荷煎湯磨服。治大人、...
《臨證指南醫(yī)案》:[卷三]遺精 。精得熱而妄行。日后恐有腎消之累。焦黃柏生地天冬茯苓牡蠣炒山藥某脈虛色白。陡然大瘦。平昔形神皆勞。冬...
《本草新編》:[卷之五(羽集)]芡實
蓽澄茄丸--《圣濟總錄》卷五十五
【處方】蓽澄茄1兩,白豆蔻(去皮)1兩,肉豆蔻(去殼)1兩,木香1兩,草豆蔻(去皮,炒)1兩,丁香1兩,白術(shù)1兩,縮砂仁1兩,紅豆蔻1兩,桂(去粗皮)1兩,益智(去皮)1兩,訶黎勒(煨,去核)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茴香子(舶上者,炒)1兩,檳榔(銼)1兩,胡椒1兩,干姜(炮)1兩,阿魏(面裹煨,去面)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2兩,甘草(炙)4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
【功能主治】胃心痛。腹脹滿,口吐酸水,飲食無味,及一切氣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溫酒或鹽湯送下,婦人醋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五
蓽澄茄丸--《圣濟總錄》卷五十七
【處方】蓽澄茄(炒)1兩,藿香葉1兩,茴香子(炒)1兩,人參1兩,檳榔(銼)1兩,丁香半兩,木香半兩,甘草(炙,銼)1兩,蓬莪荗(煨)1兩。
【制法】上為末,入麝香1錢匕,研細,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氣滯不勻,脅痛煩滿,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嚼,空心、食前橘皮、生姜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七
蓽澄茄丸--《圣惠》卷七
【處方】蓽澄茄半兩,木香半兩,桂心1兩,茴香子3分,訶黎勒1兩(煨,用皮),沉香半兩,干蝎半兩(微炒),檳榔1兩,蓬莪荗3分,白術(shù)半兩,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當(dāng)歸半兩(銼,微妙),高良姜3分(銼)。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腎臟虛冷,氣攻心腹疼痛,脅肋脹滿。
【用法用量】每服20丸,以熱生姜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七
蓽澄茄丸--《宣明論》卷十二
【處方】蓽澄茄半兩,良姜2兩,神曲(炒)1兩,青皮(去白)1兩,官桂(去皮)1兩,阿魏半兩(醋面裹,煨熟)?!局品ā可蠟槟酌婧秊橥?,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中焦痞塞,氣逆上攻,心腹(疒丂)痛,吐逆不利,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生姜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宣明論》卷十二
蓽澄茄丸--《普濟方》卷五十六引《御藥院方》
【別名】澄茄丸
【處方】蓽澄茄半兩,薄荷葉3錢,荊芥穗1錢半。
【制法】上為細末,糖霜蜜和丸,如櫻桃大。
【功能主治】鼻塞不通。
【用法用量】澄茄丸(《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摘錄】《普濟方》卷五十六引《御藥院方》
蓽澄茄丸--《圣濟總錄》卷四十一
【處方】蓽澄茄1兩,補骨脂(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羌活(去蘆頭)1兩,芎藭1兩,遠志(去心)1兩,萆薢1兩,肉蓯蓉(去皴皮,酒浸1宿,切,焙)1兩,山芋1兩,石斛(去根)1兩,人參1兩。
【制法】上為細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虛生寒,冷氣上攻眼目,肢體疼痛攻注。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四十一
蓽澄茄丸--《圣濟總錄》卷二十七
【處方】蓽澄茄1兩,干姜(炮)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桂(去粗皮)3分,阿魏半兩,肉豆蔻(去皮)3枚,縮砂(去皮)半兩,草豆蔻(去皮)3枚,甘草(炙)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蓽茇1分,白術(shù)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食毒,心胸痞悶,泄痢頻并。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服10-20丸,酒送下。以知為度。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七
蓽澄茄丸--《濟生》卷一
【處方】蓽澄茄不拘多少。
【制法】上為細末,姜汁打神曲末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虛弱,胸膈不快,不進飲食
翻胃吐黑汁。
【用法用量】每服70丸,食后淡姜湯送下。
【摘錄】《濟生》卷一
蓽澄茄丸--《魏氏家藏方》卷五
【處方】五味子(去枝)3分,木香(不見火)3分,官桂(去粗皮,不見火)3分,丁香(不見火)3分,阿魏(別研)3分,全蝎(炒)3分,茴香(淘去沙,炒)3分,青皮(去瓤)3分,良姜3分(炒),草果子(取肉炒)1兩,胡蘆巴(炒)1兩,白術(shù)1兩(炒),蓽澄茄2兩半,神曲2兩(炒),甘草1分(炙),沉香半兩(不見火)。
【制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氣虛滯,飲食難化,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每服40丸,生姜酒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五
蓽澄茄丸--《御藥院方》卷四
【處方】京三棱(銼碎)2兩,陳皮(去白)1兩半,蓬莪荗(銼碎)3兩,枳實(生)1兩,檳榔1兩,黑牽牛(微炒)5兩。
【制法】上為細末,水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寬中順氣,消積滯,化痰飲。主治水谷不化,心腹?jié)M悶,大便閉澀。
【用法用量】本方名蓽澄茄丸,但方中無蓽澄茄,疑脫。
【摘錄】《御藥院方》卷四
蓽澄茄丸--《楊氏家藏方》卷六
【處方】蓽澄茄1兩,藿香葉(去土)1兩,人參(去蘆頭)1兩,蓬莪荗(煨香,切)1兩,甘草(炙)1兩,丁香1兩,茴香2兩(微炒),木香1兩半,肉豆蔻(面裹,煨熟)1分,麝香1錢(別研),安息香1兩(酒煮,研開,濾去沙石)。
【制法】上藥除安息香外,并為細末,次入煉熟蜜半斤和丸,每1兩作15丸。
【功能主治】脾虛胃弱,氣滯不勻,心腹疼痛,宿冷不消,腹脅虛脹,不思飲食,面色痿黃,臟腑滑泄,氣不升降。
【用法用量】每服1丸,食前細嚼,橘皮湯或木香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六
蓽澄茄丸--《博濟》卷二
【處方】沉香半兩,丁香半兩,木香半兩,舶上茴香半兩,烏藥1兩,白芷1兩1分,胡蘆巴3分,蓽澄茄1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丈夫元陽虛,冷氣上沖,心胸滿悶,腸脅雷鳴,或多攻刺,嘔逆膨脹。
【用法用量】每服1丸,姜鹽湯嚼下。
【摘錄】《博濟》卷二
蓽澄茄丸--《圣惠》卷九十八
【處方】蓽澄茄1兩,白豆蔻(去殼)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沉香1兩,縮砂(去殼)1兩,當(dāng)歸(銼,微炒)1兩,訶黎勒皮1兩,吳茱萸(湯浸7遍,焙干微妙)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白術(shù)1兩,木香1兩,厚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1兩,桂心1兩,檳榔1兩,芎藭1兩,人參(去蘆頭)1兩,枳實(麩炒微黃)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腎臟久積虛冷氣攻心腹,宿食不消,四肢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蓽澄茄丸--《圣惠》卷七
【處方】蓽澄茄1兩,安息香1兩,木香1兩,肉桂1兩半(去皴皮),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當(dāng)歸半兩(銼,微炒),補骨脂1兩,茴香子1兩,沉香半兩,檳榔半兩,肉豆蔻半兩(去殼),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微炒),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乾,微炒),桃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
【制法】上為細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膀胱虛冷氣攻腹脅脹滿,腰腳冷疼,面色多黑,體重?zé)o力。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37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芭蕉涂方
下一篇: 蓽澄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