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 : 黨參、玉竹、山藥、白術(shù)、百合、黃耆、淮牛膝、當歸。
功能主治 : 虛火鼻衄。
用法用量 : 大棗為引。
摘錄 : 《醫(yī)門補要》卷中
脾氣虛吃什么藥最有效
1、白術(shù)
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氣虛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氣、自汗;水濕停滯的痰飲、水腫;妊娠脾虛氣弱、胎氣不安、足腫等癥。
2、黨參
補中益氣、生津養(yǎng)血,常用于氣虛不足的乏力、氣短、心悸、食少、便溏、氣津兩傷的口渴;氣血兩虛的面色萎黃、頭暈等癥,以及病后體虛、營養(yǎng)不良。
3、西洋參
補氣養(yǎng)陰、清火生津,適用于肺虛勞嗽、久咳、喘咳、咯血、失音等癥。激烈活動后疲勞乏力、大汗虛脫者服用不錯。
4、人參
大補元氣,有補益強身作用,可抗衰老,適用于久病體虛、心悸心慌、肢冷、氣短、虛脫、心衰、神經(jīng)衰弱等癥,提高免疫功能,促進疾病的康復(fù)。
5、黃芪
補氣升陽、益精固表、利水退腫,適用于自汗、盜汗、浮腫、內(nèi)傷勞倦、脾虛、泄瀉、脫肛及一切氣衰血虛之癥。但有高熱、大渴、便秘等實熱癥者忌用。
人參健脾丸
本品為棕褐色至棕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氣香,味甜、微苦。適用脾胃虛弱所致的飲食不化、脘悶嘈雜、惡心嘔吐、腹痛便溏、不思飲食、體弱倦怠。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方中人參、茯苓、白術(shù)、黃芪益氣健脾;山藥、陳皮、砂仁健脾和胃;木香理氣健脾,調(diào)理中焦氣機;酸棗仁、遠志安神定志;當歸活血養(yǎng)血。諸藥共奏健脾益氣,和胃止瀉之功。
益肺健脾顆粒
本品為淡棕黃色的顆粒;味甜、微苦。功效為健脾補肺,止咳化痰。用于脾肺氣虛所致的慢性支氣管炎的緩解期治療。開水沖服,一次8g,一日3次;小兒酌減。
組成:黃芪、甘草、太子參、陳皮、葡萄糖酸鈣、氧化鎂、枸櫞酸、維生素B1、磷酸氫鈣。
附子理中丸
本品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氣微,味微甜而辛辣。溫中健脾。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诜?。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組成:附子(制)、黨參、白術(shù)(炒)、干姜、甘草。輔料為蜂蜜。
陳皮茶
材料:陳皮、白糖。
做法:將陳皮放入杯子中,隨后加入開水進行沖泡,十分鐘之后開蓋去除渣滓,加入少量白糖就可以服用了。
功效:這道茶飲不僅具有很好的治療氣虛的作用,同時也適合在夏天的時候服用,具有非常不錯的消暑止渴以及健胃開脾的作用。陳皮具有很好的理氣健脾的功效,對于夏天出現(xiàn)的食欲不好、上吐下瀉等等情況具有很好的效果。
黃芪紅棗湯
材料:黃芪、紅棗。
做法:將黃芪和紅棗洗干凈之后放入砂鍋中用水進行燉煮;水開之后關(guān)火,但是不要開蓋,這樣燜制十五分就可以了。
功效:這道茶飲具有很好的調(diào)養(yǎng)氣血的作用,黃芪則是具有補中益氣的作用,對于氣虛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黃芪的用量一定要科學(xué),千萬不要超過三十克,否則容易對身體造成不好的影響。
清肺補肺食物,如白木耳、百合、鮮藕、豬肺、海蜇、柿餅、枇杷、荸薺、無花果等。有條件的適當用些藥膳,如清燉水鴨、百合、甲魚、生地、北芪煲,豬肺、黨參文火燉服或用淮山、北沙參、麥冬、五味子煲湯加蜂蜜水調(diào)和常喝??┛┭∪朔衩醉?、馬齒莧加冰糖水煮飲等。
還需要強調(diào)的一點就是飲食要清淡。
常吃蘋果可以減少患發(fā)肺癌的危險性。蘋果中所含的黃酮類化合物通過新陳代謝所產(chǎn)生的重要抗氧化物質(zhì),是減少肺癌發(fā)病率的主要原因。
正常攝食含黃酮化合物最多的蘋果,洋蔥、果汁、蔬菜和果子醬的人,肺癌發(fā)病率降低20%。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每周至少吃5個蘋果或是3個西紅柿可以顯著提高人體的肺功能。同時,經(jīng)常吃香蕉的人也一般不會遇到呼吸困難的情況。
枇杷可入藥,《本草綱目》記載其“氣味甘、酸、平、無毒”。其中以枇杷葉藥用價值最高,其所含皂角甙和維生素b1可清肺和胃,降氣化痰,多治因風熱燥火、勞傷虛損而引起的咳嗽、嘔呃、飲食不下,亦可用于清暑。
松子功效:滋陰,熄風,潤肺,滑腸。
ve可增強肺功能。
秋季氣候干燥,人體極易受燥邪侵襲損傷肺,出現(xiàn)皮臉干裂,口干咽燥、咳嗽少痰等各種秋燥病癥。而秋季大量上市的許多新鮮水果和蔬菜,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yǎng)物質(zhì),不僅具有滋陰養(yǎng)肺、潤燥生津之功效,而且能治療與肺有關(guān)的疾病,是秋季養(yǎng)生保健的最佳食品。諸如:梨、葡萄、大棗、石榴、柑桔、甘蔗、杮子、百合、蘿卜、荸薺、銀耳等。
緩解秋燥傷肺,多食用白色食物來預(yù)防。但白色食物多偏寒涼,過敏性體質(zhì)者要小心!所以秋季養(yǎng)肺時,選擇含豐富蛋白質(zhì)的食物,如魚肉、豆?jié){,選用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人參、沙參、西洋參、百合、杏仁、川貝等,對緩解秋燥有良效,更可以藉此保養(yǎng)呼吸系統(tǒng),
飲啤酒過量會誘發(fā)肺癌。
肺結(jié)核病人不宜多吃菠菜。
臨床發(fā)現(xiàn),不論進行任何治療時都應(yīng)首先考慮到脾胃功能問題,遣藥組方上要注意不傷正氣,不礙脾胃。對久病體虛之人,尤應(yīng)用藥輕靈,最忌克伐無度,忌寒涼傷脾。
胃氣乃生命之本,是人體后天賴以生存的主要動力?!毒霸廊珪て⑽浮吩唬骸胺灿觳≌撸仨毾炔煳笟?;凡欲治病者,必須常顧胃氣。胃氣無損,諸可無慮?!?br>
臨證方藥以補益脾胃藥與和胃醒脾藥配伍組成,常用的補益脾胃藥有黨參、白術(shù)等藥,使脾胃之氣恢復(fù),納谷增加;
和胃醒脾藥常選用陳皮、砂仁、木香等,使中焦氣機暢達,升降協(xié)調(diào),又能防止補益之品滋膩礙胃,呆滯中焦。
【名稱】黨參
【別名】上黨人參、防風黨參、黃參、防黨參、上黨參、獅頭參、中靈草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健脾補肺、益氣生津。主脾胃虛弱、食少便溏、四肢乏力、肺虛喘咳、氣短自汗、氣微兩虧諸證
【歸經(jīng)】歸脾;肺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5g;或熬膏、入丸、散。生津、養(yǎng)血宜生用;補脾益肺宜炙用。
【出處】《中華本草》
【名稱】白術(shù)
【別名】山薊、楊
【性味】味苦;甘;性溫
【功能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主脾氣虛弱;神疲乏力;食少少腹脹;大便溏??;水飲內(nèi)停;小便不利;水腫;痰飲眩暈;溫痹酸痛;氣虛自汗;胎動不安
【歸經(jīng)】歸脾;胃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5g;或熬膏;或入丸、散。
【出處】《中華本草》
【名稱】陳皮
【別名】橘皮
【性味】苦、辛,溫。
【功能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
【歸經(jīng)】歸肺、脾經(jīng)。
【用法用量】3~9g。
【出處】《中國藥典》
【名稱】砂仁
【別名】縮沙蜜、縮砂仁、縮砂密
【性味】味辛;性溫
【功能主治】化濕開胃;行氣寬中溫脾止瀉安胎。主濕阻氣滯;脘腹脹滿;不思飲食;惡心嘔吐;腹痛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歸經(jīng)】脾;胃;腎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6g,后下;或入丸、散。
【出處】《中華本草》
【名稱】木香
【別名】蜜香、青木香、五香、五木香、南木香、廣木香
【性味】辛味辛;苦;性溫
【功能主治】行氣止痛;調(diào)中導(dǎo)滯。主胞脅脹滿足 ;脘腹脹痛;哎吐泄瀉;痢疾后重。
【歸經(jīng)】歸脾;胃;肚;肺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
【出處】《中華本草》
? ? ? ? ?小結(jié):
補益脾胃:黨參、白術(shù),
使脾胃之氣恢復(fù),納谷增加;
和胃醒脾:陳皮、砂仁、木香,
使中焦氣機暢達,升降協(xié)調(diào),又能防止補益之品滋膩礙胃,呆滯中焦。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pianfang/1471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補肺百花煎
下一篇: 補肺膏